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原文及赏析

作者&投稿:由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两髯背立鸣双橹,短蓑开合沧江雨。
  青山如龙入云去,白发何人并沙语。
  船头唱歌船尾和,篷上雨鸣篷下坐。
  推篷不省是何乡,但见双飞白鸥过。
  这首七律是元代大诗人揭傒斯泛游长江时的所见所感。
  开头二句:“两髯背后鸣双橹,短蓑开合沧江雨。”勾勒出雨中行船的船夫形象,两位富有经验的船工站立在船上,有节奏地摇起了双橹,水面激起哗哗的浪花。船夫披着的蓑衣在细雨中一开一合,一张一收,这种景象是多么富于诗意啊。诗人泛舟游长江,不是在波光滟滟的晴空之下,也不是在皓月当空的春夜,而是在夏日的急雨中,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诗贵含蓄,诗人并没有直接描绘船夫的神态。但是诗人准确地抓住了客观事物在特定环境下所显现出的特殊形态,通过那抖动的蓑衣,和那和谐的橹声,我们可以想象船工那娴熟的、优美的划船动作和悠然自得的神态,再者,诗人并未直接写舟行之速。直接说,当然也无不可,但未免有些露。从连续不断的橹声、蓑衣开合的动作中,可以得知轻舟疾行,两岸景物目不暇接,快船快意,舟中人充满新鲜感和喜悦感。诗人描绘的画面是有限的,但拓开的意境是无限的,诗人把有限的人与物包容在烟雨之中,突出了诸多景物在雨中显现出来的朦朦胧胧、悠悠不尽的美。
  前面写了水色,紧接着该写山岚了:“青山如龙入云去,白发何人并沙语。”青,写山的碧绿、洁净。这不是阳光照耀下的山,而是经过雨水洗涤的山,这样的山,分外清秀。“青山如龙”写山势蜿蜒的雄姿。兀立的青山原来是岿然不动的,但由于船行水急,诗人感到青山如巨龙腾飞,直插云霄。这是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下观察事物所产生的某种错觉,但是这种物我交融的情态,不仅把层峦叠嶂刻画得极富气势,而且也洋溢着诗人内心的欣喜欢悦之情。前句写远望,后句写近观。看啊,那头发斑白的老翁,也陶然心醉了,他们心驰神往,禁不住沙沙细语呢! 这二句诗,一写景,一写人; 一写远,一写近; 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回环错综,浑成自然,造成了一种淡泊恬远的意境。我国古代的评论家王夫之曾经说过:“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情寓景中,景因情出,开拓了意境。
  白发老人都为这迷人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了,那么,同舟共济的其他人的心境如何呢?“船头放歌船尾和,篷上雨鸣篷下坐。”这两句对仗工整,音调优美。船篷外的雨声与船篷下传出的歌声连成一片,天籁人籁,谐合成章,组成了一组使人心醉神醉的交响乐。可以想象,作者的诗情也就随之海阔天空,自由驰骋了。这两句诗造语极其平常,但却使人感到有神韵,有力量,给人以明朗开阔、奔放豁达的感受。
  在这情感到理趣的高潮中,诗歌煞尾了:“推篷不省是何乡,但见双飞白鸥过。”一叶扁舟,在歌声和雨声组成的音响中前行。这足以使诗人陶然忘机了,“推篷不省是何乡”意思是: 作者并不是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但又感到出乎意外,充满新奇感。作者也不是对自己的故乡没有缱绻之情,但更多的是对异乡的流连忘返。祖国的山川景物,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处不美的,诗的结尾为我们推出一幅色彩清晰、格调清新的图画: 江水涌起,水天相接,雨过天晴,天空澄碧,一对沙鸥,振翅奋飞,给人以恬静淡远之感。诗人虽然在羁旅之中,但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诗人欢愉兴奋的心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李白有诗曰:“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这与“推篷不省是何乡”具有同工异曲之妙。
  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泛舟游历长江之作极多,但诗人不因袭旧套,锐意脱俗,写泛舟于夏雨中,颇有新意。全诗形象逼真,意象飞动,意境如画,充分揭示出自然环境所含蕴的美。它的语言明白如话,活泼自然,这就构成诗歌特有的风格,清淡而不艳丽,婉转而不造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其诗:“清丽婉转,别饶风韵。”于此可见一斑。


