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鲁迅的《示众》

作者&投稿:定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鲁迅的《示众》怎样赏析?~

赏析:
钱理群先生曾赞《示众》是鲁迅“代表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艺术最高水平”的两篇小说中的一篇。的确,在鲁迅诸多批判“看客”文化的作品中,《示众》是最为深刻、也是最为纯粹的小说之一。
整篇文章围绕着年龄、体态不同却又分享“看客”这样一个相同特征的人们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充分揭露了看客文化的本质及其危害性。
在故事一开始,巡警押着一个人站在马路旁。在整篇文章中巡警只是在那里站着,没有其他的动作,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对被押的人,也就是白背心,进行“示众”的刑罚。
而前来围观的人虽然同为被压迫者,却在不自觉中成为了统治阶级施暴的工具,这一点从他们纷云而至前来围观的事实就可以看出来。当这种看客行为成为广泛的常态,违反常态而去追根究底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鄙夷,比如文章中的工人,并被施以同样的惩罚。
而其他人其实都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他们并不知道白背心犯了什么罪,这样看只是为了打发无聊。就像抱着孩子的老妈子说的那样: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
这种无意义的围观行为和扭曲的审美,正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的空虚,从广义上来讲就是鲁迅所说的中国人的“劣根性”。
为了把看客行为体现的淋漓尽致,鲁迅放弃了许多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即个体人物形象。在《示众》里,众多人物虽然外表有区别,但内心其实根本没有任何不同。与其说是不同的人物,不如说是同一个人物性格在不同外表上的体现。
而这种人物性格即是鲁迅所要展现的看客文化。为了凸显出这种文化,那些可能起到干扰作用的人物性格都被抹去。当背景消失之后,本文要体现的主体也就显得格外刺眼。与此同时,这种毫无思想内涵而是只剩下看客符号的人物形象也更进一步展现了当时中国人思想的空洞。
对于抹去人物性格带来的缺陷,鲁迅用细致入微的描写加以弥补。整篇文章中几乎没有人有什么大的动作,而且很少有人说话,沉默持续地笼罩,营造一种压抑的气氛。在这压抑的气氛之下,细微的动作则是涌动着的暗流。整个的施暴过程在压抑和紧张的气氛下被完全展现。
就像鲁迅许多其他的作品一样,《示众》的主要价值不在于其审美意义而在于社会意义。通过把社会行为荒谬的本质清晰地展现出来,他的目的是唤醒沉睡的中国人,而《示众》正是对这种目的恰到好处的体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看客心态”是中国传统社会给中国人一笔巨大的“遗产”,是中国国民最普遍的心态之一,是鲁迅对中国国民劣根性一次伟大的发现和深刻的概括,看客心态对国家、民族、社会乃至个人的危害十分恶劣,正因为看客心态是国民劣根性的渊源。
所以它的发现不仅使鲁迅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第一要著”是国民精神的改变,而且直接促成了鲁迅弃医从文。从此以后,鲁迅不仅在散文、杂文、书信、演讲、回忆录中不断地探讨它,十余年后,又以整篇小说《示众》艺术地再现他的思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示众

鲁迅在《示众》里所要表达的深刻寓意在于,中国人常常经历死亡,但始终未能真正地关注死亡,

解析:几乎无事的悲剧——鲁迅小说《示众》简析
转载
作者陈林群
鲁迅先生的小说《示众》引起我的注意,是受了钱理群、王得后两位先生的启发,他们认为:“《示众》是鲁迅对人生世界的客观把握与对心灵世界的主观体验二者的一种契合,……我们甚至可以把《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中的许多小说都看作是《示众》的生发与展开。”①我非常赞同两位先生的论述,但仔细推敲后疑问依然不少。

其一,《示众》收入鲁迅小说集《彷徨》,写于1925年3月18日。除了《故事新编》,大部分“对《示众》进行生发与展开”的小说,都写于《示众》之前。那么,鲁迅为何还要特地写这篇以“示众”为唯一内容并以此命名的小说?

