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羌塘-昌都盆地地层序列

作者&投稿:柏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羌塘盆地地层概况~

(一)羌北-昌都-兰坪分区
本分区最老地层为下石炭统,上三叠统仅分布于昌都小区,中侏罗统、全新统分布广,面积大,早白垩世—古近纪地层出露零星。

表2-5 羌塘-昌都地层区岩石地层序列

1.晚古生代地层
经化石鉴定并证实的石炭纪地层为下石炭统杂多群,下部由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粉砂质板岩与石英砂岩为主,夹炭质板岩、硅质粉砂岩、细砂岩及中层状砂屑灰岩组成,偶夹石膏薄层和煤层,厚度大于1113 m。砂岩发育平行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图2-7)。上部以灰色-深灰色厚层至致密块状泥晶灰岩、亮晶生屑灰岩为主,夹角砾状灰岩、鲕粒灰岩、团粒灰岩、泥灰岩及细粒石英砂岩,厚188~1005 m。该群富产腕足、珊瑚、菊石、腹足类、 类和非 有孔虫化石,时代为早石炭世维宪期。杂多群下部为滨海-潟湖相沉积,上部形成于光照充足、水体清澈的浅海碳酸盐台地-浅滩环境。开心岭群平行不整合于杂多群之上,当曲-木塔断裂带(F1)两侧沉积特征有差异。南侧的底部以碳酸盐岩为主;中下部为灰绿色-紫红色放射虫硅质岩;中部由灰色中粗粒岩屑长石砂岩、中细粒凝灰质岩屑长石砂岩组成多个向上变细的退积型沉积旋回,局部夹扇面水道砾岩和震积角砾状灰岩,厚1947 m;上部为灰色、灰黑色厚层状泥粉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砂屑灰岩,向中央隆起带变质岩系超覆。断裂带北侧仅见其中上部地层,即灰紫色、灰绿色中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泥晶生物灰岩和多层洋岛型安山玄武岩、玄武岩透镜体,厚1617 m。碎屑物色调鲜艳,粒度粗,厚度小,火山岩夹层多。

图2-6 青藏高原构造-地层分区


图2-7 杂多群砂岩中板状交错层理

开心岭群生物化石有珊瑚、腕足类、双壳类化石碎片、暖温水型 、菊石、有孔虫类和放射虫,尤其是硅质岩中放射虫化石十分丰富,地质时代为中二叠世茅口期。
晚古生代地层褶皱变形强烈,总体构造形态为中常-紧闭褶皱(图2-8)。构成向斜的核部为开心岭群,两翼不对称分布着杂多群。背斜核部为杂多群含煤碎屑岩,两翼由该群碳酸盐岩和开心岭群组成。

图2-8 青海杂多县旦荣乡杂多群构造-地层剖面(向斜南翼)

