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唐诗中说过汉朝嫁到乌孙的和亲公主

作者&投稿:申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公主琵琶幽怨多是指汉武帝时期与乌孙和亲公主 介绍一下汉朝乌孙和亲公主~

刘细君(公元前140年——前87年间在世),汉江都王(扬州)刘建之女,汉武帝为结好乌孙(今伊犁河上游流域),封细君为江都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是早于昭君出塞的第一位“和亲公主”。 刘建是个荒淫无道的暴君,公元前121年企图谋反,后未成自缢。细君母以同谋罪被斩,当年由于细君尚小,因而躲过一劫。公元前117年,刘胥被封为广陵王,派人找到了流落民间的侄女刘细君。后汉武帝为了联合乌孙(居今伊犁河上流流域),抗击匈奴而于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封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又作昆莫),以和乌孙结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汉书·西域传》记载,细君公主出嫁时,汉武帝“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侍御数百人,赠送其盛”。细君公主到达乌孙后,猎骄靡封她为右夫人,随从工匠为她建造了宫室。 细君公主在乌孙语言不通,生活难以习惯,思念故乡,作《悲愁歌》(《细君(乌孙)公主歌》、《黄鹄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据说,乌孙公主的悲歌传到汉武帝的耳中。汉武帝也不禁为之感动,非常同情她的境况。每隔一年,他便派遣使者带者锦绣帏帐,增给乌孙公主。 两年后,猎骄靡去世,其孙子岑陬军须靡继承王位。按照习俗新王要继承旧王的所有妻妾。细君公主无法接受,向汉武帝请求归国,汉武帝让她接受当地风俗(从其国俗),以成就联合乌孙共击匈奴的大局。细君只得再嫁岑陬。一年后,细君为岑陬生下一女名少夫后,因为产后失调,加上心绪难平,不久便忧伤而死。 作为汉朝与乌孙的第一个友好使者,细君公主积极联络乌孙上层贵族,使乌孙与汉朝建立了巩固的军事联盟,初步实现了联合乌孙,遏制匈奴的战略目标。
[编辑本段]二、生平详叙
刘细君远嫁乌孙,是同张骞通西域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汉武帝时代,在民族关系上面临的严重问题,就是如何对付匈奴的骚扰。匈奴遭受汉军几度打击,远遁漠北;汉朝廷为了进一步制止匈奴的复起,便有了联络西域诸国的愿望,致使张骞出使西域。武帝即位后,听取了张骞提出的联合乌孙以“断匈奴右臂”的建议,命他为中郎将,率三百人再度出使西域。张骞到了乌孙,要求乌孙王昆莫东回故土(指敦煌祁连之间的地区),臣服于汉,以防匈奴,并答应把汉公主嫁给他,作为结盟的条件。乌孙惧怕匈奴,不干贸然应允。不过从此以后,汉与西域的往来,也就进入了极频繁的时期。 张骞死后,乌孙已亲眼看到了汉朝的强盛,同时又惧怕匈奴报复性的侵略,于是自动地结好于汉,遣使献马,表示愿意和亲,结为昆弟之交。武帝当下同群臣计议,同意了这个要求,只是提出说:“一定要先来纳聘,然后才能把公主送出去。” 元封(公元前110年—前105年)中,乌孙向汉朝廷献上良马千匹,作为聘礼。汉朝廷便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作为公主,嫁给乌孙王昆莫,并且还赠送了丰厚的妆奁,以及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当时匈奴听到了这个消息,唯恐乌孙被汉朝拉过去,也照样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昆莫。昆莫就以细君为右夫人,以匈奴女为左夫人。 细君到了乌孙以后,即开始进行政治活动,经常“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以博取乌孙贵族们的欢心。 按照乌孙的风俗习惯,兄弟可以和寡嫂结婚;儿子可以和非亲生的寡母结婚;甚至祖父尚在,孙子竟可以和后祖母结婚。当时,乌孙王昆莫年岁已老,准备让他的孙子岑陬娶乌孙公主为夫人。细君当然不答应,因为这在一个儒教妇女看来,岂不是大逆不道的“乱伦”么!她连忙写了一封信,向武帝说明这个情况,请示应如何处理。当时西汉正想联结乌孙共同对付匈奴,武帝就命细君顾全大局,“从其国俗”。其实,乌孙的这些习俗,从儒家的封建伦理观念看来,固然是不可思议,而从社会发展的观点来说,不过是原始社会血缘群婚制的遗迹而已。 后来,乌孙王昆莫真的把细君嫁给了他的孙子岑陬。昆莫死后,岑陬继立为王。细君在乌孙期间约有四、五年,生了一个女儿,名叫少夫。细君死后,武帝又把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嫁给乌孙王。通过和亲,乌孙终于和汉朝结成了长期的同盟。细君为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为汉王朝的安邦睦邻做出了贡献。

