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的新生界

作者&投稿:芒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云南地区与邻区新生界含油气性对比~

显然,这一部分是第一章的总结和篇末点题之处。
(一)不同地区的相似性
1.大致相同的构造格局
作为特提斯构造域的组成部分,本书所涉及的云南地区、西藏高原东部、中南半岛北部三区之间有相同的构造格局,甚至自印度板块向外,各构造带都可在三地区中找到对应的部分。不仅有新生代强烈挤压和造山形成的变形带,也有古老断块挟持于其中。两种不同性质的地质体并存于一个狭窄地带中,又在机制相同的挤压应力场中共同受到统一的改造,这是本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突出特点。
2.大致相同的地质演化历程
三个地区之间构造演化阶段的划分基本相同,历史经历的同步导致沉积盆地发展及各阶段沉积性质的可对比性。最明显的是有大致相同的深湖和沼泽相的发育时期。对油气地质来说,这意味着有几套时代大致相当的生烃岩系和重要的生储盖组合。从区域上看,渐新统到下中新统是首要的勘探目的层。
3.晚新生代构造改造强烈
这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建设性的一面,在其强烈沉降带形成了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在其整体分布区,保护了下伏地层并促进了其中有机质的热演化。作为破坏性的一面则是强烈变形,强烈的动力变质(或轻度的区域变质)和因隆起而造成的强烈侵蚀使油气的保存条件极差。较老地层,甚至早新生代地层中的油气也强烈地散失。因而该区的老地层多见油气显示,但要找到适合目前经济技术开采的油气田,却有很大的难度。
(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1.挤压强度不同
由于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挤压中向北的推挤大于向东的推挤,特别是由于阿萨姆尖角的存在,使三地区之间的挤压应力场的方向和强度有很大的差异。总的看来以云南地区为最强,以中南半岛为最弱,这特别影响到构造变形和对油气破坏的强度。
2.沉积盆地的发育时代和规模不同
在持续强烈挤压的构造背景下,云南地区的新生界盆地各成盆期起止的时间,盆地的规模上都有别于其他两地区。
云南地区隆起时间早,导致其古近系的发育程度差,该期盆地少且其生烃岩系不发育。从新生代看,生烃岩系相对发育的时期比其他两地区晚,上新统到第四系的生烃岩的成熟程度低,对生气,特别是生油不利。
云南地区新生代盆地的规模相当小,呈星散状分布。据统计,在近150个左右的盆地中,面积大于200km2的盆地在云南省内有26个。其中面积≥2000km2的仅有永仁和镇沅,面积≥1000km2的还有勐腊、腾冲、元谋和昆明。26个盆地的平均面积仅667.1km2。以大致与平均面积相当的陇川盆地为例,650km2的面积中仅在中央断陷带66km2内有较厚的沉积。该带又被横向断层切割成凹陷和凸起相间的格局,有4个凸起和4个凹陷。凹陷的面积稍大于凸起,平均每个凹陷仅10km2左右。只有在凹陷内生烃岩系才比较发育。可以看到,这不利于生烃,生烃岩的总体积也不大(图1-19)。相比之下,即使在西藏的羌塘和冈底斯两个断块上也可以看到第三系和第四系大面积的分布,尽管后期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改造。
3.盆地的改造破坏程度不同
不言而喻,云南地区不论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老盆地”,还是古近纪的盆地都受到相当强烈的改造,油气保存条件不好。西藏地区的后期改造也相当强烈,但由于保存有面积较大的断块地质体,其上的形变差,有的地区地表切割也不强烈,使其有一定的保存条件。而在中南半岛的断块内保存条件则较好,特别在新生代整体沉降的地区(包括现在的陆上和海域)则有相当好的保存条件,是以新生界为目的层的重要油气勘探区。

图1-19 陇川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图

(据承布科等,1994,笔者作了删减)
总之,在云南地区的找油气工作中,既可以基于相似性而在邻区间对比,以开拓找油思路,借鉴邻区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也要注意不同区之间的差别,从生烃和保存条件的差异中形成不同的勘探思路和勘探方针。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8个自治州之一,首府景洪市。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地处北纬约21°10’,东经99°55’至101°50’之间,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东西面与江城县、普洱市相连;西北面与澜沧县为邻,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和越南,边界线长达966.3公里,约等于云南省边境线总长的1/4,面积19582.45平方公里。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属热带季雨林气候。截至2017年,西双版纳辖1个县级市、2个县,2017年,西双版纳常住总人口118.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7.87万人,傣族是主体民族,世居着13种民族。2017年,西双版纳生产总值393.8437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0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43元。

