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略施小技,此来为不负也 翻译 出自《劳山道士》

作者&投稿:荀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劳山道士》的翻译 越短越好 急需……~

原文: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宇甚幽。
  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道士曰:“恐娇
  情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首,遂留观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一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
  阴有归志。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
  辉室,光鉴毫芒。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不同。”乃于案上绕壶分
  赉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酒何能遍给?遂各觅盎盂,竞饮先釂,惟恐樽尽,
  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心奇之。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
  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
  “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x还乎x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歌
  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
  胜酒力矣。其饯我于月宫可乎?”三人移席,渐入月中。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
  如影之在镜中。移时月渐暗,门人燃烛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几上肴核尚存;壁上
  月,纸圆如镜而已。道士问众:“饮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寝,勿误樵苏。”
  众诺而退。王窃欣慕,归念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本。心不能待,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
  纵不能得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弟子在
  家,未谙此苦。”道士笑曰:“吾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王曰:“弟子
  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道士问:“何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
  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一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
  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首辄入,勿逡
  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道士曰:
  “归宜洁持,否则不验。”遂助资斧遣归。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
  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
  之。王渐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异史氏曰:“闻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为王
  生者正复不少。今有伧父,喜痰毒而畏药石,遂有舐吮痈痔者,进宣威逞暴之术,以迎其
  旨,绐之曰:‘执此术也以往,可以横行而无碍。’初试未尝不小效,遂谓天下之大,举可
  以如是行矣,势不至触硬壁而颠蹶不止也。”

译文:

  淄川县有个姓王的读书人,排行第七,是一个世代做官的后代。他从小就喜爱学习道术。听人说劳山有许多仙人,他就背着书箱前往游历。有一天,他登上一座山顶,看见一座道观非常幽静。有一个道士坐在蒲团上,虽白发垂肩,却神态自若,气度不凡。王七立即上前行礼并与这位道士攀谈起来。道士谈道术谈得极为精深玄妙。王七心悦诚服,便请求拜道士为师。道士说:“你娇生惯养的,恐怕吃不了苦。”王七回答说:“我能。”这个道士的徒弟很多,傍晚都到齐了,王七向他们一一行过见面礼,便留在观中学道。
  第二天凌晨,道士把王七叫去,给他一把斧子,叫他随徒弟们一道进山砍柴。王七恭恭敬敬地听从师父吩咐,随大家进山去砍柴。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王七的手脚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他实在忍受不住了,便暗地产生了回家的念头。
  有一天晚上,王七回到观中,看见师父陪两位客人在饮酒。这时天色昏暗,还没点灯烛。王七见师父用纸剪成一面圆镜,粘贴在墙壁上。不一会儿,如同明月照耀,满屋生辉,屋里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众徒弟围绕侍候,忙个不停。这时一位客人说:“今天这样的良宵美景真是快乐,大家不能不共享快乐。”于是帅父从桌上取下一樽酒壶,分赏给徒弟们,并且嘱咐徒弟们尽情痛饮,一醉方休。王七心想:门徒七八个人,一壶酒哪能个个喝得到?这时众门徒纷纷找杯子找碗,抢先喝酒,惟恐轮到自己时酒壶空了。然而来回地斟酒,壶中的酒却一点也不见减少。王七心中暗自称奇。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客人说:“多谢主人赐给明月照耀,不过,像这样默默地饮酒,也未免太乏味了,为何不把嫦娥从月宫中请来?”这时,王七又见师父将手中的筷子向月宫中抛去。不一会儿,便见一位美人从月亮中走出。开始还不满一尺,到了地上就与常人一般高了。她腰肢纤细,面容秀美,步履翩翩地跳起了霓裳羽衣舞。过了一会儿,又歌唱道:“神仙啊神仙,你们还回吗?”为什么把我幽禁在广寒宫中啊!”歌声清脆悠扬,如同洞箫中吹出的音响。歌唱完了,她轻盈旋转而上,一跃登上了桌子。大家正惊奇地注视着,那仙女已还原成一支筷子。师父和客人大笑起来。又有一位客人说:“今晚真快乐,可我喝醉了,你们到月宫为我饯行好吗?”于是三人移动酒席,渐渐进入月中。众徒弟看三人坐在月光中饮酒,连胡须眉毛都看得清清楚楚。如同镜中的人影一样。又过了一会儿,月亮渐暗。有一个门徒点上蜡烛进来,却只见道士一个人独坐桌旁,客人不见踪影,桌上残羹剩菜还在。回头再看墙上月亮,只是一张如同镜子大小的圆纸而已。道士问众徒弟:“喝够了吗?”众人齐声回答:“足了。”道士说:“既然喝够了,就该早早睡觉,不要误了明天砍柴割草。”众徒弟连连答应退了出来。王七心中暗暗羡慕师父的道术,便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王七实在吃不了这个苦,而道士却不传授给他一点点法术。他再也不愿等待了,便向师父辞别,他说:“弟子走了好几百里路,来找仙师求教,纵然不能求得长生不老之术,就是传给我一点小小的法术,也可安慰我这颗求教的心。现在已过去两三个月,但每天却不过是上山砍柴,早出晚归。弟子在家时,还真的没有吃过这种苦。”道士笑着说:“我早就说你吃不得这个苦,现在果然证明了。明天早上就打发你动身回家吧。”王七说:“弟子在这里也劳动几个月了,请师父传授点小技给我,也不负此行了。”道士问:“你想学点什么法术?”王七说:“我常见师父行走时,坚硬的墙壁也不能阻隔你,只要学到这一法术我就满足了。”道士笑着答应了他的要求。就把穿墙的口诀传授给他,叫他自己念咒语,念完,喊了声“过去!”王七面对墙壁不敢进去。道士又说:“你试着往里去。”王七便不慌不忙地往墙里走去。等他走到墙根边却止步不进。道士说:“你要低着头猛然朝里进,不要犹豫!”王七按照师父的话做,果然在离墙几步时,猛地向墙壁冲去。到了墙边,就像什么东西也没有似的。待他回头一看,自己已站在墙外了。他心中大喜,进去谢过师父。道士说:“回去以后,应去掉私心杂念,否则不灵验。”于是送给他路费让他回去了。
  王七回到家中,逢人便自吹遇上了神仙,学到了法术,就是坚硬的墙壁也不能阻挡他。他的妻子不信,王七便模仿在劳山的作法,在离墙几尺远处,猛地一下往里冲。结果一头撞到墙壁上,一下子跌倒在地。妻子把他扶起一看,额头上鼓起一个大包,像个大鸡蛋似的。妻子不由得开起他的玩笑。王七又愧又恨,便一个劲地骂老道士没安好心。

