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

作者&投稿:机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胶州秧歌都有什么风格特征~

1、有律动感:

“男刚女柔、螺旋摆动,三弯九动十八态”是胶州秧歌律动特色,在中国舞蹈艺术中是极好创作元素,许多成功民舞作品,时常出现它风格特征。

北京舞蹈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多所艺术学院将胶州秧歌编入教材,作为舞蹈学院必修课程。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葵花舞采用胶州秧歌舞蹈形式,电影《红日》主题曲借用胶州秧歌曲调。

2、民间气息浓厚:

胶州秧歌萌生于乡土民间,是自发参与、自行流变的农民广场艺术。在300余年发展历程中,胶州秧歌保持原创性特征;自觉投入,自由宣泄,自娱自乐形成胶州秧歌自娱性特征。

3、刚柔并兼:

新中国成立前只在境内流行和传承,保持秧歌区域性特征;受港口文化影响,使胶州秧歌汇南北风情,集男刚女柔一体,形成兼容性特征;

4、有严格规范:

“安锅”形式出现后,胶州秧歌舞蹈、音乐、演出形式等具备严格规范,形成程式化特征;胶州秧歌由舞蹈、民间歌曲、戏剧等多元素组合。有多种舞蹈语素,多首音乐曲牌和多出自编小戏,形成形式多样化特征。

5、门目繁多:

传统胶州秧歌拥有上百个曲调、70多个剧目,演员一般为10人,分为5个行当: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表演形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除唢呐外,尚有堂鼓、大锣、铙钹、小钗、手锣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是不上跷的纯秧歌会,与高跷秧歌大体一致。胶州秧歌有其独特的角色结构和表演形式。一共有十余个人物,除了文凡、吴凡、渔夫、樵夫,其他都是双份的(头陀,二弟两个,锣鼓四个)。整个演出分“堆山子”、“走场”、“别篱笆”、“逗场”和“演唱”五部分。

胶州秧歌是一种戏曲,不是一种简单的歌舞艺术形式和范畴。它有剧本,道具,曲牌,演员和职业。这是一种活泼的音乐剧。这种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地方戏曲不能形成在一个人口不足100户的偏僻村落里,而应该是围绕胶州海洋文化。

从其曲牌、行当等艺术因素分析,胶州秧歌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与南宋以来杂剧和曲牌唱法有关。根据胶州秧歌的曲牌、角色、表演形式和地域文化特点,推测胶州秧歌与元杂剧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起源时间至少应在宋元末。



扩展资料:

1860年后,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之后,全国150个文艺团体先后来胶州市学习胶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学院还将胶州秧歌列为必修课程。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

胶州秧歌音乐的调式特点,是以民族调式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的运用出现。同时,打击乐演奏是胶州秧歌音乐的又一特色。胶州秧歌的击乐演奏除了舞蹈部分的开场锣鼓和掂仓扭子外,还有一个包括四个扭子的秧歌牌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胶州秧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秧歌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可以总结为“三弯九动十八态”。动态表现为:扭腰、脚拧、小臂划8字圆、手推、翻腕的配合。表演过程中能有效的将舞蹈的情感、景象、意境融为一体。

胶州秧歌有明显的性格特征,“小嫚”、“扇女”、“翠花”是胶州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角色,这三个角色年龄差异,性格不同。

但三者的律动又有明显的共同处:含蓄、内在、细腻。她们也有着共同的身体特征,即身体挺直、头部略微含羞,两臂在体侧微夹两肋的站立体态和“三道弯”的动作体态。

胶州秧歌有两种流派,“文秧歌”和“武秧歌”。“文秧歌”细腻、柔美、舒展,又叫“东路秧歌”,以刘彩为代表;“武秧歌”粗犷、火爆、豪放,又叫“西路秧歌”,以陈銮增为代表。文武两派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后来逐渐融为一体。

扩展资料

胶州秧歌音乐是以各类曲牌形成的一种曲牌体的小戏音乐,以十一个风格迥异的曲牌所组成。以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是胶州秧歌音乐调式的特点。

胶州秧歌音乐的调式特点,是以民族调式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的运用出现。同时,打击乐演奏是胶州秧歌音乐的又一特色。胶州秧歌的击乐演奏除了舞蹈部分的开场锣鼓和掂仓扭子外,还有一个包括四个扭子的秧歌牌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胶州秧歌