前一段时间看了《楚汗骄雄》,对秦汗时期的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又看了王立群教授品评汉代风云人物的视频。 然后我发现,令我感触很深的,不是项羽的末路英雄、霸王悲歌,也不是刘邦的知人善用、平民帝王,更不是吕后的女主称制、刚毅残忍,而是那些美丽哀愁的汉朝和亲公主们的命运。也许是同为女人,我能够感同身受的理解她们身在寒冷的天上脚下的异邦,心在遥远的南国故土,内心是何等的凄凉和悲楚。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时期就开始修建长城,抵御匈奴。到了汉高祖刘邦称帝,又发生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白登之围,刘邦被匈奴冒顿单于打的落花流水,不得不想通过和亲的手段,缓解匈汉两家的关系。当时刘邦想把自己与吕后的独生女儿鲁元公主下嫁冒顿,却遭到了吕后的强烈反对。于是刘邦就只好找了皇族宗师的一个公主,作为鲁元的替身送到匈奴,才得已缓解当时的边境战事。这是西汉历史上第一个和亲匈奴的公主,她在历史中甚至没有留下名字。

到了刘邦的儿子汗惠帝刘盈即位之后,也曾经为了安抚匈奴,送去和亲公主,历史中仍然没有记载这位公主的名字。

直到汉武帝时,汉朝相对匈奴才显得强大了些,西汉王朝在对北方强敌匈奴的常年作战中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在陇西一带大败匈奴,匈奴从此远遁大漠。为了进一步巩固战果,取得彻底的胜利,汉武帝采取大包围的迂回态势、积极打通西域,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武力与怀柔双管齐下,联合西域诸国夹击匈奴。这其中势力强大的乌孙,就成了主要争取的对象。乌孙国也就是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克斯县位于天山北麓西部的特昭盆地。《汉书 · 西域传》中这样写道: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

这是天山脚下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冲,在汉与匈奴的较量中,乌孙国承受着来自双方的压力和拉拢,始终摇摆不定。张骞二度出使西域来到乌孙,带来了汉武帝遣公主下嫁,与乌孙结为兄弟之邦的愿望,于是元封六年(前105年),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被封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刘细君是汉室亲王之女,汉武帝的亲侄孙女,身份气质高贵,仪态举止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嫁到乌孙后被封为右夫人,受到宠爱。可惜细君公主性格柔弱忧郁,来到乌孙后水土不服,语言不通,天山脚下寒冷空旷的环境,游牧民族肉食酪浆的习俗更是让生在明媚扬州,长在锦绣长安的细君公主难以适应,所以心情十分低落,终日只能以弹奏琵琶,吟诗唱歌消遣。更令细君难以接受的是婚姻的无奈,国王昆莫年事已高,而且为了一碗水端平两边都不得罪,在迎娶细君公主的同时,也迎娶了一位匈奴公主,并封为左夫人,这其中的争斗可想而知。昆莫因为自己年迈,要传位给孙子岑陬,匈奴和乌孙都有这样的习俗,新即位的国王要继收上一位国王的夫人为妻子,所以昆莫要求匈奴公主和细君公主再嫁自己的孙子。匈奴公主欣然同意,汉家公主刘细君则万难从命。不得已细君上书汉武帝请求支援,然而她得到汉武帝的回复却是“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万般无奈下,细君公主再嫁岑陬,并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少夫。大概是产后失调,再加心情苦闷不堪,赢弱幽怨的刘细君终于在下嫁乌孙后的第五年与世长辞,终生未能再回中原故里。这是西汉历史上第三位和亲公主,历史记住了她的名字——刘细君。她以16岁的如花年龄,下嫁年已70的昆莫国王,甚至与匈奴公主共事一夫,又在昆莫死后嫁给他的孙子,终于带着满腹的幽怨委屈,和不尽的故土情思,香消玉陨。