2.中生代地层
迄今为止,羌塘地区尚没有一条出露连续,顶底齐全的三叠系剖面。中下三叠统仅见于中央隆起带西部热觉茶卡和双湖附近;晚三叠世的沉积环境出现较大的分野,不同块体上的岩石组合面貌、古生物化石、与下伏和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各具特色。中侏罗统为盆地主要建造实体,上白垩统分布零星。
下三叠统下部为河流相砾岩、含砾粗砂岩。上部为三角洲相砂岩、粉砂岩,向上逐渐过渡为潮坪相碳酸盐岩夹粉砂岩、泥岩,生物化石丰富,平行不整合于上古生界之上,厚度大于1000 m。
中三叠统下部为缓斜坡相碳酸盐岩夹泥岩,上部为巨厚的碳酸盐岩。
上三叠统在北羌塘小区为连续沉积于中三叠统之上的陆表海碳酸盐岩夹少量碎屑岩地层,向中央隆起带超覆。昌都小区上三叠统下部为甲丕拉组红色碎屑岩;中部为波里拉组青灰、深灰色含生物泥晶灰岩和浅粉红色白云质灰岩;上部为巴贡组含煤碎屑岩建造,生物化石丰富,岩相和地层厚度稳定。
下侏罗统为一套流纹质-石英粗安质火山岩夹河湖相细粒凝灰质岩屑砂岩、泥质粉砂岩沉积组合,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厚163~640 m。同位素年代学和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该组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100]。
中侏罗统雁石坪群分为5个组,下部雀莫错组主要由紫红色、杂色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灰绿色粉砂岩夹少量泥灰岩、砂屑灰岩,局部夹石膏层组成,横向上厚度变化较大(498~1983 m),具有西厚东薄、北厚南薄的几何形态,双壳、腕足类化石丰富。该组与下侏罗统之间呈整合接触,或直接超覆于上三叠统、上古生界之上,形成于近岸滨海环境,时代为巴柔期—早巴通期。布曲组由暗色生物介壳灰岩、鲕粒灰岩和粉屑灰岩组成,厚度为142~1446 m,双壳、腕足类生物化石丰富,伴生有少量海胆、菊石、鹦鹉螺等,时代为巴通期。夏里组分布较为局限,由紫色、灰色、灰绿色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夹黄灰色泥灰岩与暗灰色生屑鲕粒灰岩组成,偶夹钙质结核或石膏层。砂岩中普遍发育低角度交错层理、双向交错层理、楔型交错层理及低角度冲洗交错层理、波痕,发育浑圆状、椭圆状砂球、砂枕构造,为三角洲-滨海环境沉积。该组保存有较完整的双壳类、介形虫、腹足类、菊石类及棘皮动物化石,局部尚见植物碎片,形成时代为巴通-卡洛维期[76]。
上侏罗统索瓦组主要分布于盆地的中部,由深灰色中厚层含有机碳生物灰岩和生物礁灰岩组成,岩性单调,展布稳定、生物化石类型繁多。其中造礁生物为珊瑚、藻类、叠层石。菊石、腕足和双壳类化石十分丰富,时代为牛津期-基默里期[77~83]。雪山组为羌塘地区侏罗系的最高层位,由海陆过渡相杂色或以紫红色为主的砾岩、砂岩、粉砂岩夹灰绿色泥灰岩、微晶灰岩组成,菊石、腕足和双壳类化石十分丰富,时代为提塘期。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分布于乌兰乌拉湖-当曲-木塔-北澜沧江断裂带北侧,由基性火山岩组成,不整合于前侏罗系之上。
印支期发育紧闭-中常背斜,轴向北西,轴面陡立。侏罗纪—早白垩世褶皱为一系列大型复背斜和复向斜。其中的向斜开阔宽缓,背斜紧闭倾竖,构造组合形态为隔挡式,体现了浅(表)层薄皮滑脱构造的基本特征。
白垩系为一套河湖相杂色碎屑岩夹灰岩、含膏泥(页)岩、含铜砂岩,局部有高钾钙碱性火山岩,不整合于前侏罗纪地层之上,产淡水双壳、介形虫、植物和孢粉等化石。
3.新生代地层
古-始新统为砖红色、紫红色、黄褐色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砂岩、粉砂岩,局部夹泥岩、灰岩,向上变细的沉积旋回发育,产介形虫、轮藻和孢粉等化石,产状比较平缓,各地厚度相差较大,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渐新统雅西措组仅分布于昌都小区,岩石组合以灰白色、浅灰色碳酸盐岩及紫红色砂岩为主,夹石膏层、含膏泥岩,连续沉积于古-始新统之上,产介形虫、轮藻、腹足和孢粉化石。基本层序和沉积序列反映以河湖相与洪积扇混合成因。
中新统为陆相喷发钾玄质系列火山岩,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岩性和岩相围绕喷发中心呈环状-半环状分布,岩石产状和厚度受火山机构控制。
上新统由紫红色-橘红色砾岩、含砾砂岩,灰紫色—灰白色砂岩、粉砂岩组成多个下粗上细的沉积韵律,产介形类、轮藻、腹足和孢粉等化石,为断陷盆地洪积扇-河流相沉积。
更新统分布零星,保存较少,呈半固结状,成因类型有冰碛、冰水堆积、化学堆积、冲积,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关系。
全新统分布面积广,既有单成因的冲积物、沼积、冰川堆积、冰水堆积、化学沉积、湖积、风积,又有复合成因,如冲洪积、坡洪积等。
(二)羌南-保山地层分区
该分区地层分布和发育的地域性差别较大,以112道班-本塔断裂带为界,东西两侧在白垩纪以前的沉积建造有较大差异。
1.前石炭纪变质岩系——吉塘岩群
该岩群呈北西西-南东东向断续出露于唐古拉山隆起带南部,其名称源于李璞[131]金沙江岩系的定名(表2-6)。根据岩石类型及其组合、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形的差别,分为恩达岩组和酉西岩组,两者之间以韧性剪切带为界。

