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选出的人才

作者&投稿:俟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科举制不利于选拔人才的是什么?~

科举制不利于人才发展
科举制度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科举制度让天下读书人科举功名竭尽毕生精力,久而久之,儒学所推崇的伦理纲常内化为一种奇特的民族性格。教育的主要功能被异化了,久而久之形成了利弊各半的人才塑造趋势。
(一) 导致人才知识结构的欠缺
由于科举制度的应试性,更加强调书中内容,因此考生更加注重书本上的片面意思,不思进取造成知识面越狭窄。以为英国的传教士麦嘉温曾经批评那些考中功名的读书人:“用西方的观点看,获得以上学位所学要的只是贫乏二有限的”。由此可见知识少得可怜。
(二) 培养了非人性化的特征
1. 权威人格。根据书中所教的内容,当时的读书人基本达到了“非圣人之言不言,非经中之语不用”的地步。这些简约化了的处事原则渐渐导致人们的懒于思考社会结构及变化的多样性,时常依赖的是诸如《朱子治家格言》一类的教条。毫无疑问,相信权威的生命态度逐渐塑造了中国人的权威性格。
3. 功名崇拜。虽然科举制度考试只是教育测量的一种手段,其本身并不神秘,神秘的只是考试结果的变幻莫测与难以预料。由于对科举功名的崇尚痴迷,一些官方的科举礼仪活动,也被人们模仿、移植到生活的习俗中。婚姻习俗方面,新郎和新娘于新婚之时,身穿红袍,头顶桂冠,就像登科时的衣冠一样,春风得意。
科举制使人把精力主要集中于应付考试,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科举制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官本位主义
科举制使春秋时期儒家学派所提出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规范化、制度化,导致人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做官。社会上皆以科举及第为中心,只要当官,地位就比别人高,官本位思想日益占据人们思想的主导地位。官本位主义的存在不仅影响社会风气的畸形发展,还会造成官场腐败。
2.科举制对学校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科举制将读书、考试和做官连在一起,使学校教育完全屈从于科举制的要求,教育的唯一目的变成了应试,学校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统治者为了保持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想尽一切办法统一思想来钳制知识分子。儒家的“君臣”等道德伦常教育正适应了统治者的要求,因此科举制把儒家的经典作为应试教育的基本教材,科举考试的内容就局限于儒家几部经典,士人为了科举及第,就把四书五经作为当官的敲门砖,将儒家经典背得滚瓜烂熟。可他们的“之乎者也”与“治国之道”只是纸上谈兵,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另外考试试题死板,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使学校教育充满了教条主义色彩。
3.科举制扼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创新
科举制把内容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士子们为了中举入仕,只专心攻读考试内容,其它的基本不涉猎。特别是明清的八股取士,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八股文体的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考试内容枯燥无味,没有新意,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的自由发展。另外考试内容以经文为主,忽视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抑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思想文化的僵化。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因此,八股文的巨大弊端是导致科举制被废除的直接原因之一。
功名崇拜
考试只是教育测量的一种手段,本身并不神秘,神秘的是考试结果的变幻莫测与呼风唤雨。士子们一旦科举及第,便有了异于常人的声望地位,不但自已终身为闻人,还可以光耀家门,一时间“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明末传教士利玛窦对此亦颇为惊叹:“新博士(指进士头衔) 立即穿上他们特殊的服装和特定的帽子和靴子以及官吏的其他标志,并提升到官员品级中较富较高的薪俸。从这个时候起,他们就属于取代硕士(指举人头衔) 地位的另一种社会阶层,并被算作是全国高等公民之列。一个外国人很难体会他们的地位比他们昨天的同事们高出多少,而那些人却总是让他们上座并以最奉承的称呼和礼貌款待他们。”

科举制以前有以下几种人才选拔方式: 1.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 2.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 3.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4.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以上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比如察举制,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 5.隋朝正式设立进士科,以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标志科举制的诞生,此后,科举制得到了发展。与之前相比,科举制度出现后的差别: 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记得采纳啊

