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西镇的风景名点

作者&投稿:雕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磨西镇的文化~

“磨西”为古羌语,意为“宝地”。磨西古称磨西面,院系氏人后裔磨些人的聚居地,始于汉代的磨岗岭古道使磨西成为川藏通道上的繁华重镇。该镇位于甘孜州泸定县南部,地处贡嘎山风景区东坡,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入口处,属海螺沟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是海螺沟名胜风景区的旅游接待基地和入口,磨西镇距成都约304公里,距泸定52公里。关于磨西镇名的来历,小叶导游的一个小故事倒很有意思:“磨西”一词本是藏语,意思是“不懂”之意。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队汉商从此经过,不知何处,正好见一静坐的喇嘛,便请教此地地名,喇嘛本不懂汉语,于是用藏话回答了一声“磨西”(意曰“不懂”),而几个汉商也不知其意,即把“磨西”当成了地名,从此叫的人多了,磨西便也由此得名。莫西的出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它是茶马古道的重镇。磨西镇内保留有较完整的老镇古街区,为清末民初民居古建筑群,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老路上,仿佛回到了从前。磨西的天主教是一座法国传教士修建的哥特式教堂,它所传出的礼拜祷告钟声已回响了一个世纪。中西文化的交融给古镇增添了另外一番情趣。1935年,两万名红军来到此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曾在磨西镇的天主教堂住,并在此开了长征路上著名的磨西会议,因粮草补给不足决定不去康定,并决定部队过泸定桥。现有毛泽东旧居和天主教堂等文物古迹,保存完好。磨西古镇位于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入口处,距成都约304公里,泸定52公里,康定约70公里。原系氐人后裔磨西人聚居地,汉代时为磨岗岭古道。历史悠久,尽管岁月沧桑,我们从它众多的明清古建筑中也能窥探出其久远的历史痕迹。中国式建筑依旧保存着那份凝重,法国传教士修建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它所传出的礼拜祷告钟声已回响了一个世纪,依然保存那么完好。中西文化的交融给古镇增添了另外一番情趣。在这里可以看到长征时期毛泽东主席下榻过的旧居。磨西古镇如今已成为川藏通道上的繁华重镇,同时也因海螺沟冰川文化而名声大震。而今,大多外来的人们,在这里开店行商,把内地的美食也带到了这里。磨西是个小镇,镇子很小,仅有十几户人家,沿10米宽的街道绵延不过400米,主要居住着彝族和汉族。街上行人三三两两,下店上宅式的二层建筑虽然时髦,但也藏不下粗俗土气,居门倒是热情纯朴礼貌地兜售着当地雪莲花等土特产,边上是三五成群的孩童在街上嬉戏玩耍。古镇小巧玲珑,顺坡而下,以雪峰、山峦、森林为背景,群山怀抱,具有浓郁的高原民族风情。在高原的晴空下逛古镇,品尝当地特色烧烤,海螺沟美食:虫草鸭、贝母鸡、天麻肘子、酸菜腊肉和野菜等天然绿色食品,不由让人垂涎三尺。这里的人们质朴、坦率、连小孩子们也那么的憨直。稻田之中隐匿着的一簇簇青绿树丛所吸引,走近仔细看,原来是森林树木隐匿着栋栋房舍人家。在磨西,一户人家自成一个院落,房子建构就地取材,石块砌垒成一道道的墙,分隔房间又围合庭院。木材的作用最广,柱、梁、门、窗,或圆或方、亦短亦长,按照主人的愿望和意志,悬梁挑檐、山墙留空,构架成石头墙、木作梁、板为廊、瓦为盖的川西民居,空而不透,围而不死。家家门户虚掩。房子分上下两层,上层堆放粮食杂物,走廊下整齐地堆放着劈好的柴火,廊上挂着成串成串的玉米棒儿。院内的柿子树上,果实压弯了枝头。摩托车上,小男孩骑上翻下,这些都告诉来客,磨西的农家殷实而宽裕,享受着天伦幸福。像这样的房舍在磨西还有很多,他们散落在大山的怀抱中,星星点点,犹如怡然的山水画。远远望去,大山的那边,就是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王”贡嘎山,听说它的周围簇拥着23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和74条冰川。冰川的融水,清纯而甜润,是岷江、大渡河的源头,也是磨西人的生命之源。四季、昼夜温差和冰川融水滋润着磨西,所以这里长的水稻特别香,瓜果蔬菜格外甜。

