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车骑文化常识

作者&投稿:丁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古代座次文化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秦汉时代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

据《仪礼》记载室内礼节性的座次,最尊的座位是:在西墙前铺席,坐在席上面向东,即所谓东向坐(座在西面而面朝东);其次是南向坐(座在北面而朝南);再其次是北向坐(座在南而朝北);最卑的位置是西向坐(座在东面而朝西)。《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那么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越靠近皇帝官位越大。扩展资料: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由此说明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古代的居住建筑一般是堂室结构,坐北朝南,前堂后室,在堂最尊贵的座位是南面,即坐北朝南 。古人把称帝称王叫做“南面”,把称臣附属叫做“北面”就与座位有关。

作为臣子朝拜君主,面向北方,一般按官位高低从东向西排列,这样,官位高的就排在右面,这也就形成了古代在大多数时候的“以右为上”。因此,在堂内座位尊卑顺序依次为:南面(座在北而面朝南)、西面(座在东而面朝西)、东面(座在西而面朝东)、北面(座在南而面朝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座次。
2.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竹林七贤 开放分类: 中国历史、历史、竹林七贤、建安七子、三国名士 目录 • 【竹林七贤】 • 【嵇康(224—263)】 • 【阮籍(210-263)】 • 【山涛(205—283)】 • 【向秀(约227-272)】 • 【刘伶】 • 【阮咸】 • 【王戎(234—305)】 【竹林七贤】 [编辑本段] 中国三国魏7位名士的合称,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

包括: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7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因此被杀。

山涛、王戎等则是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心腹。在文章创作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

阮籍的《咏怀》诗82首,多以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隐晦曲折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罪恶,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表现了诗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闷情绪。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老庄崇尚自然的论点 ,说明自己的本性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自己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

其他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刘伶的《酒德颂》,向秀的《思旧赋》等,也是可读的作品。《隋书·经籍志》著录山涛有集5卷,已佚。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

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

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 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乱起﹐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简介 【嵇康(224—263)】 [编辑本段] 嵇康(223~262),字叔夜,本姓奚,祖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其先人因避仇迁家谯国侄县(今安徽宿县西南),改姓嵇。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

与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崇尚自然、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倡「越名教而任自然」。

与王戎、刘伶、向秀、山涛、阮咸、阮籍等人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后因与山涛志趣不同,山涛将去官,举以自代,遂作书与涛绝交;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于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杀害。

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这首绝唱而著名。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

【阮籍(210-263)】 [编辑本段] 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

陈留尉氏(河南开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

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

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

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

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另据史料记载,魏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逐作罢。

这些事在当时颇具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也非常大。 【山涛(205—283)】 [编辑本段] 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

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孤,家贫。

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

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

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司马昭以钟会作乱于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

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

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

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

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向秀(约227-272)】 [编辑本段] 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晋竹林七。
3.骠骑将军
古代将军称谓: 东周 大将军——官名。

起于战国,历代多沿用,而以汉代地位最尊。汉初以韩信为大将军,其后又称为大司马大将军,位最尊贵,霍光、王凤等皆曾任之。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

大将军——汉时军职最高勋衔。东汉时最高的官职,在朝廷掌有实权。

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三国时魏、吴并增置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唐宋于十六卫皆置大将军;明初徐达为将军;清初年羮尧及诸王也曾授予大将军等号,督师出征,礼遇殊异,然并非常设,事毕则废。

参阅《通典。职官十一》。

大将军:位在三公上,掌征伐。属有主簿(记室)、列曹掾(都督)。

将军——指将军。将军——官名。

春秋时诸侯国以卿为将军,始有将军之称。战国时用为武官名。

汉代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 临出征之统帅亦有别加称号者,如楼船将军、度辽将军等。

魏晋南北朝时,将军名号极繁,除沿用汉代旧称外,又有龙骧、骁骑等名号,其常置而有专职者仅为少数。唐代,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军,均于大将军下设将军之官。

自唐至元也以将军为武散官。明代总兵官有挂印并带将军号者。

此外,宋、元、明亦称殿廷武士为将军。清代的将军有四种:一为宗室爵号之一。

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二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满人充任。

内地各省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在黑龙江、吉林、伊黎等边疆地区,将军即为全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三为临时出征统帅的称号,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

