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是什么种人?

作者&投稿:臧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锡伯族在全国有多少人?有什么特征?~

锡伯族,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查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新疆查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经过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鲜卑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 1 6 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 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 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 1 8 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早期的锡伯族人民以狩猎、捕鱼为业。现在,察布查尔一带锡伯族经营农业,以种水稻为主,牧业也比较发达,还有许多青年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本民族的干部不断成长,有了各类专业人才,办起了医院和学校。

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不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育。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鲜卑兽――类马似牛,吻上生角,背上长翼。是北方鲜卑等游牧民族喜爱的装饰。传说东汉鲜卑人南迁时,曾引导他们走出大兴安岭,平安到达南方大泽。因而成为鲜卑人崇拜的图腾。锡伯族先民曾以此为准钩绘出图案。

严格来说是黄白混血 最早锡伯族祖先都属于白种 可以说大部分游牧名族都是白种人包括蒙古

锡伯族是黄白混血;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 锡伯族原居东北地区,乾隆年间清廷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以充实当地。

今锡伯族多数居住在辽宁省(70.2%)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东港、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新疆的锡伯族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东北的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同于汉族。

扩展资料:

锡伯族有讲究礼仪、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崇尚整洁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不孝儿女、不赡养老人者,要受到社会的谴责。教师在社会上受到特别尊重,本民族谚语说“不尊重教师就是不尊重父母”。

尊重客人被视为体现一个家庭或家族文明素质的重要方面。保持整洁、保护水源、在公众场所保持外表形象是本民族自古延续的社会公德和个体德行方面的重要表现。礼仪礼节则被视为做人的根本。

在日常生活中,对长辈应答和气,久别重逢须行“打千”礼,逢重大节日、婚丧必行跪礼及磕头礼。该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在祖国的西北、东北、内蒙部分地区,可以看到一些能骑善射的人们,他们时而跃马扬鞭进行跑马竞赛,时而开弓搭箭开展射箭比赛,时而三五成群较量一番摔跤,时而兴致勃勃练习几回举重……他们就是锡伯族。
锡伯族有172万多人,分布在新疆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市、巩留县等。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以及内蒙东部也有分布。

锡伯语跟满语很接近。新疆的察布查尔、霍城、巩留、塔城等地的锡伯族,至今仍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东北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和当地的汉族、满族基本相同。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沿用至今。

早期的锡伯族人民以狩猎、捕鱼为业。现在,察布查尔一带锡伯族经营农业,以种水稻为主,牧业也比较发达,还有许多青年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本民族的干部不断成长,有了各类专业人才,办起了医院和学校。
过去,锡伯族的家族大多是三代同堂,也有多至四五代的。锡伯族十分注重礼节,晚辈对尊长要行"打千"礼。由男性族长组成的"哈拉"会议,处理家族内部的重大事情,执行族规。现在,尊老爱幼的良好传统仍世代相传,而"哈拉"会议则已经逐渐淡化,乡规民约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已由各级党政部门组织制定和实施。本民族内部及与周围其他民族的团结进一步加强。

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也食用奶茶、酥油、牛肉、羊肉等。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妇女在春夏秋多包白头巾,冬季则戴棉帽,帽沿缝上海豹皮,叫做"坤秋帽"。姑娘只留一条长辫子,从背后正中垂下。结婚后梳双辫,盘结在头上。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木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其来历是锡伯族历史上的西迁。1764年4月18日,沈阳等地的锡伯族官兵及亲属共3 275人受朝廷调遣,去新疆屯垦戍边。历经了一年半的长途跋涉,才来到伊犁河畔建立新家园。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锡伯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赶庙会,唱山歌,举行各种文体活动。

锡伯族能歌善舞。最喜爱的弹拨乐器叫"冬布尔",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吹奏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锡伯语称为"玛肯"。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振颤发育。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远古时代的神秘传说:在锡伯族民间传说中说,锡伯族先民——鲜卑,古时南迁时,在鲜卑山(今大兴安岭)中迷失了方向,被困在山里。后来,有一种神兽在前引路乃得出山,才来到南方大泽(呼伦贝尔草原)。这种兽,状如虎而五爪,文如狸而色青,大如狗而迅走。锡伯族保留有供奉“鲜卑兽”(瑞兽)的习俗。将绘制的兽形图案,挂在住室西或北墙上,久而久之就成为锡伯族标志性图案。

