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变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作者&投稿:辛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悝变法反映了李悝怎样的经理指导思想~

李悝变法是指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文侯当政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
1,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
2,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
3,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后来著名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无不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

李悝(lǐ kuī)[前455—前395年],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1] 河南濮阳人。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小时候看的商鞅变法的故事,现在模模糊糊只记得要打倒“克己复礼”的儒家思想,书中经常经常写到变革力量和旧贵族的唇枪舌辩,呵呵 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发展生产

商鞅变法
商鞅(约前390~前338)原是卫国贵族的后裔,姓公孙,名鞅,又称卫鞅,因变法有功被秦国封於商(今陕西商县东南)。鞅自幼好刑名之学,曾投於魏相公叔痤手下,公叔痤在临死前他推荐给魏王,但不受器重。后商鞅带李悝之《法经》西行入秦,不久得到秦孝公的信任,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秦国变法。
商鞅赏罚要分明,为了取信於民”徒木立信〃,从此以后,商鞅执法如山便传开了,政府因此建立的威信。
秦孝公三年(前359年)和十二年(前350年),商鞅两次变法。变法的内容主要有:
1.组织保甲实行连坐法:将境内人民都登记在户籍薄上,以”五家为保,十家相连〃互相监督,一家犯法,其他各家如不举发一并有罪,使民众的组织更严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上的控制和管理。
2.提倡军功,禁止私门:商鞅将爵位分为二十级,有军功者,依等级受爵,即使是宗室,没有军功也不绶予爵位;虽富有,没有军功也不能尊荣。另外规定私斗者,要按情节轻重受罚。如此,使得人民不敢内斗,却勇於在对外战争中立功,使国家兵力强大起来。
3.鼓励耕织、奖励生产: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使粮食和布帛超过一般产量的,可以免除本人的劳役和赋税;而从事工商业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罚做公家奴隶。另外又规定一户人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就必须各自独立门户,否则得加倍纳税。
4.废封建,开阡陌:废除以前井田的封疆界限,鼓励人民开垦荒地,承认土地私有,可以买卖,而政府则按土地徵税。
5.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合并乡村城镇为县,全国统一规划设置四十一县,每县设令和丞,由国君任免。
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人们从此努力从事耕织,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很快强大起来,为秦国向东发展和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此外,商鞅也统一全国度量衡,并制定秦国法律,公布实施。商鞅的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上得到全面革新,国势蒸蒸日上。

商鞅变法的意义和后果

商鞅在秦变法前后共二十一年,“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但是,那些受到打击、惩治的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却是“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秦惠公即位,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均见《史记·商君列传》),而被秦兵车裂于彤(陕西华县西南)。

商鞅虽然被杀,但是他的变法成果仍然沿续不变,终于使秦走上日益强大的道路。比如秦律就是在这个变法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的;商鞅统一度量衡时定下的标准,直到一百二十多年后的秦始皇还在沿用着。正如王充所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论衡·书解》),即奠定了其后秦统一六国的基础。

商鞅的变法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自此法家思想就一直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反映商鞅思想的《商君书》中,不但言“法”①,而且也涉及到了“势”和“数”②的讨论,并且针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争论。“势”和“数”的观念,是国君有了独立的主权和“独制”①之权才会产生的,即是“变法”之后所产生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对于封建制的发展和巩固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辞,有凿颠、抽胁、镬烹之刑”(《汉书·刑法志》)等严刑峻法,特别是商鞅开创的“燔诗书”的高压政策,不仅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但没有排斥和废除奴隶制,而把奴隶的剥削用来作为封建剥削的补充,这是剥削阶级本性所决定的。当时除了有家奴的存在,还有官奴制度,商鞅就行“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的政策,《史记·索隐》谓:“以言懈怠不事事之人而贫者,则纠举而收录其妻子,没为官奴婢”。秦律中屡次言及“隶臣”、“隶妾”,其实也是官奴婢。《周礼·秋官·司厉》职又说:“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郑司农云:“谓坐为盗贼而为奴者,输于罪隶、舂人、槁人之官也。由是观之,今之为奴婢,古之罪人也”②。官奴还有一个来源,就是打仗时的不能死战者,如“不死者归,以为隶臣”(《秦律杂抄》)。从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各国变法的不彻底,因而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奴隶制残余一直残存下来。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公元前446年,魏文侯继位,它是魏国历史上当之无愧最有作为的君主,没有之一,在魏文侯的手下有一大批能人,如吴起、乐羊、西门豹、翟璜等等,当然还有李悝,此外魏文侯还有一个老师卜子夏,正如上述引用记载,孔子去世之后,子夏就去往了魏国,并且被魏文侯尊为老师。