崂山道士 原文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道士曰:
“恐娇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道,遂留观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阴有归志。
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洒何能遍给?道各觅盎盂,竞饮先【酉爵】,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心奇之。
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
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胜酒力矣。其饯我于月宫可乎?”三人移席,渐入月中。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之在镜中。移时,月渐暗;门人然烛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几上肴核尚故。壁上月,纸圆如镜而已。道士问众:“饮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寝,勿误樵苏。”
众诺而退。王窃欣慕,归今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心情,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心不能持,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纵不能得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弟子在家,未谙此苦。”道士笑曰:“我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道士问:“何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以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道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遂助资斧,遣之归。
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知而已。
异史氏曰:“闻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为王生者,正复不少。今有伧父,喜【疒火】毒而畏药石,遂有舐痈吮痔者,进宣威逞暴之术,以迎其旨,诒之曰:‘执此术也以往,可以横行而无碍。’初试未尝不小效,遂谓天下之大,举可以如是行矣,势不至触硬壁而颠蹶不止也。”
译文:
海边有一座崂山,住着一位仙人,人们都叫他崂山道士。据说崂山道士会许多凡人不会的法术。 距崂山几百里路外的县城里,有个人叫王七的人。王七从小就非常羡慕法术,听说崂山道士会许多法术,于是辞别家人,到崂山去寻仙。 王七来到崂山,见到道士,交谈中,王七觉得那道士非常有本领,就恳求收他做徒弟。道士打量他一番说:“看你娇生惯养,恐怕吃不了苦。”王七再三请求,于是道士就答应收他为徒弟。
夜里,王七望着窗外的月光,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学到道术了,心时有说不出的高兴。第二天清晨,王七跑到师父那里去,满以为师父会开始传授道术,哪知给了他一把斧头,叫他跟着师兄们一起上山砍柴。王七心里很不高兴,但也只得听从吩咐。山上到处是荆棘乱石,没到太阳下山,王七的手上、脚上都磨起了血泡。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王七的手脚上渐渐磨出了老茧,他再也受不了整天砍柴割草的劳累,不由起了回家的念头。晚上,王七和师兄们一起回到道观,看见师父和两个客人正谈笑风生地饮酒。天已经黑了,屋子里还没有点灯。只见师父拿起一张白纸,剪成一个圆镜模样,往墙上一贴。一瞬间,那张纸竟像月亮一样放出光芒,照得满屋通明。 这时,一位客人说:“这么美妙的夜晚,如此欢乐的酒席,应该大家同乐一场。”道士拿起一壶酒递给徒弟们,叫他们尽情地喝。王七在一边暗暗思忖:我们这么多人,这一小壶酒,怎么够喝?大家将信将疑地拿起酒壶往碗里倒酒。真奇怪,倒来倒去,酒壶始终是满满的。王七心里很诧异。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客人对道士说:“虽有明月高照,可光喝酒也没意思,要是有人伴舞就好了。”道士笑着拿起一根筷子,对准白纸点了一下,忽见月光中走出一个一尺长短的女子。她一落地,就和普通人一样高大,苗条的腰身,洁白的肌肤,衣带飘扬,唱起歌来。一曲歌罢,女子凌空而起,竟跳上了桌子,正当大家惊慌失措时,她已还原成一根筷子。看到这一切,王七目瞪口呆。 这时一个客人说:“我真高兴,可是得回去了。”于是道士和两个客人移动酒席,挪进了月亮。月亮渐渐暗了下去,徒弟们点上蜡烛,只见师父独自坐着,客人已不知去向,只有桌子上留着剩酒剩菜。
又过了一个月,师父还是不传授一点法术,王七实在熬不住了,就去找师父。见到师父,王七说:“弟子远道而来,即使学不到长生不老的法术,您传给我一点别的小法术,也算是一个安慰。”王七见师父笑而不答,心中很着急,比划着说:“现在每天早出晚归,打柴割草,徒弟在家哪吃过这样的苦呀。”师父笑说:“我早就断定你不能吃苦,现在果然如此。明天一早你就回家去吧。”王七央求道:“还求师父传我一点小本领,也算我没白来一趟。”师父问:“你想学什么法术?”王七说:“徒弟常见师父走路,墙壁都挡不住,就学这个好了。” 师父笑着答应了,就叫王七随他来。他们来到一堵墙前,师父把过墙的咒语告诉王七,叫他自己念着。王七刚念完,师父用手一指,喊了一声“进墙去”。王七面对墙壁,两腿哆嗦,不敢上前。师父又喊:“试试看,走进去。”王七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师父不高兴地说:“低下头,往前闯”。王七硬着头皮往前奔,不知不觉就到墙的另一面了。王七高兴极了,赶紧拜谢师父。师父对他说:“回家后要勤恳做人。否则,法术是不会灵验的。”
王七回到家,对妻子夸口说:“我遇到了神仙,学会了法术,连墙壁都挡不住我。”妻子不信,说世上哪有这样的事。王七于是念起咒语,朝墙奔去。只听一声响,王七脑袋撞到墙上,跌倒在地。妻子赶紧把他扶起来,只见他额头上隆起了一个大疙瘩。王七耷拉着脑袋,像泄了气的皮球。妻子又好气又好笑:“世上就是有法术,像你这样两三个月也不能学会。”王七想起那天在晚上,自己明明穿过了墙壁,于是怀疑道士捉弄自己,不由大骂了崂山道士一阵。 自那以后,王七仍然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

