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分别是谁,他们的代表战役分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检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分别是谁,他们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混乱的年代,但也由于这一点,大浪淘沙,逐渐淘出许多英雄人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就属战国四君子,即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国家;但是否会有人想过,在这个战争年代,是否会出现一些比较厉害的大将,他们又是谁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战国四大名将;很巧的是,战国的四大名将秦国和赵国均各占一半,其他国家居然没有能够位列四大名将的人,你说巧不巧?

白起从一个小小的武官做到武安君,可见其厉害之处;白起一生征战七十余次,从未有过败绩,其中最值得一说的便是长平之战和伊阙之战;长平之战用到一个很好的计谋反间计,也因此秦国才一举得胜;伊阙之战是秦与韩魏联军、楚国之战,其中秦军歼灭联军二十四万;对于白起之死,《史记》有载“白起有功,死,而非其罪”,在攻打邯郸时,秦军受挫,秦王想让白起去征战,而白起却称病不起,邯郸之战失败,秦王因此迁怒白起,赐剑令其自刎,白起说“我坑赵降卒,固当死”,于是自刎。

王剪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大将,秦王嬴政曾尊称他为师,可见王翦之能;王翦最主要的战绩便是灭掉了赵国、燕国和楚国;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王翦结局如何,但我猜测王翦要比白起好得多,凭王翦的过人谋略,在外能战,在内能周璇,告老还乡安详晚年应该不是问题。
李牧的结局也并不好,秦军又施以反间计,贿赂郭开,让郭开诬陷李牧,赵王误信,伙同郭开将其杀害,至此,一代大将含冤而死。


