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国军为什么会战败

作者&投稿:慎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淞沪会战,国军为什么会败的那么惨~

3个月的会战,中国打累了,日本打累了。国军筋疲力尽了。日军后期三面不断增兵,形成了三面合围上海的形势。后期,国军越打越溃,白崇禧建议蒋介石撤退,防止部队填上去都打光。蒋介石坚持不撤,最后白崇禧一再劝议下,才开始撤退。淞沪会战的意义极大,并不能说完全失败。中日两国当时实力悬殊过大,武器装备完全不是一档次。光是上海日军就打了三个月,国军伤亡20多万(都是蒋介石的精锐),日军伤亡10万左右(日军宣传4万)。打出了中国人的军威,让民众看到了抗战的希望。四行仓库之战,更让国人看到了 中国不会亡,阵地不会丢,因为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杀身成仁的勇士。3个月的战役,为上海南京的功业迁向内陆赢取了时间,巩固了大后方。

淞沪会战,怎么说呢,本来就是一个必败的战斗,从这个战役开始就注定了要失败的。

因为二战时,已经不是单纯的陆战,而是一个陆海空三军作战的联合作战方式了。而上海这个城市,地理位置就决定了,三面环海。一片平原,城市为主,郊区全部是滩涂地。典型易攻难守的城市。

中国的海军肯定不能和日本竞争的,日本的海军当时规模世界第三,战斗力世界第二。中国的海军总吨位加一起,都没有日本两艘大型战舰吨位大。

日本的空军更是比中国空军强大,当时中国空军刚刚起步,日本已经是很发达了,而且当时日本的航空母舰是世界上最多的也是最强的,这点必须注意。

陆军方面日本人的远程火炮火力和近距离作战的火力都比日本人强。中国军队一个军的火力都赶不上日本一个旅团的也有可能,当然德械师的火力要好一些。

在一个三面环海的平原城市作战,中日两军,中国海军没有抵抗就自沉到长江口吴淞口附近了。也就是自动让出了制海权。空军虽然顽强作战,但是很快被日本人蜂群一般的战机淹没了。没多长时间就基本打光了。制空权也没有了,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在一个三面环海的城市里,而且这个城市还被日本海军的大口径舰炮的射程内。你说这仗怎么打,不输还有跑么?

可是为什么要打呢?
首先,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日本人侵略,如果这个时候还不反击,不抗战,那在国际上会抬不起头来,对国内也没法交代。通俗的说,也就是人家都欺负到你家门口了,你就算明知可能打不过对方也要拼一下,不然太丢人了。说到国家,那就是国家形象和民族血性的问题了。
其次,当时上海是国际大都市,有各大国的租借和实力范围,所以上海抗战也是最好的对外宣传,也可以让外界看到日军的残暴行。同时因为上海各国都有利益,日本打上海也相应的侵犯了各国利益,所以能引起各国的一些反应。促成各国对日本的一些限制等。
最后,淞沪会战从开始那一天就几乎决定了是必败的一仗,可是为什么当时老将还吧全国最优秀的部队包括自己的很多一线嫡系部队都拉上去打光了呢。主要这一仗必须打,从军事角度来说,这个会战必败,但是从政治角度来说,必须打。政治永远是决定军事的,所以淞沪会战必须打,要打就要打出点样子来才行,对国际社会,对国内百姓也要有个交代,对后代也是如此,起码让世界上知道,中国人也是有血性的。

淞沪会战,虽然败了,但是对中日乃至以后二战对日作战战场各国都有很深远的影响。中国世界大国地位也是这场战斗树立起来的。当一个国家拼光了自己最精锐的75万军队后,虽然间接结果是丢了首都,但是依然在抗战,依然有一个中央政府在更加有力的领导这个国家。确实让世界都惊讶的。

可以看下二战开始参战各大国的表现,法国,英国,苏联,美国,英国这些当时世界上一流国家。都表现怎样呢。
法国一个月就亡国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一个月就完蛋了。
英国还好从法国扯下一些兵,要不是岛国,被德国灭了,而英国在亚洲,被日本人追兔子一般赶着跑,在亚洲的百万英联邦部队被20万日军两个月击败,丢了大概一个中国那么大的区域,几十万人投降。
苏联更惨,开战两个月后,几百万军队就完了,被俘就400万左右。丢失的国土呢,比中国还惨。
美国也不光彩开战一个月,几十万军队惨败,被俘就十几万。NB的不得了的麦克阿瑟,也只能趁着夜色偷偷的做小艇躲避日军海上封锁逃跑。丢失了好大地区。战略防御线退了大半个地球,甚至退到了赤道以南。自己的阿拉斯加州也被日本占领几个岛子。