[编辑本段]中国历代状元榜  隋代状元(进士)榜
  张损之 孙伏伽 侯君素 杨 纂 房玄龄 温彦博 黄凤麟
  唐代状元榜
  孙伏伽 陈伯玉 杜 绾 李 琚 羊袭吉 常 衮 李 博 杨 凝 张正甫 陈 讽 班 肃 李顾行 韦 谌 裴 俅 李 余 李从实 狄慎思 莫宣卿 刘 蒙 赵 峻 许佑孙 归 黯 羊绍素 崔 詹 崔 液 宋守节 姚仲豫 严 迪 贾 至 杨 护 卢 庚 王 溆 王 储 牛锡庶 李 程 徐 晦 李固言 卢 储 李 合 陈 宽 崔 岘 顾 标 于 瓖 裴延鲁 归仁绍 郑合敬 陆 扆 崔 胶 卢文焕 李 超 弓嗣初 常无名 李 嶷 崔 曙 杨 誉 洪 源 张 式 魏弘简 卢 顼 郑巨源 武翊黄 尹 极 白敏中 韦 筹 郑 确 郑 颢 卢 深 颜 标 薛 迈 李 筠 孔 缄 郑贻矩 苏 检 裴 格 赵 蒙 郑 益 李 昂 虞 咸 王 阅 李巨卿 杨栖梧 杨 凭 崔元翰 尹 枢 李 随 王源中 张又新 郑 冠 宋 刓 李 肱 卢 肇 于 珪 崔 铏 孙龙光 郑昌图 孙 偓 李 瀚 赵观文 归 佾 杨仲昌 许 且 范崇凯 王正卿 刘 单 杨 儇 萧 遘 丁 泽 薛 展 贾 棱 封孟绅 柳公权 郑 澥 李 群 杜 陟 裴思谦 郑 言 张温琪 李 亿 韩 衮 孔 纁 郑 蔼 杨赞禹 崔 谔 归 系 吴师道 王 维 徐 征 赵 岳 杨 纮 齐 映 黎 逢 郑全济 苑 论 陈 权 韦 瓘 独孤樟 柳 璟 李 珪 崔 囗 易 重 李 郜 孔 纬 郑洪业 归仁泽 崔昭纬 崔昭矩 杨赞图 裴 说
  五代十国状元榜
  崔 邈 陈 逖 崔光表 王 彻 王归璞 黄仁颖 徐寅 郭 晙 王 朴 扈 载 简文会 梁 嵩 王克贞 伍 乔 卢 华 寇 湘 王 溥 乐 史 邱 旭 张 确 费黄裳 王崇古 卢 郢 杨 遂 邓 及
  宋代状元榜
  杨 砺 张去华 马 适 苏德祥 李景阳 刘 察 李 肃 刘蒙叟 柴成务 安德裕 张 拱 刘 寅 安守亮 宋 准 王嗣宗 吕蒙正 胡 旦 苏易简 王世则 梁 颢 程 宿 陈尧叟 孙 何 孙 仅 孙 暨 陈尧咨 王 曾 李 迪 姚 晔 梁 固 张师德 徐 ?#93; 张 观 蔡 齐 王 整 宋 庠 徐铎 王尧臣 王拱辰 张唐卿 吕 溱 杨 寊 贾 黯 冯 京 郑 獬 章 衡 刘 辉 王俊民 许 将 彭汝砺 许安世 叶祖洽 佘 中 徐 铎 时 彦 黄 裳 焦 蹈 李常宁 马 涓 毕 渐 何昌言 李 釜 霍端友 蔡 薿 贾安宅 莫 俦 王 昂 何 焕 沈 晦 李 易 张九成 汪应辰 黄公度 陈诚之 刘 章 王 佐 赵 逵 张孝祥 王十朋 梁克家 木待问 萧国梁 郑 侨 黄 定 詹 骙 姚 颖 黄 由 卫 泾 王 容 余 复 陈 亮 邹从龙 曾从龙 傅行简 毛自知 郑性之 赵建夫 袁 甫 吴 潜 刘 渭 蒋重珍 王会龙 黄 朴 徐元杰 吴叔告 周 坦 徐俨夫 留梦炎 张渊微 方逢辰 姚 勉 文天祥 周震炎 方山京 阮登炳 陈文龙 张镇孙 王龙泽
  辽代状元榜
  高 举 高 正 郑云从 石用中 王熙载 吕德懋 王用极 张 俭 陈 鼎 杨又玄 初 锡 南承保 邢 祥 李可封 杨 佶 史克忠 刘二宜 高承颜 史 简 鲜于茂昭 张用行 孙 杰 张克恭 张仲举 张 渐 李 炯 张 昱 张 宥 张仁纪 刘 贞 刘师贞 冯 立 邢彭年 王 寔 王 棠 张孝杰 梁 援 王 鼎 张 臻 赵廷睦 刘 霄 刘 瓘 李君裕 张 毂 文 充 冠尊文 陈衡甫 康秉俭 马恭回 李 石 刘 祯 韩 昉 王 翚 李宝信 李 球 边贯道
  西夏状元榜  
  李遵顼
  金代状元榜
  刘 伪 许 必 胡 砺 赵 洞 石 琚 吕忠翰 杨建中 王彦潜 常大荣 郑子聃 任忠杰 孟宗献 徒单镒 张行简 王 泽 孙用康 杨云翼 张 檝 纳兰胡鲁剌 李俊民 李 演 张 本 李献能 斡勒业德 富珠哩察罕 王 鄂 卢 亚 李 塘 赵承元 郑时昌 武明甫 赵安时 赵安荣 刘 海 李 安 张继祖 刘文龙 元 堪 刘仲渊
  元代状元榜
  护都答儿 忽都达儿 普颜不花 霍希贤 泰不华 林济孙 宋 本 捌 剌 张 益 阿察赤 李 黼 林亨 笃列图 王文烨 同 同 李 齐 拜 住 陈祖仁 张起岩 张士坚 阿鲁辉 帖木儿 王宗哲 朶烈图 文允中 薛朝晤 牛继志 侻 征 王宗嗣 买 住 魏元礼 何克明 宝 宝 杨 輗 张 栋 赫德溥化
