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忙讲一下“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

作者&投稿:盛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密牛角挂书讲的是什么故事?~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被打得大败。一百多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这样的惨败,并没有使这个骄横的暴君死心。才隔一年,他又发动第二次对高丽的进攻。他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辽东,派大臣杨玄感在后方黎阳督运粮草。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原是隋炀帝的亲信,帮助炀帝夺取皇位。后来受到炀帝猜忌,郁郁不乐地死去。杨玄感为这个对隋炀帝早就不满,这一回看到局势混乱,就想利用这个时机推翻隋炀帝。
杨玄感用督运粮草的名义,征发了年青力壮的民兵、船工八千多人,要他们运粮到辽东前线。那些年青人怨透了劳役,听说叫他们远离家乡去干苦差使,更加气愤。
有一天,杨玄感把民兵集合在一起,说:“当今皇上不顾百姓的死活,让成千上万的父老兄弟死在辽东,这种情况不能再忍受下去。我也是被逼来干这件事的。现在我决心跟大伙一起,推翻暴君。你们看怎么样?”
大伙儿一听有人带头反对朝廷,怎么不愿意,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杨玄感把八千民兵编成队伍,发给武器,准备进攻隋军。他发现他身边缺少一个谋士帮他出谋划策,不禁想起了正在长安的好朋友李密。
李密的上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暗暗奇怪。
杨素在车上招呼说:“哪个书生,这么用功啊?”
李密回过头来一看,认得是宰相,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了一个揖,报了自己的名字。
杨素问他说:“你在看什么?”
李密回答说:“我在读项羽的传记。”
杨素跟李密亲切地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人很有抱负。回家以后,杨素跟他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比你们几个兄弟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紧要的事,可以找他商量。”
打那以后,杨玄感就跟李密交上了朋友。
这回杨玄感要找谋士,想起他父亲的叮嘱,就派人到长安,把李密接到黎阳来。
李密到了黎阳,杨玄感向他请教:要推翻隋炀帝,这个仗该怎么打法。
李密说:“要打败官军,有三种办法。第一,皇上现在在辽东,我们带兵北上,截断昏君退路。他前有高丽,后无退路,不出十天,军粮接济不上,我们不用打也能取胜,这是上策。第二是向西夺取长安,抄他们的老巢。官军如果想退军,我们就拿关中地区做根据地,凭险坚守,这是中策。第三是就近攻东都洛阳。不过这可是一条下策。因为朝廷在东都还留着一部分守兵,不一定能很快攻得下来。”
杨玄感急于求成,听完这三条计策,觉得前两条都太费时间,说:“我看你说的下策,倒是个好计策。现在朝廷官员家属,都在东都。我们攻下东都,把家属都俘虏起来。官军军心动摇,保管能取胜。”
杨玄感立刻从黎阳出兵攻打东都,一路上,有许多农民踊跃参加起义军,队伍扩大到十万人,接连打了几个胜仗。隋炀帝正在带领大军猛攻辽阳,得到告急文书,连夜退兵,派大将宇文述等带领大军分路攻杨玄感。杨玄感抵挡不住,想往西退到长安去。宇文述带兵跟踪追击,最后把杨玄感的人马围住。杨玄感没路可走,终于被杀。
李密从混乱中逃了出来,想偷偷地逃回长安。但是隋军搜捕得很紧,李密还是被抓住了。
隋将派兵把李密押送到隋炀帝的行营去。半路上,李密跟十几个犯人一商量,把他们随身带的钱财都送给押送的隋兵,供他们吃喝。隋兵受了他们的贿赂,喝酒作乐,防备松懈下来。李密他们就趁隋兵酒醉糊涂的时候,瞅个机会跳墙逃跑了。
李密脱离危险以后,想另找机会,反抗隋朝。他想找个起义军的首领作靠山,但是有的起义军首领看他是个文弱书生,不大重视他。李密没办法,只好改姓换名,东躲西藏,几次险点儿被官府抓去。最后,他听说东郡(今河南滑县东)瓦岗寨有一支起义军,兵力很强。带头的叫做翟让,为人厚道,又喜欢结交英雄,就决定上东郡去投奔瓦岗军。

国学故事--牛角挂书

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学习刻苦。《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出处:《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示例:我们要学习他牛角挂书的读书精神。

成语原文: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翻译: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a,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这些等闲之辈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扩展资料:

李密的曾祖父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司徒李弼,赐姓徒何氏,北周时为太师、魏国公。祖父李曜,为北周的太保、邢国公。父亲李宽为隋朝的上柱国,封蒲山郡公。李密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常常以救世济民为己任。