其二,单看《示众》,无论内容还是形式,给读者的最初印象都是单薄和浅白。几乎没有情节,更没有主角。主题单一,结构单调,手法简单。所描写的也不过是“几乎无事的悲剧”②,甚至连悲剧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几乎无事”的日常生活。那么,鲁迅为何如此看重这些日常生活琐事?《示众》这篇小说究竟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有别于鲁迅其他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

其三,“示众”显然是鲁迅关注最长久、研究最深透的问题,是他最重要、最深刻的思想之一。但仅有思想的深刻性与重要性,不足以构成一篇具有重要地位与价值的小说。思想对艺术的损害,正是某些批评者对鲁迅作品的诘难。那么,这篇小说除了思想的深刻,是否还具备艺术的魅力?鲁迅先生“这样”而非像其他小说“那样”处理“示众”题材,是否有艺术的考虑?这种艺术的考虑最终是否与思想的深刻性完美结合,从而使《示众》本身而非仅仅是“示众”题材成为独具一格?换言之,《示众》艺术上的独特性究竟在哪里?



要回答这些问题,得先从“幻灯事件”说起。尽管现在有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无端怀疑“幻灯事件”的真实性,但从鲁迅弃医从文、毕生致力于国民性批判、贯穿一生描写“示众”意象可知,“幻灯事件”——也就是“示众”事件——不仅具有生活真实性,更具有精神的真实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童年创伤是一切精神疾患的根本病因,“幻灯事件”正是鲁迅终生难忘的早年心灵“创伤”。这创伤使他毕生致力于国民性批判与传统文化批判,传统文化正是导致种种国民劣根性的根源,而国民劣根性在各种类型的“示众”中表现得最具体、充分;他对中国文化的主要贡献是“立人”思想,而“立人”思想正是反抗“示众”的:不做看客才有可能成为新人,有了新人,民族才有希望。

“示众”这一意象对于鲁迅一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而,我们可以把《示众》这篇小说看作是“幻灯事件”的文学版,两者有着一目了然的相关性,也正是鲁迅国民性批判的一个基本切入点。因此毫不奇怪,“示众”正是鲁迅最早的三篇著名小说共有的中心意象:《狂人日记》中狂人被邻人好奇地观看,连赵家的狗,也看了狂人两眼,甚至连小孩子,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咸亨酒店里众人取笑围观的对象,他一出现,“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药》中革命者夏瑜被杀时,一堆看客“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华老栓与他儿子的悲剧,也一样不缺乏热心的看客。鲁迅的一生,从未停止过对看客的描绘与批判,在创作时间长达13年,直至他逝世前不久完成的《故事新编》中,也还有许多“示众”场景的描写:《理水》中的夏禹,《补天》中的女娲、《奔月》中的后羿、《铸剑》中复仇者与暴君的尸骨……都成了看客可以饱看的材料。鲁迅把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看客,称之为“无物之阵”,他们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的眼光足以把不幸者“看”死,足以消解先驱者的奋斗,而他们也在“铁屋子”里奄奄一息地苟活着,还以为世界是个大舞台,正有许多好戏可看。正基于此,鲁迅在其一生的创作中,把看客现象反复地“再示众”于读者面前,为的是唤醒麻木的看客。然而,鲁迅毕生的努力甚至都未使自己避免被“示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鲁迅写下《死》这篇散文,其中有几条不算正式遗嘱的遗言:“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③鲁迅痛恨看客,也痛恨被看。为了让看客们无戏可看,他刻意地不要被纪念,而要人忘记他。令人感到滑稽与荒诞的是,痛恨并终生批判“示众”现象的鲁迅,居然也无法避免被“示众”的命运,这才是悲剧性的根本所在。