磨西镇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泸定县南部,地处贡嘎山风景区东坡,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入口处,属海螺沟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是海螺沟名胜风景区的旅游接待基地和入口,磨西镇距成都282公里,距泸定52公里,距康定约70公里,现已建成磨西至康定的公路,游完海螺沟可直接到康定游览高原名城。磨西古镇修筑在一个东西北三面绕水环山的倾斜平台上,南高北低。一条从北山峡谷蜿蜒而上的石道,在古镇的入口岔成两条并行的马路,一条往东通向贡嘎雪山,一条往南直接通往200多里外的康定。丁字形小街以外,村落和楼房紧凑地聚拢在一起,低头相向,亲密攀谈。说是古镇,实际上古旧的民居已经不多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座小洋楼或刷新一白的平房。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兴盛,新建了许多各种档次的宾馆、饭店,在旅游旺季也完全能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要。现在,磨西镇面临着新一轮的开发,通过建设,将把磨西建设成为具有突出文化特色,浓郁地方特征优美景观的环境,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安全舒适的国内一流旅游镇,未来磨西镇将成为整个贡嘎山东坡的旅游度假区的后勤服务基地。

在磨西中式建筑的小巷深处有一座天主教堂,它的存在给小镇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很难想象,在这个中国人都很少涉足的化外之地,竟然点缀着如此西方的色彩。这座教堂悠久的历史,民国7年,也就是1918年,天主教康定教区开始修建磨西教天主堂,在民国11年完成了住房和经堂到民国15年钟楼得以完成。这座教堂最先出自浪漫的法国传教士之手,但在建筑风格上,它又融入了中国西南部地区传统意义上的庙宇的样式。在它的东北侧,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老式的中庙宇中经堂可以看到的圆形窗,而它的南北方向的窗户则呈现出欧式风格。从正面看,它能够算得上真下正意义上的欧式建筑了,但是从侧面上看,却又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飞檐。这就是磨西的天主教堂,在保留地方特色的同时引入了西方想法;或应该这样说,磨西的天主教堂就像它思想上归后不可避免地要同当地的民俗结合起来,在建筑上,它首先实现了本地化,拉近了与当地人的距离。而这也从总体上给人们造成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奇异的感觉。这种感觉,不管是从建筑的直接感观,不是对古镇深入探坊之后都会产生这一感觉。当地举行弥撒先随着奏响的宗教间乐,悠悠的圣乐传入耳中,它使用的是中国传统的乐器——唢呐。与以往拜访的教堂中那浑厚而充满神秘的管风琴相比,这用极具中国化的声音让人感觉独特而新献。在古镇回荡了一百多年的钟声,在弥撒开始后的小镇中低回。小镇上的天主教徒开始踩着教堂的木地板齐聚到大厅里,木板微颤,人影绰绰。他们在耶稣的受难像下摆放上水果和鲜花,在圣坛点上代表着光明的烛火。古老的中国里的一个古镇上,朴实的人们在这里表达着他们原始而素的信仰,他们章声唱起圣歌,在舒缓的歌声里寻找自己的寄托。
他们或站着,或者跪在长凳上双手交握,面朝烛火,一动不动。空气里跳动着星星点点的烛光,这些烛光在他们的脸上分明照出了岁月刻下的痕迹,长久的阳光下照射给他们涂上一种高原古镇特有的灰铜颜色。久经风霜的人们在这里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另一种理解。
这里的人说,每年的圣诞节,这个天主教堂都会被精心地做一番修葺,并且做各种细心的装饰与点缀,这是他们的一个精神所以。紧接着,镇上的人都赶到教堂,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进而举行,在那一天镇上的人沉浸在一片欢乐与祥和的气氛当中。
