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语录全文

作者&投稿:栾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孔孟语录原文及翻译解析如下:

孔子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编辑本段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做事合于礼,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对事理都能明白),不至迷惑,五十岁懂得自然的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任何念头)又不越过规矩.”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子贡问孔子:“问什么称孔文子为文?”孔子说:“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文字为文.”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了,就停止了;

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前进了,我就前进了.” 孟子说:“对大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奇怪.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了.

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呢?(譬如)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术,是小技术;但(如果)不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也就不能学到(这门小技术).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是与另一人一起学习,(成绩肯定)不如那个人了.

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面的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就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两三片罢了.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对手,凭极仁道的人征伐最不仁道的人,怎么会血流漂杵呢?”




孔孟语录全文
孔孟语录原文及翻译解析如下:孔子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

孔孟语录原文及翻译
1.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表明,领导者若自身品行端正,无需下令,下属也会自动遵循;若自身不端,即便下令,下属也不会服从。2.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教导,遇见贤人应思齐,期望能与其比肩;遇见不贤之人,则应反省自身。3. 子曰:...

孔孟语录原文及翻译
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说:(作为执正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下去,如果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

《孟子》经典语录
《孟子》经典语录1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仁者无敌。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6)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7)君之视臣如手足,...

孔孟语录二十则的文章解释,不要字的只要全文谢谢了!
孔孟语录(二十则)译文1.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译文: 仲弓向孔子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出门办事,如同会见贵宾那样谦恭谨慎,治理百姓,如同进行重大祭祀活动那样严肃慎重。自己不想得...

孟婆的语录
你若多来一时,我便多欢喜一时。孟婆汤八泪为引,去其苦涩,留其甘芳,如此煎熬一生,方熬成一锅好汤。一个人只要尝过甜头,就再也吃不下苦。“孟婆汤,以八泪为引,历久方成,异香可通九霄,凡鬼饮之,前世皆不可记”。如意郎君,需得我真心喜欢,唯愿他好。我好或不好我都开心,那方是...

《孟子三则》全文翻译是什么?
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全文翻译
本句为《孟子》: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 【原文】孟子曰:“自暴1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2。言非3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译文】孟子说:“自己摧残自己的人,不能...

<孔孟语录三则>
孟子的六则语录大致可概要如下:第一则:做官要为民父母。在今天,应从“公仆”的角度去理解。第二则:推善及人,从“仁爱”到“仁政”。第三则:与民同忧乐。后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第四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这段话的论证逻辑是: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成败...

孟婆的扎心语录有哪些?
孟婆的扎心语录如下:1、孟婆,你说我死了,会有人知道吗?2、什么东西都是攒出来的:钱是好感,是失望。3、你不找我是你不想找我,我不找你是咬着牙留点自尊。4、这座城市很大,因为遇不见你。这座城市很小,因为你在这里。5、你知道我想念你,也不枉费我绕了那么大的弯子反复酝酿那些看似...

舞阳县17597889300: 孔孟名言好一点的名言,常用的,一分钟之内回复 -
恽滕同悦:[答案] 孔子的六则语录大致可概要如下:第一则:不因富贵或贫贱违仁.第二则:“三人行必有我师'\语录中的后两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是“师”的两个方面,即一是从其善者,二是去其恶者.这精神已包涵在...

舞阳县17597889300: 孔孟经典语录 -
恽滕同悦: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论语·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舞阳县17597889300: 初中课文《孔子语录》的原文 -
恽滕同悦:[答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舞阳县17597889300: <孔孟语录三则> -
恽滕同悦: 孔子的六则语录大致可概要如下: 第一则:不因富贵或贫贱违仁. 第二则:“三人行必有我师'\语录中的后两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是“师”的两个方面,即一是从其善者,二是去其恶者.这精神已包涵在“三人行...

舞阳县17597889300: 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
恽滕同悦: 语文七年级下的 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舞阳县17597889300: 有关于积极入世的古典孔孟语录 -
恽滕同悦: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

舞阳县17597889300: 孔子,孟子名言
恽滕同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舞阳县17597889300: 孔孟的感恩名言有哪些 -
恽滕同悦: 孔子的感恩名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

舞阳县17597889300: 有关孔子孟子的名言警句 -
恽滕同悦: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

舞阳县17597889300: 孔孟名言 -
恽滕同悦: 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孟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宋儒张载: 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需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