虽然鲁迅在诸多小说中已经着力写过很多“示众”场景,但那些场景都有上下文,不是主要情节,因而“示众”容易被上下文冲淡、遮蔽,甚至被读者理解成是悲剧之果,而非悲剧之因。正如我们读《阿Q正传》,往往会认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使阿Q枉死,却不知鲁迅想要表达的恰恰相反,正是像阿Q这样愚昧麻木除了生存只剩下观看的国民才导致辛亥革命无法彻底,即使把他们发动起来,革命也一样变型走样。而没有上下文的《示众》则把“示众”从有上下文的场景提升到没有上下文的“原型”的高度,“示众”因而成为一切悲剧的因。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示众》是鲁迅小说创作的纲,是原型,是象征,其他小说对《示众》的生发与展开就形成了“目”,是《示众》原型与象征的具体化、形象化,是《示众》这棵树的枝与叶。没有《示众》的高度象征,其余小说的生发与展开就显得零散,不醒目,难以引起读者的高度重视。欲引起读者的重视,证明了鲁迅自己对这一可能是中国特有而普遍存在的国民性顽疾的高度重视。我认为这是鲁迅创作《示众》的思想动因。

鲁迅先生为何把“示众”视为最严重的国民性顽疾而反复描写这一意象?从小说《示众》来看,描写的无非是一些日常生活场景:马路上默默前奔的车夫,无精打采地叫卖包子的胖孩子。忽然来了巡警与犯人,引来了一群围观者,最终恢复原样。这顶多是一幕“阳光底下无新事”的普通场景,连“幻灯事件”中的砍头场面也没有,鲁迅为何痛心疾首地称之为“悲剧”?鲁迅曾经为悲剧定义:“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④《示众》里的看客,也许正是热心观看无数祥林嫂死去的那伙人,在一生的看客生涯中,他们看着很多人痛苦不幸甚至死去,依然像阿Q一样大叫“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临到自己示众游街将被砍头还不醒悟,依然为了满足看客而叫出“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的经典台词。在这出双重的悲剧中,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正是“被示众者”与“看示众者”的生命。革命党夏瑜被专制者无情镇压,其实只是表层的悲剧;看客们热心冷血地观看革命党被杀,才是更深层的悲剧——后者其实是前者的必然结果。但这毕竟是较为戏剧性的,不可能天天上演的,最深层的普遍性悲剧在于,当看客们没有什么可看时,他们也千方百计地找寻着观看的材料,就像《示众》结尾,热闹过去了,胖大汉就在槐阴下看那很快地一起一落的狗肚皮,这是更日常的更普遍的情形,鲁迅因而绝望道:“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多。”⑤其沉痛决不亚于前者,因为有如此国民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然而,看客古已有之,于今未绝。鲁迅笔下首善之区西城马路上的这一幕,不断在上演,只不过看的形式更花样百出,途径更多,不出家门就可看到各种奇闻轶事。这正是鲁迅从真实生活中提炼出的我们生活的基本形态与内容:看/被看,也即:看示众/被示众。以小说这种艺术化的形式高度概括出人类的性格如阿Q,我们姑妄称之为典型人物⑥,高度概括出人类而不是个体的生活本质,大概就可称之为原型。因此,我认为《示众》是一篇象征小说,它在思想内涵上对生活本质的揭示,在艺术上对象征的运用,达到了完美结合的程度,具有思想和艺术两方面的深刻性、丰富性与开放性。


一般来说,能称之为原型的都是可以作生发与展开的,而且,用来塑造原型的艺术方法,只有象征。当然,是整体象征,而非象征手法,且象征也有各种不同的具体方法。

先说整体象征与象征手法的不同。《狂人日记》里关于中国历史是“吃人”的说法,《长明灯》里的疯子“他”要熄灭长明灯的描写等,都属象征手法。象征手法一定是局部的,不是整体的。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整体象征,这种象征贯穿整篇小说,象征也从局部的艺术手法上升到了一种整体构思。因此,象征手法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整体象征则是一种思维方式。具体到《示众》,我们看不到诸如“吃人”之类明显的象征手法,整篇小说基本写实,因而也看不出《变形记》式的整体象征,为何我称它是象征小说?