据说当年红军长征时,毛泽东曾经把磨西的天主教堂当成指挥部,在这里指点江山,谋划红军的未来。循着史书的指引,看到当年红军长征时毛泽东居住地,它至今仍保存得很完好。在1935年5月毛泽东带领红军抢渡大渡河前夕,与朱德一起住在磨西的天主教堂里,召开磨西会议,确定了红军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同样在距离磨西天主教堂不远的沙坝天主教堂,毛泽东指挥红军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战役——飞夺泸定桥。值处一提的是,在长征期间,红军曾把一名叫博萨特的瑞士籍传教士也带上了漫漫的行征之路则为了让他翻译缴获的法语地图,在漫长的途上,博萨特了解到红军长征的目地,了解到红军队伍是在为了一个伟大的理想,为了建立一个更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在努力奋斗。到了最后,这位瑞士籍传教士转为理解和支持红军的革命事业。一年多以后,博萨特拿了红军给他的路费,回到了欧洲并且最后定居英国。
这段经历出现在博萨特写的自传《合拢的手》中,在这本书中,博萨特大量谈到了当时红军的共产主义和传教士的相同之处。 在古镇的尽头,有一处藏传寺庙。曰“金花寺”。这是一处奇怪且很有特色的寺庙。庙左上方的屋顶,悬着太极图。应侍奉道教。庙右上方的屋顶,悬着万字图,此应为佛教。庙的正中是达喇图,无疑是藏教。说来,这是一处三教合一的寺庙。庙里香火正旺,少不了虔诚的游客。不敢貌然造次,总是认为,人间有道,仙有仙道,哪里容得我这不懂之徒混淆仙界次序!倒是这晚间的古镇,夜凉如水。空气清新的仿佛经过过滤一般,只剩下甜甜的,凉凉的味道。这是否就是仙界的味道?磨西镇,不仅是今天成为人们游览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安营扎寨之处,在当年,也是往来于川藏的盐帮、马帮驻足歇脚的地方。磨细虽小却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茶马古道地势陡险,骡马难以通行,只有人的双脚可以攀援其间,所以自古便造就了茶马古道独有的社会现象,即人力背茶。
从磨西到康定,就现代的交通而言,花不长的时间便可到达,可是在当是往来于这短短的距离却要花人们将近十天的时间,为了沟通两地的茶运,在大山、森林的深处,就出现一群背夫——他们的背上是固定好了的长条茶包,力气大的人一挑就是两三百斤的重量;在胸前,他们系上破旧的毛巾或者椭圆形的小篾圈,毛巾是用来擦汗的,而小篾圈,则被背夫们用来刮汗;手上,他们都会随手拿一根“墩拐子”,这是他们用来爬坡和休息的工具。镇上的老夫说,因为路途遥远,需要赶路,另外,身上的装备比较复杂,一旦把茶包亲背上肩,他们就不再轻易卸下来,这样他们累了想暂进休息的时候,就把木杖或者竹杖支在地上,然后把茶包的重量置于杖子上,就这样走走歇歇,撒下无数的汗水、血泪之后,艰辛的背夫们才能到达最后的终点。
背茶是按计件取酬的,一般人背个十左右己经算是不错的了.这样他们一个往返就可以换来玉米两斗共70斤,扣掉路上吃的和食宿,往往所剩无几了.因此背夫们在背茶的路上,只带着丁点作为干粮的玉米粑粑和一小点食盐;晚上住宿时,他们更是连几分钱都舍不得花,随便找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整理好第二天要吃的食物,以天当被,以地为席,随便一躺,在蚊虫的叮咬下进入梦乡。
在当地,现在还流传着这样的俗话:“十个背哥九个穷,背架子弯弯像条龙”在磨西镇,老一辈的背夫在年少的时候,便加入背夫的行列。在还小的时候,他们在父亲的带领下,开始用稍显稚嫩的肩膀挑起两三条茶。渐渐地,随着年岁和力量的增长,他们肩膀茶的条数也越来越多。有些带孩子的妇女只好把婴儿捆绑在茶包顶端。茶叶压弯了他们的腰,她们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返在康定与磨西之间的山路古道上。无论隆冬炎夏,千年古道上脚穿草鞋、衣衫褴褛的背茶人川流不息。日久天长,山道上留下了铁杵的痕迹,密布的石窝窝,至今仍在因荒弃而覆满青苔的石板道上隐现。而在遥远的路途中,道路崎岖难行,许多人不小心会掉到悬崖里去,而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甚至还有人直接就被大风吹死,被冻僵的。背夫们就这样承受着生活的巨大压力。每次,他们招呼来十来个人,从茶商那里领来的茶包放在肩上,吭哧吭哧地徒走到康定去挣不多的报酬来维持生计。
在临近康定的大风湾,还有这样一个“万人坑”。上面有这样的对联:“满眼蓬蒿游子泪,一盂麦饭故乡情”。在旧时,那些在附近被累死冻死饿死的背夫们就被拖到这里,不断有尸体化成白骨,数年之后,这些尸体变成了白骨,这就是今天的“白骨塔”的由来。
这就是磨西的茶马道,这就是茶马道上的背夫。
无数的背夫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这条茶马古道的一时繁荣,他们当年是不幸的,他们唯有用不停息的脚步来支撑让自己和家人活下去。在那个年代,也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为重要的了。如今的磨西,己成为国家森林公园的入口,当地人不用再像当年一样用血和泪去换聊以果腹的食物,他们在这条旧时的古道上,过着属于今天的文明和生活。