表2-6 吉塘岩群划分对比沿革简表

(1)恩达岩组(AnCe.)
由眼球状-条带(纹)状黑云斜(二)长片麻岩、混合岩、石榴二云(黑云)斜(二)长变粒岩、二云斜(二)长浅粒岩、(石榴)二云石英片岩夹斜长角闪岩、石英岩组成,相当于羌塘西部所谓的“阿木岗组”。
恩达岩组被中侏罗世雀莫错组不整合覆盖,或者被印支期岩体侵入,原岩为裂谷环境泥砂质岩石夹基性火山岩[62,64],晚三叠世遭受剪切作用和高绿片岩相动热变质作用,小型无根剪切褶皱和流变褶皱发育。
(2)酉西岩组(AnCy.)
位于恩达岩组南部,往往出露于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或者深切沟谷中背斜核部,为吉塘岩群“浅变质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109]。岩石组合主要为(石墨)含多硅白云母石英构造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二)云石英构造片岩、石榴多硅白云母钠长石英构造片岩,局部夹石英岩和安山质糜棱岩,与羌塘西部的“戈木日组”相当。原岩为泥砂质沉积岩夹基性火山岩建造,经历了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和印支期低温高压蓝片岩相韧性剪切变形和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叠加,成为成层无序构造片岩,小型紧闭-等斜无根背、向形构造发育,褶皱形态有S型,η型,ω型。
吉塘岩群有明显的构造集成性,即其内部包含前石炭纪不同时代的有序和无序岩石单元,经过强烈的构造混杂作用和韧性剪切置换改造和变质均一化过程,被早石炭世卡贡群不整合覆盖。
2.石炭纪—二叠纪地层
索县-左贡小区早石炭世地层仅分布于西藏察雅县吉塘与卡贡一带,称卡贡群,岩石组合以灰色板岩夹结晶灰岩为主,偶夹砾岩、薄层煤线、紫红色板岩和凝灰岩,含早石炭世有孔虫和几丁虫化石和孢粉等,属浅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多玛小区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仅见于西部多玛—查布一带。其中,石炭纪为冈瓦纳相地层[23],富含Ambikella,Eurydesma等典型冷水腕足类、双壳、小单体珊瑚化石,厚3254 m。中二叠统鲁谷组由碱性玄武岩、陆源碎屑浊积岩与斜坡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厚度巨大,含 类、腕足、珊瑚、双壳类化石。
3.中生代地层
羌南-保山地层分区三叠纪沉积出现了很大的分野性,下-中三叠统仅发育于多玛小区西部,分布局部,欧拉组以白云质灰岩为主,下部夹泥岩、粗玄岩及放射虫硅质岩,厚度大于600 m,整合于龙格组之上。日干配错群由灰岩、砂岩、页岩和玄武岩组成,厚度变化较大,为裂谷环境开阔台地相-深水斜坡相复理石浊积岩夹基性火山岩,局部地段尚有深水环境放射虫硅质岩,岩石普遍浅变质[4,6,66,75]。索县-左贡小区仅发育上三叠统,东达村组为一套粗碎屑岩、砂岩夹结晶灰岩,角度不整合于酉西岩组之上;“甲丕拉组”、“波里拉组”和“巴贡组”的岩石组合面貌、古生物化石特征与北羌塘-昌都-兰坪地层分区昌都小区对应组的特征基本一致,大致可以对比,且两个地层分区相邻,本书暂不另起新的组名。
多玛小区下侏罗统连续沉积于上三叠统之上,为一套深水相暗色细碎屑岩夹生屑灰岩,其上为浅海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连续沉积,生物化石丰富。中上侏罗统为碳酸盐岩与细碎屑岩旋回式沉积。索县-左贡小区缺失下侏罗统沉积,中侏罗统雁石坪群的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面貌和彼此之间接触关系与北羌塘-昌都地层分区相应组是一致的,说明当时两者曾连在一起共同接受沉积,卡洛维期末海水提前退出,以致该分区缺乏晚侏罗世沉积。
下白垩统发育在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及其北缘,东巧组分布较为普遍,下部以粗碎屑岩为主,上部为单一的碳酸盐岩地层体,厚度达1422 m,角度不整合于班公湖-怒江蛇绿质混杂岩、帮爱组之上。
上白垩统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多玛小区西部多玛一带的铁隆滩组为滨浅海相紫色、灰色碎屑岩与杂色灰岩韵律组合,厚度大于160 m。东部阿布山组为紫红色陆相磨拉石沉积,分布和发育受断裂控制。
4.新生代地层
羌塘地区新生代地层分布十分广泛,但出露较为零散。古-始新统牛堡组为河湖相红色粗碎屑岩磨拉石沉积。中-上新统康托组为杂色砾岩夹透镜状紫红色砂岩、粉砂质泥岩,偶夹基性火山岩,与牛堡组及其以下地层呈不整合接触。更新世—全新世地层主要沿怒江流域及唐古拉山南坡的索曲流域现代河床及其两侧阶地分布,为冲积砂砾石层。其中,更新世地层呈半固结状态,坐落于高级基座阶地上;全新世地层为松散堆积物,分布于现代河床中,或一些低级堆积阶地上[84]。