细君公主死后,岑陬再向汉家求亲,汉武帝决定再以公主下嫁,这一次,重任落到了已长大成人的楚王孙女刘解忧身上。虽然同样出身高贵,但刘解忧截然不同于刘细君,这是个性格开朗,聪慧乐观,身体健康的姑娘,一颗女儿心中有着不输须眉的勇敢和刚强。对于汉武帝的和亲政策,解忧有着充分的理解,既为汉室子孙,理当为国分忧,边境仍有狼烟,强敌虽远必诛,“正是男儿驰骋时,羡煞红颜”。所以刘细君的遭遇没有吓倒解忧,汉武帝一封诏书,刘解忧慷慨赴西。

汉太初年间(应该是前101年),汉武帝封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岑陬。年轻的公主告别了长安,告别了亲友,像她所崇拜的那些威镇四海的大将军们出征那样,踏上了她自己的征程——和亲之路。山高水远路慢慢,等待她的“战场”将是茫茫草原戈壁,凛凛冰雪寒风,还有西域诸国那错综复杂,勾心斗角的历史舞台。解忧公主也许自己都没有想到,她在这个“战场”上的纵横驰骋会是怎样的可歌可泣,以至数千年后,仍然令人慨叹不已。
解忧公主到达乌孙,依旧被封为右夫人,与左夫人匈奴公主同事岑陬。解忧心里清楚,谁更得宠影响着乌孙与汉和匈奴哪边的关系更亲近,两个女人争的不仅仅是一个男人,更是一个国王,一个王国。然而在开始的较量中,汉家的公主还是落了下风。也许毕竟是风俗人情差的太远,解忧难以很快进入状态,几年下来一无所获,而匈奴公主却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泥靡,成为王位继承人。眼见乌孙日益亲匈奴而远汉。正当此时,转机出现了,国王岑陬病危了。岑陬自知将死,见儿子泥靡年纪实在太小,就立下遗嘱,让自己的堂弟翁归靡继承王位,等到泥靡长大后,再将王位归还给他。岑陬不久去世,翁归靡继承了王位,这位国王身宽体胖,号为肥王。肥王从旧俗,依旧娶了匈奴公主和解忧公主为左右夫人。
或许是渐渐进入了状态,或许是与肥王情投意合,解忧公主再嫁后终于站稳了脚跟,与肥王共生了三个王子:元贵靡,万年,大乐以及两位公主:弟史和素光,成了名副其实的乌孙国母。此后的数十年间,翁归靡对待解忧公主关怀备至,言听计从,乌孙与汉之间书信,人员往来不断,相亲相近,同进同退,与匈奴则日益疏远。在这期间,汉朝的西北边疆安然无事,与西域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密切,丝绸之路繁荣一时,汉朝的威仪和影响进一步远播天山南北,西域诸国都争相与汉交好。解忧的长子元贵靡被立为乌孙王储;西域小国莎车在国王去世无人即位的情况下,决定迎接解忧的次子万年为国王,看重的就是万年一半的汉家血统;龟兹国王降宾几经努力求得解忧长女弟史为妻,深以作了汉家的外孙女婿为荣。和亲政策终于在解忧的努力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随同解忧公主一起远赴乌孙的侍女中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就是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的冯嫽。冯嫽虽然出身低微,但是知书达礼,聪慧而富有见识,尤其能言善辩,沉着稳健,深得解忧喜爱,以姐妹相待。冯嫽到乌孙后,嫁给显赫的右将军为妻,又因为才华出众,被乌孙上层乃至西域各国贵族尊称为“冯夫人”。她不仅陪伴着解忧度过了在异国他乡的漫长岁月,与解忧在宫廷内外互为犄角之势,互相支持,还在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以使节的身份斡旋于西域诸国之间,化干戈为玉帛,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忧在乌孙的风光和乌孙的亲汉激怒了匈奴王庭,在不断的施压均无效果,几次出面干涉都不欢而散的情况下,匈奴单于终于发兵威胁,要求乌孙交出解忧公主,断绝与汉朝的一切往来。然而翁归靡和解忧可不是好惹的,没有丝毫妥协于强敌的意思。