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朝中期以来至清朝初年,世界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作者&投稿:阎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自明朝中期以来至清朝初年,世界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朝到清朝历代统治者,都加强和巩固手中的皇权制度,例如设八股取士,僵化人民思想.还有大兴文字狱,残杀文人.明朝和清朝还实行了海禁,相对来说清朝的海禁错误比较深,明朝海禁是为了防止倭寇,而清朝海禁却是统治者的盲目自大,清朝时期,正是世界交流频繁的时期,从此中国逐渐落后与西方国家,开始任人宰割.
明朝至清朝,世界发生了许多大时间,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翻了西方封建制度,实行民主制,科学发展得到了巨大进步,随后又发生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的经济科学发展.还有欧洲的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

——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的特征:闭关锁国,这个阶段的闭关锁国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鸦片战争以前)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

明朝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明朝前期,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强盛。明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出现张居正改革;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标志着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明朝后期,政治黑暗,土地兼并恶性发展,爆发了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

清朝前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清统治者采取了摊丁入亩等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随着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这一时期,清朝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明朝和清前期的文化,在科学技术方面,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科学著作;在学术思想方面,在理学和王学盛行的同时,反封建的思想也在成长;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西方传教士来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明清前期的世界形势和当时中国封建王朝对外政策。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英、法、美等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力日益强盛,并企图打开中国大门。而这时清朝已开始走向衰落,企图以闭关自守来延续封建统治,致使中国失去了18、19世纪赶上世界工业化潮流的机会。

清朝前期疆域的巩固。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文治武功最盛的时期,史称“康乾盛世“。这三朝皇帝尤其是康熙帝,最大的政绩便是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从而奠定了近代中国疆域的规模。可从东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四个方位说明清政府采取的措施,了解清朝前期疆域是如何巩固的。

明清前期的学术思想。可分以下几方面叙述:(1)总的来说,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2)明朝中期,以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王学出现,对冲破思想禁锢起某些作用;(3)明朝后期李贽公开反对理学和封建伦理道德;(4)明末清初出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他们都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批判;(5)清朝思想家戴震对程朱理学进行深刻批判;(6)由于清朝屡兴文字狱,许多学者从经世转入避世。到乾嘉时期,考证学盛行,形成乾嘉学派。