  明代状元榜(按及第先后为序)
  吴伯宗 丁 显 任亨泰 黄 观 张 信 陈安阝 韩克忠 胡 广 曾 棨 林 环 萧时中
  马 铎 陈 循 李 骐 曾鹤龄 邢 宽 马 愉 林 震 曹 鼐 周 旋 施 盘 刘 俨 商 辂 彭 时 柯 潜 孙 贤 黎 淳 王一夔 彭 教 罗 伦 张 升 吴 宽 谢 迁 曾 彦 王 华 李 旻 费 宏 钱 福 毛 澄 朱希周 伦文叙 康 海 顾鼎臣 吕 柟 杨 慎 唐 皋 舒 芬 杨维聪 姚 涞 龚用卿 罗洪先 林大钦 韩应龙 茅 瓒 沈 坤 秦鸣雷 李春芳 唐汝楫 陈 谨 诸大绶 丁士美 申时行 范应期 罗万化 张元忭 孙继皋 沈懋学 张懋修 朱国祚 唐文献 焦 竑 翁正春 朱之蕃 赵秉忠 张以诚 杨守勤 黄士俊 韩 敬 周延儒 钱士升 庄际昌 文震孟 余 煌 刘若宰 陈于泰 刘理顺 刘同升 魏藻德 杨廷鉴
  大西政权状元榜
  大西国,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发动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统治。 明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覆灭,同年,张献忠于成都建立“大 西国”政权,年号大顺。大西国科举设文、武二科。仅存文状元龚济民、武状元张大受。其他情况不详。
  清代状元榜(按及第先后为序,括号中数字为及第公元年份)
  傅以渐(1646) 吕 宫(1647) 刘子壮(1649) 邹忠倚(1652) 麻勒吉(1652) 史大成(1655)
  图尔宸(1655) 孙承恩(1658) 徐元文(1659) 马世俊(1611) 严我斯(1664) 缪 彤(1667)
  蔡启僔(1670) 韩 菼(1673) 彭定求(1676) 归允肃(1679) 蔡升元(1682) 陆肯堂(1685)
  沈廷文(1688) 戴有祺(1691) 胡任舆(1694) 李 蟠(1697) 汪 绎(1700) 王式丹(1703)
  王云锦(1706) 赵熊诏(1709) 王世琛(1712) 王敬铭(1713) 徐陶璋(1715) 汪应铨(1718)
  邓锺岳(1721) 于 振(1723) 陈德华(1724) 彭启丰(1727) 周 澍(1730) 陈 倓(1733)
  金德瑛(1736) 于敏中(1737) 庄有恭(1739) 金 甡(1742) 钱维城(1745)梁国治(1748)
  吴 鸿(1751)秦大士(1752)庄培因(1754)蔡以台(1757)毕 沅(1760)
  王 杰(1761)秦大成(1763)张书勋(1766)陈初哲(1769)黄 轩(1771)
  金 榜(1772)吴锡龄(1775)戴衢亨(1778)汪如洋(1780)钱 棨(1781)
  茹 棻(1784)史致光(1787)胡长龄(1789)石韫玉(1790)潘世恩(1793)
  王以衔(1795)赵文楷(1796)姚文田(1799)顾 皋(1801)吴廷琛(1802)
  彭 浚(1805)吴信中(1808)洪 莹(1809)蒋立镛(1811)龙汝言(1814)
  吴其浚(1817)陈 沆(1819)陈继昌(1820)戴兰芬(1822)林召棠(1823)
  朱昌颐(1826)李振钧(1829)吴钟骏(1832)牛凤山(1833)刘 绎(1835)
  林鸿年(1836)钮福保(1838)李承霖(1840)龙启瑞(1841)孙毓溎(1844)
  萧锦忠(1845)张之万(1847)陆增祥(1850)章 鋆(1852)孙如仅(1853)
  翁同龢(1856)孙家鼐(1859)钟骏声(1860)徐 郙(1862)翁曾源(1863)
  崇 绮(1865)洪 钧(1868)梁耀枢(1871)陆润庠(1874)曹鸿勋(1876)
  王仁堪(1877)黄思永(1880)陈 冕(1883)赵以炯(1886)张建勋(1889)
  吴 鲁(1890)刘福姚(1892)张 謇(1894)骆成骧(1895)夏同龢(1898)
  王寿彭(1903)刘春霖(1904)


