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中“大曰逝 逝曰远 远曰反”?

作者&投稿:泷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曰逝 逝曰远 远曰返 远什么意思~

通俗的说,就是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则都在循环往复之中,一个生命有弹性的人,能够懂得把握的人,知道适可而止,知道自己的归途还在。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有一个物体是混沌的、无限的、无象的、无声的、完整的,它早在世界开始之前就存在了。独一无二,无与伦比,遵守自己的规律,永不改变,运转的循环永不停止,它可以作为世界万物的根,甚至是天地之源。
我不能准确地描述它的真面目,只能用道来泛泛而谈,勉强地形容它为“大”。“大”是指不断的运行和变化,即无处不在、遥远、穿越过去和现在、八废六乱、达到极限的距离、回归事物的本质。
因为道是无限的,所以道是非常大的,所以天地和跟随道的人都是非常大的。宇宙有四个“大”。人就是其中之一。人必须遵循地球的规律和特点。地球的原则是服从天堂。天堂是以道为基础的,道是自然的,不是人造的。

扩展资料:
赏析:说明万物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是循环往复、变化发展的,揭示的就是对立转化规律。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
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德经》

原文:

有物①混成②,先天地③生;寂④兮寥⑤兮,独立⑥不改⑦,周行而不殆⑧,可以为天地⑨母。

吾不知其名,字⑩之曰道,强为⑴之名曰大⑵。大曰逝⑶,逝曰远⑷,远曰反⑸。

【注】

①物:指神道。

②混成:由阴阳混合而成。

③天地:天与地,泛指自然界。

④寂:寂静。

⑤寥:冷清。

⑥独立:指太极孤独地存在,无任何道体与之相伴。

⑦不改:不改其变,即衍化不休。

⑧殆:通“怠”,懒惰,松懈。

⑨天地:王本原作“天下”,据帛书本及汉简本改。

⑩字:取表字。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⑴为(wèi):替,给。

⑵大:含尊贵之意。

⑶逝:去,往,引申为衰弱。

⑷远:远离于初始状态之谓。

⑸反:通“返”,返本,接近于本源之谓。

【译】

有道体(神道)由阴阳混合而成,先于天地而生;寂静冷清,孤独存在而衍化不休,循环往复而不懒惰松懈,应当是天地的母体。

我不知晓它的名字,敬称为“道”,勉强为它取名为“大”。神道的衍化不断趋于衰弱,趋于衰弱则愈发远离初始状态,远离初始状态则更加接近本源(无极)。



“道”, 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说明万物是循环往复、变化发展的,解释了万物不灭定律。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说明万物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是循环往复、变化发展的,揭示的就是对立转化规律。

就是量变引起质变

有一段视屏《道德经的心声》中有答案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认为:《道德经》那两句中,「三」字与「和」字是理解的关键,要解释「三」字,得带出半个汉字的数字系统。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和」字。「和」最初是“和味”,亦即食用药膳以调理身体(平衡阴阳、清热驱寒一类)的意思:关于「和」字,国学大师网如此解释:其云“金文或从口从木,从木之意不...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老子所说的天地大道?
老子的"道"其实代表了中国古代先哲们的世界观——世界万物从何而来,或者说谁创造了世间万物。不同与西方的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把原罪留给了人类,老子认为世间万物源于道,而"道法自然",因此顺因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就是"大道"。老子的世界观与孔子大相径庭,但又互为依存,是中华文化或者中国...

如何理解老子《道德经》中的“大方无隅,大音希声”?
大方无隅,大音希声的意思是最为广大而方正的事物没有角落,最为动听的音乐没有声音。这句话展现了老子的观点,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在圣经之外,道德经是世界上被传播最多的名著。按照道德经中的观点,人们若想要实现社会的安定,则需要在自然秩序中寻找治理社会的方法。大方无隅对人具有重要启示...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
纵观古今,对“常道”的解释大致分成两类:一是本着“六经注我”的原则,凭借自己的想象力与思辨力,创造或嫁接出一个“常道”的意义来;二是本着“我注六经”的原则,从《道德经》里去找“相近”的字眼,然后把它们“栽”到“常道”身上去。 如前者的方式,就是认为“常道”即是不可思议的、永恒不变的,那么...

