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刘邦是直到临终前才明白,当年乌江岸边,项羽为何选择自刎?

作者&投稿:白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暴秦无道,历经二世而亡,秦末起义军中出了两位非常杰出的首领,项羽和刘邦。

本是推翻秦朝义军的同路人,最终却兵戎相见。项羽兵败,最终在垓下被围,突围至乌江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古今不知有多少人扼腕感叹,项羽本可东山再起,为何自绝前程。而作为当事人的刘邦,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似乎发现了当年的秘密。

楚汉相争,胜负未定

楚汉之争,是两大霸主之争,霸王项羽虽然最后失败,但是人们依然尊重他,后人对项羽也有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世人认为项羽的勇猛古今没有第二个人能媲美。

刘邦成为了最后赢家,在很多人眼中,刘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为人奸诈,而且还很好色;而楚霸王项羽为人光明磊落,而且非常义气,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

回想楚汉战争的四年,刘邦真的很艰难,从一开始便屡战屡败,有两个场景让他无法平静。

一、鸿门宴事关生死存亡的危机,正向刘邦逼近,刘邦却茫然不知。

与当时作客于刘邦军中的张良曾有生死之交的项伯,不忍心看到好友丧身于玉石俱焚的兵劫之中,于深夜暗入敌方军营,刘邦置酒相待,把樽祝寿,极尽殷勤;又与项伯约定,将自己唯一的爱女许配项伯之子。

在做了足够的铺垫之后,刘邦才向这位刚缔结了婚姻之约的“亲家翁”转入正题:“我进入关中,一土一木不敢妄动,统计吏民户口,封存官府库存,只为等待项将军前来处置。

分遣兵将,驻守函谷关,只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出入,预防意外事故发生。日夜盼望项将军早日到来,岂敢有二心!恳请项伯兄代向项将军致意,我决无背叛自立之心。  

项伯连夜返回军营,把刘邦的话转告项羽,并真切地劝解:“如果没有刘邦先破关中,你能轻易入关?现在他立有大功而你却要出兵进攻,这是违背道义的。

不如借他前来解释的机会,以礼相待,重修旧好。”或许项羽本来就不愿意与刘邦由盟友变为仇敌,或许项羽认为刘邦的解释合情合理,他同意了项伯的意见,传令暂缓进攻。

但谋士范增却力主借机杀刘邦以除后患,项羽又处于矛盾的心态之中。  

次日清晨,刘邦率张良、樊哙等心腹人物,仅以卫士百人随行,前来项羽驻地鸿门,拜见项羽,化解危机。

二人相见,刘邦立即解释:“我与将军同心合力以攻秦,将军血战黄河以北,我转战黄河以南,我自己都未料到能先入关中,得以与将军在此重逢。

由于小人传言挑拨,造成了将军与我之间的隔阂。我面见将军,表明心意,一切听凭裁处。”

率直的项羽,听了刘邦这番似乎出自肺腑的表白,信以为真,甚至对自己一度想攻灭刘邦产生了一丝歉疚之情。   

酒宴开始了。项羽、范增、刘邦、张良四人,依据宾主之礼入席。樽盏交错,笑言相向,却总有一股杀气横压在宴席间——老谋深算的范增,多次目视项羽,让他下令诛杀刘邦,项羽心中已解除了对刘邦的敌意,故意假作不知;

范增一时情急,连举所佩玉三次,暗示项羽,必须痛下决断,项羽仍默然不应。

范增出招楚将项庄,命令他以舞剑助兴的名义,伺机在酒席间刺杀刘邦。项庄入帐,拔剑起舞,满含杀机的目光,不时瞟向刘邦。

剑花如涛,杀气骤至。心中忐忑的项伯,自然看出了其中的奥妙,借“对舞助兴”之名,也入席舞剑。

他故意以自己的身体封闭住项庄指向刘邦的剑路,项庄一时无法得手。张良对席间情势,了然于胸,连忙离席,招呼随侍帐外的猛将樊哙,伺机救援刘邦。

刘邦有了这位“守护神”,才觉得稍微放心。

随后,刘邦、樊哙借口离席,仅带四人取捷径返回霸上军营;留下张良一人虚与周旋。

二、彭城惨败

汉王二年(前205)三月,刘邦利用项羽亲率主力出征田齐、后方空虚之机,亲率汉军主力,出兵东伐。刘邦此次出兵的声势颇大,汉军以及裹胁的“五诸侯” 联军共有五十六万人。

