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界当中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宾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门所说的欲界,色界,无色界分别指的是什么?~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色界是虽无欲,却仍有形,有相,有物质的世界,无色界指超越物质之世界,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之天界。
1、欲界
欲界是一个佛教用语。佛教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从六趣本身,又将天、人、阿修罗称为三善趣或三善道,将地狱、饿鬼、畜生称为三恶趣或三恶道。
有佛、菩萨来此度生及有修行成圣果者,又称凡圣同居地。人天合为十善趣。此立足于人,地狱在下,最底层是无间地狱;天在上,他化自在天位居最上。
2、色界
色界,宗教术语。佛根据世间人(病中佛)功德多寡和妄心善恶将世间人划分为六道。其中天道又划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
六道又可根据欲、色、无色划分为三界。其中色界此界,远离食、色之欲,但还未脱离质碍之身。
3、无色界
谓此界有情之生存,固无色法、场所,从而无空间高下之别,然由果报之胜劣差别,则分为四阶级,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处,故又称四无色、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天、四空、无色界诸天;
无色界为三界之一,又称无色天。“色”是质碍的意思,无色就是没有质碍,即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所得到的自由状态。无色界没有物质现象,只剩下受、想、行、识四种生命特性。

扩展资料:
三界中的欲界(梵语kama-dhatu),共有六天,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此六欲天有饮食之欲、男女之欲、乃至五欲之乐,欲解脱欲界之境,必须从饮食、男女、乃至五欲之乐净化之,才能出欲界天。
三界中的色界(梵语rupa-dhatu),共有十八天,亦称四禅天;初禅有三天,二禅有三天,三禅有三天,四禅有九天。
色界天没有饮食之欲、男女之欲,仅是禅定暂时伏住,没有女人之相,唯有男身,尚有宫殿,亦有现象界,禅悦为食,欲解脱色界十八天之生死,必须观色相皆空性,了知诸法本空,幻化而有,不应著迷色相之法,才能出离色界天。
三界中的无色界(梵语arupya-dhatu),是连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这是无色界众生所住的世界,共有四空天,欲出离空天之生死,必须了知心意识当体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离,见达自性,当下即可出离无色界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欲界
百度百科——色界
百度百科——无色界

欲界、色界及无色界等三界。其中在欲界有六重天,色界有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共有二十八天。
1、欲界六重天包括四大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有佛、菩萨来此度生及有修行成圣果者,又称凡圣同居地。立足于人,地狱在下,最底层是无间地狱。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
2、色界天共分二十二层,每高一层,对色之著就减一分,因色著所造诸业就轻一分,所得福报就多一分。分别为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恼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3、无色界又名为四无色天,指超越物质之世界,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之天界。可分为四天,即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四种禅定境界能超离于一切物质现象的缠缚,依止于精神现象而存有,此定从境得名,所以名为无色定。

扩展资料
欲界的六天还有男女之别,也有婚姻嫁娶,但是不像人间的男女关系。以他们满足欲望的方式而言,四大王天、忉利天是以气和合阴阳。焰摩天则只要互相靠近,兜率天藉着互相牵手,化自在天彼此深深对看,而他化自在天只要短暂的对视即是。
而色界的众生则已经摆脱了对欲望的执着,只是尚未从形体的束缚中解脱。所以无论是居住的地方,或是本身的形体已经十分净妙,但是仍有形质。而他们与欲界众生最大的差异,是他们已经离了淫欲,只有清净微细的形色,所以他们已无男女之别,而以光明为他们的语言与食物。
至于无色界的四天,更是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存在,是厌离物质色想而修四无色定的有情众生死后所生的天界。自然没有男女相之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道