当年的茶马古道如今又将被数不清的脚步重新踩上,树荫千年,叶子黄了又绿。 海螺沟发源于贡嘎山主峰东坡一条冰融河谷,海螺沟旅游资源有三大特色:  一是海螺沟身处山脚,在阳光照耀下,远望终年积雪不化的贡嘎雪山,气势恢宏,光芒万丈,瑰丽辉煌。
二是海螺沟冰川在国内同纬度冰川中海拔最低,最低点为海拔2850米,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6公里,冰川与森林共生。海螺沟冰川是现代冰川,形成于1600年前。沟内有一宽1000多米的大冰瀑布,直落1080米,举世无双。冰雪崩时,蓝光闪烁,雪雾漫天,倾泻而下,声动如雷,1-2公里外亦能听见,一次崩塌量达数百万立方米。堪称自然界一大奇观。三是在这冰天雪地的冰川世界里,有温泉点数十处,游人可在冰川上洗温泉浴。水温介于40摄氏度至80摄氏度之间,其中更有一股水温高达90摄氏度的沸泉。冷热集于一-地,甚为神奇。
贡嘎山主峰脊线以东为陡峻的高山峡谷,地势起伏明显,大渡河咆哮奔流,谷窄水深,崖陡壁立。在水平距离不足30公里达6500余米的高差形成举世罕见的大峡谷。海螺沟旅游景区就位于峡谷之间。这里地形复杂,气候类型特殊,山下长春无夏,郁郁葱葱。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山顶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在-9摄氏度左右。海螺沟国家地质公园以现代冰川、温泉及高山峡谷为主要特征。主峰贡嘎山海拔为7514m,峰顶呈金字塔形状,被誉为“蜀山之王”,为世界第11高峰。公园内地貌类型复杂:有极高山山地、高山山地等。海拔4900m的极高山山地为雪线以上的区域,以花岗岩为主的基岩裸露,角峰、刃脊和冰斗等冰蚀地貌发育。贡嘎山主峰、无名峰、三连峰等金字塔形角峰排列于分水岭刃脊之上。发育现代冰川粒雪盆。雄、奇、险、峻的大雪山脉奇峰突兀,巍峨雄壮、气势磅礴,美学价值高,观赏性强。 成都--雅安(134公里)--二郎山隧道(110公里)--磨西(60公里);
铁路:乘成昆线上各次列车,乌斯河站(乘特快者在西昌站)下车,然后换乘汽车至海螺沟出入口磨西镇海即可。
公路:海螺沟距成都304公里,行程约5小时。
成都新南门车站有直达车去往海螺沟,发车时间7:30时,车费113元。由成都经雅安高速公路,穿二郎山隧道抵海螺沟风景区,全长322公里,行程6-8小时左右。磨西古镇就在海螺沟入沟口。
路况:从成都到雅安全程高速公路,雅安至天全路面尚可,从天全开始,至二郎山隧道口,山路渐渐难行。过二郎山遂道后,进入泸定县境内路面尚可,泸定到磨西路面良好。 冰川饭店:四星级宾馆,相当不错,是目前整个甘孜州最好的宾馆之一,能在此下榻一晚,也算不枉来海螺沟一次。价格约300至500元左右。
贡嘎山饭店:2001年10月开业的一家有四星级标准的饭店,与冰川饭店齐名,在此宾馆可观赏到贡嘎山,如果有幸,还可欣赏到日照金山的美景。
长征饭店:准三星级,分豪华标准间及普通标准间,价格约200至300元左右。
磨西镇上另有很多普通宾馆及招待所可供游人选择,价格约在20-100元。 香猪腿
香猪腿一道名菜,味美可口,是节日和招待宾朋的美食。每到冬季,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肥猪,过去宰猪多数把猪四脚捆住,从胸部用刀开一孔,伸手入胸腔扯断心肺联结处,将猪杀死后,缝好刀口,反复用干草把猪毛烧尽后剖开,将其肥、瘦肉剥离开。
九斗碗
成都平原农村的地区风俗,凡是哪家结婚生子,建房等等都要请亲朋好来聚一番,大吃一番,俗称吃九斗碗。至于这名词的起源也是因为成都地区在民国时期流利用大碗来喝酒。之所以称宴席为“九斗碗”,是因为一般每席有九碗菜。其特色注重的是蒸菜,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即: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九斗碗的内容,一般就是农家将现成的鸡、鸭、鱼、肉.蛋,加上时令蔬菜,做成四川的家常菜肴。如芙蓉蛋.清蒸鸡鸭.蒸杂脍.甜烧白,咸烧白、粉蒸肉、蒸肘子、宫保鸡丁.韭黄肉丝.鱼香肉片、白油肝片、椒麻鸡块.火爆双脆.糖醋里脊、白汁三鲜.酱烧肘子、姜汁热窝鸡、粉蒸鸭条等,都是“九斗碗”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菜肴。当然了,农家自产的香肠,腊肉.酱肉,更是少不了的。至今成都附近的双流县还流传着这样一首《九碗歌》:“主人请我吃饷午,九碗摆的胜姑苏。头碗鱼肝炒鱼肚,二碗仔鸡炖贝母。三碗猪油焖豆腐,四碗鲤鱼燕窝焯。五碗金钩勾点醋,六碗金钱吊葫芦。七碗墩子有块数,八碗肥肉啪噜噜。九碗清汤把口漱,酒足饭饱一身酥。




