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直奉大战奉军惨败,为啥直军没有斩草除根?

作者&投稿:泣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直军在和奉军大战的时候只点到即止没斩草除根呢?~

1920年7月,段祺瑞率领的皖系军队同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队爆发大战。由于皖系内部问题不断,再加上段祺瑞战局布置失当,皖系军队在5天之内便遭到全面溃败。
当然了,直系的胜利,也有奉系张作霖的一份功劳。早在当年4月,张作霖就和直系军队秘密结成了反段同盟,而段祺瑞却一直认为张作霖保持中立。这就使得皖军遭到了直、奉两系的联合进攻。经此一役,直、奉两系共同掌握了北京政权。

(张作霖旧照)
一开始,直奉两系共同推出靳云鹏组阁。但由于日本势力的渗入,张作霖迫使靳云鹏下台,转而支持较为亲日的梁士诒担任国务总理。
接着,又由于直、奉双方在直皖战争中分赃不均,两系的矛盾迅速激化。
1922年4月,率先坐不住的张作霖,派出12万奉军南下发起攻击,第一次直奉战争由此爆发。
这场战争,最终以直系大获全胜而告终。
张作霖溃败后,吴佩孚当即下令放弃追击,点到即止。那么,明明是你死我活的军阀混战,为什么吴佩孚要故意放张作霖一马呢?
有以下一些原因。

(张作霖旧照)
一、第一次直奉战争的战场在关内。
第一次直奉战争,是张作霖主动率领部队南下。因此双方交战的战场,主要是在天津、河北、直隶一带。这一带的地盘本来就归直系所有,吴佩孚部队实际上只是在对入侵的敌人发起防御反击,并没有出关追杀的打算。
更重要的一点是,虽然当时的奉军12万部队。阵亡、俘虏、逃亡了接近10万人,但这些并不是奉系军队的全部战力。1926年,奉系军队在最顶峰时曾经拥兵35万。哪怕是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之后的第二年,奉军的总兵力依然也有20万。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吴佩孚率领直系军队攻进山海关,那么至少还会有十多万奉军会在关内以逸待劳。
直系军队本身也在战争中受损不轻,如果强行追击,到时候能不能全身而退,就不好说了。
总之,直系军队在当时并不具备彻底消灭奉系的能力。因此吴佩孚肯定不会穷追猛打。

(吴佩孚旧照)
二、外国势力的介入。
当时的中国形势相当混乱,但凡是有强大实力的军阀,基本都有列强在背后支持。比如第一次直奉战争之所以爆发,就是奉系想借着梁士诒来支配中央的财政交通,借日款来赎回胶州济南铁路,并且支持奉系的扩张计划。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要求总统徐世昌免除了张作霖东三省巡阅使等职。而张作霖也不在乎,他随即宣布了东三省独立,反正背后还有日本的支持。
看到张作霖如此嚣张,吴佩孚和曹锟其实也非常不爽。
但此时英国势力开始介入,他们希望中国继续维持分裂混乱局面,以此在其中谋取更多利益。最终在英国的强势调停下,直奉两方代表在秦皇岛海面的英国克尔留号军舰上签订了停战条约。奉军带着残兵败将撤出关外,直军也回到了以前的布防区域。

(曹锟旧照)
三、北洋军阀之间的默契。
军阀混战时期,北洋军阀之间一直都有一条潜规则,那就是绝对不会赶尽杀绝。哪怕是战败一方遭到对手全歼,但只要败者通电下野,那么他就可以安稳地去天津租界,过上富足闲适的寓公生活。这条怪异的“君子协定”,基本上对任何人都有效。像黎元洪、段祺瑞也都曾享受过天津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曹锟、吴佩孚其实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对张作霖赶尽杀绝。
这其中的原因,恐怕还是和北洋军阀大都曾同殿称臣,惺惺相惜有关。在那个时代,大家的目的都是要抢地盘,发展势力。对于失败者,众人都乐于给出一条生路。毕竟谁也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就会成为失败者。给敌人留一条路,也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路。张作霖在后来占领北京后,也是留了曹锟一命。
事实上,北洋时期的军阀在很多事情上的立场都是高度相同。尽管他们曾经互相攻伐,搞得民不聊生。但在民族危难来临的时候,众人都展现出了民族气节。比如,张作霖拒绝日本人而被炸死,吴佩孚坚持不合作而被害死。种种事迹,也展现了军阀们的骨气。