一、欲界

一切众生确实是本真的清净,因为他们妄有的知见,才有虚妄的习气产生,这些习气分为内分与外分两种差别。所谓内分就是分于众生身体之内,由于各种爱欲的熏染,发起妄有的情意,情意积聚不休,就能够产生爱水,所以众生心中忆想美味,口中就会流出口水,心里忆想某一个人,或怜爱或痛恨,眼中就会泪水充盈,贪恋追求财宝富贵,心中爱涎流露,身体就会丰润光泽,心中贪着淫欲,淫根自然流出液体,阿难!这些欲爱虽然各有差别,但流出爱水的结缚却是相同的,润湿的爱水不能升腾,而是自然从于下坠之势,这叫做内分。
所谓外分就是分于众生身体之外,因为渴求仰慕之心,追求一切胜妙境界,发生虚妄的想象,想象积聚不休,就能够产生胜妙的气势,所以众生一心持守禁戒,全身都会轻安清快,专心持咒结业印,目光中都会有一种雄毅伟然的气概,心欲生于天界,梦中都会觉得在飞升远举,心中存念佛国圣境,圣境就会冥然显现,一心事奉善知识,就会不顾惜自己的身体性命,阿难!这些想念虽然各有差别,但轻举飞升却是相同的,飞升飘动则不下沉,自然从于超越之势,这叫做外分。
一切世间众生,生生死死相续不断,生则是随顺业力习气而有,死则是随着业力的迁变而流转,当临命终时,气息已断体温尚存之际,一生的善恶习气顿时显现,这种死亡之时逆现的业力习气,与转生之时所随顺的业力习气相交加,如果纯是想念的习气,神识就会飞升,必定生于天上。如果在飞升的心中,兼有福德与智慧,以及清净的愿力,自然心性光明开发显现,而见到十方诸佛及一切净土,便可随愿往生其间。
如果是情欲的习气少,想念的习气多,轻安飞举就不能高远,就会成为飞行仙人、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刹等,游于四天王天,来去自由并无阻碍。其中若是有人曾发善愿善心,护持佛法或者禁戒,追随侍卫持戒之人,或是守护神咒,追随侍卫持咒之人,或是护持禅定,使修行人安住法忍,此人便能亲住于如来的座下。如果是情欲的习气与想念的习气均衡相等,就会既不飞举也不下坠,而生于人间,想念之心清明,就是聪明的人,情欲之心深重,就是愚钝的人。如果是情欲的习气多,想念的习气少,就会流入横行的畜生道,习气重的成为驴马猪狗等毛群走兽,习气轻的成为雀鸽鸳鸯等羽族飞禽。如果是七分情欲的习气,三分想念的习气,就会沉于水轮之下,以至于无饮无食,就这样受苦要经历百千劫的时间。如果是九分情欲的习气,一分想念的习气,就会向下透过火轮,身入风火二轮相交之地,习气轻的生在有间地狱,重的生在无间地狱。如果纯是情欲的习气,便会即刻沉入阿鼻地狱。如果在下沉之心中,有诽谤大乘佛法、破坏佛的禁戒、以诳言妄语说法、虚贪信众的供养、滥受他人恭敬,甚至犯了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和出佛身血)或者十重戒(杀、盗、淫、妄、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故悭吝、故嗔及谤三宝等)之罪,更要辗转生于十方阿鼻地狱。这些都是循着各人所造的恶业,而招感的苦报,虽是各自业力所招感,但在众生同业所感生的同分地狱中,却兼有他们各自的业力本元所成之地………
………其次,众生如果没有破大小乘律仪、犯菩萨禁戒、诽谤诸佛涅槃至理等重罪,而是造了其他旁杂的罪业,那么经过多劫地狱之火的烧燃后,偿还罪业完毕还要受身为各种鬼形。假若他堕入地狱的根本原因,是贪取财物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所贪之物而成形,变怪作乱,叫做怪鬼。假若是因为贪求美色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风而成形,叫做魃鬼(神异经云:魃鬼长二三尺,其行如风,所现之处必大旱。盖以酷淫,则致阴阳不合,妖风能令云雨不成也)。假若是因为贪求诈伪诱惑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畜类而成形,叫做魅鬼(如狐狸之类的妖魅,会变形惑人,令人丧失道德)。假若是因为贪求嗔恨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毒虫而成形,叫做蛊毒鬼。假若是因为贪忆宿怨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衰败之气而成形,叫做疠鬼(疠鬼所在之处,多为瘟疫流行之地)。假若是因为贪求傲慢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蒸腾之气而成形,叫做饿鬼。