(一)上三叠统结扎群
结扎群发育于昌都凹陷内,层型剖面由青海省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于1970年测制于杂多县结扎乡,自下而上分为甲丕拉组、波里拉组、巴贡组,彼此间呈整合接触。
1.甲丕拉组(T3j)
出露于杂多县城南部,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带状展布。底部为巨厚层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下部主要由灰紫色厚层状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组成,偶夹中基性火山岩;上部为灰色、暗灰色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夹深灰色油染中细粒石英砂岩及透镜状微晶灰岩,基本层序为向上变细型,不整合于杂多群和开心岭群之上,厚度变化较大,厚220.8~1010.8 m。
该组生物化石有双壳类 Palaeocardita sp.,Halobia sp.,Schafhaeutlia cf.manzavinii,Halobia sp.,H.talauana,H.yandongensis,H.superbescens,Cuspidaria sp.,Myophorigonia gemaensis;菊石类Protrachyceras sp.,Trachyceras sp.;珊瑚Margarosmilites confluens,The⁃cosmilia clathrata,Procyclites elegans,Margaophyllia cf.crenata,Volzela chagyabensis,Cono⁃phyllia sp.,Didtichophyllia sp.;植物Equisetites rogersii,E.arenaceus,地质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 诺利期。
2.波里拉组(T3b)
四川省第三区测队1974年命名于藏东察雅县波里拉山,岩性组合为灰—深灰色含生物泥晶灰岩、亮晶灰岩、白云质生屑灰岩、灰质白云岩夹岩屑长石砂岩,偶见石膏层,整合于甲丕拉组之上,厚596.45~1875.07 m。
该组岩性稳定,生物化石丰富,有双壳类Paramegalodus sp.,P.eupalliatum,Megal⁃odontid sp.,M.mansayi,Neomegalodon cf.boeckni,Halobia sp.,H.plurirodiata;珊瑚Montlivaltia sp.,M.tenuse,M.mapengensis,M.norica,Thecosmilia sp.;腕足类:Cubano⁃thyris sp.,Rhaetinopsis ovata,Aulacothyris sp.,Adygella sp.,Koninckina sp.,Sepraliphoria sp.,Caucasorhynchia sp.,Qxycolpella sp.;腹足类 Gradiella aff.semigradota,Zygtes cf.rotundinodosus;菊石类Parathisbteis ronaldshayi,Jellinekites barnardi,Anatibetites kelvini,Cyrtopleurites sp.,Placites sp.,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期。
3.巴贡组(T3bg)
由李璞等1951年在察雅县巴贡一带创建的侏罗纪巴贡煤系演变而来,四川三区测队1974年将其改称巴贡组,用来代表昌都地区晚三叠世结扎群最上部一套含煤碎屑岩地层体而被广泛使用。