崆峒山有人去过吗?
崆峒山

赣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部贺兰山(别名:田螺岭)顶,海拔约131米,是城区的制高点,赣州宋代古城墙自台下逶迤而过,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2月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点,因坐落于山顶,以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09:00-21: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21: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

甘肃的5A级景点有哪些,求推荐
【景点介绍】 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有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魏晋墓群、黑山石刻、木兰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 三、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推荐理由】 月牙泉地处鸣沙山的环抱之中,因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汉代时称为沙井、唐代时称...

甘肃平凉旅游景点
1、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崆峒山风景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主峰海拔2123米,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塞 。崆峒山景区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雄秀甲于关塞”“道源所在”等美誉。2000年12月:景区工作先进集体(由...

甘肃最有名的3座山,其中1座是“陇右第一名山”,你去过吗?
西北风光独具特色,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区属于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塞外风光之一绝”美誉,很多人会想到沙漠风光,其实鸣沙山主峰海拔1715米,山体由红、黄、绿、白、黑色米粒状沙堆积而成,已经形成3000多年,汉代、魏晋均有记载,自古以来是当地奇观,鸣沙山以东是三危山,以南是黑石峰山,以西为...

浦江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水竹湾休闲度假区森林覆盖率达95.7%以上,植被以天然常绿阔叶林为主,森林茂盛,植被良好,尤其是独特原始次森林为国内所罕见,空气异常清新,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交通 门票 门票30人民币 开放时间 07:0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檀西镇境内 抢首赞 评论 分享 举报...

汉中旅游景点及美食介绍 汉中美食美景
陕西汉中旅游景点大全1、汉中龙头山景区AAAA龙头山景区位于川陕交界线,主峰龙海拔2291.1米,峰如刀削,崖似斧劈,奇伟而峥嵘。每当云绕雾锁时,峰颠忽隐忽现,如巨龙翻腾,故名龙头山。山顶有玉皇洞,西南侧有仙女洞,多瀑布。山下有汉王台,海拔1500米,传为东汉末年张鲁南奔巴州时曾居此。2、勉县武侯祠AAAA全国重点文...

磨西镇的风景名点
贡嘎山饭店:2001年10月开业的一家有四星级标准的饭店,与冰川饭店齐名,在此宾馆可观赏到贡嘎山,如果有幸,还可欣赏到日照金山的美景。长征饭店:准三星级,分豪华标准间及普通标准间,价格约200至300元左右。磨西镇上另有很多普通宾馆及招待所可供游人选择,价格约在20-100元。 香猪腿香猪腿一道名菜,味美可口,是...

三天甘肃周边旅游景点介绍 甘肃省周边两日游景点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占地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包括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鸣沙山位距敦煌市南郊5公里,因沙动成响...

老余杭介绍杭州老余杭周边旅游景点
塘沽镇,被称为小西塘,有点像微缩的西塘。塘栖古镇有很多特色小吃,比如会昌粽子、纱帽肉丸、细沙羊尾巴、塘栖盐水鸭等。惠宗很好吃,我现在还可以别忘了。3.龙门古镇,年历史的古镇,孙权他的家乡和4A风景区。龙门古镇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的故乡。古镇90%以上的村民都是孙权的后代这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家庭。以古镇孙为...