两个月,同样是两个,中国在淞沪抗战相比,比这些大国表现不差的。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最终以中国国民党军队战败撤退而告终,国军战败原因分析如下:
  1、战略指导思想上
  蒋介石和南京国民党政府不能立足于独立自主,把战略战役的最大希望寄托于西方列强的干预上,企图借助别人的力量"以战求和",立足点即根本错误。
  2、战略战术方针上
  除了淞沪会战初期中国军队主动实行攻势作战外,从整个战争全盘来看,中国军队一直处于被动防守地位,在战役中的各主要作战阶段,亦多取守势。在敌强我弱时消极防御,单纯与敌人拼消耗,打阵地战,只能是死路一条。
  3、战役指挥上
  淞沪会战蒋介石和中国统帅部指挥上所犯的重大错误是对侧背的战略要地杭州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蒋介石在会战初期,曾经设想过日军从金山卫登陆包抄中国军队战线的背后可能,因此在沿岸建有简单的防御工事,以及留有部队监视。但是后来由于会战越打越激烈,因此将防守杭州湾的部队陆续抽调,支援淞沪。
  蒋介石与德国军事顾问都认为,日军也已经全力投入上海正面作战,不会有兵力再投入登陆杭州湾。等到日军真的登陆金山卫,蒋又惊惶失措,迟迟不愿作出撤兵决定,直到4天后面临全线崩溃、全军覆没的时候,蒋才下令在上海作战的部队,进行全面的撤退。撤退失机,仓皇下令最终造成兵溃如山倒的不光彩局面。
  4、武器装备上
  武器装备落后是淞沪会战乃至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其他战役中国军队战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第一阶段想攻攻不上,第二阶段想守守不住,第三阶段想反击反不了,想撤出撤不了,缺乏重型火炮、炸弹等等是重要原因。反观日军,武器装备占据绝对优势。飞机、重炮、军舰、坦克,从陆地到海上和天空,全方位立体作战,中国军队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5、战术观念和战斗素质上
  中国军队普遍战术观念陈旧落后,战斗素质和军事训练差。不具备现代战争的常识,仍然抱着以往国内战争的老一套战法同日军作战。军官和士兵不知如何打敌机,打坦克,打要塞地堡也不善于隐蔽自己,不懂得如何疏散和伪装,只是一味地强调勇敢、不怕死,精神万能,徒恃血气之勇。广西参战部队从后方来到前线,看到日军飞机过来扔炸弹硬是不肯隐蔽或卧倒,甚有直挺挺站立原地仰指飞机大骂者,很多人还没正式走上战场就先枉送了性命。
  6、国防动员和军队指挥体制上
  中国的国防动员体制、平战转化体制、军事指挥体制相对于日本方面,差了很大一截。当时日本有17个常设师团,平时每个师团的兵力11000多人,战时扩编成特设师团,人员扩充为24000至28000多人,即由现役的38万人扩编为74万人。除了预备役兵外,日本的兵役制还有后备役兵88万人和补充兵役240多万人,各种兵役人员合计有448万多人。
  当时的中国,只有203万现役兵,预备兵役和后备兵役一无所有。因此,中日两军在接战一回合之后,中国部队后续的战力会大幅减低,但是日军却得以在迅速整补之后,仍可以于第二回合中保持相当的水准。
  7、情报侦察上
  中国军队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信息不灵,敌情不明,侦察和情报手段极端落后。国民党的特工一贯重内不重外,把精力都放在整垮共产党和所谓"捣乱分子"上面,战事一起,仓促收集,当然找不到什么东西。淞沪会战爆发前后,由于内奸告密,日特猖獗,最高军事机密多次被泄。
  8、内部团结
  派系斗争、任人惟亲是国民党军队中一贯存在的痼疾,淞沪会战最后失败也不能说与此完全无关。冯玉祥、张治中空有抗战激情,任用而不被信用,中途换将。第18军罗卓英部由第9集团军转隶第15集团军陈诚手下,第9集团军司令官张治中竟然未接通知。顾(祝同)、陈、罗、胡(宗南),凡受信用之将,莫不蒋之心腹,张治中因非蒋嫡系,而对手下中央军调不动,也指挥不动,乃至含辱受屈,愤而辞职。蒋介石惯于越过前线指挥官指挥作战,乃至后来地方军发动反击,而中央军隔岸观火,坐等失败。如此等等,加剧了中国军队的被动挨打的局面。

一句话,都怀有私心。其实我觉得蒋某人说的是对的,攘外必先安内啊,不然你在前面拼死拼活的和日本人干,它却在后边悄悄发展,敌强我弱,内忧外患,各怀异心,如何不败?


淞沪会战中,国军兵力80万人,日本只有30万,为何最后惨败呢?
再从西北绕到西南,然后包抄中原,如果这个战略意图实现的话,那么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为了能够主动牵引日本的兵力,中国发起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号淞沪会战爆发,中国投入了80万的军队,而日军投入的总兵力也只有30万了,可以说人数比例占据近3:1,为何战争还是输了呢?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

淞沪会战为什么会失败,战争详细分析求
这次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同时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日军在上海浴血缠斗三个月,才勉强攻下国军的阵地,已经使得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抗日实力与决心,产生刮目相看的...

