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最后有我执,佛教最后无我执,是这样的吗?谢谢。

作者&投稿:苗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教最后有我执,佛教最后无我执,是这样的吗?谢谢。~

道教和道家有所不同,佛教和佛家有所不同。各家的经典自成体系,后来人们倡导儒释道三家殊途同归,各种概念,理论更是相互引用,差异不大。道教的终极目标在强调个体的羽化登仙,长生久视。佛教的着眼点在出世,强调自觉觉他,自度度他,普度众生,同登极乐彼岸。说到我执,对追求人生宇宙万物根本奥秘的人来说,是修行的核心和重点。破除我执,决定了修行的境界,修为的高低。楞严经里面佛陀层层递进,为阿难讲解这个问题。具体的说来,眼睛能看是借助眼根,眼睛所看到的为外境,有个能看的必须借助眼根才能发挥看的功用,暂时名之为心。这个心,具有攀缘的特性,这是执着的根源。这里面,认为所看的就是实有而加以追逐,就是执着,就是对本心的迷失。这三个心、眼根、外境完成了此时此刻的一幅画面。耳根,舌根,鼻根,身根,意根类同。不论佛教还是道教其进行修行的根本就是人身,虽然名相不同,但都共同指向了破除我执作为修行的重要内容。

没有。道教理法不究竟,不圆满,没有如来的智慧德相,破不了我相我执。

道教和道家有所不同,佛教和佛家有所不同。各家的经典自成体系,后来人们倡导儒释道三家殊途同归,各种概念,理论更是相互引用,差异不大。道教的终极目标在强调个体的羽化登仙,长生久视。佛教的着眼点在出世,强调自觉觉他,自度度他,普度众生,同登极乐彼岸。说到我执,对追求人生宇宙万物根本奥秘的人来说,是修行的核心和重点。破除我执,决定了修行的境界,修为的高低。楞严经里面佛陀层层递进,为阿难讲解这个问题。具体的说来,眼睛能看是借助眼根,眼睛所看到的为外境,有个能看的必须借助眼根才能发挥看的功用,暂时名之为心。这个心,具有攀缘的特性,这是执着的根源。这里面,认为所看的就是实有而加以追逐,就是执着,就是对本心的迷失。这三个心、眼根、外境完成了此时此刻的一幅画面。耳根,舌根,鼻根,身根,意根类同。不论佛教还是道教其进行修行的根本就是人身,虽然名相不同,但都共同指向了破除我执作为修行的重要内容。

苦为智因。大疑情产生大智慧!佛陀是因为对生命产生了极大疑惑,去寻找答案的,他的方法是观察自己的身心,来了解生老病死的原理。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简单地去知道这一切。这是古人的科学试验方法,就像中医的方法一样,在自己身上了解。所以,我们不要信仰,只要了解真理对吗?科学可以帮我们了解,信仰必须受科学的检验。你可以到缅甸学习这种了解自己的方法,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许多人都在学习禅修。他们并不信仰,佛陀反对不了解的信仰,即盲信。所以我并不告诉你哪个是真理,告诉你答案是没有用的。佛陀说,不要相信任何人所说
要坚强地去追寻,透彻地了解才罢休,这样才能找到答案。

我以为不对。
道家一开始就站在山顶,叫你一步一步向下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上来就要你“离相见性”;佛教则相反,告诉你有个山,诱导你一步步向上爬,当你爬上山顶,你自然就看不见山。名山,非山,也非不山,“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以达到明心见性之指归。可谓殊途同归。仅供参考!

先生用佛家语。佛教言“诸法空相”。道教为求长生成仙。两者不同。道教最后“有我”。佛教“有佛”。

佛教最后成佛,没我执等同于证果位,离最后远着呢。道教最后就学佛了。


道教最后有我执,佛教最后无我执,是这样的吗?谢谢。
不论佛教还是道教其进行修行的根本就是人身,虽然名相不同,但都共同指向了破除我执作为修行的重要内容。

什么是佛教中的“我执”?
我执是指:众生执着有一个真实存在的自我之心态。我执是佛教用语,小乘佛法认为这是痛苦的根源,是轮回的原因。我执可以说是无明的同义语,一般以内容分类,为人我执、法我执;以缘起分类,名分别我执、俱生我执。佛教中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自满,自卑,贪婪,放...