公元前72年,解忧公主上书汉宣帝,请求娘家出兵共同征讨匈奴,当时独揽朝政的大将军霍光当机立断,出兵十五万,兵分五路与乌孙共击匈奴,并派校尉常惠前往乌孙帮助作战。大概是数十年前汉朝的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等给与匈奴的打击太刻骨铭心了,匈奴人根本就没敢和汉军正面交锋,一路向北溃败,乌孙军队正好以逸待劳,在半路上截杀。公元前71年,常惠与乌孙兵大败匈奴,同年冬天,匈奴单于亲率数万骑兵攻打乌孙,途中遇到罕见大雪,死伤惨重,活下来人连十分之一都不到,丁零,乌桓,乌孙三国趁机从三面围攻匈奴,使得匈奴全国人口损失十分之三,国力极大削弱,各属国土崩瓦解,从此一蹶不振。至此,汉武帝派张骞出使,细君、解忧两位公主下嫁所贯彻的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的战略计划,通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懈经营,终于圆满实现了。
匈奴的大败使得解忧公主在乌孙国的威望空前的高涨。翁归靡更是上书汉朝,请求为自己的长子元贵靡再迎娶一位汉家的公主。汉宣帝随即封解忧公主的侄女刘相夫为公主,让她在长安上林苑居住,学习乌孙语言习俗,为成为未来新的乌孙国母做准备。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汉朝送公主下嫁的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至敦煌还未出塞的时候,乌孙国传来噩耗,肥王翁归靡病逝。随即到来的王权之争中,解忧公主又要为自己的祖国而战了。翁归靡在世时,立解忧生的长子元贵靡为王储,又即将娶汉家的公主为妻,如果娶到了,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可就差那么一点点。而按照上代国王岑陬的遗愿,王国是属于匈奴公主所生的王子泥靡的,翁归靡只是代管,将来还是要交还给泥靡的,现在翁归靡已死,这位默默无闻了几十年的王子终于不甘寂寞了。
或许是因为泥靡更名正言顺一些,或许是因为元贵靡还显年轻,不够有力,总之在这场较量中,汉朝的外孙不敌匈奴的外孙,乌孙贵族最终推举泥靡作了新国王,号称狂王。西汉朝廷见元贵靡没能成为国王,立刻召回了一直在敦煌观望的公主刘相夫,单方面取消了婚约,这样一来,在乌孙的解忧公主陷入了更加孤立无助的境地,汉和匈奴在乌孙的势力此消彼长,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政治似乎就是这么残酷,一场变革之后,汉在乌孙的影响,汉和乌孙多年的亲善交往,解忧在乌孙多年努力经营的成果,似乎一夜之间就付诸东流了。
为了遵从乌孙习俗,更为了维护汉在乌孙的势力,解忧公主毅然做出决定,再嫁狂王泥靡。泥靡不愧是称为狂王,大概是因为从小被压抑,饱尝孤独冷漠的滋味,性格非常残暴凶狠,统治乌孙倒行逆施,搞的全国上下怨声载道。不用问,狂王和解忧公主夫妻不合,虽然公主为狂王又生了一个儿子鸱靡,情况也没有丝毫的改善,时常剑拔弩张。生死存亡,怎么办?向来聪慧刚强的解忧公主决不会坐以待毙,尤其在经历了数十年和亲岁月的磨练后,智慧和胆识都比狂王高出一筹,更不会坐视一生心血化为乌有。
经过缜密分析,解忧认为狂王的倒行逆施,众叛亲离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采取行动除掉他的时机已经成熟。又利用匈奴公主与翁归靡所生的儿子乌就屠对狂王的不满,联合出使乌孙的汉朝使者,为狂王摆下了“鸿门宴”。席间派人拔剑刺杀狂王,可惜剑刺偏了,狂王负伤骑马逃走。至此双方终于兵戎相见,风云突变。乌就屠仓皇出逃,狂王迅速带兵将解忧公主和汉朝使臣包围在乌孙都城赤谷城,汉朝西域都护府发兵解围,将参与刺杀的使臣押回长安斩首,再派使臣张翁前往审理此案,安抚狂王,以求和解。这本来是走个形式,意在暂且平息事端,趁机削弱狂王。可是愚蠢的张翁竟然没能理解朝廷与解忧的默契,来到乌孙后居然大模大样的开审,甚至揪住解忧公主的头发破口大骂。解忧自然不服,再次秘密上书汉宣帝。果然,过不多久,朝廷下令押回张翁斩首,而与张翁同去的副使也因白白错过了杀死狂王的大好机会,回到长安后被施以宫刑。
