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为何最后跟儿子孙子一道被处死?

作者&投稿:东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是谁,为何最后子孙被杀只剩他一个?~

宋濂是元末明初的大政治家文学家,他什么地位?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说他是“开国文臣之首”,可见他的实力真不是吹的,以朱元璋的看人用人眼光,那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而且还跟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在散文这方面那更是专长,可谓是真正的“一代之宗”了,估计跟苏东坡也是平起平坐的地位。
他的散文有啥特点呢?据说是醇深典正,浑穆雍容,总之是一个很高的水平,既有含蓄、清丽的阴柔之美,又有雄浑、崇高、劲健、沉郁、悲慨的阳刚之气。而最绝的就是他文章里的阳刚之气。所以感觉在文章风格方面好像也有点苏轼的影子,两个人非常像,而且二人家族里面也是充满了很多文艺才子。


可是这么显赫风光的宋家之后的命运却急转直下,他们三个本来都要被杀掉的。这主要是孙子惹祸了,当时是因为他被牵扯进了胡惟庸案里面。胡惟庸什么人?当时是大宰相,但是被明太祖朱元璋杀了九族,前后一共有3万人被杀,当时也是举国染血了。宋濂和宋璲于是也被牵扯进去,按道理都应该被杀的。但是最后宋濂却活下来了,而其余儿孙则被杀掉。这是为啥呢?

其实这时候的宋濂已经70岁了,在古代已经是高龄了,而他其实是比朱元璋大18岁的,差不多一代人在里面。而这么高龄的一个大儒,在朝廷时间也比较久了,影响力比较大,也是开国重臣之一,所以论辈分论影响或论罪本身,其实都不该杀掉的。

可是朱元璋还是想干掉他,毕竟是一个疑心狠心并存的家伙,但是此时朱元璋称帝之前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和太子朱标都劝他别杀宋濂,这才停手。马皇后本来就是朱元璋非常看重的人,因为在他那时候没称帝前就看得起他跟他结婚,两个人感情也很好,所以老婆的话也是不能不听的。而且老婆还救过很多大人物,比如郭景祥、李文忠、沈万三等人,所以她本身的地位在那摆着,所以说别人的话朱元璋估计不听,但她的话朱元璋不得不听。

宋濂被誉为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同时也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宋濂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幼体弱多病,但他勤奋好学,被人称做“神童”。宋濂是明初时代文学界的佼佼者,在当时很少有人比得过他。顺皇帝还招宋濂进宫,但被宋濂婉拒。直至朱元璋建立明朝,宋濂才入仕为太子讲经。

虽然宋濂并不想将自己投身于政治,但朱元璋却十分欣赏他的才能,常常向他请教政治方面的问题。据历史记载,朱元璋多次召见宋濂,两人共同用膳。不仅如此朱元璋还时常和他一起他讨论当时的典章礼法,并根据宋濂提出的意见数次修改和完善了典章。二人乃志同道合的挚友,经常探讨到半夜。据说,当时几乎所以的规定和典章以及其他政策都有他的意见和建议。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相比,他苦学孔儒之道,提出“宗经”“等理论,他留下许多作品,明太祖朱元璋称赞他为“开国文臣”,更被刘伯温称赞为"当今文章第一"。
但是晚年的宋濂差点被株连九族,还好皇后和太子朱标都为宋濂向朱元璋求情才免一死,但宋慎与宋濂的二儿子宋璲都被处死。当时胡惟庸案炒的人尽皆知,皇帝一怒之下将和此案有关的人统统杀光,而宋濂的子孙也被牵扯,因才导致宋濂一家被株连九族。

作为一个笨憨憨,咱可不知道神童的概念是什么?但是在古代,你只要听一些文人墨客,动不动他的出身、打小的名号就是“神童”!题主所说的宋濂,宋老头就是名副其实的“神童”。但是作为神童的他却没有挽救自己孙子和儿子的命。如果不是他的徒弟,也许宋老头都活不到七十二岁。


宋老头有两个徒弟最为出名,一位明朝第一位太子“朱标”,一位名家大儒,建文死臣“方孝孺”。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

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


轶事典故说,宋濂六岁时入小学,一日便读完唐人李瀚编著的《蒙求》,其后日记两千言。九岁能作诗,人称“神童”。十五岁时,六里人张继之听说宋濂记性好,就邀请他到自己家中,问多少日可通背四书经传,宋濂说只需一周。张继之听你骗鬼呢?随机抽取杂书、稗记等五百言要求宋濂背诵,宋濂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张继之大吃一惊,对宋濂的父亲说:“这个小孩天分超出常人,应当让他随名师学习。”宋濂活着的时候救过其他人,但是却没能救得了自己的儿孙!后来。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犯了事,宋濂为朱文正求情,说可以将朱文正贬到边远地方,不宜治死罪。

后来大名鼎鼎的“胡惟庸案”发生了,“胡惟庸案”牵扯的人和事实在说不清楚,这里就不做表述。宋濂的孙子宋慎被牵扯进胡惟庸案中,导致宋濂一家遭祸,宋慎与宋濂其次子宋璲都被处死,朱元璋想处死宋濂,经马皇后及太子朱标力保,才得免一死,徙至四川茂州安置。不过老头去世在途中,去世的时候都是板板整整的,表示不敢妄动、表示态度恭敬!