明朝与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情况比较

明朝和清朝前期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统一朝代,国力空前繁荣,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领先于世界。明朝初年先后七次的郑和下西洋活动,宣播了明朝天朝上国的优秀文化和繁荣社会,同时也使南洋以及周边各国纷纷臣服于明皇,派出使臣率商队到中国纳贡明皇。“四夷来王,万国朝宗”的国际地位中,明王朝盛极一时;继明朝之后的清王朝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前期社会一片欣欣向荣,虽没有明王朝初期那样的外交盛况,但也出现了“天朝上国,物产丰盈”的社会形势,综合比较来看这两个时期的中国与外界的商品交流还是比较频繁的,贸易规模和范围比以往都要大。
明朝和清朝初期基本处于14世纪到18世纪这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的前期,奥斯曼帝国兴起,帝国对过往商人收取重税,阻断了东西方的通道。欧洲各国黄金、香料价格陡然上涨。为了物质财富和寻找到“东方的基督教国家”共同对付奥斯曼人,欧洲的航海家门在黄金、香料和狂热的宗教理想驱使下,拉开了发现新航路的序幕;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欧洲各国需要更大的商品市场,开辟新的市场成为了欧洲各国的战略目标。各国相继进入殖民主义时代。
这一时代中国正处于明王朝的统治之下,刚刚经过了郑和“七下西洋"、"万邦入朝"的盛世,周边国家甚至远在南亚的国家纷纷归附,开创了唐以来前所未有的外交盛世。后来的清王朝在“薄徭役,轻官税”的政策指引下,迅速拜托了明朝末年的社会危机,发展了起来。
这个时期的中外商品交往中,官方贸易在商贸往来中占到了主要地位,民间贸易虽也有,但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官方禁止,总的贸易趋势是:明朝呈现开放——禁止——开放的趋势,清朝前期则呈现禁止——开放——禁止的趋势。两朝代海外贸易政策对社会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明朝后期开放的政策,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市场化, 使封建社会末期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催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清朝时期封闭的政策, 把已进入世界市场近代国际贸易竞争的中国商人置之死地, 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 逆转了中国明末的社会发展方向, 返回了封建的老路。
明朝时期政府实行贸易的双轨制度,将贸易分为官方的“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明初政府颁布禁令“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原因是政府考虑到沿海居民的胡作非为“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者居十七”。但官方的“朝贡贸易”却十分兴盛“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刳艅艎,分市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前来朝贡的国家据《皇明祖训》记载有十几个,分别是:渤泥、暹罗、古麻刺、真腊(柬埔寨)、、占城、苏门答刺、锡兰(斯里兰卡)、苏禄(今菲律宾西苏禄群岛)、古里(印度半岛西端)、古麻刺(菲律宾棉兰老岛)、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满刺加(今马六甲)、柯支、扶桑(今日本)、琉球、朝鲜等。每次使团前来带来的也都是该国的贵重礼物,但因生产力低下物品质量都不怎么好“进贡之物......大都草率不堪,甚者尤极不堪,一着即破碎矣……而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明朝采取“厚往薄来”的原则回赠的物品价值往往超过对方数倍。到清朝政府考虑的就更为实际了加之清初与清廷建立朝贡关系的海外国家, 寥寥无几, “朝贡贸易”的国家只有中山、日本、安南、苏禄、朝鲜、真腊、缅甸。清朝对各国“进贡”的安排做了具体规范“朝鲜一年一贡,中山两年一贡,苏禄五年一贡,安南三年一贡,缅甸十年一贡”。“朝贡贸易”在清朝只是一种官方的礼节来往,没有太大的意义。另外贸易的内容也有很大变化,明朝的贸易内容主要是“缯、帛、靴、帽之属”,到清朝内容开始涉及到“金、银、瓷器之属”。
明清两朝陆路的贸易伙伴也有很大变化,主要原因是明朝北方蒙古和各少数民族部族当时还比较独立,并不在明朝的统治之下。为了获得战马这一重要资源,明朝在西部与北方少数民族开展了“茶马互市”,贸易规模还很大。当时的官方记录就有:洪武十五年“秦州、河州茶马司......等卫市马六千七百二十九匹”;洪武三十五年“上命景隆赍金符往西番茶易马,凡用茶五十余万斤,得马一万三千五百一十八匹”单从数据就可看出贸易的量巨大。到清朝满洲人与蒙古人结盟,清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北方的蒙古族、突厥民族、匈奴民族和当地的通古斯人。所需要的物品由政府直接征用,西北部的贸易对象减少,后来俄国吞并中亚,清政府的西北部贸易对象变为俄国,贸易的内容不再只是传统的马匹和兽皮,涉及到了贵重金属金、银、铜、锡以及俄国的工业产品布料等。南方丝绸之路因为水路交通的便捷到清朝也逐渐消失,不过因缅甸的统一,清缅战争的结束,中缅交易的规模日渐扩大。
