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宁都反围剿观后感

作者&投稿:晁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宁都反围剿纪念馆作文~

"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1.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
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
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2.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
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正确答案.
你的点赞或采纳是我继续帮助其他人的动力"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版图面积4053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全市第一位,人口74.1万,居赣州市第三位,其中县城人口15万,现辖12乡12镇。   宁都建县历史悠久。宁都县建县始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曾用阳都、宁都、虔化、博生等县名,元清时期两度升为直隶州,1934年10月为国民党专署驻地,解放初曾设宁都专区,1952年并入赣州专区。   宁都是著名的红色故土。苏区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宁都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主战场。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26路军1.7万余人在赵博生、董振堂的率领下,举行了震撼中外的“宁都起义”,诞生了红五军团。1932年10月,中央苏区中央局在东山坝小源召开了全体会议,史称“宁都会议”。   宁都是早期的客家摇篮。大量的谱牒研究和田野调查证实,中原汉人唐宋时期南迁进入现在的客区,最早定居在宁都一带,站稳脚跟养足实力后,逐渐向闽西,然后向粤东推进。宁化客家公祠所列一百多个客家姓氏中,有好几十个是自宁都迁入的,如赖氏、廖氏、邱氏等。现在全县客家姓氏130多个,客家人口占总人口的98%。孙中山先生前35代先祖孙讠利于唐朝末年被封为东平候,定居宁都。   宁都素有“文乡诗国”之美誉。“诗国”之称始于宋代,明清之际,宁都文化达到巅峰,以清初著名的三大散文家之一魏禧为代表的“易堂九子”的出现,以及清初“三山学派”之首易堂学馆的创立,宁都又添“文乡”之誉。自宋至清,中榜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123人,举人431人,居赣南之首。宁都教育底蕴深厚,民间崇学重教之风盛行,宁都中学曾连续10年高考上线人数名列全市前茅,2004年宁都中学廖海珍同学高考一举夺魁,成为我市、我县恢复高考以后首位全省文科状元。   宁都是资源大县。宁都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1%,活立木蓄积量784.8万立方米,为国家首批100个生态示范县之一。野生植物、野生动物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宁都还有迷人的旅游资源,最著名的自然风光数翠微峰风景区,该景区集儒、佛、道和革命历史于一体,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被道家列为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三十五福地。人文景观中,有唐东平候孙中山先祖孙讠利墓、建于西晋的青莲古刹、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水口塔等,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等一批革命历史文物。   宁都是农业大县和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宁都经济以农业为主,有“赣南粮仓”之称,年产粮食30万吨以上,2004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大县。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49.34亿元,财政总收入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8元,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现有贫困人口2.73万。全县新产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形成了优质稻、脐橙、黄鸡、加工型红薯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和蘑菇、席草、蚕桑、茶叶、白莲五个区域特色产业。目前建立了全国最大的红薯加工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席草、蘑菇生产加工基地。今年1-6月份,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44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一产增长7.8%、二产增长16.2%、三产增长15.1%。实现财政收入12541万元,同比增长18.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51.7元,同比增长8.6%。全县各级组织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不断发展新产业,调整调优经济结构,实施工农联动、城乡互动战略,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力促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强劲迈进。

写作思路:首先详细说明一下该影片的主要题材,然后对于影片的情节做一下评价,最后阐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等等。

正文:

该剧属于抗日战争题材影片,不过意外的是,没有炸的烟尘四起土石乱飞,甚至全片动用的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是一枚日军投入农舍的手雷;也不多的远景镜头大场景,只是对在这个难以回避其悲壮的历史时刻中被影响的一家人,这么一小群人的深刻描写。

故事本身很简单,杀人与报仇;中国人和日本人;一群人和另一群人。看完影片的我却想起了下午看到的一句话from《认识电影》:“一个故事如何被叙述亦是那个故事的一部分。同样的故事可以说得好也可以说的坏,也可以说得不错或极伟大,这全是看谁在说故事。”

