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作者&投稿:法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的道理~

告诉人们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就需要站的更高一些,必须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扩展资料: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作朱斌诗)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
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登鹳雀楼

告诉我们,站得高,看得远。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
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一说,作者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但是,根据王之涣及其夫人的墓志铭,则王之涣系垂拱四年(688年)生人,后“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薄”,在开元十年(722年)与夫人李氏成婚时仍在衡水主簿任上,且任职时间一直持续到开元十四年(726年)前后,此后才罢官悠游;
而此时王之涣已经年近四十,经过十五年的悠游后约在天宝元年(742年)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学者李希泌推测,鹊雀楼在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蒲县),与王之涣的老家绛州,同属晋南,故这首诗可能是王之涣在弃官回乡时所作,创作年代约在开元十五年至二十九年(727-741年)。

《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借诗喻理。
字面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则要站得更高一些,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与高瞻远瞩的胸襟。
【参考资料】“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诗歌原文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问题答案
此诗不仅刻画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襟怀.向西远看,夕阳贴着高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要想看到千里之远,就得再登上一层高楼.后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

三、诗词分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任何事情都不要在原地考虑,要目光远大,高瞻远瞩。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则要站得更高一些,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与高瞻远瞩的胸襟。


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登鹳雀楼这首诗表达什么
1、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人们的道理: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则要站得更高一些,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与高瞻远瞩的胸襟。2、诗歌原文: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

登鹤雀楼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呢登鹤雀楼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_百度...
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得更远,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就需要站到更高一些的地方,必须要有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

登鹳雀楼告诉我的道理是什么
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则要站得更高一些,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与高瞻远瞩的胸襟。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

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借诗喻理。字面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则要站得更高一些,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与高瞻远瞩的胸襟。【参考资料】“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

登鹳雀楼这一古诗表达了怎样的道理?
登鹳雀楼告诉我们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就需要站的更高一些,必须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全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翻译: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
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人们的道理: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则要站得更高一些,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与高瞻远瞩的胸襟。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

登鹳雀楼这首诗的道理
登鹳雀楼这首诗的道理如下:告诉我们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就需要站的更高一些,必须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全诗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扩展知识:这首诗前两句写景,“白日依山尽”描写山衔落日,“黄河入海流”描写...

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的道理
告诉人们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就需要站的更高一些,必须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写的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的道理。
这首诗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则要站得更高一些,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与高瞻远瞩的胸襟。

登鹳雀楼的含义
登鹳雀楼告诉我们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就需要站的更高一些,必须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全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翻译: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上海市15261186524: 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召蒋齐铭:[答案] 《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借诗喻理.字面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则要站得更高一些,要有积极进取的...

上海市15261186524: 登鹳雀楼这首诗揭示的哲理是什么 -
召蒋齐铭:[答案] 《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该诗还几次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上海市15261186524: 登鹳雀楼告诉我们的道理 -
召蒋齐铭:[答案] 《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借诗喻理.字面意思是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则要站得更高

上海市15261186524: 登鹳雀楼 古诗的道理是什么 -
召蒋齐铭:[答案] 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上海市15261186524: 登鹳雀楼这首诗体现出了什么? -
召蒋齐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告诉我们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就需要站的更高一些,必须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

上海市15261186524: 《登鹳雀楼这首诗告诉我们只有什么才能什么的人生哲理. -
召蒋齐铭:[答案]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效国家.

上海市15261186524: 登鹳雀楼这首诗.诗中隐含哲理的诗句是()它告诉人们什么() -
召蒋齐铭: 《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借诗喻理.字面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告诉我们: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则要站得更高一些,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与高瞻远瞩的胸襟.【参考资料】“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上海市15261186524: 《登鹳雀楼》这首诗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召蒋齐铭: 告诉我们对生活的不断追求与进取心理,同时,也启示人们,人类的知识与前途,一如这浩渺世界广阔无边,应当永不停息地奋斗.

上海市15261186524: 登鹳雀楼这首诗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精神 -
召蒋齐铭:[答案] 一共三首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李益 《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

上海市15261186524: 登鹳雀楼诗歌后两句蕴含着怎么样的生活哲理 -
召蒋齐铭: 登鹳雀楼诗歌后两句蕴含着(登得高,看的远,告诉我们要创造条件,不断追求,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的生活哲理. 供参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