假若是因为贪求诬罔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幽隐暗昧之境而成形,叫做魇鬼(魇压熟睡之人,令其气不得伸)。假若是因为贪求邪见、妄作聪明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到山川日月之精气而成形,叫做魍魉鬼(形如小儿,独足,善犯人,又好学人声,迷惑于人)。假若是因为贪求谄诈、成己之私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到明灵的咒术而成形,叫做役使鬼。假若是因为贪求朋党之争、助恶兴讼的罪业,那么此人地狱罪报完毕后,遇人而附体成形,传达隐私、祸福吉凶之事,叫做传送鬼。这些人都是因为纯情无想而坠落,待地狱之业火烧尽干枯,上出地狱而为鬼,这种种的果报,都是自己的妄想业力所招引,如果能了悟菩提正觉,则纯是妙明圆满的自性,一切的地狱、恶鬼等相皆是幻化,本无所有。
其次,鬼道的罪业既已受尽,则情欲与想念的二种习气全部成空,这样才能转生于世间,与他原先所负财物之人、或所欠性命之冤家相遇,以畜生身偿还他宿世的旧债。遇物成形的怪鬼,所附之物败坏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枭鸟之类。遇风成形的魃鬼,风力销散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色禽淫兽等不祥之异类。遇畜成形的魅鬼,所附之畜死亡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狐类。遇虫成形的蛊毒鬼,所附之毒虫死亡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蛇蝎等毒类。遇衰败之气而成形的疠鬼,衰败之气穷竭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寄生之蛔类。秉受蒸腾之气而成形的饿鬼,蒸腾之气消散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猪羊等可食之类。绵延幽暗之境而成形的魇鬼,幽暗消散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貂鼠等供人服饰穿着之类。和合精气而成形的魍魉鬼,和合之精气消散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随时节迁徙的应类。依明灵的咒术而成形的役使鬼,咒力灭除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兆示吉祥的灵禽文兽之类。依附人身的传送鬼,所依附之人死亡则鬼报受尽,转生于世间多为犬、猫等顺循人性之类。这十类畜生都是鬼报业火烧尽干枯后,为了偿还宿世的旧债,傍生于人天而沦为畜生,这都是自己虚妄的业力所招引,如果能了悟菩提正觉,那么这些业力因缘皆是虚幻的妄想,本无所有。如你所说的宝莲香比丘尼,以及琉璃王和善星比丘等,他们的恶业本是自己所造,并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从地而出,更不是他人所加与,完全是自己的妄想所感招,最终还是自作自受,但在正觉菩提心中,一切都是虚浮的妄想凝结所成。
其次,从这些畜生身上酬取先世的宿债,假若债主酬取的份额超过了所要偿还宿债,那么这些畜生道的众生就会转生人道,来征讨它过份的偿还。如果债主有能力而且又有福德,就可以在人道中不舍人身来偿还多收的部分,抵消掉征讨之力。如果债主没有福德,还要转生为畜生来偿还超收的价值。阿难!你应当知道,如果多用了对方的钱物,或过分劳役对方的体力,那么偿清后自然就停下来,但如果在它还债期间,杀害了他的身体性命,或者吃了他的血肉,那么这样就会生生世世,相互诛杀、相互吞食,纵然经过微尘数劫也不可能停止,就象转动的车轮互为高下,永无休息之时,除非修习奢摩他及佛陀出世救度之外,否则永远也不可能停息安寝。
