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杨玄感和李密身首异处,李渊却能得天下?

作者&投稿:韶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同样是做选择,杨玄感做错了什么身首异处,李渊做对了便得了天下?~

杨玄感想的是只有攻下洛阳才能稳定人心,才能显示威力。结果呢?失败了。杨玄感久攻不下洛阳,随后才决定进攻长安,但为时已晚,宇文述和来护儿率援军赶至,最终战败被杀。

李渊的祖上是北魏后魏八柱国,袭封唐公,当过隋文帝的皇宫警卫,还干过隋炀帝的禁军统领,后当太原留守起兵造反。李密世袭蒲山公,也干过隋炀帝的皇宫警卫,结果隋炀帝看他不顺眼,把他开除了,他只好跟着杨玄感造反,失败后带领瓦岗群雄谋举大事。李密比李渊小16岁,比李世民大16岁,全盛时35岁,正是一个男人最成熟最应该出成绩的时候,当时李渊已经五十多了,已过知天命之年,李世民还不到二十,属于未成年,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李密都甩他们十条街,那李密为何最后却死在了李渊这个垂垂老朽手里呢?原因有三。
第一,李渊有三个好儿子,李密没有。李渊起兵,靠的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和平阳公主等几个相当卓越优秀的子女。李世民在李渊起兵的问题上有首创之功,起兵的时候李渊迟迟不动,是李世民多次苦谏要他赶紧动手,再迟就晚了。事实上也就是他们占领长安没一个月,薛举的大军已经兵临长安城下。李密在攻王世充不利的时候也动过派精兵取长安的心思。李渊刚起兵碰到大雨,听了裴寂等幕僚的话想返回太原等雨停了再说,李世民苦谏不听,跪在营门外嚎啕大哭,最终阻止了李渊的错误决策。李渊占领长安,处理日常国家政务和防备突厥的重任交给李建成,攻略中原的重任交给李世民和李元吉,夺取江南的重任交给李孝恭,自己垂拱而治,终得天下。而李密事必躬亲,啥事都不敢放手,身边没有一个可以托付的心腹之人,直接导致夺取长安的正确决策被延误,尤其杀了翟让之后更是一刻不敢放权,最终导致一败之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不去收拾旧部李?薅?茄≡翊砦笸侗剂死钤ǎ?贾律硎滓齑Α?/p>第二,没有早建帝号。李密击破王世充拥兵三十万全国各地的反王纷纷奉他为盟主势力最盛的时候,有幕僚就跟他建议,让他当皇帝,他说,等拿下洛阳再说。反观李渊,一进长安没几天马上把隋恭帝废了,当了皇帝建立了李唐帝国。当然当皇帝并不是取胜的必要条件,当时那么多称帝的唯有李渊成功了,可是对当时的李密来说,称帝比称公效果要好。当年刘备占领汉中,也是不好意思当皇帝,想等等,结果诸葛亮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伙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你出生入死玩命干你以为看你耳朵大有福啊,都是想弄个封妻荫子建功立业留身后万世英名的,你不当皇帝,别人怎么办。李密同样如此,你才是一个魏公,这么多跟你干的豪杰官阶只能更小,你不图名,可是别人需要啊。李渊起兵的时候沿途路过的种地农民都给弄了侯爵的头衔,结果拥护者相当多。所以李密没有称帝寒了众兄弟的心。他死后李?抟曰实劾褚前阉?窳耍?涫狄彩歉?约禾?弧?上Ю蠲苊幌氲秸庖徊恪?/p>第三,战略决策失误。当时李密在洛阳死磕王世充的时候幕僚给他指出三条路,第一条死磕王世充,这是下策。因为洛阳易守难攻,王世充又是百战骁将,这块硬骨头不好啃,在这儿呆的时间长了会动摇军心,李密带领的是一帮乌合之众,胜则纷纷蚁聚,败则作鸟兽散,所以这是下策。第二条直取长安,这是上策。长安城守卫空虚,群龙无首,只有一个屈突通好对付,李密又是关陇集团之后,带人直取长安可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拿下长安后称帝建国,天下传檄可定。可惜李密以山东豪杰不跟着走为由拒绝了。这是他的最大失误。第三,带人回身江都把隋炀帝抓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干三国时魏王曹操的霸业,隋炀帝的号召力当时还是很高的。此为中策,其实并不靠谱,隋炀帝身边还有当时天下最为精锐的关陇骁勇,李密一下根本拿不下杨广,而杨广只要一道号令,天下勤王之兵就会源源不断的直扑江都,到时候李密只有死的最快。曹操的王业可不是谁都能干的。
所以李密占了天时,但是没占地利,更没占人和,王世充占了地利,但是没占天时人和,唯独李渊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最终剿灭群雄成就了大业。

