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空与道教的道有何区别??

作者&投稿:徭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家的无和佛家的空有什么区别~

作者:徐行之
来源:知乎



“无”者,“道”之别名,在《老子》中,“无”“道”“一”皆是指一“物”(其实并不能称为物,为叙述方便故称之),以体言之则为“无”,以用言之则为“道”,以数言之则为“一”。
那么,什么是“无”其实即是在问什么是“道”。这个问题任意找一本中哲史 老子 一节必有涉及,现只叙述可与“空”做对照的几点:1.“道”是《老子》宇宙论中的终极本源,“道”化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且万物在形成后仍然遵循“道”的运行规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2.那么为什么称“道”为“无”呢?无是无形无象的意思,而非空无一物,“道”作为一无限存在,作为万物本源,必不能有具体的形体,若如此,便只是有限的一物,不能有“为天下母”的能力。
(注:老子“道”、庄子“道”、《淮南子》“道”虽同为道家,同用“道”这个核心范畴,但其实对其的定义存在极大差别,尤其是老子和庄子,在庄子中,“道”已失去了本体的意味,而更强调“道”是一种境界,现不赘述)
现在再回到佛家的“空”,“空”在佛家不同流派中也有不同的含义,题主应深察之,现叙述僧肇的“空”观, 僧肇作为鸠摩罗什的弟子,并被喻为门下解空第一人,其“空”观最符合“空宗”(又称“般若宗”)的原始含义。
其解空论作《不真空论》中有一段为:“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有哉? 譬彼真无,无自常无,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
其实这是在用“缘起性空”来解空。万物莫不是因缘和合而有,因缘离散而无,即如此,何尝有自性(“自性”可大致理解为: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自己实现自己),无自性,自然不能被称为有,但虽无自性,毕竟存在过,也不能称为无,这种“宛然有而毕竟空,毕竟空而宛然有”的宇宙真相即是“空”,常人执“假有”为“实有”,故有种种烦恼,学佛之人则应勘破宇宙只是“空”
(注:如同“道”在老子、庄子、《淮南子》中含义不同一样,“空”在小乘一切有部、大乘空宗、大乘有宗中的含义也不相同,上所述只是空宗的空观)
好了,现在再回到道家“无”与佛家“空”的比较上,可是,在对二者做了一定的了解后,题主认为还有比较的需要吗?“无”是宇宙本源,“空”是宇宙真相(诸法实相),二者本不在一个层面,如何比较?

佛教是无神论,道教是有神论。
佛教和道教认为人皆可成佛或神。但佛只是思想上比人境界高,生理上和人一样,也会生老病死,道教神则是有超能力的不死族。佛教主张学习宏观的世界,各门各类各种知识都应该去学习,所谓勤学五明,道教集中修炼内功,依靠炼丹术等辅助手段以成仙为目的。佛教是以觉悟,灭除苦为目的。

扩展资料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这使得很多人产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错觉,这让尼泊尔民众一向不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佛教 百度百科 - 道教

空是指缘起无自性,简单说是指事物任何时候必须依赖各种因缘才能存在,而不是一般自然观念里能够独立存在。

根据道教经书考证、归纳,道教中的“道”涵义是指“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筒而言之,“道”是宇宙、阴阳、万物的根本,是万事万物变化之维系。显而易见,“道”是一种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是神灵。