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门十哲之一,而我们熟知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就是子夏提出的,当然子夏的主张有很多,此处暂不细论。


魏文侯以子夏为师,那么魏文侯的思想和子夏势必会如出一辙,如果思想主张不同,又怎会被尊为老师,所以又可以说,魏文侯治国的思想基础正是子夏的儒学,也正是在这种思想意识下,当时的魏国形成了以卜子夏、段干木、田子方等为首的“儒家顾问团”。



子夏在魏国传教辅政的几十年时间,弟子并不是只有魏文侯一个,当时魏国主要的政治人物,几乎均以子夏为师,如《史记·儒林列传》记载: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点原因:


子夏的思想被国君认可,并且成为了魏文侯的治国思想。

魏文侯的臣子们思想觉悟高,积极向国君思想靠拢,自然亦尊子夏为师。

《汉书·艺文志》记载:《李克》七篇,子夏弟子,为魏文侯相,根据《史记·魏世家》和《资治通鉴》等文献记载李克和魏文侯的事迹可知,李克和李悝其实就是同一人,由此可见,李悝也是子夏的其中一个弟子。

魏文侯的变法,李悝是实际的操刀者,而从魏国发展的走向和李悝变法内容来看,子夏儒学的思想其实正是李悝变法的指导思想。


说到这,不少人会有疑问,认为子夏属于儒家,而李悝变法倡导的是法家,这并不合理吧,其实不然,在战国中后期,儒家另外一位大能荀子,不也教出了法家思想集大成者的韩非吗?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说白了是儒家内部出现了不同派系,而子夏的儒家思想和孔子也有着迥然不同的差异,从儒家思想的传承上来看,子夏的“儒”,更有“离经叛道”的味道。

子夏儒学的“另类”,还表现在孔子去世后,儒分为八,而其中并没有子夏之儒,这是韩非在《韩非子·显学》中的论断,那么是不是韩非对子夏之儒看不上呢,当然不是,因为韩非认为子夏之儒在这”八儒“之上,郭沫若先生也曾在《十批判书》中指出:韩非子称“儒分为八”不及子夏之儒,是因为将之视为法家。


而孔子在世时,就曾批判子夏为政“欲速”和“见小利”,《论语·子路》记载: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就是在告诫子夏为政要稳,不要总是盯着“小利”。


其实子夏的这两种倾向,在治国上就表现为了追求变革和看重经济发展。



李悝变法的指导思想是废除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远离奸佞小人,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这个人变法的指导思想其实就是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第1位,这是比较靠谱的一种行为

在这次运动当中,他的指导思想其实就是经济发展为第一要素。

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 ;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出自哪里
李悝以上这些改革措施,巩固和发展了新生的封建制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李悝的法治思想对商鞅有很大的影响。商鞅曾在魏国学习《法经》,后来他带着《法经》入秦,法治思想成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秦国的强大与这种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法经(中国法典)详细资料大全
由此可见,著《法经》是身为法家代表人物的李悝在魏国实行变法改革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为了“使其君生无废事,死无遗忧”。从其内容上看,《法经》的指导思想就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再结合《法经》在《杂律》中对于“逾制”等罪名的规定,可以看出《法经》反映了当时的贵族及新兴的封建士大夫的加强、维护其...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成就
1.厉行法治。 “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 这是新兴地主阶级用以指导立法的思 想, 其 中心是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权,它打破了奴隶制 “ 刑不上大夫 ” 的壁垒。 2.法律公布。 “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 布之于百姓 ” 向百姓公布法律,使人人皆...

管仲改革和李悝变法的相同点是什么
内容: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争夺霸 主地位;管仲改革主要针对井田制下的赋税 制度,而李悝变法则从政治、经济、法制诸 方面进行。 成效: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李 悝变法比管仲改革更加全面、彻底;战国时 期的变法运动都进一步打破了宗法贵族的统 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得以强化。

高分征求“古代法制史”测试题答案
这一思想有三层含义:第一,法网严密;第二,严刑重罚;第三,滥施刑罚。 立法活动 秦朝法律制度的许多内容直接来源于商鞅变法期间以及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所确立的制度。秦统一后主要是颁布各种单行的法律法令,立法活动频繁,但没有制定一部大而全的统一法典。 4、汉朝的法律思想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汉初到文景帝时期采用...

马陵之战后为何战国魏国实力下滑那么快?
独任魏悝变法,以西门豹治邺,以白起为将,练重甲步兵名称魏武卒,用对一人国而强,何况数人?27年后,惠王名罃者即位一改治国大略,四处出击而以邻国为敌,用错一人庞涓而国家消亡,这个不思进取的小人治军,唯知以蛮力攻坚克难,连投奔他的同学孙膑都被他剔除了膝盖骨,因为妒忌,手段之残忍,臭名...