明朝时期海禁以后,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隆庆开禁”开禁后,漳州月港开放,明朝政府为月港制定了规范的税收制度,当时规定出入港口的船舶必须到海关登记,详细的上报船只的大小和所来自的国家和所往的国家以及货物的种类及数量,政府收取“引税”“陆饷”和“水饷” 。外商由海防官发给“商引”, 每引应征税若干, 称为“引税”, 也就是一种许可税。“水饷”收税以船只尺寸为标准,规定台湾方面船只,“每船面阔一尺, 征饷五钱”, 西洋(占城、暹罗、满剌加)船“面阔一丈六尺以上者, 每尺征饷五两, 每多一尺加银五钱”,属国船只缴纳西洋船只费用的七成即可。 “陆饷”收税数额“每货值一两者,税银二分”也就是货物价值的2%。另外对来往吕宋的船只收取“加增饷”附加税。这种制度不同于以前的抽分制,更好的起到了防止官员与商旅勾结偷税漏税的作用,在我国税收制度上迈出了一大步。朝廷还设置了专门的税务监督机构“督饷馆”,政府在全国各省每年选派官员一名到港口轮流负责征税,这种税收制度直接影响到了后来政府在广州和澳门的管理制度。1571年开始在广州实行新税制,同月港一样都是以船的大小作为税收的标准,政府规定:西洋国家(占城、暹罗、满剌加)的船舶收取10%的关税,但在占城再三申请下,税额降为7%。 附属国的关税除吕宋外均收取2%。如果朝贡国家的国王、王妃亲自前来朝贡,则先抽50%的货物的货物税,交易后再抽取剩下的20%的货物的税收。货物由官方直接收购。船进入港口后,即全部封舱,缴纳货物税后再经官方检查,之后才准开舱贸易。在澳门设有市舶司专门征收进口税和停泊税,以船的大小为标准来确定税额。市舶提举或其委派官员不定期的上船进行丈量, 依据船的大小收取停泊税。
清代只有广州口岸长期开放,税制也“沿明之习”,“牙行”逐渐发展成“三十六行”到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发展成了独立的贸易机构——十三行“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至则劳以牛酒, 令牙行主之, 明之习, 命曰‘十三行’”。清代政府的对外贸易实行官民共同经营的方式建立了专门的“行商”制度,贸易货物要通过“行商”,贸易过程中出现问题要交涉也要通过“行商”。行商由一般的商人充当,政府给“行商”颁发证明文件“给帖”,外船到港口后船只不得任意停泊,官方派“引水”引领外国商船到指定地点停泊,由“通事”检验货物后再缴纳税额,“买办”代表政府收购货物。外商在中国购买的货物到港口后照样需经过验照纳税、出示单据等证明文件程序,通过“保商”证明,方可出境。
明朝海禁解禁以后走势活动十分猖獗,走势物资集中地“风回帆转, 宝贿填舟, 家家赛神, 钟鼓响答, 东北巨贾竞鹜争驰”,甚至官商勾结“接济番货,每番船一到,则通同濠畔街外省富商,搬磁器、丝绵、私钱、火药违禁等物......"政府出台了一些列法律予以禁止。《大明律》中记载“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响导,动掠良民者,正犯比照谋叛已行律处斩”“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鬻番货,依律治罪。”《大清律例》则记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相比较而言明代的禁令要宽松许多,主要打击的对象是走势活动侧重于私通海盗的人和与倭寇交易的人。而清朝则是出于对汉民族的不信任,担心海外的明朝势力利用沿海居民威胁其统治。法律的限制标准方面明代侧重于对货物的限制,人数一般比较宽泛“凡走东西两洋者,制其船只之多寡,严其往来之程限,定其贸易之货物",清朝的限制侧重在人数上“梁头不得过一丈,舵水人等不得过二十名,梁头不得过一丈八尺,舵水人等不得过二十八名;其一丈六七尺梁头者,不得过二十四名......”,其原因还是不信任汉民族,担心汉族海商与海外反清复明势力联合破坏其统治根基。总的来看明朝的禁令偏重于防外敌,而清朝主要目的则是防政敌。
明末的开禁使得江南地区的经济进一步繁荣,手工业及农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资本主义的萌芽。商品市场开始在“开禁”带来的繁荣中孕育。但清朝政府没有继续遵循这一时代潮流,保守的“行商”“保商”贸易制度不仅没能有效打压猖狂的走私活动,还影响了商品流通,同时也抑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东南亚的移民浪潮从元代开始就已成规模“闽人以其地近……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长子孙。”明代移民的手工业技术十分发达,连当时欧洲殖民者都十分赞叹,在描述吕宋的都城时一位欧洲探险家这样写到:市场之中,百业皆备,无游手偷闲之人,所造物品,间有胜过西班牙运来者。塑像亦佳,垒马尼拉各礼拜堂所供奉之神像,都是华人铸造的。去当地的一位明朝使臣描述一位华人手工业者时也这样写道“挟一器以往者,虽徒手,无不得食,民争趋之。”明朝时期的移民大多以经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一些明朝初年的移民还成为了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国王或重臣“奠太公玖……投真腊国为客,……王悦而许之,署为屋牙......”到清代华侨到东南亚基本上是经商或者采矿“皆采锡,闽粤人到此采锡者甚众。”
明朝时期政府对华人华侨基本上实行保护和劝其返回的政策“咸赦前过,俾复本业,永为良民”,而到清代,清政府以他们是“叛国逆子”“弃祖宗之庐冢于不顾”的逆子为由,限制沿海居民于他们交流,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这些人的心中一直认为自己是明朝人,不愿服从满人的统治。