四月间,刘邦及其盟友的军队,三路并进,兵锋直指楚都彭城。由于楚军主力随项羽伐齐,汉军基本未经苦战,就顺利地攻占了彭城。

当时,项羽的都城虽然暂时失陷,但主力军队未曾受损,刘邦却错以为大局已定,根本没有对项羽的回兵反扑作出防范,只知道“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尽显得意忘形之相。

项羽闻报,令诸将继续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回师突袭。

从双方投入的兵力数量而言,项羽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项羽的用兵方略,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围歼战而不是击溃战而展开的。

这固然表现出项羽蔑视对手的气魄,更重要的是项羽对双方实际战斗力的对比,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

战事完全按照项羽的意图展开。

彭城一场恶战,项羽大展神威,自晨至日中,大破汉军。汉军被杀十余万人,溃不成军。楚军又乘胜追击至灵璧东面的睢水岸边,汉军被迫跳下睢水,淹死的尸体遮蔽了水面,睢水为之不流。汉王刘邦也被楚军重重包围,幸得一场大风,刮得窈冥昼晦,楚军大乱,刘邦才得以与数十骑遁去,免遭被俘的厄运。

刘邦准备回老家沛县携带家室一起逃命,不料项羽也派出军队追到沛县,搜捕汉王家眷。刘氏全家逃亡,被乱兵冲散。  

刘邦的父亲、妻子,却在逃亡的途中,被项羽部下所俘虏。

此后,他们以人质的身份,被项羽所扣押。

楚汉战争,虽然刘邦胜利了,但项羽就真的输了吗?人们依然尊重他,后人对项羽也有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世人认为项羽的勇猛古今没有第二个人能媲美。

刘邦成为了最后赢家,在很多人眼中,刘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他为人奸诈,而且还很好色。

如此说来,刘邦赢得了政治,却输掉了精神。十年帝位,征战不息    

刘邦登基之后,实在没有享受“天下太平”的安乐之福,一系列麻烦事,接踵而至,使得这位开国皇帝大有疲于应付的感觉。

在刘邦称帝的当年七月,燕王臧荼就率先起兵反汉了。刘邦不敢大意,亲自领兵平叛。用兵两月有余,才将臧荼俘获。刘邦封自己的好友卢绾为新任燕王,希望他能够镇抚地方,为自己分忧。

不料,后来卢绾的燕国也成为刘邦的一块心病。九月间,项羽的旧将利几起兵反抗。这次起兵的内幕,史书没有记载,我们只知道,又是刘邦亲自领兵平叛。

由此可见,这次叛乱声势和危害性必定不小。汉高帝六年(前201)十月,离刘邦称帝不过八个月,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以“伪游云梦”的方式,诱捕了韩信;随后在“罪名”无法落实的情况之下,贬韩信为“淮阴侯”,限制居住在都城。

汉高帝七年(前200),刘邦亲率大军征讨韩王信和匈奴,匈奴首领冒顿巧设诱敌之计,以四十万精骑将刘邦所率的先头部队围困于白登山(今大同东),长达七日,刘邦面临着被俘的危险,史称“白登之围”。

