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一生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支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白居易的一生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白居易,陕西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大诗人,是新体古文运动的杰出倡导者。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指导思想。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白居易坚持诗文必切于时政,感于事方可发于情。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赋、比、兴”的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了一系列原则:“辞质而径”,要求辞句质朴,表达直率;“言士而切”,表明诗文应只书其事,切近事理;“事核而实”,诗更应该内容真实,有案可稽;“体顺而肆”,文字流畅,易于吟唱。他的诗更通俗易懂,接近民生、关心民计。对大历(公元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


白居易曾将其诗分成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大体上,前三类为古体,后一类为近体。四类诗中,白氏自己比较重视前两类,认为讽喻诗反映了“兼济之志”,闲适诗显示出“独善之心”。感伤诗和杂律诗中的精华,代表作有《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它们广泛反映了中唐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这些诗措辞激烈,毫无顾忌,突破了温婉古朴的诗教传统,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十分突出。讽喻诗在形式上多直赋其事,叙事完整,情节生动,人物细致传神。部分《新乐府》还采用“三、三、七”言句式,有民间通俗文学的痕迹。闲适诗多抒写对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洁身自好的志趣。不少诗也多少流露出诗人知足保身、乐天安命的思想。但也有些诗从侧面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说明他追求闲适只是无可奈何的托词。感伤诗以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最为著名。《长恨歌》咏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婚姻爱情故事,以诗情入诗,充满感伤和同情。《琵琶行》是一首抒怀叙事诗,写诗人在江洲浔阳江间送客偶遇琵琶女的故事,抒发天涯沦落之情。诗人不但善于描摹声音,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句,而且能够把握住音乐的节奏,通过使用不同的词汇使音乐轻急缓慢的节奏跳跃于纸上。并且往往通过氛围的渲染,使音乐别具一种感染力。此诗具有“天涯沦落人”的遭际之感,且语言成就突出。此二诗叙事曲折,写情入微,善于铺排烘托,声韵流畅和谐,流传甚广。


白居易不属韩柳文学团体,但也是新体古文的倡导者和创作者。其《策林》75篇,识见卓著,议论风发,词畅意深,是追踪贾谊《治安策》的政论文;《与元九》洋洋洒洒,夹叙夹议,是唐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献;《草堂记》、《冷泉亭记》、《三游洞序》、《荔枝图序》等文,均文笔简洁,旨趣隽永,为唐代散文中的优秀之作。白居易还是词创作的有力推动者,《忆江南》、《浪淘沙》、《花非花》、《长相思》诸小令,为文人词发展开拓了道路。白居易于仕途上载沉载浮,却始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其忧民之心难能可贵。

白居易,字乐天,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死于会昌六年(846年)。他的祖籍在山西太原,到他祖父时迁到下邽(今陕西渭南,邽音guī)安了家,而他出生在河南新郑。白居易自小聪明过人,五六岁开始学作诗,到八九岁时就能按照复杂的声韵写格律诗。十一二岁由于藩镇割据,战乱纷起,便随家人逃难到越中(今浙江绍兴一带),生活艰苦而动荡。

白居易聪明过人,学习十分刻苦。他成天与书本笔墨打交道,总是不断地读书、练书法、作诗、写文章,以致读书读得口舌都生了疮,写字写得手腕和胳膊肘上都长出了老茧。

白居易长到十五六岁时,已经是个出色的大小伙子了,而他的诗已经写得相当出色。他的父亲白季庚那时在徐州做官,看到逐渐长大的儿子,十分高兴,就对白居易说:“你喜欢写诗,应该到外头去见见世面。京城长安有很多著名的诗人,你不妨去请教请教、结识结识,对你写诗会有很大帮助的。”

白居易早就想出去看看,听父亲这样一说,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把自己写的诗整理好,集成册子,然后就向长安出发了。

到了长安,白居易一打听,不少人都向他介绍一个叫顾况的文学家。白居易就带上自己的诗稿,去向顾况请教。长安城很大,白居易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顾况的家。

顾况是个很有才气的作家,经常有人登门请教。但他脾气有些怪怪的,高傲得很,尤其在后生晚辈面前,喜欢倚老卖老。当顾况听说又有个小伙子登门,心里不免有些嫌烦,可知道白居易也是官家子弟,不好得罪,便吩咐随从带白居易进来。

白居易见到顾况,恭恭敬敬地施了礼,然后递上自己的名帖和诗稿。顾况接过名帖,看了看,又瞅了瞅白居易,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最近以来,长安的米价贵得很,居住下去恐怕不那么容易呢!”