扩展资料:
地质构造
西双版纳横跨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和贡山-腾冲两个褶皱系,以澜沧江断裂为分界线。前者为半坡复背斜和德化复向斜,后者占有临沧-勐海褶皱系东南端。
半坡复背斜以中生界类复理石建造、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建造并伴以磨拉石建造为主,红色建造零星出露,新生界磨拉石建造不整合其上。德化复向斜,中生界红色建造大面积分布,局部为磨拉石建造、碳酸盐建造与含煤碎屑建造。临沧-勐海褶皱东南端,出露元古界澜沧群与大勐陇变质岩,华力西-印支期勐海花岗岩基占据很大空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按照地质发展历程,将本区的新生代地质史划分为3个阶段:①陆内裂谷阶段(晚三叠世—中始新世)的萎缩期(白垩纪—中始新世);②喜马拉雅运动早期(晚始新世—早中新世);③喜马拉雅运动晚期(晚中新世—第四纪)。这种划分对比见表1-1。

(一)古新世—中始新世

1.陆内裂谷萎缩期的地层发育

在本区活动强烈的印支期陆内-陆间裂谷系全面闭合后,经过隆起和剥蚀夷平又开始了新的拉张-挤压的开合构造旋回,晚三叠世不同时期的沉积与下伏地层普遍呈不整合接触。大致说来,侏罗纪是这一新的拉张活动的发育鼎盛期,分布广,厚度大;白垩纪则是其萎缩期。本区的白垩系多与其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地层在楚雄地区为整合接触,在保山-澜沧地区为整合至平行不整合接触。古新统和始新统与白垩系关系密切,比侏罗系的分布明显萎缩(表1-2)。无论从沉积还是从变形程度看古新统一始新统都可认为是陆内裂谷萎缩末期的产物。这正是在讨论古新世和始新世时不能不上溯并与之一起讨论白垩纪的原因。而在扬子断块区,该时期的沉积也是中生代沉积盆地持续萎缩到末期的产物。对比古新世与早白垩世的古地理图,很容易得到这一认识(图1-4、1-5)。

白垩系为陆相红层,可分成两大沉积旋回,可对比性强。以滇东楚雄一带为例,下旋回为下白垩统高峰寺组和普昌河组。旋回底部为砂砾岩,上部多为杂色泥岩、粉砂岩、夹泥灰岩,局部含石膏。在祥云仅普昌河组厚度就可达2113m。在滇西该套地层称景星组,厚800~2100m,局部有铜矿化或含煤线。上旋回为马头山组和江底河组。江底河组岩性较细,夹泥灰岩多层(局部含铜),亦见黑色碳质页岩和石膏夹层。在楚雄一带上旋回厚900m。上旋回在滇西相当于曼岗组、虎头寺组和曼宽河组,虎头寺组普遍含铜矿化。滇西的上旋回明显比滇东厚,曼岗组厚600~1200m,虎头寺组厚100~400m,曼宽河组在南部江城命名剖面上厚2923m。

表1-1 云南地区新生代地质演化阶段划分对比表

注:本表的编制参考了何科昭(1996)的资料。

表1-2 云南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典型地层及其对比表

*路美邑组未见与赵家店组接触,其下伏地层为三叠系,赵家店组上覆上中新统石灰坝组、本表的编制主要参考了《云南省区域地质志》,1982。

图1-4 云南早白垩世早期岩相古地理略图

(据《云南省区域地质志》,1990)

1—岩相界线;2—古陆或隆起区;3—砂岩泥岩-泥灰岩组;4—砂岩-泥岩-砂砾岩组;5—砂岩-砾岩组;6—砂岩-泥岩-砂砾岩-白云质灰岩组

Es—河口湾相;Ls—浅湖相;R-Lc—河流-滨湖相;R—河流相

值得注意的是上白垩统江底河组的沿革,该组1962年命名于大姚,包括4个岩性段:下部有下杂色岩段,下紫色岩段,上部有上杂色岩段、上紫色岩段。现在将上部两个岩性段归为古新统并称为元水井组(云南省地质矿产局,1990)。可见本区第三系底部与白垩系有密切关系。