廉颇至赵孝成王去世后,被卸兵权,逃至魏,不得重用,又赴楚,因思念故国,于楚都抑郁而死。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
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
一、让天下人闻风丧胆的大秦杀神白起
白起是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战国时期最为显赫的大将,征战沙场三十余载,六国军队只要听说是他带兵来战,都吓得望风而栗。史书上有确切的记载:所有的国家都不敢与秦战,后面加了一个注释,就是因为秦人有此将军!一个将领到了这样的一种地步,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他的战绩创造了中国兵法的最高实战典范。
白起一生领兵历经大小70余仗,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各种历史资料表明的确一次也没败过)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共攻四国城池大小七十余座,歼灭四国军队一百余万。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最高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歼敌45万,创造了先秦战史上最大的歼灭战战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白起有三个作战特点:
一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三个最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另外两人是成吉思汗和粟裕大将)。但白起能够在二千多年前便主张打歼灭战,这是非常难得的。
二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前进了一大步。
三是重视野战筑垒工事,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并防其突围。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当时前所未有。
长平之战是白起的巅峰之作,这是一场事关两国的生死大决战,当时的战争规模,在古代战争史上是很罕见的,在战国时代是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就是秦赵两国调集的兵力,从史书上来看加起来应该有100万左右,在当时那个年代,两千多年前,这是相当可怕的一个统计数字。所以这场战争对双方来说谁都输不起,包括强秦也输不起。实际上这就是战国晚期的时候,决定是由谁来统一中国的一场战争。而在这场战争当中,白起再一次扮演了男主角、男一号。
在战国人口不多,恢复缓慢的时期,人力资源要比国土资源更加宝贵。在当时那个年代 ,每年都要爆发战争,所有诸侯国的国君都在争斗,如果说在一场战争当中,你俘虏了大量的士兵,好,战争到此结束,而你把他们放了,他回到他的国家以后,下一次战争他们仍然是战士,战争永远都会进行,战争会一场接着一场地打下去。长平之战若不杀降,这四十五万赵军回头又是一支大军,秦军等于白打。
白起为国家计——杀!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公正客观一点,而不应该以一句“暴秦”“杀人魔王白起”一概而论。一百多年后的项羽,同样坑杀十万秦军降卒,为什么人们把白起当作杀人魔,而对项羽抱以同情呢?难道仅仅因为他比白起痴情?长平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乃至外交史的一次壮举,只不过完成这次壮举的是为后世儒家文史所鄙视的奉行法家治国(依法治国)的秦国!
二、智而不暴、勇而多谋的王翦
王翦是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也是继白起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作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王翦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王翦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一生征战无数,而他的智而不暴、勇而多谋,在当时杀戮无度的战国时代显得极为可贵。
长平一役,武安君白起让四十万赵国父母失去了儿子。但是,赵国在遭受惨重的打击后,却变得全民空前的集中和团结了。刚刚取得战胜四十万赵国精锐之师的秦国军队却在王陵和王龁等人的指挥下,被疲惫的赵国少年军和前来救援的同样是疲惫不堪的魏韩军队打得狼狈撤离出赵国。秦军损兵折将达到了十万之众。
就在秦昭王襄苦苦寻找取代已故的武安君的将才之时,年轻将领王翦请缨来了。他在朝廷上大声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我们不能等,韩魏赵虽然战胜了大秦的军队,但是他们因此也元气耗尽了。在他们是更需要停战修养。虽然我们也遭受一些挫折,但是我们的元气未损、同时士气不衰反涨。更重要的是今年巴蜀谷米大熟,而东方六国正在遭遇蝗虫灾害,他们的国力下降,而我们的国力上升。现在正是我们灭掉六国的最好的时机,时不我待。大王,我们出兵吧!
在秦军战败退却步卒十天以后,三十万大军在各州县充足的粮草辎重供应下,只携带了轻便的武器就出关而去。他们的重装都已经在各地的前沿等候着了。等秦军一到,人马再和武器结合,就形成了秦军战无不胜的战斗力。已经惰归了士气的赵军被秦军一击及溃。而王翦又是一个善于斗心的战将。往往秦军军力未到,战势就先一步摧城拔寨了。几乎兵不血刃,九个赵城被取下。面对孤城邯郸,王翦没有轻易下令总攻。他们对邯郸实行了三面的包围,而在通往秦国西北的走向却空着一个方面没有部署任何的武力。
六国也不来救援,因为秦军的机动力就在邯郸蓄势待发,随时可以打击外援。秦军从北方匈奴取得的质量一等的战马现在发挥了他们的威力了。六国的骑兵根本就进不了秦军战马的攻击圈就纷纷退却了。他们也不是不想救援,派出的试探部队全都败北,而自己的军力也很有限的时候,谁敢于举国冒险呢?邯郸终于在被困三百四十一天后,已经饿得面黄肌瘦的赵国人出城门投降了。
王翦毕生的代表一战就是用六十万大军对楚的大战,这一战成了三十六计中“以逸待劳”这一计的典型战役。以逸待劳讲究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已,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
秦始皇灭掉了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喜,同时多次战败楚军。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就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结果楚军大败李信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

秦始皇听到消息,气得直骂人,骂完之后亲自驱车奔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要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
楚国这边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抗拒秦兵。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过了一段时间,楚军统帅项燕见秦军不肯应战,就领兵向东去。王翦趁机发兵追击,派健壮力战的兵丁实施强击,大败楚军。追到蕲南,杀了他们的将军项燕,楚军终于败逃。秦军乘胜追击,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一天后,俘虏了楚王负刍,最后平定了楚国各地设为郡县。又乘势向南征伐百越国王。
三、北抗匈奴,南抵强秦的李牧
武安君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之一。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军抗衡的将领。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李牧做为赵国北部边境将领,曾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设置官吏,防区内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时常犒赏士兵,对战士优待有另。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
”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一怒之下,把他撤下,派人顶替了他。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屡屡来侵犯,赵军出兵交战,都以失败告终,损失伤亡惨重,导致边境上无法耕田和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山。李牧坚持推说有病。赵王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
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
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让匈奴人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公元前233年,秦国大将桓齮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进攻赵的后方,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
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仓促迎战,势难取胜。遂采取筑垒固守,避免决战,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的方针,拒不出战。
桓齮认为,过去廉颇以坚垒拒王龁,今天李牧亦用此计;秦军远出,不利持久。他率主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往援,俟其脱离营垒后,将其击歼于运动之中。李牧洞悉敌情,不为所动。
当赵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时,他说“敌攻而我救,是致于人”,乃“兵家所忌”。秦军主力去肥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于多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习以为常,疏于戒备。李牧遂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接触时,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攻。经激烈战斗,大破秦军。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入侵,秦军兵分两路攻赵,以一部兵力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进迫,袭扰赵都邯郸,自率主力由上党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拊邯郸之背。
将赵拦腰截断,进到番吾(现河北省平山县南),因李牧率军抗击,邯郸之南有漳水及赵长城为依托,秦军难以迅速突破。李牧遂决心采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他部署司马尚在邯郸南据守长城一线,自率主力北进,反击远程来犯的秦军。两军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军猛攻,秦军受阻大败。李牧即回师邯郸,与司马尚合军攻击南路秦军。秦南路军知北路军已被击退后,料难获胜,稍一接触,即撤军退走。
公元前229年,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秦王嬴政乘机派大将王翦亲自率主力直下井陉(今河北井陉县),杨端和率河内兵卒,共领兵几十万进围赵都邯郸。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倾全军抵抗入侵秦军。