佛教和道教区别
(一)对待生和死的态度 。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
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死,长生不老。道教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
(二)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
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
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
(三)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佛教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弃恶杨善的教条,因果轮回的法则还是令人敬佩的,也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对比于伊斯兰和基督教,佛教少了一些野蛮的排他性,多了出世性。佛教更像是一朵娇嫩而精致的莲花。
(四)命本源应该来自易经及河图洛书等中。在小乘佛法里,四分律规定,佛教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不能算命、卜卦、风水等等。大乘佛教,佛陀在《梵网经菩萨戒本》也是规定不能做这些的,被称为邪命。但是佛法在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人向来信命,易经本来就是从占卜而来,所以孔夫子就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实际就是周易文化,因为在四书五经之中,易经为群经之首。
佛法有云,只要是劝信众生一心向善,一切法皆是佛法,善人用恶法,恶法亦善,恶人用善法,善法亦恶。有易经的时候,还没有道教呢,所以道士把易经归为自己的学说,是有些盗窃思想意识的,至于太极图和阴阳鱼,都是道家的运用了易经的思想。从总体来说,易经既不是佛家,也不是道家,儒家思想发展了易经,可以说,易经从某种程度来说,更接近儒家,历代大儒为易经做注的比比皆是,比如,宋代的朱熹、王安石、三国的虞翻、汉代的董仲舒、近代的俞樾、等等国文化的源头
(五)佛是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所以佛是觉悟的意思.佛不是万能,佛不能赐我们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他不能使我们上天堂,也不能判我们入地狱.佛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换句话说,佛就是一个自己已经觉悟了,而且进一步帮助其他的人也能够觉悟,而这种自觉和觉他的工作,已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而和尚是佛教中修佛的代表人物.我们通常所熟知的佛有释迦牟尼佛.如来佛.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包括孙悟空
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道教的名称来源,一是起于古代之神道,二是起于《老子》,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源. 道教求成仙,求长生之道.道士是道教修道的代表人物.我们通常所熟知道教人物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八仙及黄帝 老子,庄子等等.等等.
两种不同的信仰,现在却被混淆的厉害,遇上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事就和尚.道士一起请,殊不知他们是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宗教,这些都是吴承恩撰写的小说《西游记》惹的祸,这部神魔小说把东方道教的仙和西方佛教的佛结集在一起"演出",使很多的民众把两个宗教混淆在了一块.虽然两个宗教都是本着引导人们向善的,但我们不应该就此把"宗教自由"变成"自由宗教"吧!?

佛教的“空”主要有以下三种含义:

虚空:
是两个物体之间没有阻隔的区域,这叫虚空。虚空是因为有了色法之后才建立的一个概念,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意义。所以,虚空摄归于色法,叫做“色边色”。是“唯名无实”。纯属概念。

无常空:
这是相对于“有”而建立的法:四大元素合为某一种实体,这个实体终将散坏(成住坏空),归于空无。其次,无色无相却有作用的心体:比如我们的觉知心,虽然无色无相却有认知的作用、分别的作用;可是,这个心在寿终之时一样要断灭。相对于一切法的“暂时有”而说“无常空”。所以,无常空是一切法的“败坏相”。这个“无常空”,就是佛门中的凡夫以及二乘人所认知的“空”。这个“无常空”,也没有实际体性,也是假名安立。所以,凡夫经常辩论争执:“究竟是有还是空?”各说各有理。争论不休。这样,佛就说:“一切有都是暂时的,都无常住不坏”。这个道理就是“世俗谛”:世间法层面的真谛,世间法中,没有哪一个法能超过这个真谛。

真实空:
所谓真实,就是不会变易、不会坏灭之法。若是变易坏灭,就是“不实”:因为他的体性只是“暂时有”,所以叫“虚妄不实”。岂有真实可言?我们感知到的万事万物,没有哪一样具有真实(不坏)的体性。就算“寿比南山”也会坏灭。
但是,诸佛既然说了“真实”。那就一定要某一法永不坏灭。
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在轮回三世?前一世既然存在,前一世的前一世就不可能没有,如是推究,无始劫以前就有某一样东西一直存在直到今天。往后推究:下一世不会没有,下一世的下一世也一定会存在。如是推究,无量未来际也有一样东西永不坏灭。这个东西,无量我们叫他什么。他都有真实的体性,也就是“永不坏灭”的体性。当然,如果是断灭论者,连三世因果都不相信,也就不会与这个深妙法相应了。其实,凡是以无常空为究竟义的人,不管是不是大师,不管是不是年高德望,名满海内外,都与“断见外道”没有区别。
这样,诸佛就说“不生不灭”“真常唯心”“常乐我净”。这都是在说法界的真实相:一切有情本自具足的真心(这里不用再解释为什么叫“真心”了吧)。真心无色无相,在法相上是空,虽然是空,他却有真实的体性:不仅是永不坏灭的真实,而且还有种种体性,比如: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一不异、能生万法......这些体性也是永不变易的:过去能生万法,现在能生万法,未来也一样能生万法。

