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官放火文言文阅读答案

作者&投稿:钊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 州官放火~

田登作郡首,怒人触其名,犯者必之,举州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一例放火三日。”古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翻译为:田登当郡守时,别人提及他名字他就不高兴,所以让州里所有人都把灯改叫作火。到元宵节灯会的时候,官府就发出这样的榜文:“本州照例放火三天。”古语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这么来的。

  州官放火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  【译文】  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 "登"字,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于是,只要是与"登"字同音的,都要其它字来代替.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不少吏卒因为说到与"登"同音的字,都遭到鞭打.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到来.依照以往的惯例,州城里都要放三天焰火,点三天花灯表示庆祝.州府衙门要提前贴出告示,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灯.可是这次,却让出告示的官员感到左有为难.怎么写呢?用上"灯"字,要触犯太守;不用"灯"字,意思又表达不明白.想了好久,写告示的小官员只能把"灯"字改成"火"字.这样,告示上就写成了"本州照例放火三日".告示贴出后,老百姓看了都惊吵喧闹起来.尤其是一些外地来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真的以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火呢!大家纷纷收拾行李,争着离开这是非之地.当地的老百姓,平时对于田登的专制蛮横无理已经是非常不满,这次看了官府贴出的这张告示,更是气愤万分,忿忿他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世道!"
  【比喻】允许当官的放火胡作非为,不允许老百姓点灯照明.比喻封建统治者能够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

  摘自《百度·作业帮》

【文言文】: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翻译】:田灯做州官时,自己规定要避讳他的名字,谁误犯了他的名字就生气,吏卒大多因此挨板子。人们不得不把“灯”叫做“火”。正月十五摆设花灯,允许民众进城观看,街上张贴布告说:“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日。”
【讽刺意义】:讽刺某些有权势的人做事存在两套标准,自私自利。


州官放火的文言文
1. 文言文州官放火的翻译 【原文】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白话文】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 "登"字,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

州官放火古文是什么意思文言文?
这是歇后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般用这个歇后语来形容当权者可以为所欲为、胡作非为,而底下人民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或者泛指自己可以任意妄为,却反而严格要求别人,不允许别人有正当的权利。原文: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

文言文: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寓意
这次看了官府贴的告示,更是气愤万分。于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典故就一直流传到现在……附原文:州官放火 陆游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两篇文言文,急!!!在线等!!!50分啊!!!
于是,整个州郡内,人们都戏称“灯”为“火”,把 “点灯”称为“放火”。元宵节晚上放灯,田登允许人们前来游观,就让手下人写了一张公告榜贴出去,榜上写 着:“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州郡中人人见了都暗自发笑,有人还编出歌谣讽刺道:“只许 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州官放火的文言文怎么读和什么意思?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基本解释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比较阅读
2. 初二语文古文对比阅读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州官放火》,完成1~5题 《记承天寺夜游》:。 《州官放火》: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鞭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无效灯,许人人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念无与乐者 (2)怀民...

商鞅文言文答案
1. 商鞅变法文言文答案 文言文阅读:商鞅变法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既死...正碰上元宵节放花灯,官吏在集市上张贴告示,说:“本郡依照惯例放火三天。”所以谚语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来源于此。 (2)字词解释: ①作...

文言文启蒙读本201——244
文言文启蒙读本201——244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什么样的人容易遇上渣男?alexandersheng 2010-12-19 · TA获得超过13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227、只许州官放火宋朝田登担任郡守,为人专制蛮横,因避讳,不许百姓言”登”,因登和灯同音.于是点灯就成了”点火”.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触犯的人都...

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文言文翻译
1. 放火三日(古文翻译,原文) 田登是一个欺压百姓,为人心胸狭隘,专制蛮横的人。原文: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俗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译文:宋朝田登做州官,为避官讳不许百姓言...

试焚宫室文言文答案
小题1:略【文言文参考译文】越王向大夫文种询问道:“我想攻打吴国,行吗?”文种回答说:“行。 我们的赏赐优厚而守信,惩罚严厉而坚决。您想了解清楚,为什么不用焚烧宫室来做个试验?”于是就纵火烧了宫室,没有人去救它。 越王就下令说:“为救火而死的,和战场牺牲同赏;救了火而没死的,和战胜敌人同赏;不救火...

海伦市17517935156: 州官放火文言文阅读答案 -
长孙尝多索: 【文言文】: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翻译】:田灯做州官时,自己规定要避讳他的名字,谁误犯了他的名字就生气,吏卒大多因此挨板子.人们不得不把“灯”叫做“火”.正月十五摆设花灯,允许民众进城观看,街上张贴布告说:“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日.”【讽刺意义】:讽刺某些有权势的人做事存在两套标准,自私自利.

海伦市17517935156: 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的阅读答案 -
长孙尝多索:[答案]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田登作郡】田登做郡太守.【自讳其名】忌讳别人直呼他的名字.【触】触犯.【...

海伦市17517935156: 有没有《州官放火》的译文?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 -
长孙尝多索:[答案] 宋朝田登做州官,为避官讳不许百姓言“登”,因登和灯同音.于是点灯就成了“点火”.元宵放灯就只好“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吓得百姓四散.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由来.

海伦市17517935156: 只许州官放火的文言文答案 -
长孙尝多索: 【故事】白话文: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 "登"字,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于是,只要是与"登"字同音的,都要其它字来代替.谁要是触犯了他这个忌讳...

海伦市17517935156: 《州官放火》文言文的解释 -
长孙尝多索: 田登当郡守时,别人提及他名字他就不高兴,所以让州里所有人都把灯改叫作火.到元宵节灯会的时候,官府就发出这样的榜文:“本州照例放火三天.”古语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这么来的. 怒人触其名 触(接触,提及) 举州谓灯为火(州里所有人都把灯改叫作火) 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到元宵节灯会的时候,官府发出榜文)

海伦市17517935156: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文言文翻译 -
长孙尝多索: 译文: 田登作郡 田灯做州官时,自己规定要避讳他的名字,谁误犯了他的名字就生气,吏卒大多因此挨板子.人们不得不把“灯”叫做“火”.正月十五摆设花灯,允许民众进城观看,街上张贴布告说:“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日.” 评: 俗话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来源于此.

海伦市17517935156: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答案 -
长孙尝多索:[答案]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田登作郡】田登做郡太守.【自讳其名】忌讳别人直呼他的名字.【触】...

海伦市17517935156: 州官放火 - 搜狗百科
长孙尝多索:[答案] 原文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译文北宋时,有个州的太守名田登,为人专制蛮横,因为他的...

海伦市17517935156: 出自文言文《州官放火》的一个俗语是什么? -
长孙尝多索:[答案]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允许当官的放火胡作非为,不允许老百姓点灯照明.比喻统治者能够胡作非为,老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现比喻只许自己任意而为,不许他人有正当的权利.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田登作郡,自讳其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