趁着这个不可开交的时候,匈奴公主所生的乌就屠逃到北山,扬言母家匈奴将派兵平乱,于是乌孙国中亲匈奴派的势力全部归附,欲夺取全国,与屯结于边境的汉朝西域都护府大军紧张对峙,战争一触即发,汉与乌孙多年来的“兄弟之邦”之盟眼看要毁于一旦。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为了民族大义,女外交家冯嫽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前往劝说乌就屠。冯嫽利用自己卓越的见识,出色的口才,以及多年来对西域诸国形势的了解,对乌就屠晓之以理,剖析利害,并以汉朝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对乌就屠施加压力,终于劝说成功。最后乌就屠表示,只要汉朝给他一个名分,愿意安于“小号”。
汉宣帝得知此事后,征召冯嫽万里入朝,详细陈述事情始末。冯嫽在皇帝面前侃侃而谈,上至西域诸国山川地理,风俗人情,下至乌孙各派渊源,利害关系,无一不精,条理清晰,口若悬河,语语中的。汉宣帝大为赞赏,于是破天荒的委任冯嫽为正式的汉朝使节,乘坐锦车,持汉朝节仗,代表皇帝出使乌孙及西域诸国。以女子持节仗出访,不仅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在数千年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中也难得一见。而且在十年后,乌孙国内再起动荡,已经回归长安养老的冯嫽,为了巩固民族关系,不顾年逾古稀的高龄,毅然上书皇帝,再次持节不远万里出使西域诸国,勘为千古楷模。这是后话了。
冯嫽出使不辱使命,揭穿匈奴挑拨离间的诡计,并多方调节斡旋,终于使乌孙全国上下愿意接受汉朝的安排。汉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乌孙国一分为二,立解忧公主长子元贵靡为乌孙大昆弥(昆弥即国王),统六万户,立乌就屠为小昆弥,统四万户。至此风波终于平息,乌孙上下相安无事,汉与乌孙的边境再次迎来平静安宁。两年之后,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和幼子鸱靡相继病故。公主的孙子星靡即位为大昆弥,颇为软弱,乌孙国内的势力大多归附了乌就屠,解忧觉得自己在乌孙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回想当年武帝时,那个年轻的公主意气风发,怀着满腔豪情,不远万里来到这天山脚下的异邦,谁想这一待就是整整五十年啊!为了汉家的江山,为了民族的和好,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年华的满腔的心血智慧,先后嫁给父子两代三位国王,身历四朝变迁,历尽沧桑,受尽委屈,经过了无数惊涛骇浪,血雨腥风,化干戈,定基业,一身担起两国数十年的和睦安宁,自认为祖国做出了艰苦卓绝的牺牲,无愧于汉家。如今岁月无情,漫天的风沙吹皱了如花笑靥,无情的冰雪染白了满头青丝。每当午夜梦回时,枕畔腮边拭不干的两行思乡的泪,也只有自己才知道。是啊,离家千万里,和亲数十年,纵然曾经风光无限,纵然曾经柔情似水,也从来没有一日不曾思念故土,也许,是该回家了。
公主上书汉宣帝,表示“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情词哀切,天子为之动容,派人接回了解忧。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年逾七十的解忧公主携三个孙子终于回到了阔别了整半个世纪的长安城。红颜离家,皓首归来,长安繁华依旧,女儿青春不再,不独公主自己,连汉宣帝都感慨万千,以极高的规格接待和安置了这位大汉的功臣。解忧在长安安享了两年的晚年时光后去世,乌孙带回来的孙子们为她守灵。这之后过了十六年,才有了著名的昭君和亲匈奴。