1922年4月,曾在直皖战争之中短暂联合的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由于分赃不均,矛盾迅速激化,这两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势力,爆发了纷争的终极形态——战争。这就是第一次直奉战争。

第一次直奉战争
第一次直奉战争,以直系的全面胜利而宣告告终。在吴佩孚的率领之下,直军不但彻底击败了张作霖入关的两路大军,同时也获取了张作霖在关内的所有地盘。与此同时,直系军阀也完全控制了位于北京的北洋中央政府。
不过,虽然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之中遭遇惨败,但是,张作霖依然安然退回关内,仍然统治着他的老巢——东北三省。为什么吴佩孚在大败张作霖之后不趁机斩草除根,反而让张作霖退回关外,继续给直系找麻烦呢?

吴佩孚
首先,北洋军阀虽然混战不断,但彼此之间极少有过斩草除根的例子。北洋军阀之间的混战其实十分有意思,颇有些类似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混战,虽然下层打生打死,导致民不聊生,但对于统治阶层而言,却共同遵守着互不伤害的“君子协定”。
混战之中,即使一方战败,胜利的一方也很少对于对手下死手。即使输成光杆司令,也只需要通电下野,便可以安稳的带着财产过起富家翁的生活。因此,对于曹锟、吴佩孚而言,这个潜规则自然也是适用的,虽然击败了张作霖,他们也没有斩草除根的打算。

奉系首领张作霖
其次,即使吴佩孚真的有孙传芳杀掉施从滨狠辣,他也没有斩草除根的机会。第一次直奉战争,主要战场位于天津、直隶一带。也就是说,战场其实是位于直系军阀的地盘儿。
虽然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之中张作霖遭遇惨败,奉系军队也损失惨重,但是,张作霖的主力并没有全军覆没。主力仍在的张作霖,在退回关外老巢之后,占据地利和人和的奉军,完全具备抵御直系大军进攻的能力。
而此时,虽然取得了第1次直奉战争的胜利,但是吴佩孚率领的直系大军并非完好无损,因此,此时的直军并不具备攻入关外,彻底消灭张作霖的能力。退一万步讲,即使吴佩孚勉强做到这一点,其代价也不是直系能够承受的。

吴佩孚
最后,则是由于列强的干涉。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大败之后,根据直系的要求,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免除了张作霖的所有职务,并要求其听候查办的命令。但是,张作霖显然没有将北京政府当一回事儿。
在日寇的支持之下,张作霖于5月12日宣布东北三省独立,并出任了自封的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并在东三省整军备战。与此同时,在中国实力最强的英国也开始出面干涉,最终,直系和奉系两大军阀签订了停战协定。

民国时候,是军阀混战的时期。在1920年7月中,段祺瑞率领的皖系军队与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队爆发了战争。由于皖系军阀内部的矛盾重重,再加上段祺瑞的战略布局不合理,在短短五天就被打得溃败千里。

当时,直系军阀的胜利,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是功不可没。在当年四月份,张作霖与直系军队就结成了反段同盟,段祺瑞却一直被张作霖迷惑,以为他在皖系与直系斗争中是保持中立立场,也没相当他会倒到直系军阀一边。这样,皖系军阀就遭受直系与奉系两派军阀的联合进攻,遭受惨败命运,之后北洋政府由直系与奉系共同掌握。

之后,直系与奉系两派军阀共同推选靳云鹏组织内阁。由于张作霖想拉拢日本力量,就迫使靳云鹏下台,然后共同推选比较亲日的梁士诒担任总理一职务。

可是,后来由于直系与奉系的分赃不均,矛盾也迅速激化。在1922年,张作霖想先下手为强,派出12万奉军南下攻打直系军阀,这样第一次直奉战争就这样爆发了。战争结果,就是以直系军阀全胜告终。

张作霖在失败之后,吴佩孚就下命令放弃追捕。很多人奇怪,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是一场利益上的较量,为啥吴佩孚要放张作霖一马,放虎归山呢?

