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被判死刑的囚犯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为何还要笑着贿赂刽子手?

作者&投稿:姓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死刑犯明自己必死无疑,为何还要笑着贿赂刽子手?~

古代统治者为了惩罚犯了错误的人,制定了非常严厉的处罚机制。在这些处罚机制中,不得不提那些令人闻风丧胆的处死刑罚。
封建社会的处死制度是非常严酷的、残忍的,斩首可以说是比较“痛快”的一种了,相较于斩首来说,腰斩等都是极其痛苦的处死方法。腰斩,就是将犯人从腰部砍成两节,做法极其残忍。从腰部将人砍成两截并不会立刻致死,所以很多被判处腰斩的犯人大多都是在被行刑后非常痛苦,一段时间以后才会死亡。但是那些被判处腰斩的死刑犯,他们在死前还笑着贿赂刽子手,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请刽子手行刑的时候,动作快一点。
商周时期,刑具主要是由青铜器制成的,而青铜器质地比较软,就必须做成斧子。尽管这样,青铜器制成的刑具还是不容易操作的,因为刑具比较钝,如果刽子手技术不好或者是动作比较慢,犯人就必须承受更大的痛苦。
所以那些被判腰斩的死刑犯,为了能够死的痛快一点,他们就会在行刑前贿赂那些刽子手,让他们动作快一点。虽然在铁器普及之后,不需要多少行刑技术了,但是刽子手执行速度还是会对犯人的痛苦程度有很大影响的。
第二:行刑的时候能够砍腰腹以上位置。
人体的大多数器官都是在腰腹以上的位置,从腰部中间砍断并不会导致人立刻死亡。这样一来,那些死刑犯被砍成两段之后还活着,还有意识,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身体被砍成两段,血流成河。
为了能够让自己死前不要受那么大的罪,那些被判处腰斩的人的家属都会在行刑之前贿赂执行刑罚的刽子手,希望他们可以从腰腹以上位置斩断犯人,这样的话就可以伤到器官,加快死亡,减少痛苦。不得不说,腰斩是一项极其严酷的刑罚,行刑之前贿赂刽子手让犯人“好过”一点已经是一种潜规则了。
历史上最后一次腰斩是在雍正时期,一个叫余鸿图的官员负责科举考试,为人公正、严谨。但是他的的小妾瞒着他和一位仆人私通,收受贿赂,买卖考试材料。小妾还在他不知名的情况下,将考试的内容偷偷的粘在了他的外衣内侧,在他进入考场之后,仆人将考试材料再偷偷揭下,帮助这位考生作弊。事情败露之后,余鸿图被判处腰斩,不明所以的他并没有提前贿赂行刑的刽子手,导致他的身体在被斩成两段之后,依然遭受着非常大的痛苦。
当时的他用手沾着自己的血在地上写了好几个惨字,只想要自己能够快一点死去,非常残忍。雍正皇帝在知道情况之后,觉得这项刑罚实在是太过于残酷,连性格刚烈的他听着都不忍心,于是下令废除了这项刑罚。

古代被判腰斩的死刑犯,知道自己一定要死,为何他们还要笑着贿赂刽子手?

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处理死刑犯时很简单、粗暴。刽子手这个“职业”就应运而生,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现在电视剧里常有的剧情,某某邢犯触犯了当时的法规,罪不可赦,大都以清朝为背景的剧中,常常会闪出这样一段话:“某犯人罪无可恕,押至菜市口斩首示众!”对于死亡每个人都是害怕的,那些被判以死刑的囚犯也一样,其实死亡还不可怕,等待死亡才是最可怕的。
古代最为干净利落的死刑就是砍脑袋,还有一些比较粗暴残忍的,比如有“凌迟”等等,为何那些囚犯明知必死无疑,还会贿赂刽子手呢?

本人有以下几个推测:
一、
死刑犯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也想要减少一些死亡的痛苦,能够在挨一刀的情况下,坦然死去,对于死亡来说是比较轻松的。

而一些比较残忍的刑罚例如凌迟,会使犯人在死亡之前承受极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俗话说得好“钝刀子杀人不利索”,这时候贿赂刽子手,就是想刽子手的刀能够磨得快一点,减少死亡时的痛苦。

二、
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古代刑场不是像电视剧里的那样,还会有一堆兵卒和官员在等候的,刽子手在一定程度上,在刑场上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而古人的思想不能“死无全尸”,囚犯死后,尸体的处理安葬,也会顺利很多。
这就是本人对于为何古代囚犯明知必死的情况下还会贿赂刽子手的几则推测,希望能解除你的疑惑。