淞沪会战,国军阵亡三十多万,日军死亡四万,为什么敌我兵力如此的..._百...
这往往导致国军一个师的防线在三天内就会被摧毁。3. 据说,当时装备最好的国军部队,一个师从投入战场到全师覆没,最长时间也不超过七天。4. 淞沪会战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战士们的鲜血。我们应该铭记这些抗日先烈,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淞沪会战中,国军兵力80万人,日本只有30万,为何最后惨败呢?
1.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中国军队在这场战役中投入了80万人的庞大兵力,而日军的投入大约为30万人。2. 尽管在人数上占有优势,中国军队最终却遭遇了惨败。这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值得深入分析。3.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军事实力的落后是一个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清朝时期的...

淞沪会战,为什么一开始国军几个师会拿不下400
国军包围日军后,做出威逼的势头,迫使日军从华北抽调兵力,增兵伤害。所以当时即使能够歼灭日军,也不歼灭,目的是为了让日军有时间增援。这个战略本身是正确的,但是后面发生了错误。日军大规模增兵后,按照原先计划,国军主力应该后退,远离海岸线日军舰炮火力范围,在水网密布的江南消耗日军。结果不知道为什...

为什么淞沪会战中日双方伤亡差距这么大,1:8。日本伤亡4万 国军伤亡3...
1. 装备差距:在淞沪会战中,中日双方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是导致伤亡比例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军队装备了先进的武器和重型火力,而中国军队则主要依靠 outdated 的步枪和少量老旧的火炮。2. 军事素质:日本军队在训练、战术和战略上具有明显优势。他们的士兵经过严格训练,能够执行复杂的战术动作和精确的...

武器装备不如日军淞沪会战为什么还能坚持三个月
且在这次会战中国民党军队投入人数达80余万人。但是当时统计伤亡人数却达30多万人。这次会战历时三个月之久。从人数上面我们不难看出国军伤亡惨重,这还是在上海作战,有诸多因素会影响着日军的进攻。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奋力抵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暂时抵挡住日军前进的步伐,但日军的伤亡却很少。这场战役...

淞沪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国军在上海郊区的主力决战,过于着重维持战线与争夺一些据点,造成过于重大的伤亡,也属于不智,国军应该更加拉长防御的纵深,留下更为充足与弹性的预备队,而与日军进行对抗,会比一再死守战线据点,也许更有表现。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国军在全盘战局中,太过于集中上海市附近的决战,事实上,应该把纵深拉到长江三角洲,才能...

淞沪会战中为什么国民革命军的头盔等装备都不一样呢?有的是德式的钢盔...
国军里面有很多派系啊,而且部队不同,装备也不同。87师、88师、教导总队这些部队装备的是德式钢盔,滇军装备的是法式钢盔,还有一些部队装备的是英式钢盔。更多的部队没有钢盔。

淞沪会战,国军阵亡三十多万,日军死亡四万,为什么敌我兵力如此的悬殊...
淞沪会战时期,中国军队是由中央军,地方杂牌军和保安队,警察部队组成的,管理混乱,互不隶属,战场支援也不到位。再加上装备差距明显,侵华日军的航空兵(日军没有空军,只有分属陆军和海军的航空兵)和海军有压倒性优势,在天空航弹和日军军舰406mm口径的大炮的轰击,往往国军一个师上去三天不到就打残...

赵县17060231795: 淞沪会战为什么会失败? -
邱雯达爽: 前线是顶住了,但日军在浙江登陆了,国军的环形防御将被日军从后方抄后路,非常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再坚持只有被包饺子,打无可打,必须撤退了.

赵县17060231795: 淞沪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淞沪会战日军伤亡人数
邱雯达爽: 淞沪会战简介淞沪会战在历史上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第一次这样呈现出巨大规模的会战,在淞沪会战简介中就可以知道这次的战争非常的激烈,而且战况也是相当紧张的,可...

赵县17060231795: 问:1937年的南京保卫战失利原因?(请解答详细点!) -
邱雯达爽: 国军是想通过淞沪会战吸引日军主力到南方丘陵河道纵横地带,想利用这里的地形优势减弱日军的集团兵力以及现代化装备的优势.但是国军在淞沪会战的战术有问题.整个淞沪会战,其实国军兵力多于日军,如果利用江南的有利地形合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当时人数上的优势并没有合理利用,只是用车轮战去消耗日寇,可惜被各个打破了.

赵县17060231795: 淞沪会战为什么会败 -
邱雯达爽: 中国人不团结,汉奸太多,上海的国民党守军装备太差,防空设施太少

赵县17060231795: 淞沪抗战失败原因? -
邱雯达爽: 蒋委员长指挥失误,未能及时撤退

赵县17060231795: 抗日战争中南京会战失败的真正原因?
邱雯达爽: 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千米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12月1 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