因为当时胡惟庸案闹得沸沸扬扬,皇帝将和胡惟庸案有关的人都杀了个遍,而宋濂的孙子不小心涉及此案,因此宋濂一家被株连。

因为宋濂的孙子惹祸了,他孙子牵扯进了胡惟庸案里面,而朱元璋的疑心和狠心是并存的,他认为虽然宋濂未参与到胡惟庸案,但孙子参与了,他连带着不相信宋濂,把他们一道处死了。

他的名气名望在当时可以说是很高的,所以皇帝为了怕他功高盖主,所以才会杀了他,甚至没有放过他的儿子孙子。

这主要是宋濂长子宋瓒之子宋慎惹祸了,当时是因为他被牵扯进了胡惟庸案里面,宋家之后的命运却急转直下。


宋濂简介 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宋濂生平经历介绍:英...

宋濂简介
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

文言文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元至正中...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

宋濂是一个怎样的人?宋濂生平简介
宋濂被誉为是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也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宋濂出生于贫寒之家,自幼多病,好在他勤奋好学,还因此获得神童称号。元顺帝曾招宋濂为翰林编修,但宋濂婉言拒绝。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宋濂才决定入仕为太子讲经。不过宋濂晚年过得并不顺利,差点是被朱元璋给处死,好在朱标为宋濂求情才免得...

宋濂简介
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晚年被流放
宋濂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不过,尽管获得了极高的荣誉,甚至还成为太子朱标的老师,可是,晚年的宋濂却落下了流放的下场。一 具体来说,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十月十三日(11月4日),因与其祖父同日生,故名为寿,后改名濂。根据《明史》等...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的一生有多励志?
开国文臣之首”。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用他的人生经历启发我们:勤奋读书与诚信做人,是人们取得成功的二大基石。一个人天生聪明与否不重要,关键是要像宋濂那样,坚持勤奋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坚持诚信与诚实做人,你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一定能成为有用之才,完全可以为国家与人民做出杰出贡献。

宋濂明史文言文翻译
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⑤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被誉为明朝开国文字之首的宋濂,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宋濂在政治、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所成就,被朱元璋誉为了开国文臣之首!建国后,承担着修撰《元史》,给太子朱标当老师的重任。就这样到了洪武十年的时候,年纪已经渐渐上去的宋濂,深感对于朝政力不从心,便向朱元璋上书乞骸骨,朱元璋也十分给面子地为其设酒送行,并命令宋濂的孙子宋慎送他回老家...

朱元璋称宋濂为明代什么
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洪武四年因献诗“自古戒禽荒”一语激怒朱元璋致祸。明初...

定安县15176755956: 朱元璋为何逼死宋濂(上) -
樊琬安得: 关于明初文臣之首的宋濂的死因,一直是众说纷纭.明成化年间的武英殿大学士王鏊在《震泽纪闻》中如是记载道:【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后以老 致仕,每值万寿节则来京贺,上与宴,恩数犹洽.一日,与登文楼,楼峻,陟级...

定安县15176755956: 朱元璋与宋濂 -
樊琬安得: 这个具体分两个时点,第一是从胡惟庸案之前尊敬宋濂的才学,让他当太子朱标的师傅.胡惟庸案发生以后,因为宋濂的后辈和这个案子有牵连,朱元璋立马翻脸要杀宋濂,后来还是马皇后出面说情才使宋濂免于一死.

定安县15176755956: 被称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是什么? -
樊琬安得: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

定安县15176755956: 宋濂具有哪些品格 -
樊琬安得: 不怕苦,不耻下问,勤奋好学,好读书,朴实,不攀比.

定安县15176755956: 宋濂是什么样的人? -
樊琬安得: 第一,是个博学的人,被朱元璋聘为太傅. 第二,是个勤俭节约的人,据悉当年宋濂被罢官以后回乡.朱元璋派人去看他在家里都做写什么,结果探访的人在水田里碰到了正在插秧的宋濂.

定安县15176755956: 朱元璋称宋濂什么 -
樊琬安得: 开国文臣之首

定安县15176755956: 好问的故事 -
樊琬安得: 宋濂冒雪访师.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

定安县15176755956: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宋濂是个怎样的人 -
樊琬安得: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也称宋学士,祖居浙江金华,明初著名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

定安县15176755956: 讲一个名人的故事,急用, -
樊琬安得: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定安县15176755956: 朱元璋称宋濂为明代什么 -
樊琬安得: 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 汉族,浦江(今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文学家, 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 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洪武四年因献诗“自古戒禽荒”一语激怒朱元璋致祸.明初明惠帝的忠臣, 学者方孝孺,少时即师从宋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