你现在应当知道,枭类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而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冥顽之类。兆示灾祸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而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怪异之类。狐类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庸俗之类。毒类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狠毒之类。蛔类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卑微下贱之类。供人食用之类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柔弱无能之类。供人穿着之类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劳苦杂役之类。应类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文人秀士之类。兆示吉祥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世智辩聪之类。顺循人性的众生债务还清,恢复人形再生人道之中,就杂合于通情达理之类。这些都是因为宿世的债务酬偿完毕,而恢复人道之形,都是无始以来的恶业颠倒计度,而相生相杀,既不能得遇如来,又不能听闻正法,因此在尘劳烦恼中轮转,这些就叫做是最值得怜悯之人。
还有一些人不依自性正觉修习三摩地,而是别修识心妄念,一心存想固守色身形骸,游历于常人所不能及的山林深处,这便有十种仙道。众生长期专心服食各种食物而不间断,在服食之道上圆满成就,身体轻清,走路快捷,叫做地行仙。长期专心于草木药物而不间断,在药物之道上圆满成就,可以步行如飞,登山越岭,叫做飞行仙。长期专心于金石化炼而不间断,在化炼之道上圆满成就,可以脱胎换骨,游行世外,叫做游行仙。专心一致修炼气脉导引而不间断,在精气之道上圆满成就,可以腾云驾雾,叫做空行仙。专心致志来吞纳口中的津液而不间断,在津液润泽的德用之道上圆满成就,能乘正气,游于天上,叫做天行仙。专心致志吸日月之精华,餐云霞之色彩,久行不息,在吸纳粹取之道上圆满成就,精气潜通,可以穿金石、蹈水火,任运无碍,叫做通行仙。专心持咒,修炼禁法而不停息,在咒术禁法之道上圆满成就,能降妖驱魔,济世利人,叫做道行仙。坚固精神忆念,存想专注,久行不息,在思惟忆念之道上圆满成就,精神出入自在,形神照应,叫做照行仙。坚固其心以成交媾(道家有南北两派,南派以男女交合为交媾,北派以心火和肾水的感应为交媾),久行不息,在感应之道上圆满成就,名为做精行仙。坚固其心以求天地变化之道,久行不息,在觉悟天地变化之理上圆满成就,随意变现,自在无碍,能呼风唤雨、移山填海,叫做绝行仙。这些仙人都是在人道中修炼身心,不修自性正觉,而是心外别求长生之理,使寿命维持千万岁,他们休养止住于深山茂林,或者大海岛中,与人世隔绝,但还是没有离开轮回的妄想流转,如果不修自性的三昧正觉,福报享尽则还来世间,散入于诸趣之中。
世间人不求取常住的真性,又不能舍离妻妾的恩爱,但能持守正心不流逸于邪淫之中,正心澄净莹洁,自然生发光明,命终之后上生天界,与日月相邻,这一类众生名为四天王天。对于自己的妻室,淫爱之心已十分微薄,于清净独居时,偶尔还有欲念生起,不能得到清净的全味,这种人命终后,就能超越日月之光明,居于人间之顶,这一类众生所居之处,这叫做忉利天。夫妻相会,逢淫欲心生起就暂且交欢,事后不再追思忆念,在人世间动念之时少,静心之时多,命终之后于虚空之中朗然安住,那是日月光明所照不到的地方,这些人身上自有光明,这一类众生名为须焰摩天。于一切时常在清净中,有相应的欲触逼迫,还不能完全拒绝,命终之后就能上升到精细微妙之境,不与下界人天之境相接,乃至于劫尽世界坏灭之时,火水风三大灾劫都不能波及,这一类众生名为兜率陀天。我已完全没有了淫欲之心,只是应你所求而行欲事,但于玉体横陈之时,味同嚼蜡,全无乐趣,这些人命终后超越下界诸天,生于随已意乐而化现之地,这一类众生所居之处,就叫做乐变化天。没有世俗的男女心念,而随顺世间行夫妻之事,于行事相交之时神游境外,了然超越,这些人命终之后便能超出无化境的兜率天,以及化境的乐变化天,这一类众生名为他化自在天。这六种天人,形体上虽然渐渐出离了男女交合的动触(仅以拥抱、握手、对笑、熟视、暂视等极细微之行为以代之。有偈云:四王忉利欲交抱,夜摩执手兜率笑,化乐熟视他暂视,此是六天淫欲乐),但心行迹相上尚且还有交合之想,从此以下,直至阿鼻地狱,都叫做欲界。