望采纳

请师父传授点小道术给我,也不枉(辜负)我来这一趟了

一、原文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道士曰:“恐娇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首,遂留观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阴有归志。

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黏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酒何能遍给?遂各觅盎盂,竞饮先釂,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心奇之。

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

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胜酒力矣。其饯我于月宫可乎?”三人移席,渐入月中。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之在镜中。

移时,月渐暗,门人然烛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几上肴核尚存,壁上月,纸圆如镜而已。道士问众:“饮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寝,勿误樵苏。”众诺而退。王窃忻慕,归念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心不能待,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纵不能得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弟子在家,未谙此苦。”道士笑曰:“吾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

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道士问:“何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以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

又曰:“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首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遂助资斧,遣之归。

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渐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二、译文

海边有一座崂山,住着一位仙人,人们都叫他崂山道士。据说崂山道士会许多凡人不会的法术。 距崂山几百里路外的县城里,有个人叫王七的人。王七从小就非常羡慕法术,听说崂山道士会许多法术,于是辞别家人,到崂山去寻仙。

王七来到崂山,见到道士,交谈中,王七觉得那道士非常有本领,就恳求收他做徒弟。道士打量他一番说:“看你娇生惯养,恐怕吃不了苦。”王七再三请求,于是道士就答应收他为徒弟。

夜里,王七望着窗外的月光,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学到道术了,心时有说不出的高兴。第二天清晨,王七跑到师父那里去,满以为师父会开始传授道术,哪知给了他一把斧头,叫他跟着师兄们一起上山砍柴。王七心里很不高兴,但也只得听从吩咐。

山上到处是荆棘乱石,没到太阳下山,王七的手上、脚上都磨起了血泡。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王七的手脚上渐渐磨出了老茧,他再也受不了整天砍柴割草的劳累,不由起了回家的念头。晚上,王七和师兄们一起回到道观,看见师父和两个客人正谈笑风生地饮酒。天已经黑了,屋子里还没有点灯。

只见师父拿起一张白纸,剪成一个圆镜模样,往墙上一贴。一瞬间,那张纸竟像月亮一样放出光芒,照得满屋通明。 这时,一位客人说:“这么美妙的夜晚,如此欢乐的酒席,应该大家同乐一场。”

道士拿起一壶酒递给徒弟们,叫他们尽情地喝。王七在一边暗暗思忖:我们这么多人,这一小壶酒,怎么够喝?大家将信将疑地拿起酒壶往碗里倒酒。真奇怪,倒来倒去,酒壶始终是满满的。王七心里很诧异。

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客人对道士说:“虽有明月高照,可光喝酒也没意思,要是有人伴舞就好了。”道士笑着拿起一根筷子,对准白纸点了一下,忽见月光中走出一个一尺长短的女子。她一落地,就和普通人一样高大,苗条的腰身,洁白的肌肤,衣带飘扬,唱起歌来。

一曲歌罢,女子凌空而起,竟跳上了桌子,正当大家惊慌失措时,她已还原成一根筷子。看到这一切,王七目瞪口呆。

这时一个客人说:“我真高兴,可是得回去了。”于是道士和两个客人移动酒席,挪进了月亮。月亮渐渐暗了下去,徒弟们点上蜡烛,只见师父独自坐着,客人已不知去向,只有桌子上留着剩酒剩菜。

又过了一个月,师父还是不传授一点法术,王七实在熬不住了,就去找师父。见到师父,王七说:“弟子远道而来,即使学不到长生不老的法术,您传给我一点别的小法术,也算是一个安慰。”

王七见师父笑而不答,心中很着急,比划着说:“现在每天早出晚归,打柴割草,徒弟在家哪吃过这样的苦呀。”师父笑说:“我早就断定你不能吃苦,现在果然如此。明天一早你就回家去吧。”王七央求道:“还求师父传我一点小本领,也算我没白来一趟。”

师父问:“你想学什么法术?”王七说:“徒弟常见师父走路,墙壁都挡不住,就学这个好了。” 师父笑着答应了,就叫王七随他来。他们来到一堵墙前,师父把过墙的咒语告诉王七,叫他自己念着。王七刚念完,师父用手一指,喊了一声“进墙去”。

王七面对墙壁,两腿哆嗦,不敢上前。师父又喊:“试试看,走进去。”王七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师父不高兴地说:“低下头,往前闯”。王七硬着头皮往前奔,不知不觉就到墙的另一面了。王七高兴极了,赶紧拜谢师父。师父对他说:“回家后要勤恳做人。否则,法术是不会灵验的。”

