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火探源

作者&投稿:轩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隔岸观火,即置身事外,静观其变。当敌对双方矛盾激化,彼此矛盾重重,如袁绍败亡后其子争权的场景,这时不宜急于介入,以免成为他们联手反击的对象。正确的策略是保持冷静,让他们内部消耗,力量削弱。


曹操在袁尚、袁熙投奔乌桓时,不急于追击,而是选择班师回朝,坐观公孙康的反应。他深知公孙康内心的犹豫,既担心二袁威胁,又怕曹操进攻。曹操的退却,反而让公孙康看清了形势。他明白如果接纳二袁,将面临两面受敌,而曹操撤军则意味着安全。因此,公孙康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设伏擒拿二袁,以绝后患。


曹操的预测精准,他预见到了公孙康的顾虑和行动。他的决策体现了“隔岸观火”的智慧,即通过静观其变,把握对手的动态,从而达到不战而胜的效果。事实证明,他的策略奏效,二袁的灭亡正是他预料中的结果。


扩展资料

“隔岸观火”之计,是指根据敌方正在发展着的矛盾冲突,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当敌方矛盾突出,相互倾轧越来越暴露出来的时候,可不急于去“趁火打劫”。操之过急常常会促使他们达成暂时的联合,而增强他们的还击力量。故意让开一步,坐待敌方矛盾继续向对抗性发展,以致出现自相残杀的动机,就会达到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的目的。(




隔岸观火探源
隔岸观火,即置身事外,静观其变。当敌对双方矛盾激化,彼此矛盾重重,如袁绍败亡后其子争权的场景,这时不宜急于介入,以免成为他们联手反击的对象。正确的策略是保持冷静,让他们内部消耗,力量削弱。曹操在袁尚、袁熙投奔乌桓时,不急于追击,而是选择班师回朝,坐观公孙康的反应。他深知公孙康内心的...

请教第九计隔岸观火的典故和当今应用事例?(请留意详细说明)
探源】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乘人之危捞一把,这可是不道德的行为。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乘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孙子.始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乱,可以...

隔岸观火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出自何处?
“隔岸观火”之计,是指根据敌方正在发展着的矛盾冲突,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当敌方矛盾突出,相互倾轧越来越暴露出来的时候,可不急于去“趁火打劫”。操之过急常常会促使他们达成暂时的联合,而增强他们的还击力量。故意让开一步,坐待敌方矛盾继续向对抗性发展,以致出现自相残杀的动机,就会达到削弱...

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请举历史上的实例
【探源】隔岸观火,就是“坐山观虎斗”,“黄鹤楼上看翻船”。敌方内部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倾轧,势不两立,这时切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反而促成他们暂时联手对付你。正确的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决定击败...

三十六计作者是谁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混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相关资料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概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该项目于2004年启动,正式名称为“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研究”,其目标是多学科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

三十六计智谋故事150字
第九计 隔岸观火 【计名探源】 隔岸观火,就是“坐山观虎斗”,“黄鹤楼上看翻船”.敌方内部分裂,矛盾 激化,相互倾轧,势不两立,这时切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反而促成他们暂时联手 对付你.正确的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东 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

36计之详解?白话文
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后段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故事】郭嘉定计灭袁氏。第十计 笑里藏刀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原典】信而安之①,阴以图之②,备而后动, 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③。 【注释】①信而安之:信,使信。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 疑心...

三十六计的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请问三十六计是哪些?? 有它们的故事吗?
第三十五计:隔岸观火 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宣王派田忌和孙膑带兵救韩,孙膑不同意立即出兵,他说魏军强大,又将在魏国境内作战,胜负难定。不如先隔岸观火,待魏韩两军队打的筋疲力尽时,再出兵救韩。 田忌派禽滑到韩国把齐国出兵的消息告诉韩王。禽滑在韩都城外被魏兵所擒,庞涓要他向韩国军队喊话,说齐国不肯救韩,...

融安县15772638135: 隔岸观火的成语源于谁 -
德世联佳: 词目 隔岸观火 发音 gé àn guān huǒ 释义 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出处 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示例 他原是在~呀.(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

融安县15772638135: 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 - 请举历史上的实例 -
德世联佳: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①,明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④. 【注释】 ①阳乖序乱:阳,指公开的.乖,违背,不协调.此指敌方内部矛盾激化,以致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秩序混乱、倾轧. ②阴以待逆:阴,暗下的....

融安县15772638135: “隔岸观火”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
德世联佳:[答案] 隔岸观火【解释】: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出自】: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愿对你有所帮助!

融安县15772638135: 隔岸观火是什么意思 -
德世联佳: 隔岸观火,是指根据敌方正在发展着的矛盾冲突,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当敌方矛盾突出,相互倾轧越来越暴露出来的时候,可不急于去“趁火打劫”.操之过急常常会促使他们达成暂时的联合,而增强他们的还击力量.故意让开一步,坐待敌方矛盾继续向对抗性发展,以致出现自相残杀的动机,就会达到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的目的.

融安县15772638135: 隔岸观地理是什么意思 -
德世联佳: 隔岸观火,通过光的直线传播可以观察到火. 在火的附近的空气,由于受热与周边的空气不同,光线在穿过不同空气时会发生折射. 既然是隔岸观火,就可能有水,也就有可能通过水面观火,所以光线也会发生反射.

融安县15772638135: 成语 隔岸观火的故事 -
德世联佳: 隔岸观火,就是“坐山观虎斗”,“黄鹤楼上看翻船”.敌方内部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倾轧,势不两立,这时切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反而促成他们暂时联手对付你.正确的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东汉末...

融安县15772638135: 隔岸观火 -
德世联佳: 隔岸观火 出 处 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因此源于唐人乾康. 乾康 生平简介 唐朝僧人,因“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而闻名.个人具体资料今已无从查询. 全诗: 投谒齐己」乾康 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 词语解释: 词 目 隔岸观火 发 音 gé àn guān huǒ 释 义 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出 处 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融安县15772638135: 隔岸观火来源相同的成语 -
德世联佳:[答案] 来源相同是指近义词或是出处: 近义词:冷眼旁观 见死不救 出处请参考下面 隔岸观火 gé àn guān huǒ 近义词: 冷眼旁观、见死不救 反义词: 见义勇为、身临其境 解释: 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出处: 唐·...

融安县15772638135: 三十六计中隔岸观火讲的是什么故事? -
德世联佳:[答案] 隔岸观火是孙膑说的.史传韩国和魏国兵戎相对,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宣王派田忌和孙膑带兵救韩,孙膑不同意立即出兵,他说魏军强大,又将在魏国境内作战,胜负难定.不如先隔岸观火,待魏韩两军队打的筋疲力尽时,再出兵救韩.

融安县15772638135: 【隔岸观火是成语吗 典出哪里】 -
德世联佳: 【出自】: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