原来,那时连年战争,社会动荡不安,到处都在闹粮荒,而长安刚刚经历了朱泚叛乱,又遭受了一场巨大的破坏,因此米价飞涨,不要说一般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就连顾况这样的大作家也感到拮据。所以,他看到“居易”两个字,就同白居易开了个玩笑。

白居易听了顾况的话,不觉有些奇怪,但不好说什么,便垂手站在一边,怀着不安的心情看着顾况。

只见顾况拿起诗卷,漫不经心地翻阅起来。忽然,顾况的手停住,嘴里不禁轻轻地吟诵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读完这首诗,顾况脸上露出了兴奋的光芒,立即站起身,紧紧抓住白居易的手,激动地说:“啊呀,真是了不起,能写出这样好的诗句,在长安居住下去确也不难了。我还以为年轻人中没人才了,刚才跟你开了个玩笑,可别见怪。”

顾况是从内心里欣赏白居易的才能。所以从那以后,他逢人就夸白居易。有了顾况这样出名的人物做宣传,白居易不久也在长安出了名。

过了几年,白居易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考中了进士。唐宪宗知道白居易的名气传得很响,马上提拔他做了翰林学士,不久又改派他担任左拾遗。

白居易是个忠贞正直的人,做了左拾遗这样的谏官,就十分认真地履行起自己的职责来。只要遇到皇帝做了不妥当的事,别人不愿说或不敢说,他可忍不住,一定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还常常与皇上争辩。

有一次,唐宪宗打算任命王锷为宰相。王锷其实是个十足的奸佞小人,惯于不择手段地搜刮百姓钱财,然后用百姓的血汗来获取皇上的恩宠。对于这样的人,白居易平时就看不顺眼,没想到皇上竟然要任用他做宰相。于是他就向唐宪宗进谏道:“宰相是皇上的辅助大臣,一定要用贤良正直的人来担任。而王锷劣迹斑斑,哪里配做一个宰相?这样的人做宰相,对皇上又有什么好处呢?”白居易的话说得十分尖锐,而又句句在理,不容置辩,唐宪宗没办法,只好改变了原先的主意。

敢于直谏的白居易,尤其反对让宦官掌握兵权。有一年,有个节度使抗拒朝廷的命令。唐宪宗决定派个宦官领兵去讨伐,朝廷中的谏官都很清楚,让宦官领兵打仗是要误事的,于是纷纷上表阻拦。白居易见事情紧迫,就当面向唐宪宗提出反对意见,而且言辞十分激烈。唐宪宗有些受不了,气得说不出话来。下朝之后,唐宪宗气呼呼地对宰相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我一手把他提拔起来,他竟敢对我如此无理,真叫人受不了!”李绛向来为人正直,听了唐宪宗的话,就劝慰道:“白居易敢于向皇上直谏,恰恰说明他对皇上的忠心。如果将他治罪,只怕以后,就没人再敢进谏了。”

唐宪宗听了劝,气稍微消了些,才没定白居易的罪。可是,过了些日子,唐宪宗还是觉得白居易做左拾遗碍手碍脚,就给他另外安排了个职位。

白居易一面做官,一面不停地从事诗歌创作。他写诗可不是为了消遣娱乐,更不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而是直接面对现实,反映社会生活。白居易有两句话非常深刻地体现了他这种严肃的创作态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合”,就是应该的意思。“为时”“为事”,都是为现实的意思。他的很多作品,尤其是著名的组诗新乐府《秦中吟》,或揭露宦官仗势欺人的丑恶嘴脸,或讽刺官僚穷奢极欲的荒淫无耻,或书写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等等。正因为白居易的诗直陈时弊、讥讽黑暗现实,触犯了掌权的宦官和大官僚的利益,他们就想诬陷白居易,把他看作眼中钉,欲拔之而后快。

机会终于来了。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被人派刺客暗杀了。对于这样一件有复杂政治背景的事件,朝廷的大臣们谁也不想去过问。可是白居易却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上表给唐宪宗,主张追捕凶手。

那时,白居易早已做了太子的侍从官。宦官和官僚就以白居易不是谏官为名,攻击白居易根本不该对朝廷大事乱发议论,更不能抢在谏官前头来说三道四。并且他们还造谣,说白居易是个不孝的逆子。

昏庸的唐宪宗本来就讨厌白居易的直谏,这下他更生气了,于是把白居易贬到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做了司马。

白居易平白无故地被降了职,心情十分郁闷。有一次,他在江州的湓浦口送客人,遇上了一个漂泊江湖的老年歌女。这个老年歌女凄怨的琴声和悲凉的身世,引起了白居易的无限同情和满腔心事,他不久写下了著名的叙事长诗《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是其中广为传诵的名句。

白居易写的诗大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据说,他每作一首诗,总要先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要是老婆婆听不懂,他就改,一直改到她能听懂为止。所以他的诗深受广大百姓的欢迎,在当时广泛流传,上自王公贵族,下自普通百姓,都能背诵他的一些诗。有一次,白居易路过一个地方,正碰上他的一位朋友宴请宾客,朋友就把白居易也请去了,被请来歌舞助兴的歌女们看到白居易都十分高兴,互相传来传去,说:“写《秦中吟》《长恨歌》的大诗人来了!”