历史是一条河,青春也是一条河,当青春融进了历史,等待它的不是被淹灭,而是千古流传。细君也好,解忧也好,冯嫽也好,虽不曾征战沙场,杀敌立功;也不曾著书立传,明典治国,但她们的奉献和努力,甚至她们的柔情和眼泪,依然功在当代,泽被后世,即使数千载岁月变迁,沧海桑田,终难磨灭。莽莽乾坤留倩影,悠悠青史占风流。愿今天这点承载着敬慕和感念的浅陋文字,能些许告慰那些寂寞的香魂。

解忧公主...
刘解忧(前120-前49年),亦称解忧公主,楚王刘戊的孙女,西汉和亲公主。
刘解忧出身皇族,祖父刘戊曾是霸居一方的楚王。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刘戊参与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兵败身亡。从此,刘解忧和她家人长期受猜忌和排斥,落入无法扭转的苦难之中。当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因“和亲”远嫁乌孙国王而郁郁以终之后,汉武帝为巩固与乌孙的联盟,于太初四年(前101年),将年仅二十的刘解忧,嫁给乌孙国王之孙岑陬。
猎骄靡死后,刘细君依照乌孙国风俗,再度嫁给猎骄靡之孙、继任乌孙国王军须靡(继位前担任岑陬之职)。[3]
太初四年(前101年),刘细君去世,汉武帝再以刘解忧为公主,嫁给军须靡为妻。军须靡与胡人妻子所生之子泥靡年幼,军须靡临死前,把国事托付给堂弟翁归靡,说:“泥靡长大后,便把政权归还给他。”翁归靡继位后,号称肥王,仍与刘解忧通婚,生有三子二女:长子元贵靡;次子万年,为莎车国王;三子大乐,为乌孙左大将;长女弟史是龟兹国王绛宾之妻;小女儿素光是乌孙若呼翕侯之妻。[4]
肥王对解忧关怀备至,言听计从,从而也拉近了汉廷与乌孙国的密切关系,双方信使往还,不绝于途。那边被冷落的匈奴公主不断向娘家告状,激怒了匈奴单于出面干涉,双方闹得很不愉快,以至于大有一触即发而诉诸战争的态势。
随同解忧远嫁乌孙的蜂女冯嫽,也是一位知书达礼,明敏爽朗的女子,兼有特殊的语言才能,解忧待她如姐妹,到了乌孙国后为她物色到一个乘龙快婿,嫁给位高权重的右将军为妻,这样解忧与冯妹在王庭内外连成犄角之势,对乌孙国的政治等事,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汉宣帝本始三年,匈奴单于终于发兵威胁乌孙国,大言不惭地要乌孙国王献出解忧公主,并和汉廷断绝一切关系。面对匈奴人的欺凌与勒索,肥王与解忧大为震怒,火速遣使邀请汉廷出兵,分进合击,对付匈奴。当时汉廷由大将军霍光独揽朝政,立即派兵分五路进击,又派人到乌孙监督作战。
匈奴人听说汉军分五路出击,当年卫青、霍去病的神勇,使他们几乎全军覆灭的往事记忆犹新,不敢和汉军正面作战,一路向西北逃窜,乌孙国的军队正好以逸待劳,拦腰截击,匈奴人迅速败下阵来,死亡四万人,损失牛马羊及骆驼七十余万头,从此一蹶不振,汉代北方边疆得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平静。
汉廷与乌孙国通过这次军事合作,双方关系更加水乳交融,解忧在乌孙国的地位如日中天,就连她的婢女冯嫽也被称作冯夫人,活跃在王公大臣之间,受尽礼遇尊敬,而且还代表汉廷,锦车持节,宣抚西域各国。
人算总不如天算。可惜肥王不久之后一病不起,王位归还了岑陬的儿子泥靡,也就是匈奴公主的骨肉,于是解忧的势力,乌孙的强盛,汉廷与乌孙的大好关系、一夜之间付诸东流。
泥靡自幼饱尝冷漠滋味,如今当了国王,施展出倒行逆施、暴虐无道的手段,弄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大家都称他“狂王”。“解忧公主依照乌孙的习俗,无可奈何地第三度再嫁给狂王,并为他还生了一个儿子叫鸱靡;两人感情不睦,国内反对狂王的声浪此起彼落,不久之后,狂王把肥王的一个儿子杀死,乌孙国就此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之中。
汉廷派遣常惠等人率兵前往乌孙国进行军事干预,并利用冯夫人能言善辩的口才,以及她对乌孙国内部情形的了解,多方疏通,说服各方派系,揭穿匈奴人的挑拔诡计,使乌孙接受汉廷的安排,解忧与肥王所生的大儿子贵靡为大国王,统治六万户,封匈奴公主所生的乌就奢为小国王,统治四万户。双方分而治之,暂且相安无事。
时光荏苒,又是若干年过去了,解忧所生的长子贵靡和幼子邸靡相继病死,乌孙国人都归附匈奴公主所生的乌就奢,再加上汉朝已大不如从前,解忧的处境也不复当年。
打从汉武帝太初年间,解忧意气风发踏上征途,到如今汉宣帝甘露初年,她在西域已经生活了五十多年,当年是粉白玉嫩的及笄少女,此时已是鸡皮鹤发的老太婆。
感时伤逝,一阵阵萧索苍茫的情绪袭上心头,解忧自认已经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美貌与心力智慧,为国家的前途作了最大的牺牲,如今在远隔千里的异域经历了四朝三嫁,受尽委屈,于是上书表示“年老思故乡,愿得骸骨归汉地。”情词哀切,汉宣帝为之动容,于是派人把她接回来。
红颜出国,白发归来,解忧在去国五十多年后,偕同两位孙儿回到长安,物是人非,感慨不已,汉宣帝赐给她田宅奴婢,奉献之仪如公主,以酬劳她为国牺牲的坚苦卓绝精神。