怎么理解《道德经》第七章中的“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菜根谭》有云:“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圣人唯以道德仁义行之天下,无因功名富贵争于天下。然道德仁义为主,功名富贵为仆;主贤且明,仆焉不服?3、圣人不...

《道德经》如何理解“下德而无为而有以为”?上德与下德区别在哪?_百度...
他们是没有道德修为。这是道德经的思维习惯,比如道德经里的:后起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通俗点讲,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上德乃生德之源,故而故而得上德,则德可生生不息,若得水源,则水源源不绝。故而老子接着说“是以有德”,德生生不息,谓之“有德”。“有德”直译就是“德生”...

《道德经》中所说的“冲”和“虚”有何不同?
揭示《道德经》中的“冲”与“虚”:对立统一法则下的智慧 要理解《道德经》中“冲”与“虚”的精髓,我们必须首先触及道的核心特质——对立统一的哲学智慧。老子的“道”,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宇宙法则的产物,它反映了世间万物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在我们的相对世界中,大小、强弱、难易、雌雄等属性...

道德经的无为怎么理解
道德经的无为意思是指君主不与民争,顺应民众,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的意思。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道家所宣扬的“无为”无不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而是指君主不与民争。《道德经》中有十二处提到无为。第三章称“为无为,则无不治”。

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的“朴”?
讨论题目:如何理解《道德经》中的“朴”?道德真经(道藏无注本)河上公 15、敦兮其若朴 1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28、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32、朴虽小,天下不敢臣。37、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57...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解释大全
老子认为,事物达到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解释】: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

浦东新区13134265674: 《道德经》中这句什么意思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 -
扶鸿一清:[答案] 有物混成:物,指“道”.“道”是混成一体之物 寂兮寥兮:“道”无声、无形(无象之象,无物之状) 独立而不改:“道... ⑿道法自然:“道”纯任自然,本来如此 这一章,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

浦东新区13134265674: “道”这个字的含义应该怎样理解? -
扶鸿一清:[答案] 道是过程.这是道的第一层含义.道不仅是对万事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概括,而且是对万事万物发展过程的高度抽象和概... 在这一过程中,道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它的运动周期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它逐渐的离开,离开得越来...

浦东新区13134265674: 如何理解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
扶鸿一清: 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

浦东新区13134265674: 《道德经》中这句什么意思 -
扶鸿一清: 有物混成:物,指“道”. “道”是混成一体之物 寂兮寥兮:“道”无声、无形(无象之象,无物之状) 独立而不改:“道”是个绝对体,即“道”的存在是独一无二且具有绝对性,不会发生什么改变.因为“道”是宇宙本源 周行而不殆:讲...

浦东新区13134265674: “天大,地大,人亦大”出自? -
扶鸿一清:[答案] 此句出自老子《道德经》上篇中的第二十五章 原文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浦东新区13134265674: 读道德经其中一章的感受 -
扶鸿一清: 我们对老子的道已经有了几点基本的了解.这一章,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物混成”,用以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它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并非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道无声无形,先天地而...

浦东新区13134265674: 老子的《道德经》何为“道”? -
扶鸿一清: 道 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命题,就是"道".何为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如是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之母.无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反.故道大,天大,...

浦东新区13134265674: 道法自然怎么解析 -
扶鸿一清: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自然而然” 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

浦东新区13134265674: 如何理解 --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中地~~ -
扶鸿一清: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言说者和可以命名者,皆是有限的、能指的事物,而不是“道”本身,但老子在《道德经》中又是在说“道”,故而“强”而称之,以破除对老子说言的执着.

浦东新区13134265674: 谈谈对“道”的理解 -
扶鸿一清: 道法是自然,是一种心境,是灵魂上的感觉,万事万物皆有道,天道是一种玄学,人道是一种为人处世的理论,物道,是一种生存之道,天道是灵魂的境界,是我们所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感觉的到,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人道是我们的处世之道,我们可以用一种事物去解释,可以言传,可以去感受,是身体上可以明白的道,物之道是我们可以去观察的,去看到,可以看的见,摸的到的,我们可以经过一些事物的变化去体悟到物之道,由物之道,可以体悟到人生之道,名悟了人生之道,可以进一步体会天道,万物之道,才是道之根本,万法皆为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