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代书生衣服的名称

作者&投稿:井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书生服饰的描写 要女扮男装~

只见他相貌俊美异常,双目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手中折扇白玉为柄,握着扇柄的手,白得和扇柄竟无分别。这一段,使我想起了苏轼的词《贺新郎》有“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之句。这人执扇的手便如白玉一般,不知他容貌是怎生好看的模样?

也不知道她怎么打扮的,肤色微暗,双眉亦粗,五官虽是十分清秀,却和女儿妆时大为不同,头上束着玉冠,穿着改过的锦袍玉带,俨然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公子。有些遗憾手中无扇,未能现少年风流。

沈温良或是许温良。
楚君衍
我祖父的名字也很好听,唤作是徐斯年。

一、衣着和佩饰衣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含义。狭义的衣专指上衣。广义的衣包括了一切用以蔽体的东西。

  1。头衣头衣又称元服。元本义既是头。加元服就是行冠礼。古代贵族与平民的头衣有很大的区别。贵族戴冠、弁、冕,平民戴帻(zé)。

  冠:贵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是成人的标志,是贵族男子的常服。该戴冠而不戴的,是不合礼的。有人为了合乎礼,甚至献出生命。《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卫国内乱,子路用以系冠的缨被人砍断,他放下武器结缨,并说:“君子死,冠不免。”结果被人砍死。古人又有免冠谢罪之说,摘去冠,表示自己有过错,情同罪犯,自降身份。冠是贵族成年所必戴,所以也就成了达官贵人的代称。李白《古风》:“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与童子对举,则冠强调的是成年人。《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而弱冠一词,则指刚刚进入成年。冠的作用主要是被头发束住,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冠圈的两旁有丝绳,用来在下巴上打结,将冠固定在头顶上,这两根丝绳就是缨。戴冠前要将头发盘在头顶上打成髻,用纚(xǐ,或写作縰,是一块黑色的帛)把发髻包住,然后再戴冠。戴上冠后,还要用笄(jī,先秦叫笄,汉代以后叫簪)左右横穿过冠圈和发髻再加以固定。女子不戴冠,只用笄或簪固定发髻。后来固定冠冕的叫衡笄,只固定头发的叫发髻。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发笄尖的一端分作两股,形状像叉子,叫做钗。古代不戴冠的有四种人:小孩、平民、罪犯、异族。

  冕:天子、诸侯、大夫的祭服。《说文》:“冕,大夫以上冠也。”汉代以后只有皇帝才能戴冕有旒,冕旒一词是皇帝的代称。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弁:有皮弁、爵弁之分,是贵族戴的比较尊贵的帽子。皮弁有白鹿皮制作,由几块拼接而成,样子类似现在的瓜皮帽。爵弁是红中带黑的弁,因其颜色与雀头相似而得名,其样子大致与皮弁差不多。

  胄:打仗时用的帽子,加在冠上,秦汉以后叫做兜鍪,再后来叫做盔。杜甫《垂老别》:“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辛弃疾《南乡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指孙权年纪很轻就统率大军。古时戴着兜鍪见尊长跟戴着冠一样,是不恭敬的表现,因此见尊长要免胄。

  帻:平民所戴,在发上复以巾,一直盖到前额。《汉书·东方朔传》中说,有一公主的情夫名叫董偃,由公主引荐给汉武帝,董偃头戴绿帻。颜师古注道:绿帻,贱人之服也。董偃的打扮表明自己是奴仆的身份。后来李白在《古风》中用“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来借指靠不正当手段致富并且骄横的人。

  陌头:俗人的帽子,又称帞头、络头、缲头、绡头等。其形制类似现在陕北农民用羊肚手巾包头的方法,从后而前,在头前额上打结。《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qìao)头。”陌头后代音转称为幞(fú)头。后来幞头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再往后取消了前边的结,将后面的脚用金属丝扎起,衬以木片,称为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后面的脚向上在脑后相交,称为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幞头通常用青黑色的纱制成,所以也叫乌纱,后代俗称乌纱帽。

  留全发、戴冠、巾,是中原地区的正常装束,非中原地区则以披发为常。《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谷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吴越地区的祝发文身观念和中原地区“肌肤毛发受之父母”的观念不同。

  2。体衣衣的狭义是上衣,裳是下衣。《诗经·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襦:短上衣。《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襦,葳蕤(盛貌,形容刺绣之美)自生光。”