图3-5 雀莫错组(J2q) 与巴贡组(T3bg)角度不整合关系

该组下部为暗色中厚层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泥(页)岩及煤层;中部为灰、黄绿色中厚层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夹灰黑色粉砂质页岩;上部为灰黑色页岩夹灰黑色、灰色中薄层变质细砂岩和煤线,被中侏罗世雀莫错组不整合覆盖(图3-5),厚364.24~2234.26 m。地层总体结构为砂岩-粉砂-页岩的韵律性沉积,发育大量的砂球、砂枕和波痕构造(图版Ⅰ-5,Ⅰ-6,Ⅰ-7)。组内生物化石丰富,主要种属有双壳类Costatoria sp.,Myophoriopis sp.,M.nuculiformis,M.quadrata,Myophoria(Costatoria) verbeeki curta,M.cf.minor,M.mansuyi,Indopecten sp.,I.himalayensis,Leviconcha sp.,Plagiostoma sp.,Catella laticlava,Gervillia sp.,G.(Cultriopsis) angusta,Palaeocardita?sp.,P.buruca,Cardium(Tulongocardium) martinir,Cardium(Tulongocardium) sp.,C.cf.nequam,Unionites?sp.,U.manmuensis,U.griesbachi,Halobia?sp.,H.styrica,Heminajas forulata,Neoschizodus laevigatus,Pteria sp.,Bakevellia sp.,Paleoneilo cf.subtenella,Halobia sp.;菊石化石Ceratites,Placites cf.myophorus,Nodotibetites?cf.nodosus,Metatibetites cf.acutus,Neotibtites giganteus;植物Equisetites sp.,E.koreanicus konno,Clathropteris,Neocalamites,Hyrcanopteris sevanensis,H.cf.sinensis,Pterophyllum cf.jaegeri,Otozamites sp.,Clathropteris meniscioides,Anomozamites sp.,Pterophyllum minutum。化石组合属于南方型Dictyophyllum⁃Clathropteris组合带,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期。
(二)下侏罗统那底岗日组(J1n)
西藏区调队将出露于尼玛县那底岗日、拉雄错、拉相错、江爱达日和雪环湖等地,不整合于下伏地层(通常是肖茶卡组)之上、整合于雁石坪群之下的一套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火山碎屑沉积岩地层体称那底岗日群,时代为早-中侏罗世[28]。西藏地质矿产局降群为组,时代置于早侏罗世[60]。
那底岗日组断续分布于研究区唐古拉山北侧岗陇日、阿涌一带,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系。岩石组合底部为灰绿色、紫红色杏仁状安山岩;下部为灰色、深灰色石英粗安质-流纹质熔结火山碎屑岩;上部由灰色流纹质角砾凝灰岩、流纹质角砾凝灰岩夹流纹质沉火山角砾岩、凝灰质细粒岩屑砂岩、粉砂岩组成,角度不整合于印支期花岗岩之上,厚度大于679.56 m。
从区域分布上看,那底岗日组为北羌塘晚三叠世凸起上最早一期沉积,分布受火山喷发机构制约而显得极不稳定,出露局限,组成了北羌塘地区长约300 km,宽50 km、呈北西西向展布的火山沉积岩带。
赵政璋等[4]在菊花山一带的那底岗日组底部火山岩中获得四件K-Ar同位素样品,其年龄值为(161.9±5.8) Ma~(177.83±2.81) Ma。咸水河、虾河一带该组火山岩Rb-Sr同位素年龄分别为174 Ma、187 Ma,说明那底岗日组时代大致为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在菊花山剖面上,他们所建立的磁性地层柱与国际标准磁性年代表的早侏罗世托尔期图案十分吻合,并显示出与晚三叠世顶部有2 Ma的时间间隔,因此那底岗日组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托尔期。
(三)北羌塘-昌都-索县-左贡巨型坳陷中侏罗统雁石坪群(J2Y)
中侏罗世,112道班-本塔断裂带以北的北羌塘-昌都陆块与索县-左贡陆块拼贴成一起,在羌塘东部形成一个巨型的坳陷,广泛沉积了一套海相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建造。这套岩石组合整合于那底岗日组之上,或超覆在前石炭纪、晚古生代、晚三叠世地质体之上,厚度巨大,生物化石丰富,1957年詹灿惠等最初将其命名为“雁石坪岩系”[RG23]。此后,由于各地的工作程度相差较大,不同的单位和个人对同样一套地层的理解和划分尺度标准有异,因此将区域上不同地段出露的同一套地层分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表3-2)。