佛教有没有执我执我执的?
从唯识来看有分别我执与分别法执,凡夫主要执我相产生的烦恼 《成唯识论》:“又诸我见不缘实我。有所缘故。如缘馀心。我见所缘定非实我。是所缘故。如所馀法。是故我见不缘实我。但缘内识变现诸蕴。随自妄情种种计度。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

佛教的“我执”指的是什么?
“我执”是佛教用语,又名“我见”。所谓“我执”,是指人们对“虚幻不实、五蕴和合的身心”,固执的认为存在一个“能自在主宰的实我”;由于本来无我,却妄生执着,处处以我为中心,便产生了种种烦恼。用更简单的话来说:“我执”就是把“我”当真了,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心里安立了一...

佛教中所说的「执着」是什么含义
佛教是一种宗教信仰,它交给人们的是一切自然的法则,所谓四大皆空,俗人的贪嗔痴是三毒不可取的。在佛经中对针对一个人的执着为“我执”何为“我执”?是指人们对“虚幻不实、五蕴和合的身心”,固执的认为存在一个“能自在主宰的实我”;由于本来无我,却妄生执着,处处以我为中心,便产生了种...

佛教的“我执”指的是什么
佛教中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放不下自己,心中梗着非常大、非常粗、非常重的「我」,执着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等,提不起自己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或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等。消除我执是...

笃信佛教也算是一种‘我执’吗?
我执”,佛经上有个譬喻:就像我们要渡河,必须有船,有船才能达到彼岸,达到彼岸后才可以放弃这首船。笃信佛教这个执着,就是船,我们要渡过轮回苦海,必须靠它,等我们明心见性开悟成佛后,这个执着就可以舍去。佛教的最高境界,确实要舍去这个执着的, 《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教怎样破除我执
1、实现对自身内心活动的清明洞见。2、转换我们看问题的角度、立场和情感。3、注重实践,解行相应、行悟相持。4、长期坚持、精进不懈。5、对人生有一个大体正确的认识,对生活和人生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敢于承担责任并且对他人和自己负责。这是学习佛法的基础和防止出偏的基本保证。6、时刻警醒并...

佛经上讲的“我执”就是“执我”吗?
佛经上我执是佛教用语,小乘佛法认为是痛苦的根源,是轮回的原因。我执是无明的同义词,就是按着自己的标准,世界观为人处世。执我应该和我执是有区别的

佛教的“无我”指的就是“我执”吗?
“诸法无我”并不是说这个世间有一个“我”,然后佛要你观想“无我”来破除之;而是说这个世间根本就是没有“我”,我们内心执著,根深蒂固的觉得有一个是“我”,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我”是没有的。“我”就是主宰之意。比如说,我要把手举起,我能够主宰将它举起来,这叫做主宰;我的另一个...

潍城区15936713348: 佛家和道家的宗旨都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
桂败阿司: 这个问题很大也很有文化底蕴,有几方面要点:1,道教从根源上说是中国上古的巫觋文化和后来的老庄道家哲学的结合体.是由东汉张道陵天师将之正式定型并逐渐发扬光大.而佛教则是脱胎于受印度宗教哲学影响的释迦牟尼佛,除了小细节...

潍城区15936713348: 懂宗教的来回答这个问题.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无我”,获得永久的解脱,但是终点是以完全清静无我的状态活 -
桂败阿司: 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无我?完全不是!有些人以为原来有我,修行以后就没有了,这是一大误解.无我是本然不是造作,只需要去去发现,而不是去达成. 所有众生从始至终都处在无我的状态,但是也有俱生我执,在遭遇顺逆境界时就会产生贪嗔等心态,有苦乐等受,流转三界六道,这是众生存在的意义.当修行者发现无我,心识不会再遭受污染,成为清净的智慧,苦与粗大的乐就会断除,生起真正的涅槃之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最乐”,这是觉悟者存在的意义. 所谓的“灵魂”,不存在诞生,众生的相续必定有前因.无因而生,对佛法而言,是极不合理的.

