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哪些?

作者&投稿:益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主要涉及与语法相关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两大类。

1、词类活用。因为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所以词的类别发生了临时变化也属于语法现象。主要有以下四种现象:

(1)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一般做主语、宾语,如果作了谓语,特别是带上了宾语,就用作了动词。例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是刀刃的意思,名词。在这句话里,“刃”的意思是“杀”,变成了动词,后面有宾语“相如”。

(2)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使名词的语法功能发生变化。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是工具,名词,用在“运”这个谓语之前,作了状语,意思是“用箕畚”。

(3)动词的使动。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上了宾语,形成使动。例如:可烧而走也。“走”的意思是“使之走”。如果不按使动理解,就成了自己逃走了。

(4)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渔人甚异之。其中的“异”,意思是“认为…奇怪”。

2、特殊句式。文言文的句子,往往在判断方式、被动表达、成分省略、语序倒装上与现代汉语不同,形成了文言文特有的四种句式:

(1)判断句。用"者……也"表判断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有时“者也”用在句末,例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被动句。有时用"于"表示被动。例如:王建禽于秦。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意思是“被秦禽”。有时用"见"来表示被动。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欺”就是被欺。

(3)省略句。多是蒙前省略主语。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有时省略谓语。例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有时省略介词。例如: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4)倒装句。有时是主谓倒装。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有时是宾语前置。例如:时人莫之许也。是“莫许之”的倒装。有时是定语后置。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这两个定语后置了。




文言文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哪些?
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主要涉及与语法相关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两大类。1、词类活用。因为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所以词的类别发生了临时变化也属于语法现象。主要有以下四种现象:(1)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一般做主语、宾语,如果作了谓语,特别是带上了宾语,就用作了动词。例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是...

古代汉语有哪些常见的语法现象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主要指的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词的分类是词的语法分类,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语法区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征。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的词性在特定的场合发生临时性的变化,叫做词类活用。分为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意动用法等等。古代汉语的特殊句...

搜集古文中的语法现象30个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

文言文用词简洁的特点
文言文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词类及词序两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话更多的词类活用现象。 4. 文言文的特点四十字 古文有以下特点: 一、言文分离。语言学研究认为,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者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关系非常密切。文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后世的...

分析文言文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现象(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的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 ; 其次是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有什么特点,至少说出两点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它的特点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语法构造的变化比基本词汇的变化要慢;尽管慢,它还是在发生变化,逐渐改正着自己的规则,用新的规则充实起来。语法构造一旦形成,会在很长时期中保留着,文言文的语法言文分离、行文...

什么是文言现象
文言文现象是指在文言文里面出现的特殊句式、实词虚词的用法、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学生和相关研究者通过对文言现象学习可以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以及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也可以迅速提高学习成绩。而文言现象也是高考必考考点。现代白话文只有百年左右的历史,而文言文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古代...

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为高考必考题,并且从2004年开始,加大了考查力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能够更好地搞好文言文的复习备考,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我们会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值得大家关注: 关注点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我们在...

文言文断句审关系明结构
1、语法特点 文言文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词类及词序两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话更多的词类活用现象。 2、词汇特点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词汇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通常必须以词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条列,才能完整表达。不过,有个特点可以概括性地观察:文言文的词汇较为简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

白话文与文言文
二、特点不同 1、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2、白话文,浅显通俗,在语言上,生动、泼辣、粗犷、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表现力。综观“五四”白话文运动,它广泛吸收了西方的词汇资源、语法结构,在语言、文字、思想等多层面展开。

长宁区19542492317: 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 -
红河盐酸: 1 使动用法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退秦师,使秦师撤退.动词“退”,译为了“使……退”,即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又如: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寡人闻,即使寡人听到) 2宾语前置 例如在《邹忌讽齐王纳柬》中,“忌不自信”,谓语是“信”,宾语“自”在谓语“信”前,明显倒装了,应该解释为“相信自己” 分别对应你说的两种现象,看看例子,一目了然!

长宁区19542492317: 古代汉语语法有哪些?请一一列举? -
红河盐酸:[答案] 文言句式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疑问句式 否定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词"是"来表示,而往...

长宁区19542492317: 古代汉语有哪些特殊语法现象就整个古代汉语而言,除了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活用,还有什么? -
红河盐酸:[答案] 1.文言文句式: (1)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于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 (2)省略句 (3)被动句 (4)判断句 2.词类活用 3.通假字 4.一词多义 5.古今异义 这些语法现象都是我们在整个中学阶段必须得掌握的!

长宁区19542492317: 初中的文言文有哪些文言语法现象? -
红河盐酸: 句子: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壮语后置.省略句.判断句......字: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法.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长宁区19542492317: 古代汉语有哪些特殊语法现象 -
红河盐酸: 古代汉语主要有4大类特殊语法现象: 1、判断句,典型句子是用“者……也”表判断. 2、被动句.用为、见、于、被表被动. 3、倒装句.主要有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

长宁区19542492317: 文言文重点词解释 -
红河盐酸:[答案]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长宁区19542492317: 高中文言文语法 -
红河盐酸: 文言文语法知识点 一、句子成分的划分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1、 主语和谓语在句子中,陈述的对象和陈述的内容都是句子的成分,陈述的对象叫主语,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陈述的内容叫谓语,回答“怎...

长宁区19542492317: 古汉语语法有哪些?
红河盐酸: 字分虚实

长宁区19542492317: 高中语文文言现象有哪些 -
红河盐酸: 这么说吧高中语文文言主要分为两块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其中有省略、倒装、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情况.

长宁区19542492317: 古文怎样翻译 -
红河盐酸: 一、录 “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例句①:“元丰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