望城县18012929929: 海螺沟的磨西古镇景点怎么样? -
温成澳诺: 磨西镇在海螺沟的沟口处,是去海螺沟的必经之路,汽车都需停在这里. 磨西古镇历史悠久,尽管岁月沧桑,人们从它众多的明清古建筑中也能窥探出其久远的历史痕迹,古老的建筑依中旧保存着那份凝重.其中有一个哥特式教堂,由法国传教士主持修建,它所传出的礼拜祷告钟声已回响了一个世纪. 顺着磨西镇老街往北,跨过横直街十字路口200 米,路的右边有一个观音庙,小小的寺庙中有一棵一千八百年的古杉,这的香火很旺,有时间也可以去看看. 磨西镇到海螺沟步行约10 分钟.

望城县18012929929: 磨西镇除了海螺沟还有什么玩的? -
温成澳诺: 可以去木格措,离那边不是很远,一天时间来回够了.

望城县18012929929: 燕子沟和海螺沟有什么区别? -
温成澳诺: 燕子沟---一条神秘而原始的山谷,一条还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到处充满了原始的气息,充满了森林与自然的野性,正等待着人们去征服,去开采. 燕子沟沟口距海螺沟沟口仅7公理,位于磨西镇旁的新乡镇上,是一个还未被人所了解的自然风景...

望城县18012929929: 海螺沟的燕子沟景点怎么样? -
温成澳诺: 燕子沟是海螺沟的姊妹沟,就在从磨西镇前往雅家梗的路上,它又称“贡嘎红石之谷”.原本有20 公里长的壮观红石滩,由于2011 年的泥石流将此冲毁,目前只有小规模的红石滩了.但这的红石颜色更红,非常好看.除了红石滩以外,贡嘎雪山、冰川也是燕子沟的亮点所在. 燕子沟里没有住宿,有专车从磨西镇往返,在沟内游玩一天就足够了. 地址: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的磨西镇 费用:门票100 元/ 人,景区班车70 元/ 人 网址:http://www.yanzigou.com.cn/index.html 联系方式:0836-3267555 到达交通:在磨西镇每天都有专车往返

望城县18012929929: 磨西镇3大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温成澳诺: 金花寺 天主教堂 磨西会议旧址

望城县18012929929: 听朋友说海螺沟的景色非常漂亮,我也想去旅游了,求个海螺沟的旅游攻略 -
温成澳诺: 旅游推荐: 第一天:成都——摩西镇(全程310公里,车行7个小时) 成都出发,赏川西平原风光,下高速后,沿川藏公路逆青衣江而上,观青衣江河谷风光, 而后观二郎山风光,欣赏一山有阴阳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穿越全国第一长隧道—...

望城县18012929929: 燕子沟景区门票多少钱?燕子沟景区在哪? -
温成澳诺:就是画壁拍摄景点嘛 具体位置在甘孜州泸定县的磨西镇,距海螺沟7公里.路线:从雅安—天全—二郎山-泸定-沿大渡河向西,一路有路牌指示.过大渡河大桥前行17公里既是磨西镇.磨西镇是海螺沟的沟口,再前行7公里便是燕子沟了.燕子沟的红叶很不错,我们11月2 号才回来. 就是门票太贵,每人165元.其中:门票:80元(正价120元)、交通费:80元、保险费:5元,共计每人165元.旅游车、私家车都不准进入景区.

望城县18012929929: 燕子沟和海螺沟有什么区别?海螺沟我去过了,但是听说附近还有个燕子
温成澳诺: 燕子沟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磨西镇.以高山峡谷地貌为风景环境基调,以贡嘎主峰、冰川、红石为风景制高点,辅以山岳、峡谷、森林、溪河、海子、瀑布、温泉等丰富的自...

望城县18012929929: 磨西镇的地理位置 -
温成澳诺: 磨西镇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泸定县南部,地处贡嘎山风景区东坡,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入口处,属海螺沟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是海螺沟名胜风景区的旅游接待基地和入口,磨西镇距成都282公里,距泸定52公里,距康定约70公里,...

望城县18012929929: 海螺沟的雅家梗景点怎么样? -
温成澳诺: 雅家梗位于康定老榆林和海螺沟磨西镇之间,雅家埂两河口地带的红石滩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红石滩之一,是海螺沟周边观赏红石滩的最佳去处(燕子沟也有红石滩). 从磨西镇到康定的途中,红石沿途都是,最大的红石滩在半山路边,不要门票.若10-11 月期间去,沿途都是满山的红叶,煞是美丽. 在红石滩观景台看日落,上面是成排的雪山,中间是五色的林海,下面是成片的红石滩,非常壮观.去雅家梗看红石滩必须包车前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