中第是什么意思
中第是指科举考试中选拔出的人才名列甲第。详细解释如下: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考试分为多个阶段,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在考试中表现优异、取得高名次的人会被称为“中第”。具体来说,“中”意味着成功通过,“第”则是指名次、等级。因此,“中第”意味着考生在科举...

察举制和征辟制的区别是什么?
1、察举制: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士推荐给朝廷,以备录用。2、征辟制:朝廷或三公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叫征,三公以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叫辟。三、特点不同 1、察举制:察举制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察举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这与军功制相比更加明显...

中国历代武状元目录
在唐朝时期,武举选拔出了众多杰出人才,如唐初的员半千,他的军事才能备受赞誉;孙思观、张仁愿、王修福等人也凭借卓越的武艺和智谋,成为唐朝武状元的佼佼者。唐朝武状元名录中还包括了樊咏、裴敦复、房自谦等人物,他们的事迹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到了宋朝,武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张建侯、李...

察举制是哪个朝代的制度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

察举制察举科目
察举制度也包括对农耕和孝悌的重视,如孝弟力田,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耕和家庭伦理的崇尚。明经科则是特科中的重要科目,强调对儒家经典的通晓,对经学人才的选拔反映出经学在汉代政治中的核心地位。明法科则对应法律人才的选拔,确保律令的执行。总的来说,汉代察举制通过多种科目,选拔出德才兼备、有特定...

