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大战是怎样引起的?

作者&投稿:终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伊阙之战是公元前293年,身为左庶长的白起的第一场,也是崭露头角的成名之战。这次战争的起因在于当时魏韩两国君主同一时间去世,即魏襄王和韩襄王(前296年)。而后因韩、魏两国国内的局势动荡,秦昭襄王认为进军中原的时机已至,便决定攻打韩国。

从伊阙的地形可以看到,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伊阙,而当地(今日龙门)有两山对峙,远眺彷如门阙。因伊水从其中流过,所以才被称为伊阙。

而在当时,在“向寿伐韩取武始。左更白起攻新城”之后,韩使魏求援,因唇亡齿寒同舟共济的盟友考虑,于是魏国派大将公孙喜出兵,而韩国也尽倾国之兵反击秦国。(注:武始为河北省武安市南,新城为河南省伊川县西南)

秦昭襄王对此战的期盼是获取东进中原(函谷关)的通道,因此这可说是决定秦国未来命运的一场战争。或许当时韩魏联军也非常清楚这点,才死死扼守崤函(崤山与函谷关)阻秦东进。当时韩军8万,由名将暴鸢统帅。而魏军16万则是公孙喜(犀武,犀首公孙衍之弟)。

反观秦军,不过只有13万人,这一僵局几乎让秦军东进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即便公孙喜和暴鸢有所异见,但秦国上下包括伐韩有功的向寿也都不敢请缨。为此秦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而白起上任后并未太多迟疑,便采用了避实就虚、击弱怠强的战法,引领秦军主力绕道崤函攻击韩魏联军的留守部队和应援分队。

这种战法最终将韩魏联军主力围歼于伊阙。但在俘获魏将公孙喜后,白起又非常迅速地渡过黄河,攻下了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巩固了此战战果。因此白起得以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

但此战的成功不仅是以少胜多,获取大量土地人口,更是扭转了此前蓝田、垂沙、函谷关等战役累积下来的影响。韩魏此战后损失惨重,精锐尽失,一蹶不振,深远地影响了当时整个战国的局势。可以说此战之后,门户大开才导致了秦军势不可挡。实际上从公元前291年至前289年,秦国也确实以锐进之姿快速攻占了韩国的宛、叶、邓;魏国的轵、河雍、蒲阪、皮氏及河内郡的、总计大小城池61座。

因此伊阙此战是秦国史上很重要的一次战役。




春秋战国时期,决定秦国一统天下的伊阙大战,是如何引起的?
首先要知道伊阙之战是韩,魏和秦这三个国家之间发生了一场规模很大的战争,并且最后的结果以秦军大胜收场。其实这场战争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秦国想要通过此战达到自己向东方扩张的目的,毕竟如果这个时候还向西扩展,对于秦国后续的发展是不利的,因为西方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掠夺了。其次对于韩魏这两个国...

战国--伊阙大战
【战况分析】周赧王二十一年(西元前 294),秦北部军攻占魏的解邑(今山西省解县)从而直接威胁安邑。魏韩国君于是起倾国之兵反攻。伊阙是韩魏两国门户,两山对峙,伊水流经其间,望之若阙。地势险要。当时秦军兵力不及联军一半,且联军已据险扼守,双方呈对峙态势。次年,白起率15万士兵迎战公孙喜为统...

春秋战国时期,决定秦国一统天下的伊阙大战,是如何引起的?
为了变得强大起来,秦国不得不进军中原,为了打开中原的门户,他们就发动了这场决定秦国统一天下的伊阙之战。在当时,魏国和七国先后成为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在进军中原的开始,秦国选中的第一个目标是楚国,楚国当时同时受到了秦、齐、韩、魏四个国家的进攻最终导致大败。在这次战争以后,秦军就具备了...

伊阙大战是怎样引起的?
伊阙之战是公元前293年,身为左庶长的白起的第一场,也是崭露头角的成名之战。这次战争的起因在于当时魏韩两国君主同一时间去世,即魏襄王和韩襄王(前296年)。而后因韩、魏两国国内的局势动荡,秦昭襄王认为进军中原的时机已至,便决定攻打韩国。从伊阙的地形可以看到,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

伊阙大战是怎样引起的呢?
在秦国按兵不动的情况下,东方六国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就爆发了,魏国接纳孟尝君田文为相国与齐国交战,魏齐两国敌对;另外前295年,赵国发生沙丘宫变,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赵国忙于内部斗争,可以说秦国进攻魏韩两国的外部阻力消失了。而最妙的是前296年魏襄王和韩襄王在同一年去世,伊阙之...