开皇中,袭父爵蒲山公,于是散发家产,救济亲朋好友,收养门客,礼遇贤才,从不吝惜资财。后又折兵读书,尤其喜好兵书,常能背诵。从师国子助教包恺,听他讲授《史记》、《汉书》,精神振奋,忘了疲倦。包恺的其他弟子,都在他之下。

叶适:“李密谋无不中,量无不容,盖非唐初君臣所能及。然身为事主,则不能成功,而终以僇死。张良为画策臣,未尝特将人之材器,所成就固自不同也。余尝叹战国楚汉之间,有实负智能忍死而不求遇者。范增、庞统之俦,盖褊浅矣。至南北、隋唐,则皆无之。以密之智谋,审乎特起之难,隠而不试,老死不憾,庶几乎? ”



有一次,李密听说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李密骑上一头牛出发了,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上来,勒住马赞扬他:“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李密一看是他在朝中当侍卫就认识的越国公,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行礼。

扩展资料:

  1. 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学习刻苦。《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2. 李密 :隋唐时期群雄之一,字玄邃, 一字法主,汉族,隋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出身贵族。曾祖父为西魏八柱国将军之一的李弼。祖父李曜,为北周的邢国公。父亲李宽为隋朝的上柱国,封蒲山郡公。李密袭父爵,为侍从官。

参考资料:

  1. 成语故事:牛角挂书

  2. 古诗文网:李密牛角挂书

  3. 成语大全:牛角挂书

  4. 百度百科——牛角挂书



李密在少年的时候,非常努力读书,想要做出一番成就。他打听到缑山有一位名士,叫做包恺,于是就前去向他拜师学习。

李密的交通工具是一头牛,他为了节约时间,把一本《汉书》绑在牛角上,一边赶路一边读书。路上正好遇到了当时的越国公杨素,他的勤奋使得越国公惊叹不已。

少年书生回过头来,一见是越国公,马上跳下来行礼。两人在路上交谈起来,李密谈吐不俗,杨素感到这个人不同寻常,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果然,李密后来成了隋末农民起义队伍瓦岗军的首领。 

这个故事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扩展资料: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

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在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给他时,翟让的哥哥却从中阻拦。他不得已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被隋军屡败。

后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参考资料:

李密  百度百科



原文如下:
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翻译: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扩展资料: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

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在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给他时,翟让的哥哥却从中阻拦。他不得已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被隋军屡败。后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扩展资料来源:李密,百度百科



《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拓展资料: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

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在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给他时,翟让的哥哥却从中阻拦。他不得已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被隋军屡败。后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李密归唐,李渊大喜,拜李密为光禄卿,封邢国公,还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了李密,称呼李密为弟。但李密不甘居于人下,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

同年年底,李渊派李密去黎阳安抚昔日的部众,左武卫将军王伯当随同前往。李密率部东行至稠桑驿的时候,李渊突然反悔将其召回,李密大为恐惧,决定叛乱。王伯当试图劝阻,但李密不听。李密率部袭破邻近的桃林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掠夺畜产向南进入熊耳山,前往襄城(今河南省汝州市)投奔旧将张善相。

李密的所作所为被熊州副将盛彦师得知,盛彦师率兵埋伏在的陆浑县南邢公岘(今河南省卢氏县官道口镇的邢公山),武德元年腊月三十(619年1月20日),李密率部经过,被盛彦师全部杀死,时年三十七,传首长安。李渊派人将李密首级送往黎阳招抚其余部。徐世勣献黎阳投降,请求收葬李密的尸首,得到李渊的允许。随后徐世勣将李密葬于黎阳山西南五里处,坟高七仞。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李密




关于读书的小故事十个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4、匡衡凿壁偷光 古时候有一个个性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最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忙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

特急啊,书放教室了,明天要背诵陈情表,谁能帮帮忙,网上收索的都不太...
原文:【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 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

帮忙翻译一下,全篇短文,
后来跟从李密来到京师,很久都不知道名号。自己请求到山东去,于是秘密的给书丞相,很快到了黎阳。这时候李绩为李密当守卫,魏征上递文书说:“刚开始您(李密)反对叛徒,振臂大呼,有很多人都响应您,威风占据了半个天下,然而一次失败了久一蹶不振,很快归附了唐朝,这就是知道天命的归属啊。今天...