表3-2 雁石坪群划分对比沿革简表

值得说明的是,藏北羌塘地区1986年以前使用的“雁石坪群”曾一度包含了那底岗日组。青海地矿局[99]将索瓦组和雪山组归入吉日群。到20世纪末期,青藏两省在地层清理时对“雁石坪群”的含义达成了共识,即指中晚侏罗世一套海相-海陆交互相为主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体,自下而上包括中侏罗统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和上侏罗统索瓦组、雪山组,岩石组合上为“三砂夹两灰”[75,100]。研究区仅发育该群中下部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时代为中侏罗世。
1.雀莫错组(J2q)
青海省区调综合地质大队(1987)[RG22]创名并测制层型剖面于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雀莫错西南7 km处岩石组合下部为紫色、灰紫色及灰色巨厚层复成分砾岩、含砾砂岩;中部灰白色、紫红色中粒岩屑石英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上部细砂岩、粉细砂岩、页岩夹泥晶灰岩和角砾状灰岩,普遍夹2~5 mm的白色纤维状石膏层,顶部以布曲组灰岩的始现为界,各地厚度变化较大。
该组岩石类型比较复杂,总体上构成下粗上细退积式沉积序列。生物化石丰富,有双壳Arcomytilus sp.,Anisocardia sp.,Camptonectes sp.,Eomiodon sp.,Liostrea birmanica,Lopha sp.,Liostrea sp.,Modiolus sp.,Melegrinella sp.,Oysters Camptonectes yanshipingensis,Corbula cf.kidugalloensis,Ceratomyacf.concentrica,Pinnanyainrongensis;腕足Burmirhy nchia sp.,B.asiatica,B.cf.asiatica,B.cf.trigonalis,B.flabillis,B.nyainrongensis,Holcotryris sp.,H.trigonalis,Liostrea sp.,Pseudotubithyris cf.globosa,P.longicularis,Stroudithyris sp.。时代为中侏罗世巴柔期-巴通期。
区域地层对比发现,该组在唐古拉山隆起带南、北两侧的沉积差异较大,其中隆起带南侧查吾拉一带,雀莫错组底部为钙质粉砂岩夹黑页岩,角度不整合于恩达岩组之上;下部为粉砂岩、细砂岩与灰岩、灰质角砾岩、介壳灰岩互层;上部为灰绿色与紫红色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夹泥质粉砂岩和生物介壳灰岩,厚360.92~1847.47 m。隆起带北部结多乡一带由紫红色厚层状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夹灰紫色复成分砾岩组成,厚29.25 m;昂滑结一带底部为紫红色砾岩,向上渐变为砾质砂岩,上部为砂岩和粉砂岩,厚度926.54 m。
2.布曲组(J2b)
由白生海[78]创名于唐古拉乡布曲河旁,岩性为暗灰色、黑色、灰色介壳灰岩、鲕粒灰岩、生屑灰岩、粉屑灰岩及粉(泥)晶灰岩,局部夹少量紫红色及灰黄色泥钙质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整合于雀莫错组之上。岩石普遍具油染现象,偶见黑色沥青脉(图版Ⅰ-8),是研究区迄今为止最新发现的烃源岩。
布曲组分布广泛,岩石组合简单,不同地方的岩性及其组合与厚度变化甚小,如巴青县贡日一带基本上全由灰岩组成,地层厚度约为608 m;杂多县结多乡附近灰岩中泥砂质成分偏高,泥灰岩、页岩、粉砂岩所占比例略有减少,厚度约为357 m;吉青能一带以含生物碎屑灰岩为主,未见泥质粉砂岩及砂岩夹层,厚度约为598 m。因此,该组是羌塘盆地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典型标志层,生物化石十分丰富,有双壳类Astarte cf.elegans,A.cf.togtonheensis,Corbula cf.kiduoalloensis,Homomya gibbosa,Inoperna cf.sowerbyana,Camptonectes yanshipingensis,C.rugosus,C.cf.lens,C.concentrica,Lopha zadoensis,Lithophaga cf.inelusa,L.cf.costata,L.cf.tifoensis,Modiolus glaucus,M.imbricatus,Myopholas multicostata exilis,Pinna nyainronoensis,Pholadomya socialis qinghaiensis,P.yanshipingensis,Plagiostoma cf.channoni,Plagiostoma cf.biiniense,Pleuromya fengdengensis,Protocardia sublingulata,P.cf.lycetti,Psudotrapezium cordiforme;Liostrea birmanica,L.sublamallosa,L.eduhformis,Protocaridia stricklandi,P.hepingxiangensis,Poladomya socialis qinghaiensis,laminams,Myoconcha sp.,Meleagrinella sp.,Gervillia sp.,Chlamys sp.。其中,双壳类Camptonectes auritus⁃Pteroperna costatula和Liostrea birmanica是地中海地区中侏罗世巴通期的常见分子,Pseudotranpezium cord iforme为中侏罗世巴通期代表性化石[101]。
3.夏里组(J2x)
青海省区调综合地质大队(1987)[RG22]创名于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雀莫错西部夏里山上,原意指整合于布曲组之上、索瓦组碳酸盐岩与细碎屑岩互层组合之下的一套灰紫、灰绿、褐、红色相间的杂色碎屑岩夹少量灰岩及石膏(矿)层的地层序列,代表羌塘地区中侏罗统最上部的一个岩石地层单元。
该组是羌塘盆地东部海相侏罗纪地层最高层位,岩石组合下部为紫色、灰色、灰绿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中上部由灰黄色泥灰岩与暗灰色生屑鲕粒灰岩、鲕粒生屑灰岩不等厚互层,间夹泥晶灰岩和石膏透镜体组成;上部为紫红色中粒长石砂岩及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中细粒砂岩中尚见层间砾岩。该组以灰绿色、灰色、紫红色等鲜艳色调交替为特色。横向上岩石组合基本稳定,纵向上岩石粒度粗细变化明显,层理清楚,单层厚度比较稳定。
夏里组石英砂岩普遍发育交错层理和波痕构造(图3-6),石英砂岩和粉砂岩中多处见冲积型铜矿化,浑圆及椭圆状砂球、砂枕,浅灰绿色砂质及钙质团块发育。砂球大者20cm×30cm,个别达32cm×50cm。泥质粉砂岩中有同生钙质结核,大小为2cm×5cm。