前面已说过,整体象征也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来作比较。《等待戈多》表面上与《示众》非常相似,描写了弗拉季米尔与爱斯特拉冈等待戈多的过程。但是,戈多到底是什么?弗拉季米尔与爱斯特拉冈为什么要等待戈多?他们最终等到了没有?剧本都没有交待。因此,它不是写实的,而是表现主义的。剧本中人物的言行不像写实作品中的人物言行具有可理解的现实意义,却有象征意义,因此我们能看懂他们说什么做什么,却不知意义何在。《等待戈多》正是通过貌似现实生活的细节来象征生活的荒诞,其文本本身也是荒诞的。《示众》却用了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从真实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的荒诞性,同样达到了象征的目的,其文本却是易懂的,并不荒诞。

那么,两者同为整体象征作品,为何面貌迥异?众所周知,象征有两个层次构成:象征意象与象征寓意。凡象征作品均只出现象征意象,而不出现象征寓意,因为象征作品正是要以一个简单的原型达到最大限度放射寓意的目的。但象征意象出现的面目可以有多种,比如《等待戈多》的象征意象是以对现实进行了夸张、变形后的面目出现的,这种变形夸张又不如《变形记》中人变成甲虫那么直接、明显,故使人误以为是写实。《示众》却是以未经变形的现实本来面目出现的,因而一目了然,却也使人误以为不是象征。而我之所以把它视作象征小说,除了以上所述,还有三个原因。

第一,现实主义的写实,必须有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交待事情起因、过程与结局,这些《示众》中全没有。而象征的写实没有曲折的情节,它提供的仅仅是一些元素性的细节,标志性的特征,如《示众》这篇小说,没有主角,人物都无名无姓,但有标志性的生理特征:胖、秃、老、粗、猫脸、椭圆脸等等;所述事情非常简单,无非就是“示众”,也就是看与被看,“看”便是一个元素性的细节。其间没有戏剧冲突,只有一个简单的动作“看”。鲁迅借他漫画式的笔、深厚的白描功夫,为我们画出了看客的众生相及他们的心理。他们都只有一些抽象的人形,而无具体的血肉,更无来历,也无结局。因而,这些人物形象是高度抽象化的。“示众” 事件虽然描写得很具体、细节很充实,但也不具备故事性,只是一幕场景。此外,人物面目不清,事情无有因果,常常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写作手法,而很多现代主义作品正是象征作品。

第二,从鲁迅其他小说中,我们常常可以读到鲁迅压制不住的哀与怒,而从《示众》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作者的主观情绪,如果说我们也会感受到鲁迅的主观情绪,那是因为我们通过其他作品已经充分了解了鲁迅的思想倾向。这样不动声色地客观描绘,在鲁迅这样一个诗人气质强烈、易动怒上火的作家来说,是不多见的。不动声色地叙事正是象征作品的一个标志。

第三,象征作品的寓意具有多义性、开放性,其高度抽象的形象与细节可以具体化为不同的文本和生活。我们从《等待戈多》剧本中仅获知“等待”,等待是什么?等待什么?为什么等待?等待的结果是什么?读者完全可以自由联想:生活的本质是否就是等待——等待升官,等待发财,等待爱情,等待奇迹,等待死去?等等。《示众》的多义性主要体现在它所生发出来的种种不同的“示众”故事及现实生活中:祥林嫂被当作玩物般观赏是一种示众,革命者夏瑜被杀是一种示众,阿Q看杀革命党是一种示众,阿Q被砍头前的“示众”是典型的示众,人类操控动物互斗让人观斗,现代人从各种媒体上看明星政客们亮相示众,我们现在甚至可以在电视里看直播的战争进程,战争也示众于我们面前。“示众”原本特指“游街示众”,“斩首示众”,是一种惩罚,而鲁迅对原义进行了生发,使种种毫无意义的看与被看都变成了“示众”的内涵。