  襌:单衣。

  袷(qìa)、复:夹衣。夹衣里可以加絮。《孤儿行》:“冬无复襦,夏无单衣。”复襦指有絮的襦。

  亵衣、泽、衷衣:贴身穿的衣服。司马相如《美人赋》:“女乃弛其上服,表(露)其亵衣。”《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郑玄注:“泽,亵衣,近污垢。”泽相当于现在的汗衫。《说文》:“衷,里亵衣。”后来也写作中衣。

  裘:皮衣,毛向外。

  袍:絮了乱麻或旧丝棉的长衣。《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襺(jián):絮新丝棉的长衣。

  古代上衣的领子有两种:一种是交领,衣领直接连着左右襟,衣襟在胸前相交,左襟压右襟,在右腋下挽结。另一种是直领,领子从颈后沿左右绕到胸前,平行地下垂。

  衽(rèn):衣襟。襟要右掩,所以“左衽”就是异服了。

  裾(jù):衣服身后的下摆。裾在身后,可以长垂至地。曹植《神女赋》:“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褎(xiù):同袖。又称袂(mèi)。如连衽成帷,举袂成幕。

  袪:袖口、袖子。

  绅:古人长衣外要系带,带子在腹前打结,余下的下垂部分就是绅。《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子张书诸绅。”绅下垂,可以临时提起来当作记录本。古时有“缙绅”一词。缙又可写作搢,义为插,指插笏(hù,手板)于带,在君臣相见时作为记事或指画时用,所以缙绅成为高官的代称。

  帛:丝织品的统称。

  褐(hè):麻、毛织品。布和褐是同类的东西,区别是布细褐粗。读书人未做官时穿的常服用布制成,所以布衣就成了未做官的读书人的代称。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布衣指杜甫自己未出仕时。

  裳:裙。古代男子也穿裙。

  绔:也写作袴,裤子。古代的裤子只有两个裤筒,没有前后裆。纨绔是有钱人穿的,纨是织造得较为细致的生绢,由来纨绔专指富贵而又不务正业者。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与现在相似的裤子古代叫做穷绔。穷绔的通行名为裈(kūn)。《世说新语·任诞》:“刘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宇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还有一种名叫犊鼻裈的,就是后代的短裤、裤衩。《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裈,涤器于市中。”相如在市场上穿犊鼻裈,是为了出其丈人卓王孙的丑。

  蔽膝:遮住大腿到膝部的服饰,又称袆(yī)、韍(fù,芾)。类似今之围裙。

  邪幅:绑腿。

有很多种,先回答,再补充
白袍:旧指未得功名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或有朝客讥宋济曰:‘近日白袍子何太纷纷?’济曰:‘盖由绯袍子、紫袍子纷纷化使然也。’”宋洪迈《容斋三笔·叶晦叔诗》:“一闲十日岂天赐?惭愧纷纷白袍子。”宋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宋叶适《叶路分居思堂》诗:“白袍虽屡捷,黄榜未沾恩。”

穿的粗布麻衣,背的被的叫书箱或者听说有人叫竹排。(这是穷酸书生)也有穿绮绣,戴珠璎宝饰的,(那是纨绔子弟)


古代读书人穿的衣服叫什么?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

自古读书人的代称?知道的回答下..
青袊:也作青襟,古代读书人常穿的衣服,故代指读书人。还有儒生、书生等,以及书呆子这个带有贬意的称呼。以上是通用称呼,而秀才、举人、举子、进士、探花、榜眼、状元等则是对通过科举的读书人的代称。甚至还有“公车”,如“公车上书”。起因是古时中国朝廷用车马接送到京城考试的读书人,因此后来人...

古人对衣服的雅称
8. 青衿:古代学子所穿的衣服,衿指衣领,青色象征着书生的身份。

青衫指的是什么?
青衫在古代是指学子或书生所穿的衣服,具体为青色的衣衫或黑色的衣服。这一词汇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代指学子或书生。例如,南朝梁江淹的《丽色赋》中描述了古代学子离开江 南时的情景,其中提到“弟子曰:玉释佩,马解骖。濛濛绿水,褭褭青衫。”这里的“青衫”即指代了学子。在宋代,青衫也被用来指代...

古代书生服装叫什么
1、在古代,书生常戴高挺且方正的帽子,身着宽松的长袍,这样的装扮被视为文人的雅致。2、宋代时,这种装束被称为“高装巾老局子”,并且常以著名文人名字来命名,例如“东坡巾”、“程子巾”、“山谷巾”等。3、另外,一些巾帽则是根据其寓意来命名的,比如逍遥巾、高士巾等。《米芾画史》记载...