图3-6 夏里组波痕构造

该组生物化石较多,但保存普遍较差而难以鉴定,具有时代和环境意义的化石有双壳类 Meleagrinella bramburiensis,Pronoella triangularis,Anisocardia,A.tenera,A.Mactromya sp.,Chlamys textoria,Pteroperna decorata,Pholadomya cf.qinghaiensis,Spondylopecten badiensis,Isocyprina(Isocyprina) politula,Bakevellia(Bakevellia) waltoni,Liostrea cf.birmanica。化石组合属于Meleagrinella bramburiensis⁃Pronoella triangularis组合带的主要种属,时代为中侏罗世卡洛维期(Callovian)。
夏里组分布于现代高山顶部,由于高原隆升造成的强烈风化剥蚀使其顶部层位保留不全,各地厚度差异较大,为937.4~1726.08 m。
(四)北羌塘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旦荣组(J3—K1d)
旦荣组是1∶25万仓来拉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新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主要沿西金乌兰湖-当曲-北澜沧江构造带分布,由深灰色、灰紫色玄武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玄武岩、(石英)粗安岩组成,喷发不整合于杂多群或开心岭群之上,厚度约1688 m。由于以前未能查明这套基性火山岩与中二叠统开心岭群之间的关系,往往将其作为后者的夹层看待,或者归为北羌塘地区二叠系尕笛考组。本次工作发现这套中基性火山熔岩与开心岭群呈喷发不整合接触,在火山岩中获得四件K-Ar全岩同位素年龄值:(129.77±2.21) Ma,(156.16±2.22) Ma,(136.98±2.70) Ma,(132.06±3.67) Ma,说明旦荣组火山岩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羌塘盆地地层概况
上三叠统在北羌塘小区为连续沉积于中三叠统之上的陆表海碳酸盐岩夹少量碎屑岩地层,向中央隆起带超覆。昌都小区上三叠统下部为甲丕拉组红色碎屑岩;中部为波里拉组青灰、深灰色含生物泥晶灰岩和浅粉红色白云质灰岩;上部为巴贡组含煤碎屑岩建造,生物化石丰富,岩相和地层厚度稳定。 下侏罗统为一套流纹质-石英粗安...

北羌塘-昌都盆地地层序列
由青海省区调综合地质大队(1989)创名于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沱沱河一带的沱沱河群演变而来,指不整合覆于结扎群之上,整合于雅西措组之下的一套紫红色、砖红色、黄褐色复成分砾岩、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局部夹泥岩、灰岩地层体[100]。 该组呈北西西-南东东向裙状出露于唐古拉山北麓巴庆盆地南缘,岩性为紫红色、...

中生代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根据羌塘盆地东部地球物理特征,盆地基底构造、中生代地层发育和地表出露状态、构造变形特征、深部地壳结构,将研究区中生代盆地划分为北羌塘-昌都坳陷、唐古拉山隆起带和南羌塘坳陷等三个Ⅱ级构造单元。各坳陷内又有次级凸起和凹陷,彼此呈北西西方向展布、相间排列,并被北东向走滑断裂带错移(图3-4)...

北羌塘-昌都坳陷岩石地层单位基本特征
该组是羌塘盆地东部海相侏罗纪地层最高层位,岩石组合下部为紫色、灰色、灰绿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中上部由灰黄色泥灰岩与暗灰色生屑鲕粒灰岩、鲕粒生屑灰岩不等厚互层,间夹泥晶灰岩和石膏透镜体组成;上部为紫红色中粒长石砂岩及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中细粒砂岩中尚见层间砾岩。该组以灰绿色、灰色、紫红...

羌塘盆地地质研究简史
羌塘盆地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已有百余年历史,其间分为四个阶段:(一) 20世纪初期启蒙阶段 最早进入羌塘地区进行地质科学考察的是1903年以Sven Hedin,F.K Ward,Heim为代表的探险家。他们在该区进行科学探险的同时,采集了大量的植物和岩石标本,发表了涉及羌塘高原地层与构造方面的论著15篇。由于涉足的...