白居易的名声这样大,实在是一般诗人所难以比拟的。可是他却十分谦虚,说自己比不上孟浩然、韦应物等诗人,也比不了与他同时代的孟郊、张籍。

精益求精,永不自足,这大概是白居易在诗歌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刘居易的经历
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然而白居易在江州虽不得志,大体上仍能恬然自处,曾在庐山香炉峰北建草堂,并与当地的僧人交游 。任职苏杭 82...

白居易一生过的怎么样
白居易的一生,学问好,名气大,官位亦很高,留名后世,没有人能够和他比 的,而他常想从政治舞台上退出来,悠游林下,不像苏东坡,曾经吃了很多苦。白 居易享了一辈子福,临老还享福,就因为他学道,这从他一首读《老子》后的七律 可以知道。原诗是: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只见火光烧...

唐代诗人白居易被称为什么 白居易简介生平资料
白居易享年79岁,他的一生都淡泊名利爱好写诗,他不喜欢争强好胜,从来不参与党内战争。他的一生写了三千多首著名的诗歌名句,是著名的唐朝三大诗人之一,也是最受人爱戴的诗人,他的所有诗集保留在现在以供我们后人学习研究。 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什么主义诗人 唐朝经济发达军事强大,是众多小国寻求庇佑的大国。在繁荣的朝代诞生...

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白居易一生写过将近三千首的诗,在唐朝诗人中数量首屈一指。他晚年曾经自编诗集,并且加以分类,分为讽论、感伤、闲适、杂律四类。这里所谓的「感伤诗」,不过是一时感触的流露,并不一定专指哀伤的事情。这些诗篇,大多写在外放的六年当中。外放的滋味虽然不好受,但是只要懂得调整心情,一样可以怡然自得的度过人生的...

白居易 简介
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白居易的简介有哪些?
白居易(772年2月2日-846年11月17日),唐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小名贾南公,又号梦得。他是唐代诗歌“乐府派”代表,被誉为“诗魔”和“诗圣”。白居易出生于唐代灵武(今宁夏)一个官僚家庭,曾任唐朝的吏部侍郎、检校太保等重要职务。他一生著有大量的诗歌、散文...

白居易简介和背景
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卒于公元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呤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出生于仕宦之家。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辞世10年,杜甫也已去世2年。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于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

诗人白居易生平简介
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然而白居易在江州虽不得志,大体上仍能恬然自处,曾在庐山香炉峰北建草堂,并与当地的僧人交游。818年,白居...

白居易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事情?栽过哪些跟头
白居易是个官二代,他的父亲是彭城县令。白居易出生在安史之乱之后,在白居易出生之前,李白、杜甫、王维等诗坛名宿纷纷去世。 少年时的白居易是位神童,16岁时,曾因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名震长安,当时的文坛大亨顾况曾感叹:长安米贵,但白居易有如此才华,在京城应该也“居易”...

白居易的一生是怎样的?
所以,他看到“居易”两个字,就同白居易开了个玩笑。 白居易听了顾况的话,不觉有些奇怪,但不好说什么,便垂手站在一边,怀着不安的心情看着顾况。 只见顾况拿起诗卷,漫不经心地翻阅起来。忽然,顾况的手停住,嘴里不禁轻轻地吟诵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金安区13712581210: 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
诸葛友骨痨:[答案] 简历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年)中进士 ,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

金安区13712581210: 白居易的一生过的怎样? -
诸葛友骨痨:[答案] 白居易 古代山西诗人中,名气最大的要数白居易了.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诗人,世称李杜白为唐代三大诗人.白居易,太原人,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为官,父亲为朝奉大夫、襄州别驾、大理少卿,累赠刑...

金安区13712581210: 大诗人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
诸葛友骨痨: 白居易(772 —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 ).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

金安区13712581210: 白居易的一生是什么样子的? -
诸葛友骨痨: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七九八)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 ...

金安区13712581210: 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
诸葛友骨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金安区13712581210: 白居易的生平是怎么样的? -
诸葛友骨痨: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金安区13712581210: 白居易生平简介 -
诸葛友骨痨:[答案] 白居易(772 —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 ).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

金安区13712581210: 白居易一生过的怎么样 -
诸葛友骨痨:[答案]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七九八)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

金安区13712581210: 白居易一生是怎么样的?
诸葛友骨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曾任太子少 傅.后人因此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祖籍太原.后迁下邦(今陕 西渭南县)....

金安区13712581210: 白居易的生平 -
诸葛友骨痨: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