中国的五千年文明,从远古到明朝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文明。明朝,由将蒙古人驱逐出中国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明太祖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建立。明代中国是一个军事强国,征服了越南、缅甸、尼泊尔、日本和朝鲜等周边国家,使其称臣纳贡。明朝的常规军队有一百万多人,强大的海军舰队航行于亚洲和印度洋沿岸各地,从较弱的海岸国家强征贡品。公元1421年,郑和将军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远航美洲,并环游世界。明朝的统治者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建立以土地耕作为基础、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的社会。在明朝的统治下,华夏艺术和文化再次进入一个繁荣时期。工匠们可以制作出精美绝伦的陶瓷、青铜器、丝稠和漆器。北京紫禁城的辉煌主要应归功于明朝的建筑师们。万历年间,出现张居正的经济改革。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扩大,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工艺精湛,商业繁荣,市场活跃,更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可惜“土木之变”后,明朝国势由盛转衰,宦官趁机干政。明末,内外矛盾激化,再加上守卫辽阔边疆所带来的负担和与满洲人之间无休止的战争使明朝走向衰落,最终暴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殉国,明朝统治就此结束。公元1368–1644年,明朝统治时间长达277年,先后有16位皇帝君临天下。
  
  明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太祖皇帝朱元璋赶走了蒙古人,并多次出长城攻蒙古。而在他的儿子,从虽聪明贤良,但却拘泥于书本中的侄子惠帝手中拿得江山的最伟大的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的时代,除去大明所属殖民地和属国外,大明的本土疆土也超过了950万平方公里,他六次出长城攻蒙古,并亲征到铁木真家乡的壮举也让蒙古人胆寒。明朝在东北三省和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土地上驻有大军数十万,设置了建州三卫所和奴尔干都司,管理在东北的汉族人和已与过去宋朝时金国的女真人大为不同的自称女真人的渔猎民族。(不要说猛哥帖木儿来自朝鲜会宁,蒙元军队中很多人也容入此族,而且当时还已经有了很多在蒙元时被蒙古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赶过来的人并入了女真人,女真人真是杂的可以)明朝在当时做为大明北方边城的现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留有庙宇和石碑,在明朝称为是苦兀的库页岛上也留有石碑,在现在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永宁寺留有大明功德碑。明朝在西藏设有乌斯藏都司,管理着过去吐蕃国的子民,明朝人称其为乌斯藏人的现在的藏族人的祖先。明成祖永乐皇帝亲自召见了藏传佛教最大派别的格鲁派创始人宗呵巴大师,在北京请他讲学。明朝有决定和册封西藏所有法王的所有权力,明朝通过藏人的代表,那些法王们来管理西藏。明朝的乌斯藏都司有大量的官员驻扎在现在的西藏,随时与北京联系。明朝在新疆东部设有哈密卫所,管理哈密以东的新疆地区。明朝还把海外的马来西亚马六甲(当时明朝称其为满喇加)、缅甸北部(当时明朝称其为木都剌)和印尼中部(明朝当时称其为大明旧港宣蔚司)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了明朝有驻军的海外殖民地。
  
  此外,明朝初年的郑和七下西洋这一伟大壮举带来了六十个海外番国,还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海军军事力量,这一点是伟大而且惊人的。明朝郑和船大小是麦哲伦船的十倍! 大明独步中外,壮怀激烈,又一个汉唐是也。
  