2.两种类型的古新统和下—中始新统

第一种类型以兰坪思茅盆地和楚雄盆地为代表,是白垩系盆地的萎缩产物。总体看来其古新统是发育在准平原化背景上的内陆湖沉积,沉积较细,大致划分为两个沉积旋回并相应有两个重要的成盐期,不但有膏盐,而且含岩盐和钾盐,局部形成矿层。在盆地中心厚度很大(可大于2000m),且多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向边缘变薄并可出现与下伏地层的假不整合或超覆不整合接触。

图1-5 云南古新世岩相古地理略图

(据何科昭等,1996)

1—蒸发岩相;2—粉砂岩-泥岩相;3—粉砂岩砂岩相;4—碎屑物方向;5—剥蚀区

Ⅰ—盐湖相带;Ⅱ—滨湖-浅湖相带;Ⅲ—滨湖-三角洲相带;Ⅳ—萨布哈平原相带;V—滨浅湖相带

第二种类型是在新生代箕状断陷盆地中的沉积,沉积开始于古新世—始新世的不同阶段,厚度可达1000m,其中也有与上一类型相应的成矿层位。云南省第三系的200多个独立的沉积盆地,有相当部分产生在此时期(图1-6)。

滇西的中—下古新统为勐野井组和云龙组。勐野井组在江城勐野井矿区厚468m,可见与下伏下白垩统虎头寺组假不整合接触,在兰坪-思茅分区厚度可达1458m。云龙组亦为湖相红色砂泥岩夹膏盐,厚253~2540m。滇东的古新统即前面提到的元水井组,厚度较薄。

(二)晚始新世—早中新世

1.一次重要的挤压构造活动

众所周知,在始新世末期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构造事件,白垩纪末期到中始新世的以拉张为主向以挤压为主转变。而这次挤压活动又以滇西地区表现最为明显,导致陆内裂谷(T3—E2)的消亡封闭并产生相应的压性构造形变,形成南北向的断层和相应的褶皱。在滇西挤压活动对先期断裂有相当大的继承性,在扬子断块区则有较明显的新生性,遍布全区的南北向断裂及其派生的分支断裂,控制着大大小小的新生代断陷(陈布科等,1994)。即使某些盆地的边界因超覆或后期剥蚀呈不规则状,但勘探证明其控盆主断裂仍然是南北向断层,如曲靖盆地东部及其堡子上主断层。就裂谷期的地层来说,越向下形变越强烈,但即使古新世—中新世的地层也可产生明显的全形褶皱、发育逆—逆冲断层并造成与上覆地层的角度不整合(图1-7、1-8)。

图1-6 云南地区第三系分布图

本图主要依据《云南省区域地质志》(1990),《贵州省区域地质志》(1987)和《中国地质图》(1∶500万)(1990)绘制

1—古新统;2—始新—渐新统;3—中新统—上新统;4—主要断裂;5—地层区界线;6—分区界线

图内数字为地层区:Ⅰ—滇东地层区;Ⅰ1—元谋-楚雄分区;Ⅰ2—昭通-东川分区;Ⅰ3—昆明-开远分区;Ⅰ4—西昌分区;Ⅱ—滇西地层区;Ⅱ1—腾冲-瑞丽分区;Ⅱ2—保山-澜沧分区;Ⅱ3—兰坪-思茅分区;Ⅱ4—中甸-丽江分区

图1-7 滇西地区上始新统—渐新统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图

(据尹功明,转引自何科昭等,1996)

1—勐腊群;2—宝相寺组;3—小丫口组;4—勐野井组;5—泥岩;6—粉砂岩;7—细砂岩;8—中、粗砂岩;9—含砾砂岩;10—砂砾岩;11—砾岩;12—粗—巨砾岩;13—含砾砂泥质透镜体

A—镇源勐大文夺村;B—景谷县景谷街文连村东;C—景谷县陆家山西;D—勐腊县至勐伴18km处

图1-8 景谷陆家山(E1-2—E3)构造剖面图

图1-7和图1-8中的E1me为勐野井组,

为小丫口组,

为勐腊组

(据尹功明,转引自何科昭等,1996)