因为杨玄感、李密以及李渊在面临同样的两个战略选择时,杨玄感和李密都因为犯了同一个错误,就是都过于自负,而且急于取得成果,选择了较为冒险的战略,最终身首异处,而李渊选择了稳重求胜的战略,最终获得天下。

李密最开始是杨玄感的谋士。杨玄感反隋的时候,李密给了他三个策略。第一个策略是、进攻幽州,如果把幽州占住了,就可以把把隋炀帝的归路给切断了。第二个策略、把长安取下,这样就可以把潼关给控制住。第三个策略、就是把洛阳给攻打下来。

分析三个战略的优缺点是,第一个战略、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是可把控,获胜机会还是比较大的;第二个战略是最为保险的稳重求胜型的,但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第三个战略不确定因素最多,但是能最快获得成功。其实从战略上看,第三个策略可以说是三个战略中的下下策。

但是,最先的杨玄感,还是后面的李密,都因为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军队过于自信,都同样选择了第三个策略。他们都有共同的理由,就是扬玄感和李密都觉得。因为洛阳住的都是朝廷大臣们的家属。如果把洛阳打打下,就能把朝廷大臣们的人心控制住了,而且这样还可以显出自己战略的厉害。但也因为这样,俩人最终都身首异处。

而李渊,却选择了最为保守但也最为稳妥的第二个战略。虽然看起来很是周折,但是步步稳打稳胜,最终把长安攻下,蒲津和潼关也被拿下,还铲除了清陇右凉州势力,意料之中的东出潼关。此时李渊的军队,已经伴随着一路胜仗下来,发展的非常强大,其他势力已经很难与之抗衡了,李渊也因为自己的战略最终获得天下。

同样的机会,杨玄感、李密和李渊,都获得了,但是却李渊成为了天子,所以说,过于志得意满,也是失败的原因。



为里约有他的雄才大略和聪明稳重的性格,所以说他得到了天下完成了自己的理想。

因为李元非常聪明。有非常优秀的谋略。所以最终夺得了天下。

是因为他们每个人的品质不尽相同,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少不了啊,李渊赶上了,杨玄感李密就不行。


李密是因为杀了张须陀,才成为反隋义军盟主的吗?
杨素之子杨玄感悲愤交加,拿下李密,打入囚车,亲自押解朝廷,奏诉处斩。 瓦岗寨的混世魔王程咬金自称“我这皇帝做得辛苦,绝早要起来,夜深还不睡,何苦如此!如今不做皇帝了”,脱下龙袍,让瓦岗众将轮流坐庄,都来次一回“皇帝”。众人全都嫌苦推托。程咬金只好下山找人顶缸,结果杀了杨玄感,救出了李密,尊奉了李密...

李密是哪个朝代
您应身先士卒,尽快平定关中,却想急于称帝,为什么要向人们表现器量狭小呢?”杨玄感笑了笑就作罢了。 智脱虎口 隋朝将领宇文述、来护儿等人率领军队就要到了,杨玄感问道:“有什么对策?”李密说:“元弘嗣在陇右统帅着强大的军队,如今可以假称他要造反,派遣使者来迎接您,用这个理由率领部队进入潼关,就可以瞒住...