求古代书生衣服的名称
裾(jù):衣服身后的下摆。裾在身后,可以长垂至地。曹植《神女赋》:“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褎(xiù):同袖。又称袂(mèi)。如连衽成帷,举袂成幕。袪:袖口、袖子。绅:古人长衣外要系带,带子在腹前打结,余下的下垂部分就是绅。《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

求古代书生衣服的名称
裾(jù)为衣服身后的下摆,裾在身后,可长垂至地。曹植《神女赋》:“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褎(xiù)为袖。又称袂(mèi)。如连衽成帷,举袂成幕。袪为袖口、袖子。绅为长衣外系带,带子在腹前打结,余下的下垂部分即绅。《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

求古代书生衣服的名称
古代书生的衣物名称及其象征意义颇为丰富,其着装体现出等级和身份的差异。首先,头衣分为元服,即贵族男子的冠礼标志,贵族戴冠(如冠、冕)、弁、冕旒,平民则戴帻。冠是成年和地位的象征,如李白诗中的"冠盖何辉赫",而免冠则表示谦逊或罪过。冕是天子、诸侯的祭服,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体衣方面...

古代书生的装扮是什么样的 古代书生的装扮介绍
1、文人平时喜爱戴造型高而方正的巾帽,身穿宽博的衣衫,以为高雅。2、宋人称为“高装巾子”,并且常以著名的文人名字命名,如“东坡巾”,“程子巾”、“山谷巾”等。3、也有以含义命名的,如逍遥巾、高士巾等。《米芾画史》曾说到文士先用紫罗作无顶的头巾,叫作额子,后来中了举人的,用紫...

古代书生的打扮
头部。古代书生多以“髡发”为主,也有些书生喜欢盘发或留长发。头发短的书生会披上一顶黑色的斗笠,长发的则会梳上一对“蝴蝶翘”或直接束上发带。身体。古代书生的服装,大多以襦裙和大褂为主,下摆通常到脚踝处,上面会褶成一条条褶皱,外面会披上一件大褂,大褂宽袖下摆分叉。书生释义 书生,...

青川县19127182233: 一个关于北宋时期服饰名称的问题北宋时期平民或者书生所穿着的衣服名?
蒸俩心脑: 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裰」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宋时常服有如下几种:"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窄身两种类型:有官职者着锦袍,无官职者着白布袍.

青川县19127182233: 古代书生、秀才的服装、装饰.还有上京赶考时,背着的筐子叫什么名字? -
蒸俩心脑: 穿的粗布麻衣,背的被的叫书箱或者听说有人叫竹排.(这是穷酸书生)也有穿绮绣,戴珠璎宝饰的,(那是纨绔子弟)

青川县19127182233: 汉朝、唐朝、宋朝、明朝读书人的服饰 -
蒸俩心脑: 汉代服装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 西汉建立时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皇...

青川县19127182233: 红袖代表年轻女子,什么代表年轻男子的两字词 -
蒸俩心脑: 青衫 黑色的衣服,古代指书生.

青川县19127182233: 古代男子服装的所有名词. -
蒸俩心脑: 最早的服装应该是在劳动中起源的.相传,古时炎帝神农氏的形象是:身着红色襦,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东西,小腿着绑腿,头戴鸟羽帽,足踏皮制鞋,手执农具,俨然是一幅农人的画像.而传说中老百姓民头上戴的不是羽毛帽,而是戴尖帽...

青川县19127182233: 自古读书人的代称?知道的回答下.. -
蒸俩心脑: 秀才 儒生

青川县19127182233: 有什么好听的古代衣服的名字
蒸俩心脑: 路过说说,杨玉环穿过珍珠水纹衫,曹操穿过乾坤如意袍,黛绮丝的紫金圣女袍,... 有什么好听的古代衣服的名字 梅花纹纱袍、娟纱金丝绣花长裙、丝绸罩衣、菊纹上裳、...

青川县19127182233: 求古装衣服名称 -
蒸俩心脑: 1、质孙服 质孙服,古代服装名,又称“只孙”、“济逊”.汉语译作“一色衣”,明代称“I撒”(曳撒或作一撒)的一种衣式.元、明时都有服此者. 质孙的形制是上衣连下裳,衣式较紧窄且下裳亦较短,在腰间作无数的襞积,并在其衣的肩...

青川县19127182233: 1.帮忙描写一下古代神话中龙女的服饰. 2.帮忙描写一下古代穷书生及樵夫的服饰. 3.还有古代富人所穿的服 -
蒸俩心脑: 3.富人所穿都是以紫色或淡绿为主 2.穷书生以白色为主 樵夫以灰色为主 1.龙女可加两片龙鳞的长袍

青川县19127182233: 我想知道古代的男子服装分别叫什么? -
蒸俩心脑: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