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为啥要与自己的恩人曾国藩彻底决裂?

作者&投稿:桓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因为左宗棠和曾国藩两人在朝堂上的政见不和,并且左宗棠内心是一只都瞧不上曾国藩的,同时应该也有对曾国藩的一些嫉妒吧。张之洞还在的时候,两人之间的关系虽然不好,但是有张之洞在两人之间做调和,还是可以相处的。只不过等到张之洞不在之后,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最后直接决裂了。

左宗棠当时能够坐到那个位置,其实曾国藩对他的提携是非常大的,因此曾国藩算是左宗棠在事业上的贵人,但是左宗棠可能嫉妒曾国藩在官场上的顺利吧,于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怎么好。虽说如此,但是左宗棠有难的时候,曾国藩还是会伸出援手的。

左宗棠和曾国藩两人在年岁上只相差一岁,而且左宗棠在年少时期就已经中了举人,但是当时的曾国藩却一直都没有考中。因此,在这种年少轻狂的时候,左宗棠便一直都认为自己的才华在曾国藩之上。

只不过,在后期的会试当中,曾国藩却一路飙升,而左宗棠却数次落榜,看着曾经的对手现在意气风发的样子,左宗棠的内心是极度不平衡的,甚至还对科举失去了耐心。当左宗棠考了两次落榜之后,左宗棠便决定不再参加科举了。

于是,左宗棠便直接去军队从军了。后来,当曾国藩已经成为浙江的巡抚之后,在军营里见到左宗棠之后,便直接提携了左宗棠,也就是因为曾国藩的提携,左宗棠才会在军营中大展拳脚。而左宗棠却并不领情,反而和曾国藩的关系不怎么好。

在左宗棠担任幕僚的时候,因为辱骂官员被参奏,还是曾国藩在其中调和,为左宗棠说好话。只不过因为两人在朝堂上的政见不和,所以左宗棠看不起文官那套,而曾国藩后来也因为左宗棠的一些行为,于是两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



左宗棠虽然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但是他也是其中最为狂傲 也最为自负的人,认为自己的才能天下第一,而曾国藩官位却在自己之前,左宗棠自然不服。

因为左宗棠一直打心底里看不起曾国藩,后来又因政见不同产生了很多矛盾,所以最终导致他们两个人彻底决裂。

因为慈禧在挑拨离间,让他们都想胜过对方,这对慈禧平衡朝堂势力有利。


为什么清末军阀多如牛毛 却只有左宗棠被称为民族英雄?
萧一山:国藩以严谨胜,宗棠以豪迈胜。 缪凤林:唐太宗以后,对于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当首推左宗棠,实非过誉。 6当代名人评价 王震:左宗棠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情况下,立排投降派的非议,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解放初,我...

同为晚清四大重臣,左宗棠和曾国藩为何绝交?
“宗棠向喜与国藩争,国藩尝礼下之”,虽二人屡屡出现争执,左宗棠对有知遇之恩的曾国藩都是执弟子之礼。二人可谓是亦师亦友。既然如此,左宗棠胆敢主动交恶曾国藩?忘恩负义之骂名可不是一般人能背负得起的。当今也有人对于二人绝交给予高度评价,左宗棠和曾国藩此番绝交事件,绝非为了争...

左宗棠喜欢骂曾国藩 骂到家庭教师都听不下去
有时连骂数日。在两江总督任上,恩人潘世恩之子曾讳求见,本要请示地方公事,孰料“甫寒暄数言”,宗棠就大谈自己在西北的功绩,“刺刺不休,令人无可插口”。好不容易表功完毕,曾讳正拟“插口”,宗棠手一挥,说别,然后开始骂曾国藩。时已衰老,不能长久对客,副官不等骂完,“即举茶杯置左相...

左宗棠收复新疆为什么武力和谈判相结合
治者,使清最高统治者抛弃了李鸿章的谬论,接受了左宗棠的建议,为解决其他问题奠定了基础。其次是解决粮饷问题。得到清朝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后,清政府给左 宗棠凑足了1000万两的军费。皇帝御批道:“宗棠乃社稷大臣,此次西征以国事而自任,只要边地安宁,朝廷何惜千万金,可从国库拨款五百万,并敕令...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是什么意思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简单来说就是立志要高远、处事要平淡、心胸要宽阔。这段话出自清代洋务运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左宗棠题写于江苏无锡梅园的字词,原文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低处坐,向宽处行”。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其中“就低处坐”不知道什么原因变成了“...

如何借贵人之力,达自己目的?
总督要过黄兰阶的扇子仔细看了看,确认是出自左宗棠之手。他将扇子还与黄兰阶,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议此事,第二天就给黄兰阶挂牌任了知县。之后,黄兰阶凭借自己的本事,没几年就升到四品道台。福建总督在一次进京时,见了左宗棠,讨好地说:“宗棠大人故友之子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了道台...

解密左宗棠为什么能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经过
战前准备:清军准备、确定战略、整顿军队、制备军械、筹措军饷、筹粮、筹转运。北疆之战:1876年4月7日(光绪二年三月),左宗棠从兰州移营肃州,准备发起进攻。当时,清军已有部分兵力驻守在哈密、巴里坤、古城、塔尔巴哈台等战略要地,与阿古柏军相持。4月底,左宗棠命总理行营营务、湘军统领刘锦棠率...

