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的来历和风俗 芒种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作者&投稿:言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芒种的由来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芒种的习俗

嫁树

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就是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送花神

芒种时节送花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习俗。人们认为,芒种已过,百花开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是日,人们要设案供物,焚香祭祀,来为花神饯行。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芒种节道:“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按照古老的说法,芒种过后,各种盛开的鲜花开始凋落,花神退位,人们便会隆重地为她践行,以表示感激之情,期盼来年再次相会,这就是送花神。如今,送花神这一习俗已经不存在,而名著《红楼梦》里却有关于为花神饯行场面的精彩描写:“至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摆设各种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钱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绞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这里大概说的是,大观园中的女孩儿们为花神饯行,首先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其次是为花神准备好上路的交通工具(轿马)以及庄严而堂皇的仪仗(“千旄旌幢”)。

这段话中的“千旄旌幢”给大家解释一下:千,指的是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施是旗杆顶端缀有旋牛尾的旗,族与旋相似但另有五彩折羽装饰,幢之形似伞。从中可看出,大户人家在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华丽场面,同样也展现出了古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亲近感,表现出对生态的敏感和重视,很值得现代人思考与学习。

煮梅

芒种也是梅子成熟的时节,在南方每到5月、6月份梅子就会成熟。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三国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到了芒种时节人们也会煮青梅,那么什么是煮梅呢?在我国,青梅主要生长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省份,青梅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泽、肉厚、核小、质脆细、汁多、酸度高、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果酸以及维生素C。

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如今,加工青梅的方式有很多,如盐渍、制作蜜饯、取汁、熏制、酿酒、制药等。

芒种时节有煮梅的习俗,这一习俗历史悠久,早在夏朝便已经有了。

由于梅子味道酸涩,很难直接食用,必须要加工后方可食用,便有了煮梅。煮梅的方法很多,有用糖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糖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也有用盐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盐与晒千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比较考究的还要在里面加人紫苏。北方产的乌梅在我国很有名气,将其与甘草、山植、冰糖一同煮,便制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汤。

如果在里面加人桂花卤,然后冰镇后再饮,则其味更绝。现在有很多加工的梅干蜜饯,如话梅、奶梅及甘草梅等,都大受人们的喜欢。

安苗求丰收

芒种安苗是安徽绩溪的农事习俗。相传“安苗”起源于唐末宋初,清道光末年起逐渐兴盛。据史料记载,农历六月初六是天公天母寿辰,是日在田头地角鸣锣、烧纸、插小红旗。伏岭、北村、胡家、锄头一带各村于芒种后第一个“龙虎日”请僧侣做斋,然后撑旗打鼓,抬着太尉老爷巡游田阪,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故谓“安苗”。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芒种前,各农户稻秧栽插完毕,五谷下种,农民以此感到欣慰,为表喜悦,各村族长召集德高望重的长辈选择吉日,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于是,各村待最后一农户稻秧栽插完后,便由族长出示“安苗贴”昭示安苗日期,各村“安苗”不同日,由村主事视本村家事进展而定。虽然各村做包、操不在同日,但在某村“安苗”之日内,不仅本村人可随意走家串户品尝安苗包、棵,外村人也可进村入户同亨口福,其乐融融,充满了节日气氛。
一.芒种朋友圈说说 二.芒种说说经典好听 三.芒种节气说说怎么写 四.芒种节气发朋友圈的经典句子 五.芒种节气祝福短信 六.芒种节气家长祝福贺词 七.关于芒种节气的祝福语 八.芒种节气朋友圈祝福寄语 九.芒种节气祝福语43条 十.芒种节气祝福语摘录44条
打泥巴仗

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黎平县一带的侗族,在每年的芒种前后,也就是分栽秧苗的时节,都会过一个青年男女欢乐嬉闹的“打泥巴仗”节日。