这个空性的真心,就叫“真空”:因为他既是空,又具有真实体性。这就是楼主所问的“空性”。这个空性,还有很多名称:

心、佛、如、识、真心、真如、法身、如来、涅盘、实际、自性、唯我、唯心、唯识、如来藏、非心心、阿赖耶识、庵摩罗识、无垢识、本来面目、本地风光、拖死尸者.......
这个“空性的真心”,即是轮回三世的主体,即是佛法第一义谛(又名“胜义谛”)。三藏十二部从不同的角度与层次,隐说、明示、总说、分说。

学佛人应当了解上述三种空的含义。否则自生错乱,对佛法无有入手之处。
============================================================

道家的“道”略述如下:

这里不讲“道教”而是改为“道家”,是因为道教已经失去了道家的很重要思想精华。
道家的“道”,与上述所说的“真实空”有很多相似之处。可是,却属于臆测所得,无法实证。这就是“道”与“空”(真实空)最大的区别。

相同点:
一:都是无始无终,本来而有,非从他生之法,再无一法能够先于他而存在。
二:都能够外于一切法而独立存在。
三:都具有恒常不变的体性。
四:都具有“能生万法”的功能。
五:都是无形无相无念无为之法。
原文对比:
《六祖坛经》:“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正因为这些相同点,佛门古大德有时候会借用“道”这个名相来形容“如来法身”(上述“真实空”)。比如傅大士就说过:“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不同点:
一:“空”是每一个有情本自具足的,“道”是外于有情,高于有情而独立存在的。
二:“空”是有情轮回生死的主体,“道”不仅高于有情而存在,而且道家也不承认轮回这件事。
三:“空”是可知可证,真实存在的,历代真悟祖师可以通过“明心”而解脱生死。“道”却是不可知不可证,不能确认其真实存在,历代道家祖师都没有因“见道”而解脱生死,往往是“修身养性”“化精为气,炼气为神”“羽化登仙”等属于“修身”的方法。就算可以成功,不过是延年益寿,最多成为“天人”,依然在六道之中,未脱生死。

综上可知:“空”是真实存在的,一切有情的根本。“道”却是依靠思维想象而建立的,并非真实存在,仅仅是一种“思想”。

1、佛教的空是证量上的描述,妙有真空与缘起性空,皆是不同的证量。此空也是33层天的法位境界,是释迦牟尼佛对佛教大道慈悲的解说。不可说不可说正是这空的玄妙之处,佛教由此阐述玄机,接引有缘,证得正果。
2、道教的道也是勉强命名的境界表述,是道教体系最高的、最玄妙的存在。
3、空与道的区别在于接引方式不同:悟空以同体大慈大悲大愿力而精进,悟道以清净无为无己无功而修持;
4、空与道的修行法要不同:空为以无我之心秉受如来大愿力而体真空;道为以有我之身礼敬三清大德力而成正道。
5、空与道皆是方便之说,岂不闻“一切圣贤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教的空与道教的道,都是人们一种思维推论,空和道就像数学中的未知数,他可以代表任何东西,但仅仅作为未知数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必须有具体和实际的东西填充。他们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充分的证据证明他们存在,只是人们盲目地相信它的存在而已,还谈不上区别的问题,还到不了谈论他们区别的程度。