鲜卑兽――类马似牛,吻上生角,背上长翼。是北方鲜卑等游牧民族喜爱的装饰。传说东汉鲜卑人南迁时,曾引导他们走出大兴安岭,平安到达南方大泽。因而成为鲜卑人崇拜的图腾。锡伯族先民曾以此为准钩绘出图案。

1956年包尔汉、冯家升发表论文认为鲜卑郭洛是一种瑞兽,相当于蒙语中的动物(驱),即特殊的五爪虎。后来又有人说鲜卑郭洛是一种飞马。
西迁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

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2000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贝勒恩”。姑娘们的“抖肩”,小伙子们的“鸭步”惟妙惟肖,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抹黑节”,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伺机抹黑的对象。闲不住的年轻人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脱脸上不被抹黑的,此时姑娘们也毫不畏惧,用同样的手段往小伙子脸上抹黑。

锡伯族现在的人口只有19万,他们的文化也慢慢地有很多的年轻人已经开始遗忘。
锡伯族的长相特点就是典型的蒙古人种类型,这个民族的外貌特征就是男性的身高都是中等偏高,发质很硬,鼻梁直,鼻宽大于两眼内角宽,面型男性大多是五角形。
女性脸型大多都是卵圆形,属于狭面形,头型属于圆头型或者过圆头型,高头型和阔头型。其实外貌特征与汉族相差不多,外貌的特征要与锡伯族居住的环境,历史都有着一定的关系。
所以,锡伯族属于黄种人。

锡伯族应该是俄罗斯那边的,和乌克兰人

当然是黄种,也有混血


满族和锡伯族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从满洲实录的记载也可以看出,当时只存在sibe aiman(锡伯部),并没有sibe uksura(锡伯族)。可以看出他们都属于女真。当然这只是从元以前说起,再往前是否能追述到鲜卑上我也不清楚,希望诸位锡伯兄弟海涵,我并无恶意。我想最起码在清代,锡伯人与满人是一个民族。他们说着满语,也拥有着共同的文化...

伯是什么意思
2. 在传统的家族结构中,伯作为家中的长子,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不仅代表着家族的名誉和地位,还承担着照顾和教育其他弟妹的责任。3. 除了指代家庭中的兄长,伯还可以用来称呼父亲的兄长。在扩展的家族网络中,伯作为连接两代人的桥梁,起到了维系家族团结和传承的重要作用。4. 在一些地区和语境中...

为何古代中国和西方的爵位都是“公、侯、伯、子、男”5种?
以上5个阶层中,诸侯较为特殊,它又有“公、侯、伯、子、男”5种爵位的划分。虽然同为诸侯,由于爵位的不同,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是不一样的,所领的封地大小以及管辖的军事力量也不同。比如说,在西周初期的各个诸侯国中,社会地位较高的是宋国,为公爵,因为他们是殷商人的后裔。齐国、...

伯儒是什么意思?
伯儒是什么意思?伯儒,又称伯仲,是指同辈中年龄排在前面的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年龄是一种被视为重要的社会地位。伯儒这个词汇常常被用来表示尊重年长者的思想和文化传统。在下面的三个段落中,我们将更加深入地讨论伯儒的含义和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伯儒的文化含义在中国社会中有着深远的...

古代鲜卑族的后裔,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锡伯”是本民族的自称。口语称siwe,书面语称sibe。历史上有“须卜”、“室韦”、“失韦”、“失比”、“西伯”、“席伯”、“席北”、“史伯”、“锡窝”等不同译音,都是siwe的同音异写。锡伯族的祖先是东胡系的拓跋鲜卑。早在东汉以前就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以“嘎善洞”为中心的地带,以...

僰人的僰人悬棺
(补充:僰人常用的族名为“都掌”,查文献记载可得,此族名一直至清初仍然在使用)当代,在云南省丘北县境内发现了僰人的后裔,他们自称“锅泼”、“僰族”,其他民族称他们“海巴族”、“伯族”,1956年划分民族时,将他们归入彝族白彝支系。目前,丘北境内共有僰人1557户6894人,分布在双龙营、舍得、官寨、曰者、...

伯祖父是什么意思?
伯祖父是什么意思?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伯祖父是指父亲的伯父,也就是祖父的兄弟。伯祖父在家族中地位重要,是家族血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家族社会中,伯祖父作为父系亲属的代表,承担了家族父权的责任和义务,如传承家族文化、维护家族荣誉等,因此受到家族成员的尊敬和敬仰。在现代社会中,由于...