文成公主


介绍一下唐诗中说过汉朝嫁到乌孙的和亲公主
随同解忧远嫁乌孙的蜂女冯嫽,也是一位知书达礼,明敏爽朗的女子,兼有特殊的语言才能,解忧待她如姐妹,到了乌孙国后为她物色到一个乘龙快婿,嫁给位高权重的右将军为妻,这样解忧与冯妹在王庭内外连成犄角之势,对乌孙国的政治等事,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汉宣帝本始三年,匈奴单于终于发兵威胁乌孙国...

为什么唐诗中以“汉”代“唐”
解析:在唐朝写唐朝皇帝的事情是很忌讳的,所以就用汉皇来代替一下。唐诗中多以汉喻唐。杜甫《兵车行》中也以“武皇开边意未已”来指说玄宗好大喜功,妄动兵刀……

《寒食》古诗,中的“汉”字有什么深意?
《寒食》主要是描写长安城在寒食节前后的一首诗,是唐朝的诗人韩翃所写。古诗中的“汉”字,出自于诗句的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在这里的“汉"主要指的是宫廷,这也是在当时的朝代,是诗人们在写诗方面的一个规矩。虽然是一首唐诗,但是在这首诗里...

《寒食》古诗,中的“汉”字是什么意思?表达什么?
《寒食》古诗,中的“汉”字是什么意思?表达什么?——答:“汉”是朝代名,指“汉朝”,在《寒食》古诗中是借指当时的唐朝。因为作者是唐朝人,为了避讳,用前朝汉的皇宫来借指当时的皇宫。【作品概述】《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

为什么唐诗中以“汉”代“唐”
在唐朝写唐朝皇帝的事情是很忌讳的,所以就用汉皇来代替一下。唐诗中多以汉喻唐。杜甫《兵车行》中也以“武皇开边意未已”来指说玄宗好大喜功,妄动兵刀……

为什么唐诗中都把唐称为汉呢?!?
在唐朝写唐朝皇帝的事情是很忌讳的,所以就用汉皇来代替一下。唐诗中多以汉喻唐。杜甫《兵车行》中也以“武皇开边意未已”来指说玄宗好大喜功,妄动兵刀……

什么是唐诗中“以汉代唐”的艺术手法
至于泛泛地用“汉兵”、“汉将”、“汉军”等来指称唐代的将士,唐诗中就更为普遍了。柳宗元《古东门行》中“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其中的三十六将军,原来指的是汉景帝当年派周亚夫率领三十六将军攻击吴楚一事,这里诗人用它来指唐宪宗调兵遣将规模之大。唐代边塞诗人的诗作中则常出现以...