关于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当地老艺人用“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来形容它的动律与风韵。舞蹈家们又把它归纳为“脚拧、扭腰、小臂绕8字(动肩)、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而这一动律特征的形成,关键在于脚掌的富有弹性,脚跟的灵活扭动,而这些特点都和过去演员脚上要踩着“跷板”表演不无关系。所谓跷板,即特别制成带有假小脚型的鞋,穿上后只用前脚掌着地,裤中只露出小脚,以模拟缠足妇女的步态。
据老艺人姜景山回忆,他13岁那年(公元1924年)就学会了踩跷板,掌握了跷板技巧后,扭起来特别灵活。后来政府明令禁止缠足,以跷板模拟小脚的形式也被禁止,然而,因踩跷板形成的动律特征,却在表演中遗存下来。过去,扮演小谩的演员也是踩跷板的,用以表现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形象。姜景山形容此人物的表演特点是:“前哈(腰)、后张(两手)、两边崴(身体),表现小姑娘才裹了脚,脚一落地就疼,因此走起来脚步不稳,两手乱‘扎沙’”(抓挠)的形态。这种特点,仍是今日小谩舞蹈的动态特征。专业舞蹈工作者吸取表现缠足妇女踩跷板的动律,发挥舞蹈之长,使之升华,运用于新农村人物的塑造,这的确是一大创造。这种升华与创造,在安徽花鼓灯的继承与发展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
1、舞蹈动律:动作明快且舒展有力,尤其强调“扭、拧、碾、抻、韧”的动律特点,表现为肢体灵活多变,富有韧性和张力,如“抬重、落轻、走飘”,体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2、身体形态:女角舞姿以“三道弯”体态著称,柔韧曼妙,刚柔并济,既有力量又有美感。3、音乐特性:胶州秧歌音乐由十...

华州秧歌戏主要特征
在表现形式上,华州秧歌融合了多种元素。既有深情的叙事歌和抒情的叙咏歌,又有欢快的群众性自娱舞蹈,不论是单人、双人还是集体表演,都伴随着各种音乐伴奏,音乐形态、舞蹈风格和器乐组合种类繁多,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视听体验。其次,华州秧歌具有综合性,它巧妙地将歌、舞、乐三大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形成...

胶州秧歌特点有哪些
1、胶州秧歌音乐是以各类曲牌形成的一种曲牌体的小戏音乐,以十一个风格迥异的曲牌所组成。以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是胶州秧歌音乐调式的特点。2、胶州秧歌音乐的调式特点,是以民族调式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的运用出现。同时,打击乐演奏是胶州秧歌音乐的又一特色。3、胶...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
1、有律动感:“男刚女柔、螺旋摆动,三弯九动十八态”是胶州秧歌律动特色,在中国舞蹈艺术中是极好创作元素,许多成功民舞作品,时常出现它风格特征。北京舞蹈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多所艺术学院将胶州秧歌编入教材,作为舞蹈学院必修课程。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葵花舞采用胶州秧歌舞蹈形式,电影《红...

胶州秧歌舞蹈特点
胶州秧歌的特点就是用各种类型的曲牌,从而形成出一种曲牌体的一出戏或一折戏的音乐,主要就是用11个风格完全不同的曲牌组建起来,通常都是以徵调为主。另外胶州秧歌还会用商羽调式的方式,采用交叉的调式呈现出来,这种也是胶州秧歌舞蹈的特点。胶州秧歌相隔到现在有230多年的时间,刚开始就是属于乞讨...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
关于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当地老艺人用“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来形容它的动律与风韵。舞蹈家们又把它归纳为“脚拧、扭腰、小臂绕8字(动肩)、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而这一动律特征的形成,关键在于脚掌的富有弹性,脚跟的灵活扭动,而这些特点都和过去演员脚上要踩着“跷板”表演...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1、表演形式风格特点 胶州秧歌的人物行当之间的关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行政组织方式。民族民间舞是植根于民间生活的自娱性歌舞艺术。胶州秧歌有火爆红火、粗犷豪放、爽朗泼辣、诙谐幽默的艺术风格,秧歌演员们大方开朗、热情泼辣的表演,欢乐喧闹的音乐伴奏,宣泄了劳动人民紧张的思想情绪,表达了人们祈盼幸福和...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是明快、舒展、富于韧劲的舞姿、细腻、泼辣的情感、三道弯体态。胶州秧歌是以各类曲牌形成的一种曲牌体的小戏音乐,以十一个风格迥异的曲牌所组成,以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是胶州秧歌音乐调式的特点。胶州秧歌是民间舞蹈和秧歌小戏结合形成的北方秧歌,又称“地秧歌”“...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和基本动作
胶州秧歌同其它民间舞蹈一样,有其自身的风格特点。它是以明快、舒展、富于韧劲的舞姿和细腻、泼辣的情感以及流动中特有的“三道弯”体态,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欣赏。我认为胶州秧歌的要领主要突出一个“扭”字上民间表演者踩着锣鼓点,扭的袅袅娜娜、三弯九曲,当地人称为“扭断腰”或“三道弯”。胶...