而更大的忧患还在朝中,昏聩的赵王迁,对那个诬陷过廉颇的秦国间谍郭开宠信不疑。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军在战场上不能速胜,遂禀告秦王,再次施行反间故计,让郭开散布谣言,说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赵王迁不作分析,马上派赵葱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一直信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李牧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抵抗。赵王、郭开便暗中窥探,乘其不备之时,加以捕获残杀,并罢黜废免了司马尚。
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攻取邯郸,灭掉了赵国。
四、骁勇善战,名振天下的廉颇
廉颇是四大名将中武功最强的,谋略能与白起相比,其一生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歼敌数十万,而未尝败绩。周赧王三十二年(前283),廉颇率军攻齐获胜,封为上卿。曾居功骄傲,对出身低微、资历甚浅的蔺相如位居己上不服,后知蔺相如顾全大局,确有相才,遂负荆请罪,结成生死之交,协力抗秦,传为美谈。廉颇为将刚勇,用兵持重,多次率军击败齐、魏等国。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赵双方的军队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下)相峙。这时,赵惠文王已死,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继位。赵国的国势已大不如前,廉颇统帅赵军,他针对秦军来势汹汹的锋芒,采取守势,筑垒坚守,不与秦军直接交锋。秦军多次挑战,廉颇坚守不出,想以长期坚壁固守消耗、疲惫对方,迫使秦军不战自退。秦军屡屡求战不得,就千方百计地想要去掉廉颇。他们散布谣言说:“秦军不怕廉颇,只怕赵括。
假如赵括担任大将,秦国就非败不可了。”赵王不知是计,轻信了谣言,埋怨廉颇坚守不战,有失国威,改派赵括为将代替廉颇。赵括虽然自幼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
他指挥军队和秦军交战,被打得落花流水。赵括本人被杀,四十馀万赵国官兵被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大军。这时,赵王后悔不迭,才重新起用廉颇统兵。正如司马光所言:“廉颇一身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
第二年,秦军包围了邯郸,达一年多时间,赵国几近灭亡,是廉颇率领邯郸军民奋力抵抗,又得到楚、魏两国军队赶来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关于这场战役,其悲烈程度堪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柏林战役。秦国对赵直接间接动用兵力在六十五万人左右,其中对邯郸作战的部队就达四十五万人。
说其悲烈,更多的是双方的实力对比,如前所述赵国的兵力、国力在长平之战后已大不如前,邯郸地区可作战的部队不过十万。且在秦军不断围困和进攻下能保住都城不破,实在令人惊叹。邯郸之战以其说是是赵军的胜利不如说是赵民的胜利,赵国下民主要是邯郸下民为保卫邯郸所付出代价是沉重的,“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以城免”是何其的悲壮。试想一下战前赵国各地的军队、粮草源源不断汇聚邯郸,赵国下民众志成城日日夜夜修缮城池,磨砺兵刃的情景,是何其壮观。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部队所具有的慷慨悲凉的气质、血气尚武的传统、同心志协的风气是多么的重要。
公元前251年,燕王听从丞相栗腹的意见,以为长平一战,赵国国内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大概有机可乘,就派兵进攻赵国。赵军在廉颇的指挥下英勇奋战,大破燕军,杀死了燕军主将栗腹,并乘胜进军,包围了燕国都城蓟(今北京),燕国只好割地求和。廉颇因功封为信平君,代理相国。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因受排挤而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于是离赵投奔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廉颇去大梁住了很久,魏王虽然收留了他,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遣使者宦官唐玖去带着一副名贵的盔甲和四匹快马到大梁去慰问廉颇,看廉颇还是否可用。廉颇的仇人郭开却唯恐廉颇再得势,暗中给了唐玖很多金钱,让他说廉颇的坏话。
赵国使者见到廉颇以后,廉颇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有用。但使者回来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可是和我坐不多一会就上了三次厕所。”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任用他,廉颇也就没再得到为国报效的机会。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廉颇,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年约八十五。十几年后,赵国被秦国灭亡。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赵牧白起的代表战役是:长平之战;王翦的代表战役的灭楚之战;廉颇的代表战役是长平之战;李牧的代表战役的抗秦之战。战国四大名将出处是南北朝时期的千字文“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四人分属秦赵两国,其中白起、王翦秦国人,廉颇、赵牧赵国人。