<中国文学>为什么在唐朝许多文学作品中,都用汉代来代指唐朝呢?_百度知 ...
至于泛泛地用“汉兵”、“汉将”、“汉军”等来指称唐代的将士,唐诗中就更为普遍了。柳宗元《古东门行》中“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其中的三十六将军,原来指的是汉景帝当年派周亚夫率领三十六将军攻击吴楚一事,这里诗人用它来指唐宪宗调兵遣将规模之大。唐代边塞诗人的诗作中则常出现以...

什么是唐诗中“以汉代唐”的艺术手法。
至于泛泛地用“汉兵”、“汉将”、“汉军”等来指称唐代的将士,唐诗中就更为普遍了。柳宗元《古东门行》中“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其中的三十六将军,原来指的是汉景帝当年派周亚夫率领三十六将军攻击吴楚一事,这里诗人用它来指唐宪宗调兵遣将规模之大。唐代边塞诗人的诗作中则常出现以...

2024高考新课标一卷语文古诗文默写“借汉喻唐”可以写哪些句子?_百度...
他还创新性地使用了“汉运”、“汉署”、“汉天下”、“汉社稷”等词汇。本题要求写唐诗中以汉喻唐的关于时事的句子,关键点在于“唐诗”、“以汉喻唐”和“时事”。回顾课内诗句,似乎只有高适的《燕歌行》中有两句符合条件,其他能想到的都是课外句子。因此,这道题对学生的古诗积累有一定要求。

长汀县15376218704: 介绍一下唐诗中说过汉朝嫁到乌孙的和亲公主 -
拱奔生血: 文成公主

长汀县15376218704: 介绍一下汉朝和亲到乌孙的公主 看到唐诗中有很多关于公主的诗句 -
拱奔生血: 其实到乌孙和亲的正牌汉朝公主只有一个,就是刘解忧,也就是刘细君.人物生平比较繁杂,你可以去百度她.挺有故事的女子,也挺有才华.

长汀县15376218704: 历史上王昭君的出塞下列诗作: 1 汉家青史上,计拙诗和亲.社稷依明主,按委托妇人 2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饶塞多.这两首诗表达了几种观点?他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你更认同哪个观点?写明你支持这种观点的理由. 你能比较汉初和亲和昭君出塞和亲的异同点吗? -
拱奔生血: 汉初说王昭君出塞其实是弱国去强国之间的结姻,有人认为这是汉朝怕了匈奴和他结亲,所以借女讽刺朝廷,而后来王昭君的儿子做了匈奴的可汗,就有人认为王昭君出塞是成功的,自然写的洒脱.

长汀县15376218704: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这是唐代大诗人张中素写的一首诗. 请回答: 诗 -
拱奔生血: “仙娥”指的是:王昭君 她嫁给了:匈奴单于-呼韩邪 她的出嫁后产生的影响:在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因此西汉末年的和亲是成功的.西汉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

长汀县15376218704: 简要介绍你对唐诗的了解 -
拱奔生血: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

长汀县15376218704: 李白的诗《王昭君》解释 -
拱奔生血: 李白的诗《王昭君》共有两首 王昭君其一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娥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 王昭君其 二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

长汀县15376218704: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塞下曲(唐·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 -
拱奔生血:小题1:静(2分) 小题1:希望民族和睦,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友好相处的思想情感.(2分,意思对即给分)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此外,“炼字”也是诗词赏析的重点,学会鉴赏诗歌用语的妙处.这首诗诗中最能表达主题思想的一个字是“静”; 这首诗表达希望民族和睦,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友好相处的思想情感.

长汀县15376218704: 1、《青玉案》:概述词中“意中人”的形象,并简析词人是怎样塑造她的形象的? -
拱奔生血: 女子孤高、淡泊、自甘寂寞.使用了反衬手法,元宵夜灯火越热闹,越显示出“那人”的孤高、淡泊、自甘寂寞;而穿戴华丽,坐着“宝马雕车”的妇女们,又进一步反衬、突出了那人的性格.

长汀县1537621870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各举一例.在这收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
拱奔生血:来点详细的吧,仔细赏析一下就明白了,呵呵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

长汀县15376218704: 唐诗《忆妾深闺里》诗文及注译?
拱奔生血: 【题目】:长干行(忆妾深闺里) 【年代】:唐 【作者】:李益 【内容】:亿容在线词典提供 www.Erong.com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