幸得陈平巧设妙计,才侥幸逃脱。此后一直被视为汉家之羞。 

汉高帝八年(前199),刘邦再度亲率大军在东垣(后改名为真定,今河北正定)讨伐韩王信余部。此战刘邦尽管以优势兵力而获得胜利,但是似乎汉军伤亡很重。

汉高帝十年(前197)九月,很得刘邦宠信的爱将陈豨,在遭受猜忌的背景之下,利用其出任代国相国、并且“监赵、代边兵”的军政实权,起兵造反,自立为代王。

北部边境烽火顿起,形势相当危急。

刘邦不得不再度亲征平叛。此次平叛之战,大规模的战争就持续长达四个月;从陈豨起兵到被太尉周勃击杀,时间更是长达一年多。

无论从规模之大,还是战况之烈而言,在汉家开国之后的平叛之战中可能均是首屈一指的。汉朝廷几乎是以全力来镇压陈豨叛乱的。不仅刘邦“御驾亲征”,而且太尉周勃也统兵参战。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正月,皇帝亲征平叛尚未归来,京城传出了令天下人更为吃惊的消息:贬居长安的淮阴侯韩信,暗中与陈豨勾结,准备在关中发起叛乱,幸亏被他的属官秘密举报,吕后与丞相萧何巧设妙计,诱韩信入宫,在长乐宫的钟室加以诛杀。  同年三月,刘邦与吕皇后密切配合,对另一位功臣诸侯王彭越实施了突袭掩捕、定罪废王、流放入蜀、中途携归、指令属官再度告发谋反、枭首洛阳、诛夷三族、醢其肉遍赐诸侯的残酷手段,灭其族,废其国。酿成了韩信受诛之后的又一场惨祸!  

同年五月,针对着乘秦末战乱之机、占据岭南三郡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佗的割据行为,刘邦深知以汉家朝廷的国力不能开展大规模的南征,又不能承认其割据事实为合法,于是派出能言善辩的陆贾,出使南越,盛称汉家德高力强,凭借着一番令人信服的利害分析,折服了恃强不羁的赵佗。

赵佗接受了汉朝廷颁授的“南越王”封号,承诺了“和集百越”的使命。  

同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刘邦只好强撑病体亲征平叛。乱事已经爆发,刘邦不得不以老病之身亲征。

此役大约历时三个月,刘邦本人还曾中箭受伤,总算把叛乱镇压下去。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发生的燕王卢绾叛乱,更是让刘邦怒不可遏。因为,刘邦与卢绾曾经是关系最为亲密的朋友。

卢绾是丰人,与刘邦同乡同里。卢绾的父亲与刘邦的父亲就是好朋友,最为令人称绝的是,刘邦、卢绾同日出生,为此,邻居们牵羊送酒致贺两家。刘邦、卢绾两人自小到大,始终是好朋友。

刘邦为布衣百姓之时,卢绾就追随左右。及刘邦起兵沛县之时,卢绾就参与其中。

跟随刘邦入汉中时,卢绾为将军。在刘邦出关中东击项羽时,卢绾已经官至太尉。最亲近的朋友居然背叛自己,使得刘邦大感意外,倍感怒火攻心!刘邦的老病之躯,实在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了。  

对于晚年的刘邦而言,除了忧虑国事,最令他苦恼的又是“家事艰难”。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许回想自己的一生,为了权力和荣华富贵,战斗无数,到头来又怎样呢,吕后盯上了大汉的江山,待他死后刘氏江山将会不保,但是已经无力阻止。

既然无力阻止,那就毅然赴死。

也许他明白了自己的老对手项羽在乌江河畔,当时明明有机会坐船逃生,为什么却选择了自杀,因为作为一个英雄,就要英雄般的离去。



项羽看到民不聊生的情况,加上部下将领大量背叛自己,所以项羽才会万念俱灰,乌江自刎。刘邦晚年也是这样,屠杀了大量功臣。

刘邦直到生命的最后才明白项羽为何选择乌江自刎,因为他这个时候才深刻感受到当时项羽的那种绝望和倔强。

因为他知道项羽跟自己不是一类人,项羽是那种为了维护自己的细节可以牺牲生命的人,而自己不是到了他快死的时候他才看透了这点。


刘邦35岁前一事无成是真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第一,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只记载有刘邦驾崩于公元前195年四月,没有明确交待刘邦出生年月以及何年迎娶吕雉。第二,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临终前吕后问他萧何死后谁能为相,刘邦依次推荐了曹参、王陵、周勃(三人也没有出身年月记载),按照常理越往后的人越年轻,因为...