这部影片风格化的视觉表现形式,还有声音、节奏、都很有特点。有质感的音乐和音效统统那么吸引人,很有个性的一部抗日题材电影。

虽说题材严肃,影片的最后一段实在令我爆笑,俩人在山里上窜下跳,斗智斗勇。还有这部片可以取个名字叫《一把二胡引发的血案》……二胡在这片里是不可缺少的道具。看完电影后对电影里二胡的那曲子很喜欢,可惜挖不到。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基本情况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位于宁都县梅江镇背村与迳口村之间通往翠微峰道路南侧,是全国唯一一所反映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军事纪念馆,填补了我国无全面展示我党我军这段光荣历史纪念馆的空白。年接待能力达30万人次,是继红色故都瑞金、将军县兴国、长征第一渡于都后又一重要的国防教育基地和军事教育基地,于2009年2月被列为江西省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工程概况
  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占地面积240亩,由馆体建设、广场建设、馆内陈展和连接线建设共4个部分组成,总投资约1.2亿元。
  其中,馆体建设主体工程占地面积2486.67平方米,建筑面积5855.6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面二层,局部三层,纪念馆高度为16.4米,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100年,防火设计等级为一级;纪念塔高度为30.1米,占地面积为28.26平方米。广场建设面积14932平方米,绿化及景观占地面积55438.3平方米。馆内陈列展览面积3450平方米。连接线总长2030米,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I级,投7455.67万元,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09.01亩。
二、建设情况
  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的建设历程,如同宁都的苏区革命史一样,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纪念馆的前身为建于l970年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三次反‘围剿’历史陈列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曾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外交部定为外宾考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参观点,接待过国内所有省、市、自治区和国外近20个国家的参观者,参观者人数多达数十万人。由于受当时经济实力、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陈列馆设施过于简陋,陈列技术落后,适应不了时代的需求,社会各界要求新建的呼声日益高涨。
  2005年8月,就兴建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这一议题,我县在北京专门召开专家论证会。2006年6月,中央办公厅正式复函省委,同意在宁都兴建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
  2011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历史机遇,把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建设作为繁荣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提升红色历史地位的“一号工程”来抓,全面启动项目建设。
  为把纪念馆打造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高标准建造成国家级精品馆,我县坚持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规划,在建馆之初就定位为“全国红色旅游一流纪念馆”,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纪念馆设计方案,优中选优,最后选定了全国具有知名影响力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方案,邀请到北京军事博物馆研究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聚英执笔撰写陈列大纲,馆内雕塑由中国著名青年雕塑家廖凯进行设计创作,并邀请了多批次中央、省、市党史、军史、以及陈展艺术专家亲临纪念馆现场实地观摩指导,不断完善陈展工程。
  纪念馆紧扣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史这一主线,突出展示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红军将士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彰显“雄浑、厚重、大气”陈展特色。序厅雕塑采用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形式,前面是反“围剿”的关键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一组圆雕,后面象征五次反“围剿”的浮雕,虚实相间、气韵灵动,栩栩如生。大型半景画《黄陂大捷》、《广昌保卫战》,动态沙盘《红四军进军赣闽》、幻影成像《宁都起义》等,采用声、光、电等现代陈展手段,再现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通过背景画面、地面艺术塑形、艺术道具、彩塑人物营造真实战场环境,声光电配合再现战场氛围,多媒体技术模拟再现爆炸、机枪、冲锋枪等真实战场影像。同时,展厅内还借助了油画、国画、浮雕、版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丰富了展出形式、提升了展示效果的艺术性,其规模和设施可跻身全国一流场馆。


写宁都反围剿观后感
该剧属于抗日战争题材影片,不过意外的是,没有炸的烟尘四起土石乱飞,甚至全片动用的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是一枚日军投入农舍的手雷;也不多的远景镜头大场景,只是对在这个难以回避其悲壮的历史时刻中被影响的一家人,这么一小群人的深刻描写。故事本身很简单,杀人与报仇;中国人和日本人;一群人和...