在侗族有一个传统习惯,就是婚后,姑娘一般先不住在男方家里,只有农忙和节庆时,才由同伴陪同来到夫家小住几天。这时候,男方家里会把秧田整好,安排好分栽秧苗的日子后,就要邀集一些青年前来帮忙,并由新郎的姐妹去迎接新娘回来共同插秧。而新娘也要邀集一些女伴同来。节日那天,新婚夫妇和大家一起来到田间插秧,插秧的时候男女青年之间相互竞争,比谁动作快,场面非常热闹。秧苗插完后,小伙子们会故意挑衅,借故向姑娘们身上甩泥巴。姑娘们当然也不示弱,会共同发起反击,双方都抓起田里的泥巴互相投掷,这阵势还真像是两军交战。如果数人一起将对方抓住,就要将她(他)按倒在水田中翻滚,使其沾一身烂泥,狼狈不堪。

新郎的父母会站在田边观看,而不参与其中。往往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受对方青睐的人。到最后所有人都玩累了,身上也全都是泥巴了,大家就会一起来到河边溪旁,边清洗边打水仗。芒种就是在一边劳作,一边嬉戏中度过的。新娘在前一天来时,带有一担五色糯米饭和100个煮熟的红色鸡蛋。节日后返回娘家时,夫家姐妹要以更多的五色饭和红鸭蛋为她们送行。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意义
一、来历:上古时代已定出年岁及天干地支。明代著名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确定干支为天皇时发明,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地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5个反映了温度变化(即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7个反映了降水变化(即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4个反映了物候变化(即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因而具有鲜明的时季转换的提示意义,这是公历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

节气的来历
节气的来历如下:“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廿四节气原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

24节气来历
1、来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与起源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反映寒暑变化和农时季节,在全国特别是在农村中可说是家喻户晓。在国外华侨集居的地区,也广泛流传。二十四节气源自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期,就制定出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而后不断地改进与...

24节气来历及小故事
二、24节气小故事 1、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

24节气的由来和历史
结语:以上是整理的“24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历史起源”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二十四节气的资料 2 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 1、立秋才去头,晚了两三候。2、立秋种荞麦,秋分麦入土。3、立秋摘花椒,立冬打软枣。4、晚田晚田,三日两遍。5、立秋锄晚田,地松籽粒满。6、立秋三场...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1、来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歌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至今有多种版本。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表示季节变迁及指导农事的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

珠晖区17583086433: 芒种节气的由来及风俗活动
雀贤速碧: 芒种前一个节气是小满,后一个节气是夏至.芒种开始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气候更是复杂多变.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芒种节气的由来及风俗活动,欢迎...

珠晖区17583086433: 芒种时节的习俗及来历
雀贤速碧: 芒种时节的习俗一、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 乳腺炎、细菌性痢疾、慢性肠炎、湿疹等.芒种时节的习俗及来历

珠晖区17583086433: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特点及习俗
雀贤速碧: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 目录芒种的农事活动芒种的节气气候芒种节气的含义芒种节气的特点芒种的民间风俗...

珠晖区17583086433: 芒种节气的习俗和特点
雀贤速碧: 芒种的习俗嫁树: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

珠晖区17583086433: 芒种的由来 -
雀贤速碧:[答案] 1,二十四节气之第九节气,在6月5日或6日;表示夏收(麦类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大忙季节 2,芒种,是农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

珠晖区17583086433: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来历及风俗活动
雀贤速碧: 芒种的来历: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

珠晖区17583086433: 芒种节气的起源及气候特点
雀贤速碧: 芒种节气的由来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时太阳到达黄经75°.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

珠晖区17583086433: 芒种节气的来历及传统活动
雀贤速碧: 芒种的由来芒种在农历上的日期并不固定,为每年五月初一前后,此因农历是阴阳历.华北地区有“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的说法,这种情况是阴历算法造成...

珠晖区17583086433: 芒种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该节气的由来)
雀贤速碧: 一、芒种节气的含义1、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芒种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农历书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

珠晖区17583086433: 芒种节气的来历或由来是什么
雀贤速碧: 中国有些地方有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芒种节气的来历或由来是什么,供大家参考.目录芒种的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