在区域动力作用影响下产生了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砂泥岩轻度变质,使岩石具丝绢光泽,片理发育,绢云母、绿泥石等新生矿物大量出现。与此同期出现了中酸性浅成侵入体。新生矿物和侵入岩的同位素年龄值集中出现的区间为35~45Ma和30~20Ma(何科昭,1996)。

2.以粗碎屑岩发育为特征的上始新统—渐新统沉积

这次压性活动造成陆内裂谷期地层的形变、侵蚀和分割。这种活动不仅对盐类矿床产生重大影响,也使其中的油气分布受到强烈改造、破坏和散失。由于差异断裂作用,在总体上升的背景上产生新的断陷盆地,其中形成以粗碎屑发育为特征的沉积(图1-9),厚度大者可达数千米。少数盆地岩性较细,并夹煤线,厚度较薄,化石较多因而地层研究程度高。这种类型以路南盆地为代表,其上始新统路美邑组,厚462m,底部有66m的砾岩和粗砂岩,下伏地层为古、中生界;渐新统为小屯组和蔡家冲组,厚度大于255m,泥岩和泥灰岩发育。对本区中—上渐新统的存在有争议,由于巨厚的粗碎屑红层,没有可靠的化石依据。

图1-9 思茅地区勐大组地层剖面图

(据尹功明,转引自何科昭等,1996)

1—土壤;2—泥岩;3—粉砂岩;4—砂岩;5—砂砾岩;6—粗—巨砾岩;7—含巨砾砾岩;8—灰岩;9—断层

3.以细碎屑岩为主并夹煤层的早中新统沉积

主要发生在始新世晚期的构造运动随时间的推移活动性减弱。与之相应,本区的地势高差减小。到上新世本区已形成了海拔高于近于1000m(或700~800m)的夷平面。此时的沉积具有如下特点:①盆地分布星罗棋布、新生者居多,与下伏地层关系不密切。如见于兰坪-思茅地区的三号沟组(下中新统最低层位)与上中新统—渐新统的勐腊群呈断层接触,昆明-开远地区的下中新统小龙潭组与下伏地层三叠系呈断层接触,中甸-丽江地区的下中新统双河组(层位低于小龙潭组高于三号沟组)与下伏地层上始新统丽江组呈不整合接触,元谋-楚雄地区的石灰坝组(下中新统最高层位,《云南省区域地质志》认为属上中新统)亦见与三叠系不整合接触;②细碎屑岩发育,泥岩和泥灰岩占较大比例,层位越高厚度越小,如三号沟组厚度可大于1300m,双河组、小龙潭组厚度为200~450m;③普遍夹煤系,是云南省重要的含褐煤层位。

(三)晚中新世—第四纪

1.晚中新世—上新世的隆升和高原夷平面上的含煤盆地

本区普遍缺失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的沉积(元谋-楚雄地区有上中新统石灰坝组,其时代尚有争议)。这一期间是云南地区快速隆升期。其主要证据为:①晚上新世沉积所含的植物化石群中以高山栎较多为特征,这是一种生长在海拔2200~3600m湿润地带的常绿植物,伴生的菱属孢与海拔2500m相应。以2200~2500m计则抬升了1400~1700m;②根据煤样的镜质体反射率(Ro)值推断,沉积后多数盆地隆升幅度达1500~1660m(表1-3)。

表1-3 滇西新近纪煤岩样镜质体反射率(Ro)与地壳隆升幅度

注:t0—古地温;H—成煤深度;h1—残留厚度;h2—隆升幅度,h2=H-h1。据何科昭等,1996。

在高原夷平面上的低洼处,特别是一些新生代较老沉积堆积处,形成较多的上上新统沉积,往往与中新统沉积不整合接触(图1-10)。该期沉积以昭通—东川地区的昭通组为代表,为湖沼相灰色粘土岩、褐煤夹砾岩,厚60~350m。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组名,但都以含褐煤或煤线、油页岩等为特征,不仅是云南重要产煤层位,而且在全国亦有重要意义(李瑞生等,1994)。

图1-10 梁河盆地构造剖面图

(据颜丹平,转引自何科昭等,1996)