道本无所有,谁人得人我?不识妄动性,不识道为何,万道从心起,一切还于心,无道亦无物,一切悉坏灭,道本无所有,法亦不曾生,因缘妄动性,即是一生万,即心即太极,不生亦不灭,一切无所生,一切亦不灭,只因妄动中,而显种种道,人说种种界,或说种种物,或名为生死,佛说是心迷,离心无所有,如水妄计浪,终不识本性。心行名为道,,不行无所有,谁以道为真,是执动成狂,大道本无为,亦无有名说,真体名为道,佛说是太空,空间无生灭。


佛教的空与道教的道有何区别??
(二)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

佛教的空与道教的道有何区别
简单的理解,佛教的“空”说的是一种实相,是真实存在的,是一切物质的根本;道教的“道”却是一种规律,或者更接近于一种“思想”。展开来说就会非常复杂了

佛教讲的“空”和道家讲的“无”一样吗?
1. 佛教的“空”与道家的“无”概念有相似之处,但实质上并不相同。佛教中的“空”是指一切事物无自性、无常、无我,强调的是现象的虚幻性和缘起性空。例如,佛教经典中提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味着物质世界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2. 道家的“无”则是指“无为而...

道教的“道”和佛教的“空”是同一种东西吗?
道教中的‘道’:‘道’的含义和特征 道的含义 道是过程。这是道的第一层含义。道不仅是对万事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概括,而且是对万事万物发展过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种静态的形而上实体,而是一个过程。道的过程性表现为道生万物的过程,即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

佛教说的色与空就是道教说的有与无
正如楼主所言,佛教的“色空”与道教的“有无”是最为接近的,既是“接近”,便有“差异”;也正如楼主之名“纸上论兵”一样,我们在此谈论这个话题,就是“纸上论兵”。而真正的佛教,只是指月亮的指头,而要认识月亮,还靠每个众生自己去觉悟。就末学的理解,道教中的“道”也是先天地而生的,...

佛教讲的“空”和道家讲的“无”是不是差不多的东西?
我个人觉得佛教讲的空和道家讲的无其实是有一定的分别的,他们俩并不是一个东西,我们来先欣赏一下六祖慧能关于空的一种理解,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慧能对佛教中的空的一种理解,那就是世间的一切万物本来是什么都没有了,如果这世间什么都没有,你又何来的...

道家说的道,儒家说的中庸,佛家讲的空,有共同点或关联吗
导人向善;区别在于,道家注重个体色身的修炼,以期延年益寿、天人合一;儒家注重世间法,修身齐家平天下,是纯粹世间的学问;佛家二者兼顾,更注重内心的修为---个体精神生命的升华,灵性生命的飞跃,进入真正的自由王国,从而反过来指导为人处世、延年益寿的规律,实现世界大同、社会和谐,人们身心安康。

佛家的空和道家的无有何分别?
无是非有。依道德经,无为万物之始,在存在论中解释为存在之先的本体状态。道依有无两种概念生成天下万物。 空是非有非无。非有者,以万法没有本质自性,不可自存,皆是缘起,非无者,既已缘起,不能为无。空没有存在论的意义,因为依佛法,万法都不是真的存在的,但它有知识论的意义,只要心...

佛教所说的“空”和道教所说的“太极”与现代哲学中的“变化”是不是...
不是同一东西。佛教中所说的“空”指的是一种状态,是不生不灭的一种状态,佛教用它作为一切法的真实状态。要说明的是,“空”不是说什么都不存在,只是说明一切法只是虚幻的存在。道教所说的“太极”指的是事物的最初的状态。道教中能生宇宙万物的本体是“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就是事物的最...

佛教讲的“空”和道家讲的“无”一样吗?
从我目前的经验看是一样的。佛家讲的空是在“五眼”的基础上讲的,佛陀在有关经书中用了大量比喻来说明肉眼中世界的变化(世界事物没有变化是人的生理机能改变衰变)这也就给用其他眼通看世界形成了一个具体标准。比如具有透视功能眼通的人看世界又和肉眼看世界的人有区别(动物界用超声波定位看...