四为正一品到从二品武官封赠之阶。 西汉 车骑将军——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

金印紫绶,其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 列将——一般将军的总称,苏武的父亲苏建伐匈奴有功,封为“游击将军”、“右将军”。

平东、西、南、北将军——汉置。 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

三品。 右将军——官名。

右将军:汉有此职,金印紫绶,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如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可宿卫皇帝。

参与中朝议、决定军国大事。三品。

护军将军——保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

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 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

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前将军——常设高级将军位。

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设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

三国时品级下降。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三品。 轻车将军——杂号将军之一。

上将军——主将,统帅。 后将军——将军有前、后、左、右的名号,位上卿。

中将军——将军的一种号。 左将军——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绶,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

镇军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下,不常置,位比三公。 二品。

镇东、西、南、北将军——位次四征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二品。 东汉 荡寇将军——东汉末始有此名。

三国均置。五品。

奋武将军——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西汉始置。三国均置。

四品。 辅国将军——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

三国时均置此号。 扬武将军——东汉有此职,三国均置。

五品。 三国魏 折冲将军——三国魏吴所设杂号将军五品。

将军——魏晋以后,中央军官逐渐形成两类。一类是实职,掌军队。

在西晋即领军与护军将军(资格浅的叫中领军、中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各将军,总称“六军”。 此外还有“四军”、“五校”。

南朝领军将军下属有外监、制局监,掌兵器、兵役,多以寒门充任,一度得皇帝信任,权力膨胀,“领军拱手而已”。一类是虚的荣誉衔,并不领兵。

地位最高的为骠骑、车骑、卫诸将军,还有四征(征东、征南……)、四镇(镇东、镇南……)等将军。 他们虽不领兵,却“开府”,即建立将军府,设属官(长史、司马及诸参军),以为荣宠。

如系实职都督(见下)带将军号,这些属官就要在都督指挥下承担军务。 次将——职位次于主将的将军,即副帅。

安东、西、南、北将军——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魏吴有置,蜀无。 三品。

安东大将军——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魏吴有置,蜀无。三品。

安远将军——杂号将军。 虎威将军——杂号将军。

魏吴有置。 建武将军——三国曹魏置。

五品。 建威将军——三国魏置,吴蜀亦置。

四品。 昭武将军——三国魏置杂号将军。

昭德将军——三国魏置杂号将军。 讨逆将军——东汉杂号将军。

曹魏沿置。五品。

讨寇将军——魏、蜀置杂号将军。五品。

卫将军——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二品。

武卫将军——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兵。

四品。 牙门将军——三国魏黄初年间始置,无定员。

蜀、吴亦置。五品。

蜀 讨虏将军——东汉杂号。蜀亦置,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后不复置。

右大将军——蜀汉建兴十三年初置大将军。景耀初分置右大将军。

吴 横江将军——仅三国吴置。 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
4.为什么古代以左为尊
中国古代崇“右”,以右为上,为贵,为高。《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两例中的“右”均要释为“上”。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师序》“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左”指较低的地位,“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中“闾左”指贫苦人民,《后汉书·张衡传》“又多豪右,共为不轨”中“豪右”即富豪大户,因古时贫者居闾左,富豪住城右。右代官职亦有“左”、“右”之别,且以“右”为高。如《〈指南录〉后序》“予出右丞相兼枢密史”,“士大夫萃于左丞相府”,《海瑞传》“十二年冬,居正已卒,吏部拟用左通政。”“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等。

古代以“右”为尊,从《鸿门宴》的座次中亦可得到佐证。“项王、项伯东向坐”,“东向”即坐西向东,古地理上西边即“右”,可见项王当仁不让地坐了尊位;“张良西向侍”即坐东向西了,地理上东即“左”,即是通常所说的“坐下席”作陪了。

古代崇“右”,也有例外的情况。同是《史记》,在《魏公子列传》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一节中,先记“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后文又说侯生“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左”为何又变成了“上坐”呢?这就要另当别论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说:“古代车骑以左为尊位”。此处的“虚左”则表现了公子的仁而下士。

“左”、“右”孰尊,古今有别,情形各异。近现代尚“左”,古时候崇“右”,古时车骑又以“左”为尊。了解这一古代文化常识,对我们正确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内容有重要作用。


古代车骑文化常识
“左”为何又变成了“上坐”呢?这就要另当别论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说:“古代车骑以左为尊位”。此处的“虚左”则表现了公子的仁而下士。 “左”、“右”孰尊,古今有别,情形各异。近现代尚“左”,古时候崇“右”,古时车骑又以“左”为尊。了解这一古代文化常识,对我们正确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内容有...