只要分析原因,也很简单。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交战主要场所是天津、河北、直隶一带,也就是直隶一带的地盘。所以,直奉战争也就是吴佩孚发起的防御战,自然也没有想追杀到到关外进攻的意思。

最为重要,就是奉军12万军队,逃亡、阵亡、俘虏也有将近10万人,但这些也不是奉系军队主力。据记载,在1926年,奉系军队巅峰时候拥有兵力强大到35万。可以看到,如此强大的奉军,即使吴佩孚率领直系军队追杀到关外,可能会被遇到强大的奉军,即使不打败奉军也是元气大伤。

而且,当时中国形势也很混乱。当时张作霖是想依靠日本力量。但吴佩孚与曹锟却是很不爽快。由于英国势力的强行介入,希望中国维持分裂格局的局面,这样能获得更多利益,最后还是英国调节了直系与奉系的争端,两方派代表在英国的克尔留号军舰上签订了停战条约。所以,吴佩孚放张作霖回东北,也是英国势力的压制下的。

最后,我们也要看到吴佩孚放虎归山,也是北洋军阀达成的默契。在军阀混战时代,北洋军阀达成一条潜规则,那就是不会赶尽杀绝,留人一条出路。就是这一条怪异的君子协定,使曹锟与吴佩孚一开始就没想把张作霖弄得没活路。



1920年7月,段祺瑞率领的皖系军队同以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军队爆发大战。由于皖系内部问题不断,再加上段祺瑞战局布置失当,皖系军队在5天之内便遭到全面溃败。

当然了,直系的胜利,也有奉系张作霖的一份功劳。早在当年4月,张作霖就和直系军队秘密结成了反段同盟,而段祺瑞却一直认为张作霖保持中立。这就使得皖军遭到了直、奉两系的联合进攻。经此一役,直、奉两系共同掌握了北京政权。


一开始,直奉两系共同推出靳云鹏组阁。但由于日本势力的渗入,张作霖迫使靳云鹏下台,转而支持较为亲日的梁士诒担任国务总理。

接着,又由于直、奉双方在直皖战争中分赃不均,两系的矛盾迅速激化。

1922年4月,率先坐不住的张作霖,派出12万奉军南下发起攻击,第一次直奉战争由此爆发。

这场战争,最终以直系大获全胜而告终。

张作霖溃败后,吴佩孚当即下令放弃追击,点到即止。那么,明明是你死我活的军阀混战,为什么吴佩孚要故意放张作霖一马呢?

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第一次直奉战争的战场在关内。

第一次直奉战争,是张作霖主动率领部队南下。因此双方交战的战场,主要是在天津、河北、直隶一带。这一带的地盘本来就归直系所有,吴佩孚部队实际上只是在对入侵的敌人发起防御反击,并没有出关追杀的打算。

更重要的一点是,虽然当时的奉军12万部队。阵亡、俘虏、逃亡了接近10万人,但这些并不是奉系军队的全部战力。1926年,奉系军队在最顶峰时曾经拥兵35万。哪怕是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之后的第二年,奉军的总兵力依然也有20万。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吴佩孚率领直系军队攻进山海关,那么至少还会有十多万奉军会在关内以逸待劳。

直系军队本身也在战争中受损不轻,如果强行追击,到时候能不能全身而退,就不好说了。

总之,直系军队在当时并不具备彻底消灭奉系的能力。因此吴佩孚肯定不会穷追猛打。


二、外国势力的介入。

当时的中国形势相当混乱,但凡是有强大实力的军阀,基本都有列强在背后支持。比如第一次直奉战争之所以爆发,就是奉系想借着梁士诒来支配中央的财政交通,借日款来赎回胶州济南铁路,并且支持奉系的扩张计划。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要求总统徐世昌免除了张作霖东三省巡阅使等职。而张作霖也不在乎,他随即宣布了东三省独立,反正背后还有日本的支持。

看到张作霖如此嚣张,吴佩孚和曹锟其实也非常不爽。

但此时英国势力开始介入,他们希望中国继续维持分裂混乱局面,以此在其中谋取更多利益。最终在英国的强势调停下,直奉两方代表在秦皇岛海面的英国克尔留号军舰上签订了停战条约。奉军带着残兵败将撤出关外,直军也回到了以前的布防区域。