1—砾岩;2—砂砾岩;3—含砾细砂岩;4—粗砂岩;5—粉砂质泥岩;6—泥岩、粘土岩;7—煤层;8—玄武岩;9—断层及破碎带;10—花岗岩

2.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盆地

云南地区以新构造运动强烈而闻名,地貌和地震做的研究有许多重要成果,综合这些成果可得出与本书有关的几个认识。

(1)云南地区第四纪以掀斜抬升为区域背景

晚上新统的沉积物性质及植物群面貌相当一致,对应于遍布全区的该期夷平面。以这两个要素为标志进行区域对比,可发现第四纪本区经历了明显的掀斜抬升,造就了北高南低的总体地势。据何浩生等(1996)计算剑川一带第四纪隆升速率为0.5mm/a(900m/1.8Ma),向北到中甸地区为0.7mm/a(1300m/1.8Ma),至云南最北端的德钦地区增至1mm/a(1800m/1.8Ma)。与之相应,剑川旁的高峰老君山海拔4247m,而德钦旁的梅里雪山海拔达6740m。掀斜抬升的结果使云南省西北部山区的上升幅度达1900m左右(图1-11)。

图1-11 滇西新生代主要演化阶段及特征示意图

(据何科昭等,1996)

(2)南北向断裂和横断层是差异升降的主控因素

掀斜上升背景上发育的是断块差异运动。在各大河谷里本区的第四系都呈现南厚北薄、南部第四纪起始层位偏老的现象,说明断层发育自南而北地进行。大河谷的形成不完全是侵蚀的结果,而在很大程度上受断块差异活动的控制(图1-12)。以怒江道街盆地为例,上新世末期夷平面解体,陷落形成河谷盆地。盆地内河床海拔650m,与两侧山顶的夷平面(海拔3000~2400m)高差达2350~1750m,说明从上新世晚期以来垂直位移>1750m。具体地说,中更新世以来200m,晚更新世以来100m,全新世以来约15m(何科昭等,1996)。攀西地区的研究成果与之类似,从各期的上升速率看有加大趋势,早、中更新世分别为0.69mm/a和0.85mm/a,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分别达2.38mm/a和4.50mm/a(陈富斌等,1988)。滇西地区的南北向断裂有向南东撒开之势,在印度板块阿萨姆尖角楔入的影响下明显地具有走滑的特点。多数地区的走滑位移量明显大于垂直上升量。

(3)在差异上升背景上发育的第四纪沉积

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本区第四纪的强烈活动使早更新世沉积普遍与上新世沉积呈角度不整合,仅在继承发育盆地的中心可呈整合接触(如元谋)。更有甚者,在早、中、晚更新世沉积间以及与全新世沉积间都多见平行和不整合,第四纪地层的褶皱和断裂也相当发育。

本区第四纪沉积以湖相层发育为特征,湖的形成与消失时代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许多断陷湖保持至今。在被大河“打开”的沉积盆地中可选腾冲—梁河(简称腾梁)盆地为代表。大致看来,该盆地的早更新世是不断加深加宽的河流相沉积,局部堰塞湖可有硅藻土沉积。中更新世是湖泊发展阶段形成一系列的断陷湖盆。晚更新世早中期是湖盆消亡阶段,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才形成了现在的山间河流。腾梁盆地及附近的地表径流成为伊洛瓦底江的上游。

此外,有的河谷第四系以冲积、洪积和坡积为主,缺少湖相层,这说明其外泄径流形成较早,如怒江沿岸的通街盆地等。

图1-12 腾冲固东河谷构造-地貌剖面

(据何科昭等,1996)

(四)云南地区新生代盆地发展

1.喜马拉雅期的挤压造山开始于始新世晚期

张文佑早就注意到构造运动的分期与古生物演化决定的断代划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而在许多重要的地质时代变化处地层反而不易划分(张文佑、张抗,1983)。本区的新生代早期便出现这一情况。古新世—中始新世的沉积发育与白垩纪关系密切,同属中生代陆内裂谷的萎缩期。实际上,在喜马拉雅山地区真正的造山运动也不是从古新统开始的,即使是“软碰撞”也开始在始新世(详见下述)。显然,从滇西地区来说,应该从中生代陆内裂谷的封闭之后才进入新生代的隆升造山和挤压形变阶段。