宋朝的科举制度是怎么选拔人才的?为什么宋朝那么多名臣能臣,比前面的...
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

汉武帝恢复举制选拔人才,大家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国家当下最为急需的是人才。这一决定。再次朝举贤良人等。传令各举要举笑脸。凡不举贤,不奉诏,当以不敬。不搽脸不胜任者,当然你这么张扬的挑选人才。是的非常之业,必用非常之人。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这也是汉武帝选拔人才的原因。此次殿试的题目仍然是建元初年的题目,策论古今治乱之由...

院试过后挑选的人才将会获得什么职位?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生员 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

秀才是科举制度的哪个级别??
1、秀才按科举制度高低划分,是在第二个等级。2、科举制度分为8个等级,等级由低至高排列为 童生: 未考取秀才的读书人 秀才:诸生中选出的优等人才。举人:乡试考取的人。探花: 科举制中的一种称呼。以进士中选少年俊秀者两三人为探花使。也为殿试一甲第三名。 榜眼: 殿试考取第二名的人。状...

科举制度为何在晚清会被废除呢?
到了清朝末科举制度的消失,其实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当时的清朝在内焦外患的情况下,通过科举制度选出的人才,大部分都是只会作得一手锦绣文章,但对于其他事物都是不够于灵活,他们的思想都被八股文束缚死了。要指望这样一群人去拯救大厦将倾的清王朝,无异于是痴人说梦了。清朝末期的科举制,其实...

东阿县17233488220: 科举制度对于我们的影响,利弊 -
智弘利焕: 科举制度的好处:科举制度出现在隋朝,到唐朝正式确立为制度并发扬 科举制度,打破了传统的中正九品制(按门第选拔人才),给贫苦人民创造了一个新的出路,使得穷苦人也可以通过读书做官,而豪门子弟不学无术,也不能进入朝廷.这样...

东阿县17233488220: 有关“科举制”的资料 -
智弘利焕: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东阿县17233488220: 历史上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后的先后排名的人分别叫什么名字,我只知道第一到第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谁能告诉我后面的?...
智弘利焕: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 鼎元 ,二名 榜眼 ,三名探花,合称 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 传胪 .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东阿县17233488220: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进步性影响是什么 -
智弘利焕: 进步影响:1.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九品中正制评定等级的标准是门第,出身豪门者即可评定为上品,出身寒门者只能评定下品,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科举制是面向全阶层的读书人,实行相对公平的...

东阿县17233488220: 经科举制选出的人才
智弘利焕: 海了去了 隋朝以后的人才基本上都是由科举选出的

东阿县17233488220: 如何看待科举制的出现 -
智弘利焕: 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我想,这就是对科举制的最好评价了,虽然选出了人才,但遏制住了人们对于思想的评价及语言的范围,也造成了人们等级观念的深入,换句话说,封建科举制度造成了历史的倒退,人心的冷漠以及事态的炎凉,典型例子:孔乙己,范进之类.

东阿县17233488220: 秀才是科举制度的哪个级别? -
智弘利焕: 以下等级由低至高排列: 童生: 未考取秀才的读书人 秀才:诸生中选出的优等人才. 举人:乡试考取的人. 探花: 科举制中的一种称呼.以进士中选少年俊秀者两三人为探花使.也为殿试一甲第三名. 榜眼: 殿试考取第二名的人. 状元:殿试考取一甲,第一名的人. 大学士: 对资望特重以及成绩优良者授大学士衔作为荣典翰林文圣:皇帝的文学侍从官,从进士中选拔

东阿县17233488220: 科举制的创立有何积极作用 -
智弘利焕: 1,统一了思想,科举制度使得对官方思想的研习成了知识分子晋升最主要的通道,而人又是趋利避害的,所以潜移默化的统一了社会的思想. 2,科举制度提供了一种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使得社会的阶级流动性增加,为个人能力的发挥...

东阿县17233488220: 科举制的选官权利 -
智弘利焕: 前朝选官制度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科举制则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拓展资料科举,科举制、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