二、色界

  世间一切修心之人,不借助禅那的修习,就没有无漏的出世智慧,但能执身自守不行淫欲,无论行住坐卧,都没有欲爱的想念,欲爱的染着不再生起,就不会再留住于欲界,此人就会在应念生身成为梵天之众(离欲清净),这一类众生叫做梵众天。欲界的淫习既然除尽,离欲的清净心显现,于各种律仪爱乐遵守、随顺不犯,此人即刻成就梵天之德,这一类众生叫做梵辅天。身心清净,妙德圆满,言行举止威仪不缺,不但一切禁戒都清净无犯,而且还明悟戒律威仪之道理,此人即刻成为统领梵天大众的大梵王,这一类众生叫大梵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这三类超胜之流,已不受一切淫欲的苦恼逼迫,虽然不是正修的真正三摩地,但于清净心中,已不为欲界的尘劳烦恼所动摇,称为初禅。
其次,在梵天中统摄梵天天人,清净的梵行圆满,心如止水,澄湛寂然而不动摇,寂湛功深而光明生发,这样一类众生的名为少光天。身光心光辗转映照,照耀无尽虚空,映澈十方世界遍成晶莹的琉璃之色,这一类众生的名为无量光天。以吸纳执持圆满的光明,来取代世间的言语音声,从而成就教化之体,阐扬清净的梵行,具足无尽的妙用,这一类众生的名为光音天。阿难!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这三种超胜之流,已不受一切忧愁的逼迫,虽然不是正修的真正三摩地,但清净的心中,欲界粗鄙的尘劳烦恼已经降伏,称为二禅。
光音天的天人以圆满的光明取代音声,透过光音使清净的妙理得以宣扬,使清净之行更加精纯,而通于寂灭之乐境,这一类众生名为少净天。清净的空性显现,清净之行同于虚空无边无际,身心轻安如太虚空无挂无碍,成就寂灭的大乐,这一类众生名为无量净天。内空身心,外空世界,一切都归于圆满的清净,纯净之德行圆满成就,超胜的依托之境现前,而归于寂灭的大乐,这一类众生名为遍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这三种超胜之流,大随顺于净乐之行,身心自在安然,得无量喜乐,虽然不是正修的真正三摩地,但安然自在心中,欢喜妙乐具足无余,称为三禅。
其次,遍净天人身心都不再受任何烦恼的逼迫,各种痛苦的成因也完全灭尽,但又能认识到空寂之妙乐并非常住,长久之后必定坏灭,因此顿时舍离苦乐二心,粗重的苦乐之相也随之灭除,清净的福德生起,这一类众生名为福生天。舍离苦乐之心圆满,融通一切事理,对清净之行有了超胜的认识,净福深广没有任何遮障,上妙随顺之净福穷尽未来时空的边际,这一类众生名为福爱天。
从福爱天中有两种不同的道路:如果是从先前无量清净光明心中,生起清净的福德,福德圆满妙明,并依此修证而住,这一类众生名为广果天。如果是从先前的双离苦乐之心,精研舍离而连续不断,圆满究竟舍离之道,身心俱皆泯灭,心如寒灰,凝然不动可以经过五百大劫,但他既然以生灭心为本修的因地,所以不能显发不生不灭的自性,因此初半劫时还能灭尽心想,后半劫时想心又生起,这一类众生名为无想天。
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这四种超胜之流,一切世间的苦乐境界所不能动摇,虽然不是无为的真正不动境地,但净行之福及无想之境得之于心,而且功用纯熟,称为四禅。四禅天中还有五种不还天,这些天人于下界中九品的烦恼习气(思惑的品数有八十一,三果圣人已断尽欲界九品思惑,不起现行,习气亦除,故说九品习气俱时灭尽),同时断除灭尽,苦乐之心双双舍离,欲界中没有了可选择的居住之地(灭尽九品的烦恼习气,无可依托的受生之因),所以只能以舍心众生的同分妄见,于四禅天中安立所居之处。
苦乐之心双双灭除,欣求与厌离之心不再交战于胸中,心无烦恼,这一类众生名为无烦天。如同机关与设备独立分开而不能运行一样(机:机关、核心。括:外围装置。没有发动机的汽车外壳,与没有汽车外壳的发动机,都无法行驶),心境相脱没有了交互之地,则欣求与厌离之心亦得灭除,这一类众生名为无热天。十方世界,唯是圆满澄湛妙明的能见之性,再没有尘境质碍等一切的沉垢,这一类众生名为善见天。精纯的见性显现在前,就能象陶师捏土为器、铸匠熔金造像一样,心之所至,任运成就,这一类众生名为善现天。追究这些物质化现的根本,穷尽物质色性的本性,入于空无边际处(色性本空,无有边际,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一类众生名为色究竟天。阿难!这五种不还天是极其高妙的境界,即使是四禅天的四位天王,也只能钦仰和听闻它们的高名,而不能亲知亲见,就像现在旷野深山中的圣地道场,都是阿罗汉所住持,世间的凡夫俗子所不能见到一样。
这十八种天界的天人(初禅的三种天界,二禅的三种天界,三禅的三种天界,以及四禅的四种天界,再加上五不还天),以大丈夫身独修禅定,无男女情欲之交合,但还没有完全脱离形体的牵累,所以自从五不还天下至初禅天叫做色界。