2.经历了三次以隆升为主的阶段和以夷平为主的阶段

正如表1-1显示,云南地区地堑发育经历了三次以隆升为主的时期,其间有两次以夷平为主的时期。每一个隆升期或者伴有以粗碎屑岩发育为特征的盆地,或者缺乏沉积盆地(区域性的剥蚀作用相当强烈)。每一个以夷平为主的时期相对上升的势头减弱,此时不仅发育了红土(古土壤)型夷平面而且还形成了以细碎屑发育为特征的盆地沉积。而这种细碎屑发育的盆地都有多次湖沼化的过程,无论是湖相泥质岩(包括油页岩和泥灰岩)还是沼泽相煤系,其中都不乏较好的烃源岩。这些地层构成了我们下面讨论的油气地质问题的基础之一。

保山盆地是以上发育过程的良好例证。这是一个发育在掸邦断块北端的南北向断陷盆地,侵蚀后的保留面积245km2。从地震和钻井资料分析,从平面上看其中部拉张量最大,从发育史看其中新统南林组沉积时,特别是上新统羊邑组上段沉积时拉张活动最强烈(表1-4,图1-13)。这恰是表1-1所展示的夷平期。换言之,在隆升期以整体块断活动为主,夷平期是东西向挤压应力的相对松弛期,断块内部各断层间的差异活动增大,相对的拉张性明显形成夷平面上的小盆地。

表1-4 保山盆地拉张量计算结果

据蒲勇、谭继泽、蒋在宁,滇西保山断陷盆地构造运动学特征,滇黔桂油气,1998,11(4)。

图1-13 保山盆地新近纪拉张量变化曲线

(资料来源同上表,地层符号及说明见正文)

总体看来,新近纪以来,经历了沉降速率日趋加大的过程,使沉降曲线呈上凸型。与第四纪的隆升期相应,该期盆地沉降速率有降低之势(图1-14)。

新生代的主要演化经历都与挤压隆升和成山有关,这不仅导致难以形成较大的盆地,而且使包括新生界在内的地层都受到程度不等的侵蚀破坏,影响着油气的保存条件。

图1-14 保山盆地9317测线构造沉降图

(资料来源同表1-4)




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特征
该断裂西段宝坻断裂为老第三纪形成发育,至新第三纪的长期活动的大断裂,垂直断距在6000m以上,最大水平断距为10km左右;东段(滦河断裂)向东,由东西向逐渐转为北东向,断面平直倾角为50°左右,为中生代形成,控制着该区中生界、新生界沉积厚度及展布。 3.沧东断裂 断裂为沧县隆起与黄骅坳陷共有的边界断裂。它的活动...

湖南金刚石找矿史
金刚石在地幔中需5亿~10亿年稳定生长期,又基于湘西中、新生界红层区普遍含有金刚石的指示矿物,陈国达教授曾指出地洼期是原生金刚石的主要成矿期。因此,湘西地区必须加强印支、燕山早期的原生矿找矿工作。在红层区多见金刚石及其指示矿物地段,其蚀源区是突破原生矿的主要地区,应大力加强高精度航磁找矿工作。 (3...

郯庐断裂带两侧主要坳陷沉积相变迁规律
前文已总结了郯庐断裂带对研究区陆相盆地内沉积的控制规律,显示了该巨型断裂带对区内中、新生界沉积中心迁移规律的控制与影响。区内沉积中心的迁移,相应也影响着沉积相的变迁,主要表现在沉积中心也是沉降中心,对应着半深湖至深湖相的出现,从而有利于烃源岩的形成。在前陆盆地沉积期,南华北前陆沉积主要...

朱、关二公纵论苏北、苏南油气地质
苏北—南黄海盆地是属于阿尔卑斯阶段的中新生界盆地,它位于欧亚大陆面临太平洋板块的前缘,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它的“属性”都非常明确。因此,不承认板块运动则已,如果相信这一运动的实在性,那么,就无从否认苏北—南黄海盆地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必然要打上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相对运动的烙印,在进行这一盆地的历...

石油资源分布有那些特点?
油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的扬州、盐城、淮阴、镇江4个地区8个县市,已投入开发的油气田22个。目前勘探的主要对象在苏北盆地东台坳陷。 青海油田: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盆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沉积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具有油气远景的中新生界沉积面积约9.6万平方公里。目前,已探明油田16个,气田6个。 塔里木油田: ...

中生代沉积矿床
松辽含油气盆地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一个在海西褶皱带中间地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新生代大型陆相沉积盆地,总面积约26万km2。地表为第四系覆盖的平原区,前震旦纪及古生代地层主要出露在盆地四周或隐伏于深部,盆地内中新生界地层发育,仅白垩系即厚达5000m以上。 中生代是松辽盆地发展的主要时期,可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童...

