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万物皆为刍狗”是谁说的。

作者&投稿:喻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意思]~

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翻译:
在天地之间找不到仁了,是因为万物都成了没有灵魂的草扎成的狗,形如躯壳。圣人找不到仁,是因为百姓都成了没有灵魂的草扎成的狗。但天地是无所谓自私的,对待万事万物都一样。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今本《道德经》第五章。自古以来,很多人都批评老子这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和曲解。这里的“刍狗” ,本意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牺牲(因为用不起猪、牛、羊等大的牺牲)。随着社会风气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就相当于后来在拜祀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天地生了万物,它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它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更没有想从万物那里取回什么报酬。而人之所以对万物差,甚至人帮助了人,往往都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是因为人的自私的观念使然。所以,老子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这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正意思。
出自《道德经》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释元 2005-09-25

此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五章。(下一句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解释就是: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仁在这里的意思是仁爱,仁慈,对百姓的仁义。刍狗就是草扎的狗,以前祭祀时用草扎的狗来代替活的狗作为祭品,祭祀完如同废物,随丢弃。整句话意思是,天地没有好恶的意识,也不怜悯万物,任其生长,自生自灭。 正如元代吴澄据说 :“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乙酉夏秋,台风和飓风轮番袭击亚洲和北美,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多少家破人亡,回溯到甲申末的东南亚海啸。如果上天真有神灵存在,那么真不够仁慈。人类经营的家园、度假村甚至整个城市,在大自然的摆弄下,如同脆弱的积木,不堪一击。

天地化生万物。人类诞生于天地的交感,合适的环境创造出了天和地的思想——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断从天地间攫取,供繁殖生息。反观人类,仁义也只存在各自的群体中。为了更舒适的生存,人类总是互相排挤地在向天地万物索取,留给天地是污染,包括大地的和水源的,留给物种的是灭绝。从现代科学上可能很难具体地分析出究竟是哪些人类的具体活动与台风,飓风以及海啸地直接联系。不过我想如果天地有灵,他一定会报复地对我们说“只许你不仁,难道我就不能不义?!”
老子在这是表述了自己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否定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观点。他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没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对自然界万事万物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因为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身的自然规律变化发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后一句话老子又谈到“无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这对前四章内容的进一步发挥。他认为,作为圣人——理想的统治者,应当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无为之治,任凭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会采取干预的态度和措施。

人不仁,以天地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苍天和大地不仁不义,把世间万物当作草编的狗一样,
管你是生是灭,任其自生自灭——
You Say,哪来的情,何来的仁义啊!!

日月无情,转千世屠枭雄。
太阳与月亮没有情义 绕着地球转 时光不停地流逝……
无论多么强悍无敌,所向披靡都将被其毁灭吞噬,
不管如何英雄了得都必定在时间面前俯首膜拜!

此话出自道德经第五章,第五章整章内容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白话意思为: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老子《道德经》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话——一般人批评老子这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或者故意曲解来作幽默用的。老子“刍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来是作祭祀用的牺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礼中,如现在的冷猪头、牛、羊等。后来由于社会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相当于后世在拜拜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丢到垃圾堆里去了。
  
  

“天地不仁,万物皆为刍狗”这是老子说的;

铃铛咽,百花凋,人影渐瘦鬓如霜。深情苦,一生苦,痴情只为无情苦。

芳心苦,忍回顾...其实你又怎会知道,我千百年间的愿望,也不过是想当一回这样的傻瓜,然后也有个傻瓜好好对待我而已. 谁哦愿意孤苦一生...
很喜欢这句话```包含太多爱情因素````

楼上的说的对,是老子说的
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很不满,说了这些话后就辞官云游了

老子说的,前面的解释的很清楚了,既然来了,说一下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出自《西游记》第008回 翻译:善行和恶行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那一定是天地有自己的考量。原文: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一旦无常至,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世上光阴短,地狱噩梦长,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波,欲免轮回苦,及早...