三、无色界

 从色界之顶的色究竟天的边际中,其间又有两种不同的道路。如果从苦乐的舍离之心发起无漏的智慧,智慧光明圆满通达,便可以超出色尘成为阿罗汉,入于大乘菩萨之流,这一类众生名为回心(回转心意,改邪归正之意)大阿罗汉。如果从苦乐的舍离心中,舍离厌有之心得到成就,觉知到色身是一种挂碍,而消陨挂碍灭除对身体的执着,入于空无所有之境,这一类众生名为空无边处天。身形色尘的挂碍既已消陨灭除,没有了挂碍也没有了灭除之心,只留下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指八识中的第八识,译作藏识,含藏一切诸法种子故,此识染净同源,如果以染污而言,无明依之而起,结业由之而生,具足烦恼尘劳,变现根身世界。如果以清净的本体而言,就是本觉心源,离念清净,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既前文之庵摩罗识),及末那识中半分微细的内缘法执(八识中之第七识,华译思量,又译作意,它恒常在审察,恒常在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内依八识而执法,外托六识缘尘而执我。今色空既尽,末那无境所托,外缘粗显半分已灭,唯内缘八识,半分微细尚存),这一类众生名为识无边处天。色尘消陨,空境消亡,微细的末那识心全部灭尽,十方空寂,迥然无所攸往,这一类众生名为无所有处天(外道将这种冥然无知的境界称为冥谛)。阿赖耶识的本性就是不生不灭,但以灭尽之道穷究细研,于无尽之中发宣灭尽之性,这时阿赖耶识好象存在,又好象不存在,好象灭尽了,又好象没有灭尽,这一类众生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没有了识心。非非想:并非没有了识心)。这些天人穷究空性,而不能尽得真空妙理,从五不还天的圣道来穷究空性的这一类天人,名为不回心的钝根阿罗汉;如果是从无想天等诸外道天来穷究空性,而不知回归于无漏的智慧,迷于有漏之想为真空,又不能听闻大乘圣道,最终还要堕入轮回,流转于六道之中。诸天界的每一个天人,都是凡夫的业果酬答,酬答完毕天福享尽后,还要堕入轮回(五不还天的圣人除外),至于各天的天王,则是大乘菩萨神通游戏于正定的三摩地,渐次向上增进,回向圣伦的正修行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与非想非非想处天这四空天,身心相继灭尽,定性显现在前,没有了色尘的业果酬答,从此空无边处天始,至非想非非想处终,称为无色界。

 
这些(指三界众生)都是由于不能了知妙明的正觉真心,以妄逐妄而妄有三界,三界之中还有四种阿修罗类的众生。如果在鬼道中以护持佛法的功德力,而乘着神通入于空无边处,这一类阿修罗从卵而生,仍为鬼趣所摄。如果在天界中天德下降而遭贬坠落,其所居之处邻近日月,这一类阿修罗从胎而出,为人趣所摄。还有一类执掌持世界的修罗王,他们力能洞天而无所畏惧,能与梵王以及天帝释、四大天王争夺权利,这一类阿修罗是因变化而有,为天趣所摄。阿难!另外还有一种下劣的阿修罗,他们生活于大海之中,潜藏于水穴之内,白天游行于虚空,晚上归宿于水中,这一类阿修罗因湿气而有,为畜生趣所摄。