胶州秧歌音乐特点
胶州秧歌的音乐特色鲜明,它是一种以丰富多样的曲牌为基础的小戏曲音乐形式。这种音乐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由十一首风格各异的曲牌巧妙融合而成,构成了胶州秧歌音乐的核心元素。胶州秧歌的调式以徵调式为主导,同时融入了商羽调式的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交叉调式。这种调式的运用,使得胶州秧歌音乐既保留了...

闸北区19172834058: 胶州秧歌和海洋秧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特点 -
毛胡替马:[答案] 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海阳大秧歌素以粗犷奔放、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在表演形式上,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

闸北区19172834058: 舞蹈《雪中梅》的作品分析,运用了那些胶州秧歌的动律 -
毛胡替马:[答案] 胶州秧歌风格特点突出,它的基本动律和韵律,必须在具备了一定身体技能和表现能力的前提下,才得以掌握.胶州秧歌的训练价值,主要表现在从脚部、膝部以及腰部到双臂的全面支配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上和对乐感时控的...

闸北区19172834058: 舞蹈山东胶州 -
毛胡替马: “三道弯”在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中的异同及在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在汉族民间舞中,秧歌代写论文是人们最常见、最熟悉的一种,也是老百姓最喜爱,自娱性极强的歌舞形式.它主要分为徒步秧歌和高跷秧歌两大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扭...

闸北区19172834058: 胶州秧歌的介绍 -
毛胡替马: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当地民间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的汉族民俗舞蹈之一,属于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多年相传改进,到1863年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形式.

闸北区19172834058: 什么是胶州秧歌三步一停
毛胡替马: 秧歌三步一停:左脚起,右脚走,左脚退,右脚并步(停).胶州秧歌的六个基本步法是碾步,拧步,滚步,丁字三步,弓步,大掖步.基本步法要点是“抻、韧、碾、拧、扭”,舞动起来的时候肢体舒展,动作轻柔又奔放洒脱.胶州秧歌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也称“扭断腰”、“三道弯”,是一种边舞边唱的舞蹈形式.

闸北区19172834058: 秧歌舞腰部寄什么 -
毛胡替马: 稳中浪、浪中俏、俏中艮和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 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 1、上身动律:东北秧歌的身体韵律主要是左右摆动和前后扭动.横摆身是身体的左右两侧胸腰交替提压,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横摆.前后扭身是以腰为轴,以肩为主...

闸北区19172834058: 秧歌有哪些种类 -
毛胡替马: 秧歌一般分为两种:地秧歌和高跷.根据地区分为三种:东北大秧歌、山东秧歌和陕北秧歌.第一种是东北秧歌流行在东北三省(中国东北部),来源于中原一带结合了当地满族的文化,形成了有代表性的东北大秧歌.东北大秧歌有三种表...

闸北区19172834058: 什么叫“三道弯”? -
毛胡替马: 特指在舞蹈动作中的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以逆反向度呈S状的形态;广义上讲,“三道弯”是世界东方各民族舞蹈的典型姿态之一. 从地域的角度来谈,位于东亚的中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32623432国文化圈内东西南北各文...

闸北区19172834058: 鲜族中三道弯的体现 -
毛胡替马: “三道弯”,特指在舞蹈动作中的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以逆反向度呈S状的形态;广义上讲,“三道弯”是世界东方各民族舞蹈的典型姿态之一. 从地域的角度来谈,位于东亚的中国文化圈内东西南北各文化板块的民间舞种汇成了多种舞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