  壮哉!斯言!大明江山:东到朝鲜、日本(属国)、琉球群岛,西到粕米尔高原(巴基斯坦境内),南到越南、老挝、缅甸全境(印度洋出海口),北至外兴安岭及北蒙古(西伯利亚),海外的马来西亚马六甲(当时明朝称其为满喇加)、缅甸北部(当时明朝称其为木都剌)和印尼中部(明朝当时称其为大明旧港宣蔚司)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明朝有驻军的海外殖民地,拥有六十个海外属国,所以大明皇帝诏告天下“四海咸宾”。

明朝到清朝历代统治者,都加强和巩固手中的皇权制度,例如设八股取士,僵化人民思想.还有大兴文字狱,残杀文人.明朝和清朝还实行了海禁,相对来说清朝的海禁错误比较深,明朝海禁是为了防止倭寇,而清朝海禁却是统治者的盲目自大,清朝时期,正是世界交流频繁的时期,从此中国逐渐落后与西方国家,开始任人宰割.
明朝至清朝,世界发生了许多大时间,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推翻了西方封建制度,实行民主制,科学发展得到了巨大进步,随后又发生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的经济科学发展.还有欧洲的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明朝的海禁 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不与世界沟通 不了解外面的形式!! 而世界上 风风火火的工业革命 使欧洲国家飞速 发展起来!!

一个突飞猛进一个原地踏步

人家革命去了、、、我们在家管着大门睡午觉


自明朝中期以来至清朝初年,世界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朝在新疆东部设有哈密卫所,管理哈密以东的新疆地区。明朝还把海外的马来西亚马六甲(当时明朝称其为满喇加)、缅甸北部(当时明朝称其为木都剌)和印尼中部(明朝当时称其为大明旧港宣蔚司)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了明朝有驻军的海外殖民地。此外,明朝初年的郑和七下西洋这一伟大壮举带来了六十个...

自明朝中期以来至清朝初年,世界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朝到清朝历代统治者,都加强和巩固手中的皇权制度,例如设八股取士,僵化人民思想.还有大兴文字狱,残杀文人.明朝和清朝还实行了海禁,相对来说清朝的海禁错误比较深,明朝海禁是为了防止倭寇,而清朝海禁却是统治者的盲目自大,清朝时期,正是世界交流频繁的时期,从此中国逐渐落后与西方国家,开始任人宰割.明朝...

“走西口”是什么意思?
1. "走西口"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现象,它指的是明朝中期至清朝末年,山西及周边地区的人们向西北方向迁移的过程。2. 《走西口》这首山西民歌,承载着这段移民历史,已经传承了一两百年。它不仅在山西本地广为传唱,在内蒙、陕西、宁夏、青海、甘肃等地同样深受欢迎。3. 中国有句俗语:“十里不同...

明代度量衡到清代度量衡有什么新发展
明代度量衡 公元1368年,朱元璋率领农民军攻下元大都,建立明政权,逐步完成全国的统一。为了巩固政权,稳定民心,朱元璋推行休耕制度,让民众休养生息,垦荒屯田,发展封建经济。明代度量衡斗图片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南方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因素,但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进一步强化,是资本...

昆曲的发源地是昆山吗?关于昆曲的起源与发展,你了解多少?
因此,昆山戏成为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最有影响的戏曲。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地区。它最初被称为 "昆山戏",是南戏的一个分支。自中国戏曲音乐诞生以来,昆曲经历了一定的发展阶段。从明朝中期到清朝中期,昆曲是最具影响力的声乐剧种。许多戏曲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 "百戏之祖...

明朝和清朝各存在了多少年
明朝存在了276年,清朝也存在了276年。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封建王朝,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末政权在南京称帝并且改国号位大明,后来朱元璋的儿子继承皇位把都城迁到了北京,将南京作为陪都。明朝初期的国力旺盛百姓生活富足,到了明朝中期万历皇帝以后,明朝的国力开始衰退,农民起义频繁...

明代与清代时期划分
明朝初期 太祖 朱元璋年号:洪武。即位时间:1368年。在位年数:30年。大事件:推翻蒙古统治,建立明朝。2.惠帝 朱允炆年号:建文。即位时间:1398年。在位年数:5年。大事件:建文新政、靖难之役。3.成祖 朱棣年号:永乐。即位时间:1402年。在位年数:23年。大事件:推翻惠帝自立、迁都北京、编撰《...