历史上真实的李密是个怎样的人?听说他打败过张须陀和宇文化及,真这么厉...
不要查这些百度词条上的东西,空洞又抽象,我强烈建议你去央视网百家讲坛栏目看看梅毅先生讲《隋唐英雄志》,他能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李密,真实的瓦岗寨。小说电视剧里的都是胡扯的。。李密,是隋末农民起义时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关于对李密的评价问题,史学界一直存在着分歧。多数人对李密持肯定态度,认为李密参加杨玄感起兵...

诗词赏析:李密《淮阳感秋》
一展宏图。这种乘乱奋起的思想在一部分士人中相当有代表性。诗写得沉郁苍凉,透出特有的时代气氛。创作背景 据《旧唐书·李密传》记载,隋大业九年(613年),李密与杨玄感共同起来反对隋朝,起义失败后被捕,李密用计得脱。逃脱后在淮阳隐姓埋名,郁郁不得志,这首诗就是作者感于当时处境而作。

杨玄感文言文阅读华师附中
因此,杨玄感和李密结为深交。 有时杨玄感侮弄李密,李密对杨玄感说:“人应该说实话,怎么可以当面阿庾奉承?要是在两军阵前交战,大怒喝喊,使敌人震动慑服,俺不如您;要是指挥天下贤士俊杰各自施展才可以,您不如俺。怎么可以因为您地位较高就轻慢天下的士大夫呢!”杨玄感笑了,很是佩服李密。 3. 隋书杨玄感...

古文翻译
父亲李宽,勇猛善战,办事的才能和谋略都超过一般人,从北周至隋,屡次担任将领职务,官爵升至柱国、蒲山郡公,号称名将。李密长于谋划,文武双全,志向和气量雄伟而远大,经常以助人为己任。开皇年间,继承父亲的蒲山公爵位,于是他分散家产,救济亲戚朋友,收养门客,礼遇贤才,从不吝惜资财。与杨玄感结...

杨玄感叛乱:隋末反叛大潮中一个失败的先行者
建立好黎阳这个基地后,杨玄感对外发布了起义宣言,痛斥杨广残暴无道,打着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的大旗宣布起兵。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杨玄感在起兵之前秘密派人前往首都大兴(后来的长安),把弟弟杨玄挺叫过来帮忙。 除了亲兄弟之外,他还派人接来了一个人。 这个人,便是李密。 李密何许人也? 李密字玄邃,原...

都说李密是阴险小人,那他凭啥还能在瓦岗寨坐上头把交椅?
李密给杨广当侍卫的时候,确实受到了质疑。都说伴君如伴虎,虽然李密依靠自己父亲的能力,在宫里谋得一官半职,但是杨广并不是十分信任他,而且有几次就因为看着不顺眼,就要革去他的官职,这让李密觉得很是不爽,所以才会拥护杨玄感起兵。其实杨玄感失败是因为自己的无能,和李密关系并不大,但是李密...

谁能帮忙讲一下“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
翻译: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a,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

为李密檄洛州文的作品注释
杨玄感反,李密往投为谋主。后玄感败,李密逃亡。时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已活动于河南东部郑州、商丘一带。616年(大业十二年),李密投瓦岗军。瓦岗军首领翟让派李密游说河南地区武装势力归附瓦岗军,颇有成效。李密又献策,劝翟让迎击前来镇压瓦岗军的隋将张须陀军,瓦岗军大败隋军,声威渐盛。李密立了大功,翟让便命他...

崆峒区15253957903: 成语牛角挂书的故事内容 -
南韦派君: 一、成语牛角挂书的故事内容如下: 隋朝有个读书人名叫李密,原是贵族出身,后来家境破落.但他喜欢读书,从不浪费能够用来读书的点滴时间.一次,李密骑着牛出外办事,就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从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边赶...