宁都反围剿纪念馆作文
1.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 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 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2.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

以宁都起义的什么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
毛泽东在照片的上方题词:“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宁都起义胜利后,起义部队在宁都固厚成立红五军团。红五军团成立后,先后参加赣州、漳州、南雄水口和第四、五次反“围剿”等许多重大战役。

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进军
攻势分为四路进行:第19路军的第61师主力和第60师,从兴国向龙冈和宁都推进;第5路军的第28师、第47师1个旅以及第43、第54师,分别从泰和、吉安、吉水和永丰向东固、潭头和沙溪进发;第26路军的第27、第25师,沿着乐安和宜黄向金大竹和洛口挺进;而第6路军的第8、第5、第24师则自南丰和康都...

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
但是,宁都会议结束不久,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便将毛泽东调回了后方,紧接着又撤消了他的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职务,决定这个职务由周恩来担任,红一方面军的总司令任然由朱德担任。正是这个决定,为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埋下了伏笔。这时的毛泽东,作为临时中央政府的主席,彻底离开了指挥红军作战的...

宁都会议的历史背景
宁都会议是发生在长征途中,于1935年1月28日至30日,在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的宁都会议。这次会议对于纠正博古、李德等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系统地阐述了反对第五次反“围剿”中“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意见。在这次...

什么是以退为进反围剿?
红军从四面山上猛冲而下,敌军在浓雾中四处摸索,无路可走。这一战歼敌一万余人,活捉了敌师长张辉瓒,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毛泽东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写道:“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是这一次胜利的真实写照。

<<我的家乡——宁都>>作文
宁都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主战场。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26路军1.7万余人在赵博生、董振堂的率领下,举行了震撼中外的“宁都起义”,诞生了红五军团。1932年10月,中央苏区中央局在东山坝小源召开了全体会议,史称“宁都会议”。宁都是早期的客家摇篮。大量的谱牒研究和田野...

第二次反围剿的相关
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根据地的党政军民,从各方面进行了反“围剿”的准备。按照红一方面军总部3月23日的命令,主力部队由根据地北部边缘的永丰、乐安、宜黄、南丰以南地区,转移到广昌、石城、宁都、瑞金等地,进行整顿、训练、筹款和做群众工作。在红军和人民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召开了...

胍环定飞越五岭占黎平
1934年9月底,时任红三军团四师十二团文书的欧阳文,在第五次反“围剿”后,随部队转移至宁都青塘,为长征做准备。10月中旬,他们从粤赣边境突围,10月21日占领白石坪等地,突破了首道封锁线。在一次行军中,师长洪超不幸牺牲,欧阳文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子弹险些夺走他的生命。在张宗逊继任师长...

迭部县13747862185: 王树增讲长征内容概要 -
长兴肤九维: 1934年.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理想与信仰,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带领着一支队伍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穿越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名叫...

迭部县13747862185: 求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600 - 700字,最好是原创
长兴肤九维: 今天我在网上观看了一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长征》,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分上、下两集,向观众展示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战略大转移的历史场景.影片宏伟壮观,深入地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

迭部县13747862185: 求一个红军长征的小故事.(外加读后感) -
长兴肤九维: 红军在爬雪山、过草地以前,进入到一个崇山峻岭的地带.那天晚上下着倾瓮大雨,大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往北去的山路,崎岖不平,又特别滑. 董必武和警卫员小王,沿着高低小平...

迭部县13747862185: 《铁血红安》的原型人物有哪些? -
长兴肤九维: 刘铜锣是历史上200多位将军的化身,就是综合了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特点而虚构出来的一个角色,李坪山的原型应该是是李先念和董必武两人,因为他拥有李先念的个性特点,但是出身却是私塾教书出身(而李先念是木匠出身,董必武是教书...

迭部县13747862185: 历史上的今天(12月27日)都有哪些值得记忆的大事件?
长兴肤九维: 12月27日发生的重大事件:1930年的12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开始.1933年的12月27日,李德总揽红军指挥权.1945年的12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1966年的12月27日,中国宣布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