王七回到家,对妻子夸口说:“我遇到了神仙,学会了法术,连墙壁都挡不住我。”妻子不信,说世上哪有这样的事。王七于是念起咒语,朝墙奔去。只听一声响,王七脑袋撞到墙上,跌倒在地。妻子赶紧把他扶起来,只见他额头上隆起了一个大疙瘩。

王七耷拉着脑袋,像泄了气的皮球。妻子又好气又好笑:“世上就是有法术,像你这样两三个月也不能学会。”王七想起那天在晚上,自己明明穿过了墙壁,于是怀疑道士捉弄自己,不由大骂了崂山道士一阵。 自那以后,王七仍然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

三、出处

《聊斋志异》·《劳山道士》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二、作品赏析

《聊斋志异》一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腐败、官贪吏虐、豪强横行、生灵涂炭,都在《聊斋志异》中有所反映,揭示了人民痛苦生活的原因主要来自贪官污吏。

三、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早年即有文名,但始终未中举,直至七十一岁才援例为贡生。长期为塾师、幕友,郁郁不得志,所著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亦工诗文,著作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志怪小说



崂山道士中原文为“略授”不是“略施” 原文意为:请师父传授点小道术给我,也不枉(辜负
)我来这一趟了

请师父稍微传授点小道术给我,也算是不枉我千里迢迢来这里学艺啊!

请师父稍微传授点小技艺给我,也算是不辜负我千里迢迢来这里学艺啊


三国演义的俗语
译文:打了败仗的将领,不可以谈论勇敢。亡国的士大夫,不配去考虑长治久安的国策。2、虎无爪,鸟无翼。译文:比喻人失去威势和凭借,已无所作为。出自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昭曰:“虎无爪,鸟无翼,不久当为明公所擒,无足介意。”译文:人失去威势和凭借,已无所作为。不久一定...

小学生歇后语大全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蚕豆开花---黑心、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打破砂锅---问到底、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虎落平阳---被犬欺、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井底青蛙---目光短浅;大海捞针---没处寻、竹篮打水---一场空、打开天窗...

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诸葛亮的-神妙莫测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要丑--不知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诸葛...

出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大全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不是真心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大...

歇后语带解释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

有关诸葛亮的俗语
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 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诸...

关于诸葛亮的俗语和对联.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关於诸葛亮的歇后语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著想 ...

出《三国演义》的题目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

三国的第三回的歇后语。 急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诸葛亮的-神妙莫测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要丑--不知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诸葛...

四大名著中的俗语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一·一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猪八戒进屠场---自己贡献自己 猪八戒...

大理白族自治州13870467315: 师略施小技,此来为不负也 翻译 出自《劳山道士》 -
始瑾威太: 请师父稍微传授点小技艺给我,也算是不辜负我千里迢迢来这里学艺啊

大理白族自治州13870467315: 略施小技是什么意思?
始瑾威太:略施小技是稍微用上一些微不足道技能的意思.

大理白族自治州13870467315: 三国的歇后语张飞穿针 -- 粗中有细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
始瑾威太: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大理白族自治州13870467315: 诸葛亮的故事、事迹、名言、诗句? -
始瑾威太: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欲)〔须〕静也,才(欲)〔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大理白族自治州13870467315: 三国演义成语及谚语(需有出处) -
始瑾威太:三国成语 东汉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群雄竞起. 枭雄曹操,首屈一指.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济济多士,如虎添翼. 发号施令,假传圣旨.身经...

大理白族自治州13870467315: 游天平山记的原文及译文!速度!!! -
始瑾威太: 游天平山记(明·高启)至正二十二年九月九日[1],积霖既霁[2],灏气澄肃[3].予与同志之友以登高之盟不可寒也[4],乃治馔载醪[5],相与诣天平山而游焉.山距城西南水行三十里.至则舍舟就舆,经平林浅坞间[6],道傍竹石蒙翳[7],有泉伏...

大理白族自治州13870467315: 诸葛亮借箭—— -
始瑾威太: 诸葛亮借箭——坐享其成 另外一个说法是: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其他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有: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 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 诸葛亮的-神妙莫测 诸葛亮要丑--不知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大理白族自治州13870467315: 关于三国演义的名言.歇后语,成语 -
始瑾威太: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如: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三顾...

大理白族自治州13870467315: 字少的成语故事 - 三国成语故事每个50字越短越好
始瑾威太: 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