崆峒区15253957903: 唐太宗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的目的是什?唐太宗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的目
南韦派君: 其实,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错误的,唐太宗认为隋朝是因为朝廷行苛政,... 杨玄感,李密,李渊,而瓦岗军也是李密来了以后才发生蜕变的,所以杨氏父子两代的...

崆峒区15253957903: 牛角挂书 文言文 翻译 -
南韦派君: 词目 牛角挂书 发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释义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

崆峒区15253957903: 李密牛角挂书意思是什么 -
南韦派君: 李密是隋朝时期京兆长安人,上柱国蒲山公李宽之子.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小时候,家庭生活困难,替人放牛,把一捆《汉书》挂在牛角上,一边走,一边读.有一次,越国公杨素与他相遇,问他:"什么书这么生动?"李密回答说:"我在读《项羽传》."从此,杨素的儿子杨玄感有意结交李密.大业九年(613年)李密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大业十二年投奔瓦岗军起义,辅助翟让联合附近各起义军,并设计在荥阳大海寺击杀隋将张须陀.从此得到翟让的信任,自领一军,号蒲山公营.第二年取得全军领导权,称魏公,年号永平.后来归顺唐朝又反唐,被杀.

崆峒区15253957903: 牛角挂书的故事 -
南韦派君: 出自《新唐书·李密传》 隋朝有个读书人名叫李密,原是贵族出身,后来家境破落.但他喜欢读书,从不浪费能够用来读书的点滴时间.一次,李密骑着牛出外办事,就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从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边赶路,一边读...

崆峒区15253957903: 有关隋朝的历史小故事(100至200字左右,要有道理)急 -
南韦派君: 侵略林邑 林邑地处今越南中南部多珍奇宝物,大业元年炀帝委任刘方为罐州道行军总管,以尚书右丞李纲为司马负责侵略林邑.之前刘方将军已经把交趾(今越南河内)平了. 大业元年正月,刘方率舟师主力至海口(林邑入海处).林邑王梵...

崆峒区15253957903: 唐朝灭亡,你有什么感悟 -
南韦派君: 盛极而衰……自然规律.如果说到感悟那就是,所谓的辉煌要有持续,如何的持续就是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永远步入领先.只有那样才不会呗规律所遗弃,才不会重蹈覆辙. 梦回大唐,远古的回想.作为国人的我,十分追念的就是那一份繁荣,可惜可叹!

崆峒区15253957903: 李密和扬素身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
南韦派君: 李密很刻苦,三字经中“如挂角”指的就是李密.当时越王杨素巡游时,发现一个黑面少年其在牛背上,牛角上挂着一本“汉书”,就是李密在刻苦读书.杨素对儿子杨玄感说,孺子可教也,让杨玄感和李密结识,杨素还提拔李密,推荐他到朝中做官,其实李密本身出身不错,六朝时父辈一直为官,只是长得黑,给隋炀帝当侍卫不受杨广的喜欢,于是就罢官不做了.后来杨玄感起兵反隋,还来找李密帮忙.

崆峒区15253957903: 隋朝历史小故事 -
南韦派君: “如挂角”的典故,说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他曾做过瓦冈山反隋义军的首领.李密,字法主,京兆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代,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

崆峒区15253957903: 玄感遂倾心结纳的遂是什么意思? -
南韦派君: “遂”有很多意思,如“顺,如意”,组词——遂心. 有“成功,实现”的意思,组词——未~.功成名~.还有“于是,就”“通达”“道路”“终于”等多重的意思.要分析里的“遂”的意思,就要分析语境了.这句话出自《新唐书.李密传》原文如下.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这句话讲的是杨素看李密不凡,对自己的儿子杨玄感夸赞李密,杨玄感于是和李密倾心相交. ”遂“在这边很明显是一个”于是,就“的意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