从明朝前期到清朝我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朝前期,对外开放(郑和下西洋),1433年 明朝中期,因为倭寇猖獗,所以一度实行海禁政策。倭寇基本消除后,重新开放海禁,一直到明亡。清初,为了消灭郑成gong等抵kang力量,实行海禁 1683年康熙完成一统后,重新开放海禁,允许海外贸易 雍正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强化。1842年南京条约...

三百年前的中国古代冬天有多冷?明清小冰期是什么呢?
第一次是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第二次是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第三次是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第四次便是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所谓“小冰期”,主要是全球气候经历的一个寒冷时期,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小冰期出现在明朝中期至清朝中后期,故也称“明清小冰期”,而其中最为严重的时期则是在明朝万历至崇祯年间...

明朝和清朝各存在了多少年
明朝存在了276年,清朝存在了276年。明朝 明朝由1368年建立,到1644年灭亡,总共享国276年。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一个由汉人建立并且统治的王朝,在公元1368年的时候,参加农民起义的领袖朱元璋率领自己的部队推翻了元朝末期腐败的王权统治。并且在南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明。在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国民的...

左贡县15264802187: 自明朝中期以来至清朝初年,世界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
延送摩罗: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左贡县15264802187: 自明朝中期以来世界和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这一阶段中国在抗击侵略方面还能够取得胜利?你从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中领悟到什么? -
延送摩罗:[答案] 变化:明朝中期以来,中国走向闭关锁国,逐渐与世界隔离;而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后,殖民者开始对外侵略.取胜原因:当时中国的国家综合实力还比较强,东西方的差距刚刚被拉开;康熙、郑成功等杰出人物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率领军队和...

左贡县15264802187: 自明朝中期以来世界和中国发生了什么? -
延送摩罗: 明朝时相对开放的社会,我国在明代还是科技先进的国家,后来到了满清入关,关闭锁国以后,国力日减

左贡县15264802187: 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 -
延送摩罗:[选项] A.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推行 C. 鸦片走私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 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左贡县15264802187: 自明代中期以来世界和中国外交情势产生了甚么变化?
延送摩罗: 中国外交由主动变成被动

左贡县15264802187: 如何理解明清时期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地区之一
延送摩罗: . 名家史论: 明成祖的“商税是国家用来抑商逐商的,而不是为了获利.现在有夷... 2. 自明朝中期以来中国进入到古代社会的停滞和衰弱阶段,世界尤其是欧洲却走上资...

左贡县15264802187: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中西方关系的影响 -
延送摩罗: 明朝前期,农业经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一直是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雍正帝时,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打击商业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在摇篮里.1840年后,经济体制就变成小农经济和初期资本主义. 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是闭关锁...

左贡县15264802187: 明清时期与宋元时期相比,我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延送摩罗: 中国的科技在宋元时期遥遥领先於世界,但是在明朝中叶之后逐渐落后,进入清朝之后全面落后.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外在与内在的因素 外在因素,欧洲各国在明朝中叶进入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整个社会充满了创新与冒险的热忱. 相较之下,明朝自从郑和下西洋之后,整个国策就陷於保守,消极.内在因素,则是明清两朝对海洋的轻视. 尤其清朝由於是满洲人所建立,对於海洋与创新事务先天具有排拒,中国在清朝进入锁国时代,是近代中国一连串悲剧的重要原因.

左贡县15264802187: 明朝中期的综合国力,在世界算强国吗 -
延送摩罗: 不算,某种程度上说只能算弱国,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就是在明代中期,拿倭寇来说,当时的日本处于战国时代,国内混乱不堪,这种情况下从日本出来的倭寇都能把明朝搞的鸡犬不宁,你说明朝能算得上强国吗.

左贡县15264802187: 从唐朝到清朝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
延送摩罗: 从唐朝到清朝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的变化应是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活跃,宋元时期对外交往更进入频繁时期,海外贸易发达.明朝时期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闭关,前期国力强盛,明成祖开始派遣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由于我国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和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