徽州区15052191567: 佛家的“空”和道家的顺其自然有什么区别 -
豆卢泳胰酶: 第一,自行空义和真空义不同义. 第二,空乃自然 第三,先有自然,而后有空. 第四,顺其自然,这个自然应该是指的生命力,或者说,业力. 这样说了还不懂的话,再说就是,空是结果,顺其自然是因缘. 这也是不了义说.

徽州区15052191567: 道家的太虚和佛家的空,有什么区别, -
豆卢泳胰酶: 道家的太虚是指宇宙无边无垠,万物的生灭,是自然规律,旧的灭了,新的再来,除旧迎新,永远存在,遍宇宙太虚皆一理,是统摄万物的总法则;而佛家的空是指万物性空,认为万物的存在是暂时的,有生有灭,到底终究是灭,故称万物性空,是看破一切存在,识其本性皆空.道偏重以命了性[全真道性命双修]、佛偏重以性了命,殊不知无命之性不存,无性之命难养,惟道家之性命双修终成正果.

徽州区15052191567: 佛教哲学讲的“空”与道家所讲的“无”有什么异同 -
豆卢泳胰酶: 佛教的空 指得是不被事物表面所迷惑,透过本质去定义. 道家的无 有点类似随性而为,透过现象去阐释事物的本质. 反正就是说理解就是理解,不理解就是不理解.

徽州区15052191567: 道教的虚无和佛教的空有什么区别? -
豆卢泳胰酶: 没无区别,真性在 佛为圆觉 在道为金丹 在儒为太极.也可以说在佛为空性 在道为虚无 就跟 爱 这种意思一样 在中国是 爱 在美国是love 只算语言阐述的不同 实际是一个东西

徽州区15052191567: 中国的道教与佛教有什么区别? -
豆卢泳胰酶: 佛教和道教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对待生和死的态度.可以说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 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

徽州区15052191567: 道家的“无”和佛家的“空”到底什么意思 -
豆卢泳胰酶: 道家的无 因本人对道家了解不多,不敢妄言至于佛门的空,我倒可以谈谈“空”是佛教哲学的根本概念和核心范畴,也是佛教义理的最高范畴.“空”因适应佛教人生归宿学说解脱论的需要而成为佛教哲学的第一个关键词.谈空说有,亦即空...

徽州区15052191567: 佛教和道教一样有区别吗有关系吗同源吗? -
豆卢泳胰酶: 道教和佛教的区别: 1、佛教对宇宙的认识是成住坏空,不断循环.道教有类似的劫数运度和演化之说. 2、佛教认为宇宙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娑婆世界有六道众生.道教似乎只说有五道,把佛教的天道和阿修罗道归为一类了,人,畜生,饿鬼...

徽州区15052191567: 佛跟道的区别 -
豆卢泳胰酶: 道学的产生同样如此.道学的产生比佛学较早,早在先秦以前道家就形成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术.道家的修持方式在先秦以前的仙道和东汉时产生的黄老道中初具雏形. 道教的经典《道德经》所阐发的道体论,既是宇宙本体论又是生命本体论....

徽州区15052191567: 佛教与道教有何不同?
豆卢泳胰酶: 佛道区别简单明了地归纳一下:一、大致来说:道教重现实、重经验、重方法、重世俗生活;轻理论思维、轻对彼岸世界的构想.佛教则反之,重心性之学,重思想理论,贬视人生. 二、总的说:佛教唯心哲理丰富、精致,道教义理则较朴素;...

徽州区15052191567: 道与佛的区别? -
豆卢泳胰酶: 其实道与佛的区别,主要在于对宇宙认识上的方法不同---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道”---并非我们口头上所说的那个样子,更不是“道教”所幻想的所谓神仙.老子所说的道,实际上就是宇宙的客观存在,其存在的形式就是阴阳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