地狱、饿鬼、畜生、人、仙、天及阿修罗等七趣,如果精细研究他们的根本,都是昏沉迷惑的种种有为之相,因为妄想而受生,也因为妄想而随着业力轮转,但在圆满妙明无造作的本觉心中,则皆如虚空中幻现的狂华,并无实体所能依着,只是一种虚幻的妄见,更没有任何根源头绪可追寻。
这些众生不能认识到妙明的正觉真心,枉受六道七趣的轮回之苦,经过无量劫数也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清净,都是因为随顺杀盗淫三种恶习的缘故,与这三种恶习相反的,就是无杀无盗无淫,有杀盗淫三种恶习的就是鬼道众生,没有杀盗淫三种恶气的就是天人境界,这种有与无的互相倾夺,就生起轮回的性能。如果能了悟妙觉真心,发起三摩提,则妙明的正觉寂然常住,有无双亡,无二之心亦灭,尚且没有不杀不偷不淫之善行,哪里会更有随顺杀盗淫之恶事呢?
不断除杀盗淫三种恶业,则众生各自造业各自受报,恶因或轻或重各各不同,但众多自业所共同感生的境界中,并非没有各自的定处,这都是各自的妄念所发生,至于生起妄念的根本,则没有任何原因,无可寻究之根源。所以你要勉励那些修行人,要证得无上菩提,必须先要断除杀盗淫三种迷惑,如果不断尽这三种迷惑,即使得到神通也只是世间的有为功用,习气不能灭尽,最终只能落于魔道。然而灭除妄想之心,只能是以虚妄逐虚妄,妄上加妄而已,如来说这是最值得怜悯的人!妄念是自已的迷惑所造,并非是菩提正觉的过错,能依照这样说的,才是正确说法,如果作其他的说法,那就是魔王的邪说。

欲界的天人还有欲望,色界的天人有一定禅定基础,时常处于禅定状态但是还执著身体,还有身体的,无色界的天人就是有高层次的禅定,没有身体了,一直都是处于禅定状态,但没出三界,终究要轮回的,寿命一完结,又轮回去了。

科学的说,就是不同维次的空间。

阿尼陀佛


佛教里说的三界是那三界?
佛界三界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三个层次;又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一、欲界:从地狱起至他化自在天,善恶参差,男女杂居,多诸染欲,故云。二、色界:从初禅天至四禅天,无有女形,亦无欲染,且宫殿高大,皆由净色化身,故云。...

三界是哪三界
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1、欲界为地狱、饿鬼、畜牲、修罗、人间及六欲天之总称。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2、色界又作色天、色行天。乃有净妙之色质的器世界及其众生之总称,位于‘欲界’上方,乃色界天人之住处。此界之众生虽离淫欲,不着秽恶之色法,然尚为...

传说中的三界六道 是哪三界哪六道
一、三界: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1、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众生住所。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2、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此界在欲界之上,离...

解释下佛教的欲界,色界,无色界
色界,意为色所属之界。三界之一。又作色天、色行天。乃有净妙之色质的器世界及其众生之总称,位于‘欲界’上方,乃天人之住处。此界之众生虽离淫欲,不着秽恶之色法,然尚为清净微细之色法所系缚,故为别于其下之欲界及其上之无色界,而称色界。此界之天众无男女之别,其衣系自然而至,而以...

欲界,色界分别指什么?
这是佛教六道中关于天道的分类。佛教的天分为欲界天、色界天和无色界天。其中包括:欲界六重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越往上淫欲就越微薄。色界十八天: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

佛家三界是指哪三界,五行是指哪五行?
三界五行,是佛教用语三界和五行的简略说法。佛家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 欲界再分三界: 天界:天道、阿修罗道(鬼神道) 人界:人道、畜生道 地界:饿鬼道、地狱道 色界:色界是无淫食二...

佛学常识:什么是三界
一、 无色界 首先这个三件其中一件就是无色界,它是共4天是没有任何的颜色的,并且也是没有任何的杂质。什么都没有,没有身体,没有宫殿,没有国土。那么只有心事,终于神庙之禅定,那么此界众生就必须要了此界众生必须要了知心意识当体即空,非住心、非非住心,不即不离,见达自性则当下即可...