老子写了“天地不仁,万物皆为刍狗”。
我还记得《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天地不仁,万物皆反刍狗”。乍一看,它很神秘;乍一看,它不难理解;经过仔细分析,我感到惊讶。天地无情。他们没有仁慈。他们把一切都当作反刍动物一样对待。他们让一切生死攸关。如果是第一次看到老子怎么这么笨,天地怎么能把一切都当棍棒?天地怎么知道天地的概念?

下列古文中[b]没有[ b]体现矛盾普遍性的是
A项错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这说明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因此,该古文未体现矛盾的普遍性。B项正确,“万物皆有两端,独中又...

帝吧的小说迷们,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玄幻迷认为意思是“天地不爱世人,把万物都当小狗”在天地引起公愤的背景下让猪脚逆天。其实最正统的说法,出自《道德经》,“仁”翻译成“仁爱,偏爱”,“刍狗”是祭祀时用稻草扎的东西,代替祭品用的。这句话说的是“天地是没有偏爱的,万物在它眼里都是一样的。”...

《道德经》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如今再看,小说写的什么我差不多已经忘记了,作者的意图我也无意再做考究。只是我的理解,怕是完全错了,在这里为曾经的自己道个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是说天地间没有了仁慈,对待万物就像对待狗一样,而是说,天地本就没有所谓仁慈,它对待世间万物本就不偏不倚,在它的眼里,万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影响中国人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具著。“刍狗”,就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用草扎成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人家用来祭祀时用的牲畜,因为牛、猪、羊等大牲畜成本比较高,一般人家用不起,...

是不是有句话叫“天地不仁,万民皆刍狗”?什么意思?
庄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庄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仁,是说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当台风一刮,既要刮到我的家,也要刮到你的家。它要到那最豪华的富人家里去一趟,也要到那乞丐家里逛一圈。它要刮到皇帝家里,也要刮到阿猫阿狗的家...

道教的圣人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佛陀却说众生平等,感觉还是道教...
其实,二者表达,都是一个意思。只不过二者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道教说,在大自然眼里,所有的事物都一样;佛教则说,一切的事物都是本性相同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众生为刍狗。生,江河如故;亡,江河...
甚至,因此确认老子为阴谋家的鼻祖,或者指老子鄙夷儒家,薄视仁义,将人文的一切道德观念,视为知识的伪装。见仁见智,各执一端。谁是异端,谁是正见,本来便是各个思想上主观的认定,也无足为怪。但老子在文言字句上,确是直截了当地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文...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就是说,若如此诠释老子那两句话,那么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就是皆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了。难怪有些注家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释译为:“天地没有仁爱之心,把万物当作已经用过的刍狗一样,毫不爱惜;圣人没有仁爱之心,把百姓也当作用过的刍狗一样,毫不怜惜”了。有的注...

哈密地区1321927483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谁说的? -
爱新觉罗杨信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今本《道德经》第五章.自古以来,很多人都批评老子这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和曲...

哈密地区13219274833: 天地不仁,已万物为刍狗是谁说的?
爱新觉罗杨信必: 出自《道德经》老子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

哈密地区1321927483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出自哪里? -
爱新觉罗杨信必: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魏源本义:"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践之."《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

哈密地区1321927483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谁说的?
爱新觉罗杨信必: 这句话出自《老子》(也就是《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

哈密地区13219274833: 天地不仁 万物皆为刍狗,出自哪
爱新觉罗杨信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出自《道德经·第五章》)是老子的作品 是说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

哈密地区1321927483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具体出处? -
爱新觉罗杨信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道德经》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话——一般人批评老子这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 这是对老...

哈密地区1321927483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
爱新觉罗杨信必: 老子《道德经》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话——一般人批评老子这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或者故意曲解来作幽默用的.老子“刍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本来是作祭祀用的牺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礼中,如现在的冷猪头、牛、羊等.后来由于社会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相当于后世在拜拜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丢到垃圾堆里去了.

哈密地区1321927483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是谁写的
爱新觉罗杨信必: 希望对你有帮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今本(《道德经》作者:老子)第五章.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哈密地区1321927483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最好附上出处,谢谢了 -
爱新觉罗杨信必: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章,解释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

哈密地区13219274833: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何处、?
爱新觉罗杨信必: 老子《道德经》第5章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