项羽为何战败后选择自刎?
项羽和刘邦临终前都曾经表达过关于自己相信天命的观点,项羽在自刎前曾经对部下说:“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刘邦在临终之时则拒绝了大夫对他所患疾病的治疗并且“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很多人因此而推论,...

许负在刘邦去世前说了哪些话让刘汉王朝又延续了400多年?
许负在刘邦去世前告诫刘邦,必须要在他临终前,送走戚夫人和儿子刘恒,否则她们母子二人便有杀身之祸。因为许负的这一预言,刘邦的儿子刘恒成功脱险,让刘汉王朝又延续了400多年。许负,西汉初年的女相士,河内郡温县人,县令许望与赵氏所生之女。她精通相术,曾为许多王公贵族相面,预言非常灵验。因此被...

汉高祖刘邦临终前,为何要下令处死立有盖世功勋的救命恩人?
汉高祖刘邦临终前,下令处死立有盖世功勋的救命恩人是古来自有“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自古以来帝王都害怕有功之人,怕江山不保,功臣盖主,从而反叛丛生。所以刘邦在汉室刚立,百废待兴之际尚且没有行动,可是到了后期还是没有逃过自己的猜忌之心。将身边的功臣一一铲除。只余萧何不肯放弃诸侯王位...

刘邦是直到临终前才明白,为什么当年乌江岸边的项羽自刎?
刘邦成为最后的赢家。在许多人的眼中,刘邦是一个真正的拖拉机,他正正畸制作,它仍然很好;楚包坑敢于敢,它非常奉献。一个男人有月亮。我回想起了楚和韩战争的四年,刘邦得很厉害,从一开始,有两种情况让他感到安静。首先,红魔盛宴有困境,靠近刘爆,刘爆是无知的。张亮参观了在刘建军曾经有过很...

刘邦是直到临终前才明白,当年乌江岸边,项羽为何选择自刎吗?为什么?_百...
况且随我西渡的八千江东子弟无一人回来,我有何脸面去见江东父老!一番对话后,一代霸王项羽自杀而死。项羽自杀前说的话,真正重要的是前半句,就是这句:上天要灭亡我!项羽就算是到了临死前,也没有意识到自已做的一切有什么错误,而是将自已所有的失败归结为上天要灭亡,这个道理刘邦会明白吗?刘...

人们常说,历史成王败寇,项羽选择自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因为想要活下去心的一旦去世了,身体好好活着可能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因此晚年的刘邦就拒不接受御医的治疗,因为她早已清晰,自身即使好好活着也没有任何的价值了,这时的自身如同当初被逼至乌江的项羽一样,委曲求全比不上勇敢地去世。所以为什么要说刘邦在自己临终时,才明白了项羽会选择自刎,而非逃走...

刘邦不愧为一代帝王,临终前的三大举措保住大汉江山407年
汉朝是个传奇,第一寿命最长,第二影响非常大,第三疆域非常辽阔,通西域,开拓岭南,而且一切都要归功于开国帝王刘邦,他临终前的三大举措保住大汉江山407年。作为开国君王的刘邦,一生过得其实并不轻松。早年混迹乡间,做个流氓无赖,中年奋起造反,经过数年争斗成了天下之主。当了天下之主之后,刘邦依旧不得清闲。无数的...

刘邦了临死前的预言是什么,竟然在几十年后还引发天下大乱?
刘邦在平定淮南王英布谋反中,身受重伤不久于人世,当时他对东南地区非常忧心,便想着安排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宗室子弟去镇守东南地区,当时他的侄子刘濞在平叛淮南王英布的战场上非常英勇,于是刘邦便下令让刘濞出任吴王,管理东南一带,但是在刘濞进宫面圣谢恩的时候,刘邦好好观察了一下刘濞的面相,说了一...