曾是西部小国的秦能统一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并不是只有秦国才有变法,东方六国都曾有过变法,比较有名的有魏国的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赵国的赵武灵王变法,但只有秦国的变法最彻底,并一直贯彻执行,其他国家的变法,都是随着灵魂人物的去世而烟消云散。并不是秦国第一个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和楚国的吴起变法都比商鞅变法要...

秦朝前的朝代为何不说“统一中国”?
因为按照历史上的地理环境来说,秦朝是第一个把这些地区统一统治的朝代。秦朝前的朝代由于经济文化发展尚未达到一个高度,所以形成分据统治局面,但其地理所在以及当时的人民都属于中国及中国血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好像是在东周开始,这到有点遗忘,封建社会是奴隶制社会的晋升,比分裂统治,底下的经济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立法成就有哪些
(一)法制指导思想 1�厉行法治。 “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 这是新兴地主阶级用以指导立法的思 想, 其 中心是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权,它打破了奴隶制 “ 刑不上大夫 ” 的壁垒。2�法律公布。 “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

马陵之战后为何战国魏国实力下滑那么快?
独任魏悝变法,以西门豹治邺,以白起为将,练重甲步兵名称魏武卒,用对一人国而强,何况数人?27年后,惠王名罃者即位一改治国大略,四处出击而以邻国为敌,用错一人庞涓而国家消亡,这个不思进取的小人治军,唯知以蛮力攻坚克难,连投奔他的同学孙膑都被他剔除了膝盖骨,因为妒忌,手段之残忍,臭名...

黑龙江省15585445362: 求李悝变法内容? -
示疮五维:[答案] 政治上:选贤任能,赏罚严明.任用吴起改革军制,精选武士. 经济上:主要实行尽地力、平籴法.提出了“尽地力”的“重农政策”. 文化上:编制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法典──《法经》.

黑龙江省15585445362: 魏文候变法的内容有哪些? -
示疮五维: 魏国李悝变法 魏国在战国初年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其一、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使地主阶级的代表得以牢固地掌握政权 其二、推...

黑龙江省15585445362: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尽地利之教,废沟洫,行平籴之法”;……(他)制定《法经》流传后世…….——摘自《... -
示疮五维:[答案](1)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废除井田制;重视农业;平抑物价;加强法制——《法经》.(4分,任意四点... 思想上:学术自由、百家争鸣,思想解放;(4分) (2)评价:肯定两人的功绩,但认为成就功名而失去性命,其成功不圆...

黑龙江省15585445362: 李悝变法的内容,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哪个更早
示疮五维: 李悝变法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并且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和法学家.魏国与其它诸侯国相比,国土面积都很微小.当时,各个诸侯国都在为扩充自己的国土面积而做...

黑龙江省15585445362: 魏文侯几年变法 -
示疮五维: 李悝变法:这是战国时期最早的一次变法.公元前400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开始变法.李悝是我国历史上法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变法主要内容有三点:⑴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在用人上要选贤举能.同时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把禄位赏赐给有功于国家的人.⑵主张“尽地力”实行“善平籴”.鼓励农民勤劳耕作发展农业生产,同时由国家出面设“常平仓”以平抑粮价,以免农民损失太重.⑶制定《法经》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安定政治局面.李悝变法以后,魏国的国力日益强盛,成了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

黑龙江省15585445362: 李悝在魏国变了法,为什么魏国商业还发达 -
示疮五维: 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国策,主张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对于那些国家没有贡献,完全依靠父祖辈的爵禄享有特权的人,剥夺其官职和俸禄,把这些官职和俸禄授予那些对国家作出贡献的人.因此改善了吏...

黑龙江省15585445362: 魏文侯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战国大变法的主要内容? -
示疮五维: 魏国在战国初年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其一、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使地主阶级的代表得以牢固地掌握政权 其二、推行“尽地力之...

黑龙江省15585445362: 李悝在变法中颁布的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统治者 -
示疮五维: 李悝(前455——前395年),战国时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濮阳人.出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黑龙江省15585445362: 战国时期,首开变法之风的是? -
示疮五维:[答案] 李悝变法: 这是战国时期最早的一次变法.公元前400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开始变法.李悝是我国历史上法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变法主要内容有三点: ⑴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在用人上要选贤举能.同时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把禄位赏赐给有功于国家的...

黑龙江省15585445362: 简述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历程 -
示疮五维: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李悝变法、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史记·秦始皇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