赐伯族是什么意思
一种官职 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伯为长子,立长不立幼的传承规范,一些邻近国家受中国影响也以此为爵位名。欧洲中世纪以后,在中文里也用“伯爵”来翻译欧洲贵族爵位中相应等级的称号(例如法国Comte、英国Earl、德国Graf、北欧Jarl等)。

我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什么禁忌?
回族、维吾尔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保安族等忌吃猪肉、动物的血和自死的动物。蒙古族忌讳坐在蒙古包的西北角。藏族家里有人生病或妇女生育时,忌讳生人入内。哈萨克族忌讳别人当面数他们的牲口。伯族忌讳别人摸头和耳朵,忌讳向少女赠送饰物和香烟。锡伯族忌吃狗肉。

文章伯是什么意思?
伯是一种尊称,通常用来称呼比自己年长、地位高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伯作为一种尊称被广泛使用。在家庭、职场、社交场合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长辈或者上级被称为伯。伯这个词的本意是指兄长或者兄长的儿子,后来则演变成为一种对长辈、上级的尊称。除了在中文中作为尊称被使用外,伯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

佳木斯市15868098565: 人种问题新疆人是属于蒙古人种还是高加索人种?
犁承麦特: 新疆的塔吉克族和俄罗斯族是高加索人种. 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还有回族和汉族都是蒙古人种. 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和塔塔尔族属于两种人种的混血.

佳木斯市15868098565: 锡伯族算少数民族吗? -
犁承麦特: 锡伯族属于少数民族,大都分布在新疆伊犁和东北,伊犁专门有一个锡伯族自治县,我现在的同事就有一个是来自那里的,她高考的时候加了50分,考到了北师大,因为是双亲锡伯族,而我老公是单亲锡伯族(爸爸锡伯族,妈妈汉族)所以只加10分,考到了军校.相信我,这都是我身边的事实.

佳木斯市15868098565: 锡伯族有哪些特点?
犁承麦特: 锡伯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要领略锡伯人风 情,去察布查尔县.察布查尔县是新疆锡伯族的主要聚居地,它 离伊宁只有18公里.锡伯族的祖先是拓跋鲜卑人...

佳木斯市15868098565: 锡伯族是鲜卑族的后裔,为什么不继续叫鲜卑族? -
犁承麦特: 锡伯族是鲜卑人的直系后裔,DNA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但鲜卑人的后裔不止锡伯一个民族,好多已融入中原各民族之中,单一个锡伯族不能代表鲜卑人的,“锡伯”和“鲜卑”发音接近,个人认为,不排除同一民族人在不同时期的称呼.

佳木斯市15868098565: ***次数:9999999已用完请联系开发者***充满游牧气息的?
犁承麦特: 1、锡伯族的服饰,因时代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相互间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和变化.早期服饰衣料是以鹿、猪犴等兽皮为主,比较注重防寒保暖功能.2、在清代,...

佳木斯市15868098565: 中国有锡伯族吗 -
犁承麦特: 中国有锡伯族的.锡伯族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嫩江流域.锡伯族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察布查尔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东北,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西迁节等.锡伯族西迁节即迁徙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 ,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佳木斯市15868098565: 锡伯族在全国有多少人?有什么特征? -
犁承麦特: 锡伯族,现有人口近十九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新疆锡伯族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查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2万余人),辽宁沈阳约5万人,其余主要分散居住在北方各省及全国各地.东北地区...

佳木斯市15868098565: 锡伯族信仰什么宗教? -
犁承麦特: 锡伯族在远古时期一直信仰萨满教,直到被蒙元王朝统治,成为科尔沁蒙古的一部分,就信仰了喇嘛教.但是由于萨满教不排斥他教,所以知道解放以前,锡伯族一直是同时信仰这两种宗教,还有自己的对神灵的信仰,解放后,小部分锡伯族信仰了天主教,绝大多数则把萨满教和喇嘛教当作一种文化遗产进行传承,真正信仰宗教的锡伯族已经少之又少,只有一些老人还坚持着一些萨满遗俗.

佳木斯市15868098565: 锡伯族为什么供奉“喜利妈妈”?
犁承麦特: 锡伯族是一个人数少,但勤劳勇敢的民族.古代的锡伯族以 狩猎为生,过着半游猎的生活.在狩猎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危 险.为了免除各种灾害的侵扰,锡伯族人除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