因此,小说《示众》无论就其人物描画(描画而非塑造,是因为塑造需要丰满的血肉,描画只需要几根线条),还是事件描述,都抽去了写实作品所要求的丰富性、具体性,只剩下些元素性、标志性的形象轮廓与基本动作。“示众”仅仅是一种生活现象,是生活的一个片断,而这片断经过鲁迅先生的描绘,具有了高度的概括性:从古到今以至将来,人们生活在“无事”的无聊中,以观看“无事”为人生乐事。它的象征意义便是《圣经·传道书》中一句话:阳光底下无新事。因为无新事,人们才起劲地找事来看,于是“看与被看”就成了无聊者的生活本质。在这里,鲁迅原先对封建专制几千年下国人生活的悲怒,已经上升到对人类生活本身的绝望。鲁迅是个悲观主义者,而历史与现实使他的悲观更变成了绝望,因此生出这样的感叹:“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我觉得有许多民国国民而是民国的敌人……难道所谓国民性者,真是这样地难于改变的么?倘如此,将来的命运便大略可想了,也还是一句烂熟的话:古已有之。”⑦鲁迅发出这种感叹的时候,正是在写《示众》的前两个月,这篇小说可视作鲁迅先生“绝望的抗争”的表现。

《示众》所描写的虽然是人类有史以来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瞬间,是我们生活的一块切片,而它所涵盖所辐射的却是整个中国历史。它真实地揭示了中国式日常生活的本来面目,实质上的悲剧性与荒诞性。这就是整体象征的穿透力与辐射力——它使我们逃无所逃,在劫难逃。就像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死亡”,是每个人必须面临的人生困境,“看与被看”也是这样一个有关生活、生命意义的人生困境与难题。我们谁也免不了看与被看,免不了被笼罩于“无事”的日常生活中。《示众》把这道终极性的人生难题丢在读者面前,无法回避。这也便是《示众》的价值——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高中语文课本收录了鲁迅的《药》。若按传统教法,从作者介绍开始,理情节、析人物、谈技法、品语言,一篇小说至少要三节课以上才能完成。教师什么都想讲,可什么都讲不透。课堂上教师左突又冲、昏天黑地;学生昏昏沉沉、眉毛胡子不知抓什么好。耗费时日,收效甚微。笔者实在不想重蹈覆辙,再做出力不讨好的事。于是尝试寻找解读小说的突破口,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纲举目张,以一当十。如此做来,收事半功倍之效。
  《药》是篇艰涩难懂的小说,学生一遍读过,常常感到云里雾里。如若逐字逐句讲解,即便时间允许,也不能这么做,更何况味同嚼蜡的讲解早被学生厌弃。如若按惯例讲情节人物主旨写法等,无疑又将鲜活的作品肢解得七零八落,这又是笔者所不愿,也不忍。如何下手,颇费思量。于是,我从“病”入手引导学生探寻小说主题。
  鲁迅在《南腔北调集�6�1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作者在小说《药》中就塑造了一群病态社会的病态国民,揭出他们愚昧麻木之病,意在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小说中的病人小栓,那萦绕于耳际的“一通”“一阵”“不住”“拼命”的咳嗽声,时时牵动着华老栓夫妇的心,也牵动着读者的心。从清晨起身时候的“一通咳嗽”,到服药前后的“一阵咳嗽”,再到康大叔夸耀“包好”时的“拚命咳嗽”,无不预示着小栓的病后果不妙,华老栓夫妇的希望之渺茫,这个沉疴在身的年轻人的性命系于一个人血馒头之上,悲剧就从这儿开始。
  更为可悲的是,华老栓夫妇病态的心理。家里有这么一个病得很重的肺痨病人,老实本分的老栓夫妇半夜“忽然坐起身”,这是有心事和有心病的人的才会有的动作,非常耐人寻味。爱子心切的他在买药途中一扫刑场惊恐,“倒觉爽快”,“跨步格外高远”,他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好儿子的病,为能买到这种神奇的药而深感爽快,步履特别轻松。买药回来,“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至于死者是谁,因何被杀,老栓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他只想把别人新鲜的血小心谨慎地移植到自己家里,治好儿子的病,收获许多幸福。小栓吃药时,“他的的眼光,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似乎注进的是新的生命奇迹,取出的是病痛,收获的是幸福。华老栓夫妇亲子之情固然令人同情,但愚昧无知又着实令人心痛。华小栓病在身体,华老栓夫妇病在精神。
  同样精神上病态的还有刑场上的那群看客。鲁迅先生对他们进行了漫画似的描画。“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是一群人的病,他们对鉴赏杀人盛举是那么兴致勃勃,那么如饥似渴。其麻木不仁令人发指。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这么评价中国的看客:“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神情木然或兴趣盎然的围观几成国人的痼疾,至今仍未根治。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这样愤激地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先生此后也一直致力于疗救国民精神,然而疗救精神决非易事,他在《随感录�6�1五十九“圣武”》这么说:“我们中国本不是发生新主义的地方,也没有容纳新主义的处所。”“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着火;是弹琴人么,别人的身上必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必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先驱叫喊于生人中,生人无动于衷,非但无动于衷,凶残者、愚昧者、麻木者反而都试图从先驱的牺牲中获得物质的益处或精神的愉悦,甚至连至亲都不能理解反感羞愧,这是先驱的悲哀,也是先驱的宿命。鲁迅先生深刻感受到这种寂寞和悲哀。面对国民沉疴,社会痼疾,谁来疗救?拿什么“药”来疗救?这是先生提给当时社会的课题,也是提给后人的课题。