1、白起

白起,秦国武安君。伊阙之战中,白起采用避实就虚,逐个击破的战术大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余万,攻陷五座城池。黔中之战,白起率军攻击楚国,夺下了巫、黔中等地。白起最有名的一场战役是长平之战,击败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并且坑杀了赵国四十万士兵。

2、王翦

王翦,秦国大将,最有名的战绩莫过于灭掉了战国诸国。公元前236年王翦率军出击赵国,一路攻城无数,并且使用了反间计让赵王杀了李牧,为秦国灭掉赵国铺好了道路。之后出击燕国,逼迫燕王杀掉燕太子丹。再之后,王翦率六十万大军灭掉了楚国,并攻取了百越。

3、廉颇

廉颇,赵国名将,一生历经无数战争,虽不能说攻无不克,但也没经历过大败。廉颇最有名的应该是两场战役,一场是赵国攻齐之战,另外一场则是赵秦长平之战。赵国攻齐可以说是廉颇的扬名之战,一举攻下了齐国数座城池,廉颇也因此被封为上卿。之后的长平之战中,前期廉颇一直坚守,秦国并未占得多大便宜,然而后换将赵括,被秦军打败。

4、李牧

李牧,赵国武安君,一生最有名的几项功绩是败匈奴、灭襜褴、破东胡、连却秦军。最开始时李牧长期驻守在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并且利用计谋让匈奴轻视自己。之后李牧等待匈奴进攻的时候,出兵一举攻破匈奴军队,斩杀匈奴十万多人马,接连又灭掉褴,攻破东胡,降服林胡,让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在与秦国的战役之中,李牧接二连三击败秦国,肥之战以及番吾之战都是以赵大胜告终。



四个人分别是白起、李牧、王翦 、廉颇 。白起长平之战,破赵国举国精锐,坑杀赵军四十余万 。



《千字文》中提到过“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指的就是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白起经常屠城,长平之战一战坑杀赵国四十万人、王翦率军进行统一六国的战争、 李牧在宜安之战中打败秦国军队 。而廉颇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他和蔺相如的将相和了。

这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 ,代表战役分别为白起和廉颇长平之战、王翦的灭楚之战,李牧是对抗匈奴的战争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的长平之战;廉颇的邯郸之战,王翦破赵国都城邯郸,李牧最大的功绩是杀匈奴。


