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崩溃的表现有哪些

作者&投稿:佟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宗法分封制瓦解的表现有哪些~

宗法分封制的瓦解在春秋时期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
1. 下克上:在这个时期,诸侯不再受天子制约,反而制约了天子。同时,世家大夫也不再受诸侯制约,反而制约了诸侯。这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等级制度。
2. 春秋五霸:这是指五个强大的诸侯国领导人在争霸过程中,天子也派人前去祝贺,这实际上承认了他们的地位和权力,也象征着宗法分封制的逐步瓦解。
3. 三家分晋:这是指赵、卫、韩三家敢于瓜分晋国,不再遵循原有的分封制度,这也表明了宗法分封制的崩溃。
此外,宗法分封制的瓦解还表现在小家庭的兴起,人人都想过小日子,家庭单位越来越小等。

(1)经济上,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大量出现;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促使公田转化为私田,到战国时期基本完成,它的经济基础丧失。
(2)军事上,诸侯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促使分封制的崩溃。
(3)政治上,战国变法局部废除,秦始皇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而结束。

分封制的瓦解:

1、经济上,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大量出现;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促使公田转化为私田,到战国时期基本完成,它的经济基础丧失。

2、军事上,诸侯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促使分封制的崩溃。

3、政治上,战国变法局部废除,秦始皇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而结束。

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

扩展资料:

兴起原因:

西周灭商以后,对于如何维护自己的统治,巩固国家政权,成为摆在西周统治者面前的当务之急。在吸收商朝灭亡教训的前提下,西周统治者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创建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即分封制度。

由于当时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采用中央集权制度,在通信交通都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要管理庞大的国家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采用分封制度,由王室的后代或臣子以封地的形式对广大国土分而治之,而封国又统一在周王朝的之下。其它还有些小因素:原始社会遗传的思想和国家不成熟.很多游牧民族占领农耕地区时都这样;是诸侯势力太大,武王伐纣有三千诸侯参与,而且商朝旧贵族实力也很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封制



分封制的瓦解: (1)经济上,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大量出现;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促使公田转化为私田,到战国时期基本完成,它的经济基础丧失。(2)军事上,诸侯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促使分封制的崩溃。(3)政治上,战国变法局部废除,秦始皇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而结束。

  夏、商、周被史学家称作“三代”。夏、商两代的国家最高元首称“帝”。夏朝 周武王 的帝位由儿子接任,偶尔也有传给兄弟接任的。商朝的帝位大多传给弟弟,最后由最年幼的弟弟再传给长兄的长子,或以行传给自己的儿子。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周,都于镐京,并改“帝”为“王”。周王朝的王位明确规定只传长子,而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周王朝的这一制度就是“宗法制”,它的内涵对中国姓氏有着直接的关系。宗法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度,其主要精神为“嫡长继承制”,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包括统治权力、财富、封地)继承法。”   宗法制源于父权家长制家庭。随着社会发展,漫长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被父系氏族社会取代,并最终确立了父权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太古先民“知母不知父”的历史终于画上了句号。父权家长制家庭普遍实行“一夫多妻制”,并在诸妻中分别嫡庶。据《独断》记载,三代的“一夫多妻制”情况是这样的:“天子娶十二,夏制也,二十七世妇。殷人又增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八十一部御女。 分封制的结果与影响  (1)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式,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2)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并逐步构织出全国的交通网络。   (3)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的日益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的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战争,周天子都管不着,战国末年,周王室完全丧失了分封大权。    (4)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不过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通过这种“分封制”周天子与诸侯关系是一层接一层的。 分封制的作用  1.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   2.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3.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4.分封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5.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及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

累赘的长篇大论就不啰嗦拉
宗法分封的表现有:
1、秦国实行商君变法,奖励军功和耕战,即便秦国王族若无尺寸功劳一样没有半寸封地
2、战国盛行的“封君拜侯”,绝大多数都是非王室成员,而且不少出身平民,像乐毅被封为昌国君、望诸君,白起、李牧被封武安君,苏秦封武信君,商鞅封商君,黄歇拜春申君等等,这些人都是因为功劳显赫被封,而且其中的有些封地有名无实,比如说李牧被封武安君,可是那个时候武安都已经归属秦国了--所以这些都算不上宗法分封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崩溃的表现有哪些
分封制的瓦解:1、经济上,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大量出现;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促使公田转化为私田,到战国时期基本完成,它的经济基础丧失。2、军事上,诸侯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促使分封制的崩溃。3、政治上,战国变法局部废除,秦始皇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而结束。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