贿赂刽子手主要是想让刽子手下手时利落点,减少自己死亡时的痛苦。

因为有时候刽子手不会一刀杀死罪犯,而是吓唬罪犯,所以贿赂刽子手是让他干净利落些

因为刽子手负责行刑,在过程中人为可操作因素就很大了,比如是否用钝刀,是否一刀砍中要害之类,只要他做做手脚可以让人死的过程痛苦加倍,因而很多人都会贿赂刽子手,让他给自己一个痛快。

刽子手毕竟是送自己上路的最后一个人,贿赂一下能让他下手利索点,少受点罪,眼镜一闭,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呢。


古代被判死刑的囚犯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为何还要笑着贿赂刽子手?_百度知...
二、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古代刑场不是像电视剧里的那样,还会有一堆兵卒和官员在等候的,刽子手在一定程度上,在刑场上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而古人的思想不能“死无全尸”,囚犯死后,尸体的处理安葬,也会顺利很多。这就是本人对于为何古代囚犯明知必死的情况下还会贿赂刽子手的几则推测,希望能解除你的疑...

死囚是什么意思
死囚是指在司法程序中被判处死刑并等待执行的囚犯。换句话说,死囚是那些已被法庭定罪并等待执行死刑的罪犯。死囚通常被安置在特定的监狱或监区,与其他囚犯分开,因为他们的生命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死囚的待遇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但通常他们会被剥夺许多基本权利和自由,例如与外界的联系、参加教育或工作等...

被执行死刑的人知道自己要被执行死刑,会是什么心情?
有些人觉得,反正也要死了,不如大闹一场,这样也可以让自己的心情舒畅一下,不至于出现一些憋屈死的状态。比如跟别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拿着勺子捅人或者是拿牙咬人。有人说,这是普通囚犯,才会在一个地方生活。要是死刑犯都是单独的监室,不给他机会。有些死刑犯,就采取自我伤害的措施,不让警方...

死刑犯电影剧情
在这个残酷的故事中,主角杰克·康拉德,一个被判处死刑的囚犯,面临着人生中最为绝望的境地。他身处美国中部一座监狱的深处,然而,命运的波折并未在此停止。被不道德的狱方出卖给富裕的电视制作人,他被迫卷入一场非法的生死挑战真人秀节目。杰克被秘密地带到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这里聚集了十名同样...

死刑犯在被执行死刑的时候,为何非常听话
死刑犯在被执行死刑的时候,为何非常听话 首先是为了能够降低囚犯自己的心理压力,毕竟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任何人都是会存在惧怕心理的,站著容易,因为浑身发抖而左右摇晃,导致执行的警察没有办法更好的去瞄准,从而增加犯人的痛苦。其次则是为了在处决完毕之后,让嫌疑犯可以随著身体的惯性自动倒地,不...

死刑犯枪毙的前一天,一起住的狱友一般会怎么对待他?
死刑犯的前一天基本上都是在看守所度过的,和死刑犯一起住的狱友分两种。一种是那种“老油条”,对于看守所内的“规矩”很清楚的那种。还有一种就是“新人”,对于里边的“门道”一概不知。“老油条”多数会安慰死刑犯正常来说,一个号子内的犯人,是不会知道谁会被执行死刑(除非死刑犯自己说出来)...

经典考试素材有哪些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事先告知一组被判死刑的囚犯,他们将不执行枪决,而是被刺破静脉,让血从体内流尽而死。然后将死囚蒙上眼睛,绑上双手,带入一个特定的房间坐定,拿针在他们的手腕上比划着轻刺一下(并非真正刺破血管),然后轻轻地拧开一旁的水笼头,让水一滴一滴往下滴。十几小时后,那一组囚犯先后...

表文用红色笔写代表什么
1. 古代帝王在审批奏章时,专用朱红色的笔进行批注,这一做法称作朱批。在帝王之外,任何人禁止使用朱红色进行书写批示。2. 对于被判决死刑的囚犯,传统上会在其名册上用鸡血写下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做法演变成了用红色字体进行记录。3. 民间普遍相信“丹书不祥”的观念。除了记录皇帝的圣旨以外,...

古代犯人被判斩刑后,是如何上刑场的?
1. 在南北朝时期的陈国,对于被判处死刑的囚犯,其押送的规定是乘坐露车,这是一种没有遮蔽的车辆,类似于现代的敞篷车。囚犯在车上要佩戴三种刑具:项械、手械和足械,并且会有专门的刑警押送。2. 到达执行死刑的地点后,囚犯会被解除手械,但仍然保留其他刑具。行刑的时间一到,就会执行死刑。3....