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谁
1、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2、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2、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分别是谁,他们的代表战役分别是什么?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赵牧,白起的代表战役是:长平之战;王翦的代表战役的灭楚之战;廉颇的代表战役是长平之战;李牧的代表战役的抗秦之战。战国四大名将出处是南北朝时期的千字文“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四人分属秦赵两国,其中白起、王翦秦国人,...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谁
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廉颇: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一说字洪野 ,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镇)人。 战国末期赵国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一、白起 白起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本命公孙起,民间有“战神”之称呼。秦昭王时代仍然实行商鞅的政策,推行军功爵制,白起的才能有了发挥的舞台。公元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到公元前279年,白起受封为武安君。白起15岁从军,37年的军事...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哪四位呢?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军力最为鼎盛,名将辈出的时代之一,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秦之白起、王翦,赵之廉颇、李牧,此四人也后来被评为战国四大名将!1、白起,战国时秦国郿县人,与秦国当权派魏冉关系极好,在秦昭襄王时期大放异彩,一生歼灭三晋及楚国近百万大军,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也为日后秦王政统一...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谁
战国四大名将是:1、白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人,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2、王翦。关中频阳东乡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战国末期秦国著名战将,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3、廉颇。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谁
1. 白起: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2. 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长平之战九年后,击退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军...

战国四大名将是哪四个人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一、白起 白起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本名公孙起,被誉为“战神”。在秦昭王时代,商鞅的政策仍然得到实施,军功爵制得到推广,白起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从公元前294年至公元前279年,他先后担任左庶长和武安君。白起自15岁从军起,37年的军事...

战国时期四大名将分别属于哪一国
战国四大名将:1、白起:来自秦国,善于用兵,与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王翦:关中频阳东乡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

战国四大将军排名
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为战神白起,而其次则为李牧,第三则为廉颇,排名最后的则是王翦。白起 李牧 廉颇 王翦

海淀区17665004727: 战国四大名将是那四个? -
军肥衍行: 听500w One Inch Closer过百万

海淀区17665004727: 战国四大名将和四公子分别是谁? -
军肥衍行: 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海淀区17665004727: 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是谁? -
军肥衍行:[答案] 秦国:白起,王翦 赵国:廉颇,李牧

海淀区17665004727: 战国时期四大名将是哪四位 -
军肥衍行: 秦国:白起、王翦! 赵国:廉颇、李牧!

海淀区17665004727: 战国四大名将 -
军肥衍行: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中国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 他们都是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将.代表了战国时期实战的最高水准.千字文受文字不能重复及押韵的限制,所选的四人都是战国后期的名将,战功都很伟大,却没有军事著述.

海淀区17665004727: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谁?
军肥衍行: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些年代是人才辈出,在历史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如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期,三国时期,盛唐时期等等,在这些年代里,名家如雨,名将如云.说到战国时期,就不得不提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以司马迁著《史记*六国年表》记载为实,战国始于公元前475年,结束于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国,在此274年中杰出的将领数不胜数,但期间最为有名的当为被后人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的白起,王戬,廉颇,李牧四人

海淀区17665004727: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谁? -
军肥衍行: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

海淀区17665004727: 春秋战国四大名将 -
军肥衍行: 个人认为不止四个,多事之秋,必多有不世之才.吴起------著名将领孙武----兵圣.著《孙子兵法》伍子胥----楚名将之后,后投靠吴国孙武和伍子胥曾联手训练吴军并打败楚国,攻下了楚国国都.孙膑-----孙武之后,著有《孙膑兵法》,使用了著名的围魏救赵之计白起-------秦名将,在长平之战,彻底大败赵国,坑杀40万赵军,有杀星之称李牧------赵国名将,擅长使用骑兵,数次大败秦军,使秦国难以东进,后秦使反间计杀李牧,这也是中国较早的一次著名的反间计.庞涓蒙恬王翦王贲李信等等

海淀区17665004727: 战国四大名将有谁?
军肥衍行: 战国四大名将:秦赵各半.秦之白起、王翦;赵之李牧、廉颇

海淀区17665004727: 战国时期4大名将是谁
军肥衍行: 1.李牧 2.廉颇 3.白起 4.王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