城厢区17093448351: 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流露时任怎样的思想感情
扈珍铃兰: 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元代揭傒斯两髯背立鸣双橹,短蓑开合沧江雨.青山如龙入云去,白发何人并沙语.船头放歌船尾和,篷上雨鸣篷下坐.推篷不省是何乡,但见双双白...

城厢区17093448351: 关于五个月的伤感诗句 -
扈珍铃兰: 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朝代:元代作者:揭傒斯两髯背立鸣双橹,短蓑开合沧江雨.青山如龙入云去,白发何人并沙语.船头放歌船尾和,篷上雨鸣篷下坐.推篷不省是何乡,但见双双白鸥过.

城厢区17093448351: 《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首句中描写了几位老翁 -
扈珍铃兰: 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两髯背立鸣双橹,短蓑开合沧江雨.青山如龙入云去,白发何人并沙语.船头放歌船尾和,篷上雨鸣篷下坐.推篷不省是何乡,但见双双白鸥过.揭傒斯是元代一大才子,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虞集称其“如美女簪花”.即便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改变之后,对下层人民的疾苦并未忘怀,形诸于诗文的仍然不少.描写五月初夏作者看见在沧江上的船民,描写的形象生动,神采飞扬,极富神韵,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不管风浪如何险恶,总是无所畏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刚毅勇敢.凝聚了诗人对渔民的深情厚意.

城厢区17093448351: 最后一个字是去的诗词 -
扈珍铃兰: 最后一个字是去的诗词1、蛮榼出门儿妇去.——出自唐·薛逢《元日田家》2、玉颜便向穹庐去.——出自唐·孙叔向《送咸安公主》3、远信初凭双鲤去.——出自唐·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4、江鸿断续翻云去.——出自唐·李绅《...

城厢区17093448351: 麻烦,把我找哈,《梦武昌》的全文解析 -
扈珍铃兰:下面这首《梦武昌》被明人胡应麟赞为“句格庄严,词藻瑰丽”(《诗薮》): 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 苍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铺七泽流. 鼓角沉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维舟. 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在揭傒斯早年的...

城厢区17093448351: 精神有哪些意思 -
扈珍铃兰: (1).指人的精气、元神.相对于形骸而言.《吕氏春秋·尽数》:“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 汉 王符 《潜夫论·卜列》:“夫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 元 揭傒...

城厢区17093448351: 《前赤壁赋》苏轼de 译文 -
扈珍铃兰: 前赤壁赋[1] 苏 轼 壬戍之秋[2],七月既望[3],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风徐来[4],水波不兴[5].举酒属客[6],诵明月之诗[7],歌窈窕之章[8].少焉[9],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10].白露横江[11],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城厢区17093448351: 一个人很精神什么意思 -
扈珍铃兰: 说一个人很精神,是在夸奖他这个人很有活力,能够长时间的交谈而不倦怠.现在社会上有一群人被称为精神小伙,他们喜欢穿着紧身裤和豆豆鞋,有个自己独特的手势摇花手,偶尔还要对着手机屏幕吐吐舌头,拍个短视频.如果你符合以上描述特征,那么很可能别人是在说你像一个精神小伙.说人很精神是褒义词,表明这个人生龙活虎,朝气蓬勃,是老年人所不具备的气质,所以通常长辈夸奖晚辈会用这个词.

城厢区17093448351: (急)谁有08中考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相关习题(附答案) -
扈珍铃兰: 一、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怡然自乐 5世外桃源 二、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城厢区17093448351: 李清照《金石录序》全文 -
扈珍铃兰: 金石录后序 〔宋〕李清照 〔原文〕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甫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鬲、盘、彝、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