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简而言之,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到秦朝时期消失。而宗法制是贯穿整个封建王朝始末的。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哪个朝代开始的?
1、分封制:从春秋战国时开始,适应中央集权的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分封制开始瓦解;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普遍推行郡县制,便完全废除了分封制。2、宗法制:分为奴隶宗法制和封建宗法制。奴隶宗法制瓦解于秦朝的建立,后演变为封建宗法制,成为封建统治的支柱。封建宗法制瓦解于清朝的灭亡。宗...

分封制与宗法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定义
春秋战国时,适应中央集权的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秦始皇统一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个专制的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最突出的特点。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在周朝才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一、分封制: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西周灭商后,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春秋战国时,适应中央集权的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秦始皇统一...

为什么他们说秦朝建立,分封制彻底瓦解。所以宗法制也消失了。分封制和...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的实行,是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秦朝建立后,实行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没有了贵族的封地,也就没有了贵族之间关于继承的矛盾,所以宗法制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中国古代的早起政治制度就在...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原则遭到破坏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原则遭到破坏的表现和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国家政权强制力的限制与压迫是破坏宗法制的首要原因。各诸侯国为了图强争霸,纷纷进行变法,而扩张君权、加强封建国家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是变法的重要内容。这种情况下,原本与各级政权紧密结合的贵族宗族集团成为了推行中央集团...

是因为分封制才出现春秋战国的吗?然后宗法制呢?是在春秋战国之后吗?
宗法制是在商周时期出现的,在周朝打到顶峰,周朝的分封制就是靠严格的宗法制维持的。宗法制是以血缘为基础,规定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分支只分给一定的采邑,就是分一定田地。另外,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特权,绝对不能逾越。所以周王朝就靠这些规定保持着跟诸侯国的关系...

宗法分封制瓦解
铁犁牛耕的出现使生产技术提高,促进小农经济发展威胁到政权的安危,井田制瓦解使分封制失去了经济基础。分封制弊端日益明显,周王直辖地越来越少,诸侯势力越来越大维持分封制的宗法血缘关系松弛,最终宗法制被废除。(互为表里)

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
西周分封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他们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

沁阳市19223616322: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有那些表现,请简述 -
陈鸿安必:[答案] 平王东迁,周室衰微,天子失势.周天子派使者到鲁国“求金”、“求赙”、“求车”,周室之困窘已很显然.各诸侯国也由开始的尊王发展到后来的“政由方伯”.春秋后期诸侯国也步了周天子的后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已是司空见惯,甚至在...

沁阳市19223616322: 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使分封制瓦解的表现和原因 -
陈鸿安必: 表现:①楚王问鼎;②诸侯争霸. 原因:①一些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②西周后期,王权衰弱.

沁阳市19223616322: 分封制在春秋战国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陈鸿安必: 春秋战国时期,是分封制的瓦解(有3点) (1)经济上,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大量出现;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促使公田转化为私田,到战国时期基本完成,它的经济基础丧失.(2)军事上,诸侯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促使分封制的崩溃.(3)政治上,战国变法局部废除,秦始皇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而结束.

沁阳市19223616322: 分封制后期造成的局面 -
陈鸿安必: 分封制出现于周朝,周天子成为名义上的天子,各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发动战争,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

沁阳市19223616322: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崩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
陈鸿安必: 选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

沁阳市19223616322: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为什么就表明分封制进一步崩溃 -
陈鸿安必: 1、 分封制崩溃的原因: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大量出现,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

沁阳市19223616322: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开始崩溃这种状况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
陈鸿安必: 周王室衰微,周天子权威丧失,诸侯不听天子号令互相征伐.

沁阳市19223616322: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被什么制度取代 -
陈鸿安必: 没有取代.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