《示众》《药》的看客形象是什么?
《药》中的丁字街青年和茶馆的茶客也是无聊的看客、是愚昧麻木的群众。他们无意识的“看”的目光加剧了不幸者的不幸,甚至能够把不幸者逼上绝路,且从根本上消解了先驱者奋斗的意义。《示众》、《药》看客形象感悟 鲁迅的“看客心态”是中国传统社会给中国人一笔巨大的“遗产”,是中国国民最普遍的心态...

谈鲁迅《示众》的展示艺术
鲁迅的短篇小说《示众》用2400多字描述了中国的典型凑热闹景象,无数的动作描写衔接着事情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一场示众的闹剧。如果代入电影的镜头观看小说阅读,我们首先看到的镜头是在西城盛夏的街道上,没有过多的喧闹,群狗在树荫下避暑,老鸦在树上小息,卖酸梅汤的老板打着铜盏揽客,车夫默默的在...

小说的镜头感--《示众》中展示技巧的体现
鲁迅是爱看电影的——《鲁迅日记》里多有鲁迅去看电影的记载。这篇《示众》,运用了多种展示的手法,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展示的技巧与讲述的不同在于,展示让读者根据作者的文字,去构建画面,去猜测情节。而一味地讲述却像看一部俗套情节的电影,读者对其尽在掌握,索然无味。《示众》一文,镜头...

鲁迅的《示众》
令人感到滑稽与荒诞的是,痛恨并终生批判“示众”现象的鲁迅,居然也无法避免被“示众”的命运,这才是悲剧性的根本所在。 虽然鲁迅在诸多小说中已经着力写过很多“示众”场景,但那些场景都有上下文,不是主要情节,因而“示众”容易被上下文冲淡、遮蔽,甚至被读者理解成是悲剧之果,而非悲剧之因。正如我们读《阿Q正传》...

鲁迅《示众》独到的表现手法
1.蒙太奇式的镜头切换 《示众》是鲁迅描写上世纪中国人典型看客现象的一篇文章,也有着鲁迅强烈的写作风格。开头的街景描写是一个缓慢的推移展示镜头。首先是一个广角镜头由上而下:烈日到闪烁生光的尘土,接着镜头移动收纳街边的狗,树上的乌鸦。然后推移远处至糊,“远处隐隐有两个铜盏…可是那懒懒的...

鲁迅叙述的迅猛从哪里体现(《示众》)一文中
虽然鲁迅在诸多小说中已经着力写过很多“示众”场景,但那些场景都有上下文,不是主要情节,因而“示众”容易被上下文冲淡、遮蔽,甚至被读者理解成是悲剧之果,而非悲剧之因.正如我们读《阿Q正传》,往往会认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使阿Q枉死,却不知鲁迅想要表达的恰恰相反,正是像阿Q这样愚昧麻木除了生存只剩下观看的国民...