潍城区15936713348: 佛教与道教的核心宗旨是什么? -
桂败阿司: 佛教与道教的核心宗旨都要认清宇宙人生的本质,也说是“道”,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认识是相同的,只是《道德经》说的不够细致,只是从道的表现形式“德”作了简单的论述,而《愣严经》中则直指心性的本体,把道发挥的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潍城区15936713348: 佛教里面的「无我」究竟是什么意思 -
桂败阿司: 无我是佛发现五取蕴的共相之一,五蕴的共相是“无常、苦、无我”; 什么是“共相”呢?共相是指共同特征.佛陀说“无我者非我、非我所,非我之我.”以不实之义为无我.当观受无常,如是观者则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忿怒) ;当观...

潍城区15936713348: 佛家说无为,无我.岂不是就是我们常人中的傻瓜无二 -
桂败阿司: 1. 真如佛性,本性,一真法界,涅槃境界才是无为,如果要契入无为的本性,还是不离开事修.所谓【空有不二,真空妙有,不二法门.】可以看《维摩诘经》《解深密经》. 2. 无我,我不通达,不解释了. 3. 您可以看看《六祖坛经》. 4. 空...

潍城区15936713348: 佛教与道教的传播方法分别是哪些???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
桂败阿司: 佛教以讲经说法普度众生为主,大有复兴之势!道教以炼己修身为主! 佛教和道教相同的是:修行者最高境界目标都是了脱生死横超三界出离轮回之苦,修行者都必须持守戒律!不同的是佛教以念经禅定为主,重于修性!道教以服气导引内丹为主,重于修身!

潍城区15936713348: 心即是佛,无心是道.无心是道的道和佛有什么关系 -
桂败阿司: 你所举无心是道这个词汇,在道教与佛法中都曾经出现过.所以他和佛法有一定关系.是佛、道两家的修持者在用功境界上词汇.古大德曾有名言;莫说无心便是道,无心尚隔万重关.可见这个无心的境界是不究竟的,属于小乘极果的一个阶梯.与佛法的关系是因为在佛法中,有时候把道、佛、心、空、如来、法性等等名词都作为一个比喻说明性的作用出现,所要比喻说明的就是万事万物的那个本体功能,因这个功能是形而上的.所以在大家老子的《道德经》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教义出现,也就是佛法中所言;是法过语言文字,的道理.表达方式不同,衷心思想一致.这些词汇所表达的都是相似,而非真实.愿您快乐.

潍城区15936713348: 道教的教义是什么?佛教的教义又是什么? -
桂败阿司: 佛教的基本教义有: 四谛:苦、集、灭、道.苦:生、老、病、死;集:原因在于欲望与愚昧;灭:修行;道:解脱的手段与方法. 十二因缘:人的苦难是由十二个彼此成为条件的因果联系的环节造成的. "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符合佛教规范作了好事,来世可得到好的转生与报应,否则会变成牲畜,堕入地狱.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潍城区15936713348: 圣一法师答:什么是我执呢? -
桂败阿司: 圣一法师答:我们死了以后,到地府受审的那个,就是'我',不是我们的身体去,是'我'去,'我',执则有,不执则无,所以,是'我相'到地府受审,判罪后,到地狱处受苦的,也是'我',不是我们的身体去受,身体已死了,埋葬了...

潍城区15936713348: 我执.无我是什么意思? -
桂败阿司: 一切众生的肉体与精神界,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是无我的实体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之上妄执为我,故称之我执. 我执,众生所以会轮回生死,就是有我执,因我执致使不得证菩提,如来一代圣教,无非以无我破我而立论,我执意识坚深,生死就越深,我执一旦净化,生死一齐休,即与涅槃相应. 无我是建立在我之上而说无我,离开我并没有无我,无我从我中解脱而得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