关于春秋战国的常识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兼并其他小国,其中以楚、齐等大国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统治的的时代。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割据时代——战国。 文化: 相传伏义氏将其归纳总结,对蓍草反复排列,来阐述纷纭...

高二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梳理
八、古代文化常识 坐席: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理民事,皆面南而会,即以此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东西坐席一般以东为主,以西为客。但汉代刚好相反,本文即如此。 古代“座次”问题: 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 2.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

文言文细柳营
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16)按:控制。辔:马缰绳。 (17)揖:拱手行礼。 (18)介:铁甲;胄:头盔。 11.4[文化常识]关于“文景之治”: 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汉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以代王入为皇帝。在位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又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

《后汉书·耿秉传》阅读答案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

请问古代的官员品级是怎么分的?
秦置,属少府,主文书启封,尚书令缺,代其事。魏时置尚书仆射二人,分左右,秩六百石,第三品。吴、蜀置一人不分左右。 都尉尚书 秦为少府属官。掌殿内文书,地位很低。西汉以后职权渐重,置尚书,员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曹治事。东汉时尚书台正式成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魏置尚书,有令一人,仆射二人,尚书五(...

大司马的历史沿革
汉武帝改置大司马大将军领兵征战,无征战时便成为事实上的执政,丞相有名无实(「中国文化常识」)。内朝逐渐成为中央枢机所在,掌握中央机密决策,大司马大将军作为内朝领袖,可领衔在内朝预闻政事,参议决策,其主要任务就是“辅政”,即辅助皇帝行使君权,是地位最高的辅政大臣。武帝死时,授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因为昭帝...

大居守李湘读文言文
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16)按:控制。辔:马缰绳。 (17)揖:拱手行礼。 (18)介:铁甲;胄:头盔。 11.4[文化常识]关于“文景之治”: 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汉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以代王入为皇帝。在位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又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

宋代词人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有关生活常识
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

送魏大从军原文及翻译
此诗人名、地名、典故较多,没有古文化常识并不好译。我借助百度大概理解翻译了下,部分语句和字面差异较大。首先理解本诗是送别要去镇守边防的友人魏大的。霍去病志灭匈奴,魏绛解决了外邦问题。(引用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与你在三河道告别(古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彼此都...

鄱阳县17311136456: 有没有古代呀 -
连庙佰乐: 古代是过去的事. 中国古代崇“右”,以右为上,为贵,为高.《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两例中的“右”均要释为“上”...

鄱阳县17311136456: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第十一章车马读后感 -
连庙佰乐: 东坡词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多少自认英雄的人或是自信即成英雄的人在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风云乱世中摸爬打滚,四起干戈,却也渐渐被历史淘出了长河. 英雄,此二字不知纠葛了几多逐鹿群雄、东征西讨...

鄱阳县17311136456: 公考行测考试数字文化归纳
连庙佰乐: 行测考试中近几年常识考察比重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关于中国古代习俗文化知识考察越来越多,这个部分又是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容易忽略的知识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

鄱阳县17311136456: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连庙佰乐: 高一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离骚1、文学常识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离骚》是屈原的...

鄱阳县17311136456: 文化常识突厥
连庙佰乐: 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就是我的意思.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 《旧唐书·玄宗纪下》:“敦风劝俗,五教攸光.”2.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管...

鄱阳县17311136456: 3. [2015 •长沙模拟]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连庙佰乐:[选项] A. 寒食节一般在清明前一、二日,节日里严禁烟火, 只能吃寒食. B. 古代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其中寅为羊,未为虎. C. 兄弟长幼排行的次序为: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 是老三,季是老四. D. 古代女子成年是十五岁,称为及笄;男子成年是二 十岁.称为弱冠.

鄱阳县17311136456: 先秦文化的知识有那些? -
连庙佰乐: 1、歌谣神话 远古时期民族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先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

鄱阳县17311136456: 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
连庙佰乐: 文学的体裁和文章的体裁说略 吴余珍 体裁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本文着重谈谈文学的体裁和文章的体裁. 文学的体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诗歌 诗歌的特点:凝练地反映生活,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富于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