韩信为什么宁可被人厌恶到处讨饭,也不愿通过自己劳动生活?
所以贺长龄就告诉左宗棠:你可千万别为了活下去随便找份工作,一定要多读书,将来功业肯定在我之上。宗棠,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亟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年且四十,顾谓所亲...

烈火军校李文忠第几集死的
李文忠护送父母去车站,他坚持要留下来,不能自私地当逃兵,李文忠给父母下跪磕头,然后头也不回地跑走了。李文忠义无反顾来到日本商会,和日本打出手,李文忠越战越勇,只身和他们展开激战,李文忠被团团围住,他身中数刀也不放弃,直到剩下最后一个日本人,他拼尽全力把对方砍死,自己也因为失血...

文言文晋书王衍传
稍一考察,易氏所记左季高(宗棠)的事,原来只是一段流传已久的轶事的改版。宋费衮《梁溪漫志》卷四《侍儿对东坡条》: 东坡一日退朝,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识见。”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

长宁区15793011615: 左崇棠与曾国藩是亲戚吗 -
堵欧分清: 不是,他们是同乡,但没有直接血缘关系.左宗棠出自曾国藩门下,但是后来两人之间因太平天国失败后洪幼主是否逃跑的问题生了间隙,左宗棠直到晚年还骂过曾国藩“伪君子”.直到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赠了一副挽联,两人才算恩怨全消.

长宁区15793011615: 左宗棠、李鸿章是怎么结怨的
堵欧分清: 1864年的5月说起来,那一年李鸿章刚刚打赢了一场战争,但是呢,在当时李鸿章却是对常州是久久攻不下来.后来,好不容易李鸿章打下了常州,但是之后,朝廷却是下了一封圣旨,要求李鸿章立即北上攻打天京.但是当时曾国藩的弟弟已经在天京呆了三年了,此时李鸿章他北上去打天京,就是在抢曾国藩弟弟的功劳啊,这是不应当做的事情.因此李鸿章便是决定不管朝廷的命令而向南打.可是南方的地界又是左宗棠的地盘,李鸿章此时去南边抢功劳,就是在说左宗棠没有本事啊.因此左宗棠也就向朝廷参了李鸿章一把,而李鸿章他也是不甘示弱的去为自己狡辩,就此两人就结下了仇怨了.

长宁区15793011615: 夺情的清朝时的夺情 -
堵欧分清: 咸丰七年二月四日,曾国藩父曾麟书卒.当时兵部右侍郎衔曾国藩正在襄办湘军,原本应该夺情,但是他竟于二十一日离营回湘.当时左宗棠写信骂他“《纲目》一书,于夺情题后一事,总以其人所处之时地为断,所以重纲常、维名教而警偷薄之俗也.至'金革之事无避'一语,经义直捷了当,更无可疑;诚以兵礼、丧礼同一凶事,并无所谓希荣忘哀之念;而干戈之际,事机急迫,有万不能无变者.顺乎天理之正,即乎人心之安,则世俗所谓'夺情'者,乃圣贤所谓'遵礼',又何拟议之有?” ^ 此语典故自《礼记》.孔颖达《礼记正义》:“此一经,是权礼也.若值国家有事,孝子不得遵恒礼,故从权事” ^ 《明史》卷二百一十三.

长宁区15793011615: 左宗棠 李鸿章 曾国藩谁厉害 -
堵欧分清: 晚清时局激荡,曾左李恩怨纠葛跨越几十年,又大事频发,涉及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稍微不慎就有可能谬以千里,今天试着回答一下,预计会又臭又长. 一、曾左恩怨 曾国藩是科举正途出身,左宗棠屡试不第. 左宗棠虽然没有从科举出身,不是说明他没有

长宁区15793011615: 曾国藩和左宗棠啥关系?… -
堵欧分清: 曾国藩是左宗棠、李鸿章的老师.李鸿章在淮军里是曾国藩的幕僚,但是后来自己办起了团练,建立了自己的淮军,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曾国藩激流勇退了,李鸿章逐渐成为了晚清第一臣.而左宗棠是太平天国的投降过来的.曾国藩不计前嫌,重用了左宗棠,并且支持左宗棠创建楚军.但是后来随着左宗棠战功的逐渐卓著,就和曾国藩交恶了,历史传闻是左宗棠脾气不是很好,但是曾国藩是典型的儒官.

长宁区15793011615: 曾国藩与左宗棠是否真的失和?还是故意演戏给慈禧看的? -
堵欧分清: 两人是同乡,曾经是好友,在左宗棠开始发迹的时候曾国藩帮了很多忙,两人那时关系还不错,但是到了两人地位达到平起平坐的时候由于政见不和矛盾就出现了.左宗棠性格十分耿直,直言不讳的经常抨击曾国藩,搞得曾国藩心里很不舒服....

长宁区15793011615: 曾国藩与左宗棠他们真的是失和了吗 还是演戏给朝廷
堵欧分清: 曾左的失和是清廷造成的,曾左是政见上的失和,而非个人恩怨.以左宗棠的性格,你认为他会和曾国藩演戏吗.

长宁区15793011615: 从悼挽曾国藩的对联说起 -
堵欧分清: 曾国藩去世之后,左宗棠为他写了这样一副挽联: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 当曾国藩去世之后,左宗棠发之内心地写下了本文开头那副挽联,并写信给自己的儿子,要他在曾国藩的丧舟路过湘阴的时候,代表自己上船去祭奠曾国藩,并送上白银四百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