前273年的华阳之战
公元前293年,正式的称呼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在那一年,发生了一次让韩魏两国,特别是韩国,彻底退出战国七雄行列的大战:伊阙之战。 当时的秦国,威压天下之势早蓄势待发,唯一缺的就是一个东出六国的突破口。 为了突破口,伊阙战役打响。这场大战的前因是这样的。前296年,韩国和魏国接连出了变故。 主政的魏襄王和...

伊阙之战的结果及影响
伊阙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国为了打开东进中原的通道,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一场大战。 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

赵、秦五战是哪五个战役?
赵国与秦国的五次大战分别为:1、阙与之战: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包围了赵国的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赵将赵奢率军救赵,出奇计,终于打赢了一场原本无法取胜的战争。2、长平...

伊阙之战 战国历史上战场杀人最多的战争
终于在公元前294年,秦国蜀郡发生内乱,秦国大将司马错带兵十万国内平叛,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秦国东部边境空虚,韩魏以为机会来了,就联军抢先发动进攻,发起了这次“伊阙之战”。战争开始后,韩国派出名将暴鸢领兵八万,魏国派出名将公孙喜领兵十六万,这两位将军都是成名已久的老将,而他们所带的兵马已经...

十万破二十四万,战神白起何以取得伊阙之战的巨大胜利?
如若按照战争影响度与白起官职演变为标准来划分的话,由白起所指挥的重要战役分别是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这四次大战。其中伊阙之战是白起第一次以秦军主将的身份指挥战斗,此一战白起以十万秦军大破二十四万韩魏联军,不仅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更为自己日后更辉煌的战绩奠定了基础。 注意:白起作为...

日喀则地区17069463957: 伊阙之战 - 搜狗百科
齐骂安赛: 1.伊阙之战 伊阙之战,是白起登上军事历史舞台后指挥的第一个战略性战役.秦昭王十 三年,他率军攻占了韩国的新城地区,韩以公孙喜为将,魏以犀武为将,于次年联...

日喀则地区17069463957: 秦国在伊厥之战中用的什么计谋 -
齐骂安赛: 伊阙之战,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各个歼灭韩国、魏国、东周联军的作战. 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

日喀则地区17069463957: 白起杀了多少人? -
齐骂安赛: 保守估计应该有100万之多.伊阙之战消灭韩魏联军24万;鄢郢之战破楚国都城淹杀军民数十万;华阳之战斩首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15万;陉城之战斩首韩军5万;长平之战斩首坑杀赵军45万.仅这五场战役,白起消灭敌军就已超过百万. 整个...

日喀则地区17069463957: 白起如何大败韩魏联军 -
齐骂安赛: 当时,韩魏联军将多兵广,而秦军还不及他们一半.但韩魏联军表面上联合,实际上各怀心思,都想把对方推到前面迎战秦军,而自己退居后面隔岸观火,坐收渔利.白起抓住敌军的心理,先设疑兵麻痹韩军,然后派精兵猛攻魏军,魏军大败,韩军自然也不战自溃.白起乘胜追击,杀敌24万,死尸遍野,还俘虏了魏将公孙喜,攻陷五个城池.白起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日喀则地区17069463957: 白起是哪个国家的将领? -
齐骂安赛: 常胜将军——白起 白起(公元前331—257年),战国时期秦国大将,南征北战,百战百胜,世称“常胜将军”.曾任秦国最高军政长官——大良造一职,占功显赫,受封武安君.据《史记》记载:秦...

日喀则地区17069463957: 秦统一六国的决定性战役是? -
齐骂安赛: 决定性战役: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国拉开了与赵国长平之战的序幕.战争经过了上党归赵,廉颇与秦坚壁对垒,秦将白起使反间计,使赵孝成王撤换了战争经验丰富的赵国名将廉颇,而启用了...

日喀则地区17069463957: 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 -
齐骂安赛: 春秋指在公元前770~前474这段时间,战国是前475~钱221年,这两段历史是延续在一起,战乱纷飞,诸子百家等等.春秋有五霸,战国有七雄 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elu...

日喀则地区17069463957: 《大秦帝国之崛起》的结局是怎样的 -
齐骂安赛: 秦进入了秦昭襄王时代,在宣太后、白起、魏冉、范雎的辅佐下,攻成略地,南拓东出,开疆辟土,相继发起伊阙、郢都、华阳、长平四大战役.

日喀则地区17069463957: 韩信为什么说白起“白起,那能叫打仗吗 -
齐骂安赛: 秦末战争都是乌合之众,兵力短期内召集起来的,战斗力根本没战国时期的强,战国时期每个势力方都是有几百年渊源的国家,凝聚力比前者强的太多.汉楚的最后一大战也不是有韩信统领全部兵马对楚作战.韩信的主要对手是北方几国的菜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