三、北洋军阀之间的默契。

军阀混战时期,北洋军阀之间一直都有一条潜规则,那就是绝对不会赶尽杀绝。哪怕是战败一方遭到对手全歼,但只要败者通电下野,那么他就可以安稳地去天津租界,过上富足闲适的寓公生活。这条怪异的“君子协定”,基本上对任何人都有效。像黎元洪、段祺瑞也都曾享受过天津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曹锟、吴佩孚其实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对张作霖赶尽杀绝。

这其中的原因,恐怕还是和北洋军阀大都曾同殿称臣,惺惺相惜有关。在那个时代,大家的目的都是要抢地盘,发展势力。对于失败者,众人都乐于给出一条生路。毕竟谁也不知道,哪一天自己就会成为失败者。给敌人留一条路,也就是给自己留了一条路。张作霖在后来占领北京后,也是留了曹锟一命。



第一次直奉大战奉军惨败,为何直军只是点到为止,没有斩草除根?



没有斩草除根,并不是因为他的仁慈心,而是有时候穷寇莫追,他也害怕,如果自己做得太绝的话,会动摇军心,而且也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另一种危险的境地。

我觉得是因为当时军阀身后多多少少都有外国列强的影子,再加上当时战场在关内,吴佩孚没有把握彻底打败奉系军阀,如果强追可能会败北,因此才没有斩草除根。


第一次直奉大战奉军惨败,为啥直军没有斩草除根?
只要分析原因,也很简单。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交战主要场所是天津、河北、直隶一带,也就是直隶一带的地盘。所以,直奉战争也就是吴佩孚发起的防御战,自然也没有想追杀到到关外进攻的意思。最为重要,就是奉军12万军队,逃亡、阵亡、俘虏也有将近10万人,但这些也不是奉系军队主力。据记载,在1926...

从士兵素质角度分析,张作霖为何会输掉第一次直奉战争呢?
战后张作霖也是痛定思痛,重用军校出身郭松龄、李景林、姜登选等人训练部队,奉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在第二次直奉大战时,就和直系差不多了。第一次直奉战争正式开打之前,奉系将领曾喊出了“投鞭断长江之流,走马观洛阳之花”的口号,其必胜之心可见一斑。当然,这也并非是奉系...

第一次直奉战争吴佩孚击败了张作霖后,为何不乘机斩草除根?
而此时,虽然取得了第1次直奉战争的胜利,但是吴佩孚率领的直系大军并非完好无损,因此,此时的直军并不具备攻入关外,彻底消灭张作霖的能力。退一万步讲,即使吴佩孚勉强做到这一点,其代价也不是直系能够承受的。吴佩孚 最后,则是由于列强的干涉。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大败之后,根据直系的要求,大总统徐世...

为什么张作霖时期,东北军打不过直军呢?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准确,张作霖时期应该叫奉军,而奉军一度是能和直系军队相抗衡的,并不是一直打不过。张作霖和直系军队打过两次。在第一次直奉大战时,奉系遭到惨败,被直军打了一个一败涂地。要不是吴佩孚最后阶段有些大意,奉系郭松龄又率领第3、第8两个旅拼死断后,加上日本人出面干涉,估计张作...

直奉大战的历史是怎样的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失败后,于东北图谋再起。1924年9月3日浙江军阀发生战争,张作霖于4日发出响应浙江军阀卢永祥,责备曹锟、吴佩孚的通电,向山海关、热河一带增兵。奉军编为6个军,张自任总司令,并于15日致电曹锟发出挑战。17日,曹锟发布讨伐张作霖令,任命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此次战事,直系...

民国的两次直奉大战,奉系军阀战斗力为何迥然不同
战争是军事的艺术,奉系初战失利后,体会到了艺术的价值。第一次直奉战争,张作霖调集12万人马,出关作战。仅仅七天,奉军战死2万余人,受伤逃亡1万余人,缴械投降4万余人,军官死伤百余人,战损率近七成,军费损耗3000余万元,张作霖被直系掌握的北京政府撤销一切职务,可以说,当时奉系在军事和政治上...