大家帮帮忙!
众叛亲离的李密终于被中国籍的伊朗人王世充击败。在李世民的统帅下,徐茂公、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罗成等率兵扫平了十八路反王。在这场统一战争中李世民还得到少林寺的十八棍僧的相助,击毙了王世充,演绎了场颇为神奇的故事。再修改一下就行了 ...

有关孝的文言文作文
帮助的人:41.9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谁帮忙写个 关于孝的文言作文, 200字左右就好 拜托了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 3. 关于孝顺的文言文 【原文】: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

麻烦语文高手帮忙整理下<陈情表---李密>中的实词虚词
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2.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3. 则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4. 夙遭闵凶。 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5. 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6. ...

罄竹难书的成语出处
“罄竹难书”解为“事端繁多,数不胜数”。李密本是隋炀帝杨广的侍卫,他生性聪明灵活。在一次值班的时候,因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认为他不老实,于是就免了李密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从此发奋读书。一次,李密在大街上骑着牛,把《项羽传》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帮忙翻译一下短文
后来跟从李密来到京师,很久都不知道名号。自己请求到山东去,于是秘密的给书丞相,很快到了黎阳。这时候李绩为李密当守卫,魏征上递文书说:“刚开始您(李密)反对叛徒,振臂大呼,有很多人都响应您,威风占据了半个天下,然而一次失败了久一蹶不振,很快归附了唐朝,这就是知道天命的归属啊。今天...

诸葛亮的出师表可以和谁写的文章相比?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陈情表一说有根据,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陈情表作者,李密。陈情表一文在现在的高中教材里都有。 以下是原文: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4>。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5>。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6>。...

古文解释,语文厉害的来帮忙啊~
14.(1)逮:及,至 (2)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3)拜:授予官职 (4)除:拜官受职 16. 臣以供养无主 (以:介词,因为)文段选自《陈情表》《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

江干区18499584790: 谁能帮忙讲一下“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 -
徒支风湿: 李密在少年时发奋学习,上进心很强,他打听到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李密骑上一头牛出发了,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中的《项羽传》,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上来,勒住马赞扬他:“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呵!”少年书生回过头来,一见是越国公,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行礼.一老一少在路边上交谈起来,李密谈吐不俗,杨素深深感到他不同寻常.果然,李密后来成了隋末农民起义队伍瓦岗军的首领. 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参考资料:www.5ilog.com/qq/mz/

江干区18499584790: 李密牛角挂书讲的是什么故事?
徒支风湿: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被打得大败.一百多万隋军士兵,逃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 李密的上代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

江干区18499584790: 成语牛角挂书的故事内容 -
徒支风湿: 一、成语牛角挂书的故事内容如下: 隋朝有个读书人名叫李密,原是贵族出身,后来家境破落.但他喜欢读书,从不浪费能够用来读书的点滴时间.一次,李密骑着牛出外办事,就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从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边赶...

江干区18499584790: 牛角挂书.这句话的意思 -
徒支风湿: 典故:(李密)用蒲草作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且走且读.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气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此事被传为佳话. 用来形容用功读书,勤奋学习.

江干区18499584790: 请帮忙编一个科举状元勤奋学习的故事古代状元.克服困难,勤奋学习.
徒支风湿: 牛角挂书 唐代李密听说包恺在缑山,前往拜访.他骑着牛,在牛角上挂上一卷《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在路上见到他,拉着马缰绳从后面跟着他,说:“什么书让...

江干区18499584790: 形容勤奋读书的成语故事 -
徒支风湿: 1、悬梁刺股 东汉孙敬读书时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将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苏秦读书到深夜时很疲倦,常打盹,他...

江干区18499584790: 小学学过一篇课文,苏教版五年级,讲王冕牛角挂书.现在老师上课谈到牛角挂书,说是李密牛角挂书.班内同学分成两派,上网查,都说是李密,到底怎么回... -
徒支风湿:[答案] 牛角挂书我只记得李密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则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王冕只是忘记牛,没有牛角挂书,我们很多名人历史故事都是张冠李戴的

江干区18499584790: 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100字:牛角挂书 -
徒支风湿: 牛角挂书, 这是历史故事的成语, 说的是李密刻苦读书的故事. 放牛的时候也要把书挂在牛角读书.

江干区18499584790: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
徒支风湿: 讲的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小时候热爱书法,刻苦专研书法的故事.

江干区18499584790: 与成语牛角挂书对应的历史人物是谁啊牛角挂书说的是谁?请指教. -
徒支风湿:[答案] 隋末起义的李密 词 目 牛角挂书 发 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释 义 比喻读书勤奋. 出 处 《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