青藏高原被分为几个地层区?
③义敦-中甸地层分区。位于巴颜喀拉地层区西南边缘的金沙江东侧,沿金沙江有古生界出露,呈外来岩块,夹持在蛇绿混杂堆积和中三叠统野复理式碎屑岩中,形成混杂堆积带。羌塘-昌都地层区介于龙木错-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之间的广大地区。前寒武系仅在喀喇昆仑和昌都地区零星出露,为结晶...

藏北羌塘盆地索县至唐古拉山一带的地层及分区断裂特征
摘要 在藏北羌塘盆地索县-唐古拉山一带,自北而南首次确定为三个地层区:华南地层大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唐古拉-昌都分区、滇藏地层大区羌南-保山地层区索县-左贡地层分区和滇藏地层大区班公错-怒江地层区东恰错分区,其间被双湖-查吾拉-碧土-昌宁断裂带和班公错-怒江断裂带所分割。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际资料...

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
位于巴颜喀拉地层区西南边缘的金沙江东侧,沿金沙江有古生界出露,呈外来岩块,夹持在蛇绿混杂堆积和中三叠统野复理式碎屑岩中,形成混杂堆积带。羌塘-昌都地层区介于龙木错-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之间的广大地区。前寒武系仅在喀喇昆仑和昌都地区零星出露,为结晶片岩。下古生界浅变质岩系,羌塘地区叫阿木刚...

昌都前陆盆地形成的构造背景
昌都陆块被夹持在羊湖-金沙江造山带与当曲-木塔断裂带之间,岩石圈在构造加载作用下挠曲形成周缘前陆盆地。当时盆地基底北部挠曲强烈,沉降中心紧靠羊湖-金沙江南缘,研究区位于远离北部前陆造山带向北羌塘陆块过渡部位,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沉积了卡尼期—诺利期甲丕拉组紫红色、灰色磨拉石建造。

青藏高原一年四季都是雪吗?
●地质构造 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包括祁连-柴达木、昆仑、巴颜喀拉、冈底斯、喜马拉雅、羌塘-昌都等6个构造带,各构造带之间为蛇绿混杂岩所代表的缝合带隔开,大致以龙木错-金沙江缝合带为界。 高原北面的祁连-柴达木、昆仑、巴颜喀拉构造带等属于欧亚古陆南缘的构造带,在早中元古代结晶基底上,发育了早古生代优地槽,加里...

琼海市17673738153: 2015国道317川藏路线地图 -
塔味枯草: 317和318一样,都属于川藏线.317国道,又被驴友们称为川藏北线.318则被称为川藏南线.与318相比,317的路况明显差了很多.旧时,317被称为地狱之路,会通过很长一段无人区,现在道路翻修,虽然路况好了很多,但是相比318国道...

琼海市17673738153: 中国北纬30度的城市(北纬30度纬线穿过的地区)
塔味枯草: 北纬30度线在我国偏南部地区穿过,主要覆盖的城市包括:西藏拉萨市、昌都市、林芝市;四川雅安市、眉山市、资阳市;重庆市;湖北咸宁市、黄冈市;江西九江市;安...

琼海市17673738153: 我国最高的湖泊叫什么湖 -
塔味枯草: 西藏的珠峰北的霍尔泊湖,是中国也是世界最高的湖,湖面海拔6166米. 我国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是喀顺错湖.青藏高原湖泊众多,全区湖泊面积约36000km2,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该区湖泊的特点是多盐湖和咸水湖,如青海湖面积达...

琼海市17673738153: 青海高原自然环境 -
塔味枯草:[答案] 出现了冰川退缩、河流断流、湖泊缩小等现象,湿地面积也由此出现程度不同的萎缩趋势.再加上过度放牧等人为破坏原因,... 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万前,印度...

琼海市17673738153: 那曲地区是什么样子的谁可以介绍一下那曲地区
塔味枯草: 那曲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俗称:万里羌塘),东依昌都,南与拉萨、林芝、日喀则相连,西接阿里,北与新疆自治区、青海省毗邻,处于青藏高原腹心地带.区域面...

琼海市17673738153: 西藏海拔3千米左右的地区有那些? -
塔味枯草: 1、安多县海拔高度4800米安多县:隶属于西藏那曲市,地处西藏北部,著名的唐古拉山脉南北两侧,东与青海省治多县、杂多县、西藏聂荣县为邻,南与色尼区接壤,西与班戈县、双湖县搭界,北靠青海省格尔木市,是西藏地区的北大门.2...

琼海市17673738153: 想知道西藏概况?
塔味枯草: 西藏名称来源 汉语中的“西藏”(藏文为bod ljong)一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 拉萨、昌都、日喀则等地的年温差为18—20摄氏度ػ阿里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