为什么张作霖时期,东北军打不过直军呢?
1. 张作霖时期的东北军,实际上应该被称为奉军。奉军在张作霖的领导下,曾经是与直系军队相抗衡的重要力量,并非一直处于下风。2. 张作霖与直系军队发生过两次重大的冲突,即直奉大战。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奉军遭受了重大挫败,但部分原因在于吴佩孚的疏忽以及日本人的干预,使得张作霖得以稳固局势。3. ...

直奉大战的历史是怎样的?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奉系失败告终,张作霖在东北积极策划再次起兵。1924年9月3日,浙江军阀爆发冲突,张作霖于4日响应浙江军阀卢永祥,通过电报批评曹锟、吴佩孚的行为,并在山海关、热河一带增派兵力。奉军被编为六个军,张作霖自任总司令,于15日向曹锟发出挑战电报。17日,曹锟发布命令,任命吴佩孚...

直奉战争的第一次直奉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奉军各部几乎全线溃退,仅有的战而能胜、退而有序的部队,就是张学良和郭松龄统率的第二梯队。最终奉军在东西两线均失败,士兵牺牲2万,战败逃亡者万余,被直军俘虏了4万余人,总统徐世昌下令免除张作霖东三省巡阅使等职。6月18日,直奉两方代表在秦皇岛海面的英国克尔留号军舰签订了...

挑起反奉之战的郭松龄,在历史上究竟是怎么一个人?
郭松龄反奉具有时代进步意义 另外郭松龄反奉虽然最后因为日本的干涉而最后宣告失败,但是此战奉军损失惨重,光兵员、武器的损失就超过了两次直奉大战的总和。而且因为这次事件,奉系内部绿林出身的老派和军校出身的新派矛盾激化,奉军战斗力遭到了很大的削弱。加上战争时期的巨额军费开支,奉系实力大大受损,...

禹州市15671002885: 直奉战争之后奉军败将有谁 -
冷衫清胰: 第一次直系获胜,奉系败阵.第二次奉系获胜,直系惨败,一蹶不振.第一次是奉系张景惠帅其部第十六师临阵停战倒戈,张作霖下令退却出关.

禹州市15671002885: 张作霖当年有多少兵力,为啥能控制这么多个省份? -
冷衫清胰: 东北王张作霖无疑是民国军阀中的传奇.这个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由土匪成为统治大半个中国的军阀,张作霖白手起家的经历,即便是放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也堪称奇迹.有不名一文的土匪,最终成为拥兵40万的大军阀,张作霖是如何...

禹州市15671002885: 名词解释`第一次直奉战争 -
冷衫清胰: 时间;1922年 地点:直隶(现在河北省)保定到天津之间 交战芳:以曹锟(实际指挥的将领是吴佩服)为首的直 系军阀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 胜负:直军胜. 影响:直系控制北京政府,一年后曹锟贿选总统,两年以后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禹州市15671002885: 第一次直奉战争前奉军采用的是什么编制?
冷衫清胰: 第一次直奉战争前,奉军采用的是和关内北洋军完全一致的编制;战后,奉军 整军经武,以旅为基本单位,将全军整编为27个混成旅和5个骑兵旅.骑兵旅辖 2 —3个骑兵...

禹州市15671002885: 第一次直奉战争的结果是什么?第一次直奉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冷衫清胰: 1922年,吴佩孚与张作霖爆发了第一次直奉战争,这次战争张作霖惨败,无奈只能退到关外

禹州市15671002885: 奉军张作霖的部队从兵源素养和装备来比较是不是当时最强的? -
冷衫清胰: 还可以吧. 张作霖的部队当中土匪占了很大的比例.人员素质很差,就是因为这个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输给了洛阳王秀才军阀吴佩孚.之后他训练新军,开创东北军校吸收人才刻苦练兵.这才上升了一个高度.他是亲日的,所以他的武器装备日本的不少.在当时的军阀中他的装备也算的上是一流的

禹州市15671002885: 时人称奉天文有“王永江,武有杨宇霆”的王永江是谁?为什么能和?
冷衫清胰: 北洋时期,被称为财神的能人有好几个,但真正名副其实的恐怕只有奉系财神王永江... 第一次直奉大战,虽然奉系败了,但此败也挤干了奉军的水分,让张作霖明白了整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