死囚打一最佳生肖
死囚打一最佳生肖的答案是“鸡”。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这个谜语。“死囚”一词,通常指的是被判死刑的囚犯,处境极端危险,生命岌岌可危。在十二生肖中,我们需要寻找一个与“死囚”的处境或特征相契合的生肖。这里,“鸡”作为一个答案,有其独特的象征...

喀什市13012627767: 古代那些受凌迟处死的人,为什么不自尽 -
哈钧重酒: 其实原因很简单,想死死不了.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死刑犯和真实历史上是有出入的,像这种即将要被处以极刑的人,一般都是会专人看守,脚镣手铐之类的都带上,所以压根没有自己能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还有人说咬舌自尽,咬舌自尽的难度太大,其原理就是断离的舌根会缩入喉咙,同时血会流入肺部导致窒息.

喀什市13012627767: “刀下留人”这句话在古代是不是有法律支 -
哈钧重酒: 过去(古代)在这方面有计较,因为死刑区别很大,首先有斩立决和凌迟以及绞刑.斩立决就是一刀之罪,凌迟就是不计较刀数.如果被判斩立决,如出现一刀未死,就绝不允许再补一刀,否则执行者无视法律.这在传说中是有事例的: 某人被...

喀什市13012627767: 古代杀人犯被判处死刑,有几种执行方法? -
哈钧重酒: 一、古代被判处死刑的杀人犯,那要看他犯的罪有多大,轻的就选择杀头或者是吃药死,重型杀人犯就会选择五马分尸千刀万剐的刑罚,每个不同的国家他们处决罪犯的方法是不同的,大家只要知道触犯了死刑的人最后都会被判处死刑,处决犯...

喀什市13012627767: 为什么古代的犯人都是在秋后问斩呢? -
哈钧重酒: 秋后问斩一词应该始于唐朝..水浒英雄传有提及秋后问斩一词.应该是最早出现秋后问斩一词.但是历代问斩的时间并不一定在秋后.至明清才固定于秋后..嘉庆之后又改于随判随斩.此由来依据农民作息相关.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来做区分.古代死刑犯被判死刑之后通常都会要求集中处死.亦会事先公告.为何选择秋冬二季实行.主要是考虑示警的作用.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也方便地方官动员民众观看.当时有强迫民众观看.一般行刑的时间大约集中在9-10月之间.所以会有秋后问斩一词.秋季带有肃杀之气,因此死刑多于秋季执行.再则大概是因冬天百物萧条,亦是进入一年的尾声,亦适合执刑,春天象征新生,夏季万物正蓬勃生长,因此较不适宜取人性命吧.

喀什市13012627767: 什么犯人带脚镣和手镣 -
哈钧重酒: 根据经验,只有两种犯人戴.一种是已一审判决死刑的犯人,在宣判后到执行日前一天都是要戴的,还有一种是在服刑期间严重违反监规的犯人,譬如打架等等~古代什么犯人戴脚镣和手镣我就不知道了

喀什市13012627767: 为什么古时的犯人非要秋后问斩? -
哈钧重酒: 早在汉代起便有"秋冬行刑"的规定,除谋反、谋大逆等罪犯即时处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后至冬至前进行. 隋唐以后,重案要案一般需中央复审复核,死罪更要多次复奏后由皇帝亲笔勾决. 明清两代又引入了"秋审""和"朝审"...

喀什市13012627767: 判了死刑的人是怎么处死的? -
哈钧重酒: 一般两种:枪毙和注射. 枪毙应该知道吧 注射,就是让死刑犯躺在一张床上,先全身绑住,然后先注射麻醉,在注射使死刑犯致死的注射液,大概几分钟后,人即死亡.

喀什市13012627767: 古代的死囚竟能回家过年,唐太宗的纵囚论是什么? -
哈钧重酒: 纵囚论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假释三百多个死刑囚犯,犯人们被释放回家过年后又全部按时返回监狱,从而赦免他们的史实.在一次过年前,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复查了许多以前的案件,在复查案件的过程当中,李世民发现很多囚犯其实罪不至死,...

喀什市13012627767: 聊斋志异的故事名故事是说脍子手因为不忍心朋友害怕,告诉他,当刀下
哈钧重酒: 这故事没有名字,这是原文: 此事距离现在大约一百二十年,清末时代,一个贵州人在四川犯法,判死刑,要杀头.很巧,执刑的刽子手刚好是这名死刑犯最要好的朋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