三江盆地与中阿穆尔盆地
在中阿穆尔盆地发育,此时该地区进入新的裂谷发育时期。新生界可分为3个沉积体系: a.巨型湖泊沉积体系(早始新世—中新世),一直延续到乌舒蒙中期。 b.乌舒蒙晚期的冲积沉积体系(河床-河漫滩),此时中阿穆尔盆地的面积为最大。 c.上新统—第四系冲积沉积体系,发育较多的有机质。 古近系主要发育在三江盆地的前进坳...

沉积盆地地热资源
运城盆地NE向沿涑水河展布,东南靠中条山,西北临稷王山,是新生代发育起来的断陷盆地,基底北部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南部为前寒武系变质岩和花岗岩,发育NE向和NW向两组断裂,多为全新世活动断裂,形成凹凸并列的构造格局。盆地大体是北浅南深,北部斜坡和盆地西端的宝鸡地区新生界厚数百米,一般1000m左右,盆地腹部及南部...

基底结构
东部为新生代地层覆盖,西部出露登封群。 伏牛山、大别山为南华北盆地的南界,北西向正磁场,面积大、分布广。地面出露大别山群和红安群(Ar3—Pt1)。 3.前长城系基底结构 (1)基底地层组合 中古太古界迁西群(Ar1-2)据出露和磁异常特征推测中古太古界基底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北界以...

主要结论
1)流域内的玉门-踏实、安西-敦煌、花海盆地是新生界以来的沉降盆地,其间堆积了巨厚的陆源半胶结—松散的山麓相、河湖相物质。各盆地边界均受区域断裂和构造隆起控制,底界以上新统(N2)-下更新统(Qp1)地层为主。 2)研究区的主体含水层主要由中上更新统孔隙潜水、承压水含水层和全新统孔隙潜水含水层组成,分布...

建宁县15738898892: 我国四处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最好还能简要概括特点) -
项缪欧乃:[答案] 《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名单(8处) 1、九寨沟(四川,1992.12) 2、黄龙(四川,1992.12) 3、武陵源(湖南,1992.12) 4、三江并流(云南,2003.7) 5、大熊猫栖息地(四川,2006.7) 6、中国南方喀斯特(重庆武隆、云...

建宁县15738898892: 牟定给拽....?
项缪欧乃: 自然资源牟定县处于云南山字型构造的西翼弧和脊柱之间,位于滇中红土高原中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山高坡缓,高原面貌保持较完整;东北谷深坡陡,地表破碎,群山连绵,山脉延缓处呈一小平坝.境内褶皱宽...

建宁县15738898892: 西双版纳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
项缪欧乃: 西双版纳州世居民族有傣族、汉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苗族、回族、佤族、壮族、景颇族13种,除汉族外,州有世居少数民族12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的北部,云南省的南端,是我国从陆路通往中南半岛的要冲.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966.3公里. 澜沧江纵贯全境,经澜沧江——湄公河可与泰国、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沟通联系.这里一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干温之别.

建宁县15738898892: 盆地特点盆地类型的特点 -
项缪欧乃:[答案] 盆地,顾名思义,就像一个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所以,人们就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 从太古界、中上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到新生界辽河盆地共发现19套含油层系,油藏埋深从550米到4050米,是典型的小...

建宁县15738898892: 地形地势信息 -
项缪欧乃: 盆地的定义 盆地,顾名思义,就像一个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所以,人们就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在东非大陆中部,叫刚果盆地或扎伊尔盆地,面积约相当于加拿大的1/3.这是...

建宁县15738898892: 中国天然气产地 -
项缪欧乃: 根据1993年全国天然气远景资源量的预测,中国天然气总资源量达38万亿m3,陆上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占陆上资源量的43.2%和39.0%.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层系分布以新生界第3系和古生界地层为主,在总资源量中,新生界...

建宁县15738898892: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石油产地? -
项缪欧乃: 1、大庆油田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

建宁县15738898892: 新生代距今有多少年? -
项缪欧乃: 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今)Cenozoic Era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个代,显生宙的第三个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

建宁县15738898892: 为什么新生代只有第三纪与第四纪,第一第二呢? -
项缪欧乃: 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从6400万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新生代一般被分为两个纪:古近纪和新近纪和七个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