简单说明《示众》在小说艺术上的创新
在鲁迅的小说《示众》中充分运用了外聚焦的叙事方式。在这这篇小说当中,没有贯穿首尾的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事情的发生显得突然,它只截取了生活的一个剖面,描写的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发生在“首善西域一条马路”,来来往往的过路人汇集在一起看示众的场面。被示众者﹙穿白背心的﹚究竟犯了什么罪,...

鲁迅小说《示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研究者依然没有充分理解其复杂深刻的思想内涵,也没有足够地理解其独异的艺术形式。《示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被收录在小说集《彷徨》当中。采取 现代 小说的空间形式叙事,最大限度地淡化了传统小说中用时间流程和因果逻辑所编制的情节,整篇小说基本上是不同人物的行为片段在空间关系上的连缀和并置...

鲁迅的一篇文章
令人感到滑稽与荒诞的是,痛恨并终生批判“示众”现象的鲁迅,居然也无法避免被“示众”的命运,这才是悲剧性的根本所在。 虽然鲁迅在诸多小说中已经着力写过很多“示众”场景,但那些场景都有上下文,不是主要情节,因而“示众”容易被上下文冲淡、遮蔽,甚至被读者理解成是悲剧之果,而非悲剧之因。正如我们读《阿Q正传》...

万物皆可镜――鲁迅《示众》中的特写镜头
      鲁迅先生的《示众》,开篇便是场面描写―一个酷热的首善之区的镜头,有狗的吐舌有鸦的喘气。视觉的感受转到听觉的动感。一个寂静的马路也有了声响,金属音,脚步声,叫卖声。      接着,是人物的特写镜头,鲁迅先生运用了多处比喻,“如给夏日的长...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4736575484: 鲁迅《示众》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
晏朋莎尔: 鲁迅在《示众》里所要表达的深刻寓意在于,中国人常常经历死亡,但始终未能真正地关注死亡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4736575484: 鲁迅的作品表现了什么主题 -
晏朋莎尔:[答案] 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示众》这篇小说揭示的便是这样一个主题,它描写了“首善之区”各色人物,争相围看“白背心”示众...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4736575484: 示众 鲁迅的艺术特色 -
晏朋莎尔: 第一,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是议论和形象相结合.第二,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第三,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第四,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4736575484: 示众 鲁迅 作者用什么笔法把看客的行为写的细腻逼真
晏朋莎尔: 作者用近乎漫画的笔法,通过人物姿态、眼神等一语戳破看客的无聊本质,《示众》可以看做是鲁迅对看客群体的写生画.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4736575484: 鲁迅的示众小说三要素是什么?简单归纳总结.
晏朋莎尔: 无非就是 人物 情节 环境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4736575484: 《彷徨》鲁迅 -
晏朋莎尔:[答案] 《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4736575484: 鲁迅写得很杂的那篇文章是什么 -
晏朋莎尔: 看你的描述应该是鲁迅的《示众》选自鲁迅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集中笔墨专门描写看客的一篇小说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4736575484: 鲁迅呐喊讽刺了什么主张了什么
晏朋莎尔: 这篇文章是鲁迅为自己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呐喊》共收作品十四篇,起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迄于1922年的《社戏》.作品的选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4736575484: 鲁迅的《示众》中的“长子”怎么读 -
晏朋莎尔: 【词语】 长子 【全拼】: 【chánɡ zǐ 】 【释义】: 细高个儿.【原文】 一个挟洋伞的【长子】就来补了缺;秃头也旋转脸去再看白背心. 【长子】弯了腰,要从垂下的草帽檐下去赏识白背心的脸,但不知道为什么忽又站直了.于是他背后的人们又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 巡警,突然间,将脚一提,大家又愕然,赶紧都看他的脚;然而他又放稳了,于是又看白背心.【长子】忽又弯了腰,还要从垂下的草帽檐下去窥测,但即刻也就立直,擎起一只手来拼命搔头皮.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14736575484: 讲讲鲁迅先生笔下的其他人物 -
晏朋莎尔: 鲁迅笔下的人物众多,除了阿Q,祥林嫂,润土和孔乙己等能反映当时中国人民 普遍形象以外,还有不少配角着实也让人深思许久.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些看客. “于是他背后的人们有须竭力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