大家好,佛教中的三界指的是哪三界,有什么含义?谢谢大家
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界,义为类别。三界又可总分为有情界(有情识的生物)和器世界(处所)两类,而以有情界为主体。三界是据有情所造善、恶业及修不同定业所感苦、乐、色、无色等不同果报而建立的。如“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即此义。1、欲界。欲指财、色、名、食、睡五欲。主要指男女...

三界为什么各命名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特点是欲望炽盛。色界,特点是有色身而欲望很轻。无色界,连色身也没有了,只剩下纯精神。

什么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楼炭经》云∶欲、色二界中,别有魔宫。其魔怀嫉,譬如石磨磨坏功德。纵广六千由旬,宫墙七重。以前通名欲界,亦名五趣杂居地。(2)色界十八天∶虽离欲染,尚有色质,故名色界。通名梵世,为已离欲染也。通号四禅,为离散动也。欲界但十善感生,此天兼禅定感生。然有漏禅观,六事行耳。此是凡夫伏惑,超...

大竹县13421303477: 佛家三界指什么 -
敖陆淑捷: 佛教中,以欲界、色界、无色界作三界的说法,出自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欲界,是指有各种欲望和情感的众生居住的地方;色界,是指各种欲望情感都已淡化,但还是需要依靠物质(色,指各种有形物质,包括自己的身体)生存的众...

大竹县13421303477: 所谓的三界到底是什么 -
敖陆淑捷: 三界是佛教的概念,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 佛学术语: 1、欲界(梵kāma -dhātu),为地狱、饿鬼、畜牲、修罗、人间及六欲天之总称.此界中众生贪于食、色、眠等诸欲. 2、 色界(梵rūpa -dhātu),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

大竹县13421303477: 大家好,佛教中的三界指的是哪三界,有什么含义?谢谢大家 -
敖陆淑捷: 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界,义为类别.三界又可总分为有情界(有情识的生物)和器世界(处所)两类,而以有情界为主体.三界是据有情所造善、恶业及修不同定业所感苦、乐、色、无色等不同果报而建立的.如“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即...

大竹县13421303477: 色界与无色界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色界,什么是无色界?
敖陆淑捷: 色界和无色界是佛教特有的名词,我们熟悉的现代西方哲学概念中没有与其完全等价的概念.因此,只能作一个概要的说明. 佛教认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构成了众生的...

大竹县13421303477: 佛教的三界指的是什么 -
敖陆淑捷: 三界,是佛教术语. 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 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 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 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

大竹县13421303477: 佛教的“三界说”是指什么? -
敖陆淑捷: 佛教吸取印度古代神话传说和古印度教中关于“天”的种种说法,提出“三界说”.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皆在三界中“轮回”不已.三界中欲界为最低一界,人类社会居此界,地狱、饿鬼、畜生居此界,诸天神亦居此界.不过,天神住在此界天上,天有六重,即“六欲天”,第一重叫“四大王天”,离人世最近.这里就是四大天王的住处.

大竹县13421303477: 佛教众生{何为三界} -
敖陆淑捷: 三界本来为宗教术语.在佛教术语中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六道,佛学术语,指有情生活、轮回于其中的六个界别,即: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业力(善恶二业,即因果)较善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业力较惨恶故.一切处于分段生死的众生,皆在此六道中轮回.所谓轮回者:指其生生死死,来去往复,犹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出期,故名六道轮回.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菩萨、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超脱轮回.轮回理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

大竹县13421303477: 佛说三界众生,指的是什么 -
敖陆淑捷: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一切众生生活的地方.也是我们众生轮回生死的所在.如果持戒修行,持之以恒,就可以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苦海. 以下简单通俗地介绍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人、欲界天人,这五类生命,所以佛经上称为“五趣杂居地” 色界:居住的是“色界天人”. 无色界:居住的是“无色界天人” 以上是简单介绍,具体了解请学习法师的讲经.

大竹县13421303477: 传说中的三界六道 是哪三界哪六道 -
敖陆淑捷: “三界六道”是佛教对世界客观环境和有情众生的分类.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六道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 一、三界: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

大竹县13421303477: 三界六道 都是什么? -
敖陆淑捷: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 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 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六种,而“色界”与“无色界”的众生均属于天道,称为“六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