刘邦是直到临终前才明白,当年乌江岸边,项羽为何选择自刎吗?
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吕后请来的医生对刘邦说“病可治”,但是刘邦却拒绝了,他想死吗?当然不想,他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但是他偏偏选择不去医治,说这是天命,阎王要收他,扁鹊也救不了。刘邦为何会在这一刻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不外乎两个原因...

丛台区17531774911: 关于刘邦”非刘氏不王”的白马盟誓刘邦为了世世代代统治,临死时曾召集大臣立下”白马之誓”,规定”非刘氏不王”.终汉代四百多年,吕干政封了吕姓... -
照些盐酸:[答案] 长沙王吴芮:刘邦封,因为没有过错,直到汉武帝时因为绝后才灭国.楚王韩信:被吕后杀.淮南王英布:被刘邦剿灭.赵王张耳及其子张敖:张敖因贯高谋反牵连被废为侯.梁王彭越:被污谋反,先被贬为平民,后被吕后阴谋害死.燕...

丛台区17531774911: 读,《大风歌》,完成练习.(1)《大风歌》表达了刘邦荣归故里的得意之情和安邦定国的迫切心愿.第一句写刘邦回忆当年_____________的事情.第二句写... -
照些盐酸:[答案] 4、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10分+4分)(一)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 ,(1分*6=6分)(1)大风起兮云飞扬, , .(刘邦《大风歌》)(2

丛台区17531774911: 刘邦主要是靠谁当上皇帝的?
照些盐酸: 汉高祖刘邦自幼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是个十足的流氓无赖,直到年近中年方才娶妻,论才能、勇略他都不及项羽的十分之一,然而,在楚汉争霸的角逐中,刘邦却能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中逐步增长经验,最终战胜了项羽,平定四海,建立了...

丛台区17531774911: 鸿门宴 电影里 刘邦死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
照些盐酸: 这句话是指赴宴之前而非赴宴之后,主要是刘邦针对张良的一个以退为进的小伎俩,刘邦当时已然无计可施,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周围的亲信身上!他这句话的具体意识是“想要活着赴完鸿门宴,我只能强迫自己失去思考的能力,无条件的去信任你们这些好同伴,好部下,我的命就交付于你们”

丛台区17531774911: 鸿门宴读后感500字 -
照些盐酸:[答案] [鸿门宴读后感500字]鸿门宴读后感500字1. 《鸿门宴》所叙述的是楚霸王项羽,刘邦在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雄视天下之心,因此举办了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准备除掉刘邦,鸿门宴读后感500字.而刘邦最终在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帮...

丛台区17531774911: 刘邦在“鸿门宴”中转危为安的关键是什么? -
照些盐酸: 刘邦在“鸿门宴”中转危为安的关键是项羽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以及刘邦手下谋士张良的机智灵敏、随机应变,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刘邦本人的圆滑和察言观色后的善断,综合以上三点,刘邦能够化险为夷,逃离虎口.

丛台区17531774911: 【高一语文】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原文: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翻译: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能入关呢?非常不明白←←我们老师... -
照些盐酸:[答案] 项羽也无必胜的把握能入关,因为他是靠打的. 刘邦不用打就入关了.项羽再靠他的威慑力就能赶走刘邦入关了. 可以说项羽捡了刘邦的便宜. 原文那句话的潜台词相当于刘邦帮项羽入了关,没必要纠结表面意思.中国人说话就是那么绕. 但考试的时候你...

丛台区17531774911: 谁知道棒球的规则? -
照些盐酸: 关于投球的规定 投手可以采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两种姿势.投球前均须用脚踏触投手板.正面投球只许向击球员投出.投球动作开始后,动作必须连续,不得中断.侧身投球可以向有跑垒员的垒位传牵制球,但投球动作开始后,只许投向击球...

丛台区17531774911: 走进历史的长河 作文 -
照些盐酸:[答案] 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奔腾,流过了五千年的岁月,见证了无数华夏文明,也尽显了各代王朝地兴与衰.走进历史的长河,我看到了当年刘邦一统天下的雄姿,我看到了朝堂之上,刘邦正在询问诸位王公大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的回答皆不得要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