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雍熙北伐”为何会失败?

作者&投稿:咸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雍熙北伐之后,北宋转为对辽国实行全面防御?~

宋太宗赵光义才能不及其兄,卑鄙却无与伦比。雍熙北伐便是宋太宗指挥的一场失败的北伐战争,从此北宋就被辽国摁在地上各种摩擦,直到寇准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才获得了少许安宁。

01阴谋篡位后的宋太宗,做了一波笼络人心的事情。很多人都在纠结雍正皇帝是不是康熙钦定的继承人,其实跟这件谜案比起来,宋太宗的皇位来的才更加玄乎。这一年宋太祖赵匡胤刚刚50岁,正是要一统天下的好时候。因为赵匡胤在军事上的成就非常高,北宋的疆土大部分都是他打下来的。
赵光义这天晚上去找哥哥赵匡胤喝酒,晚上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也就是著名的斧声烛影。第二天赵匡胤就驾崩了,可是赵匡胤驾崩以后,不是他儿子继承皇位,而是他弟弟赵光义接替了皇位。赵光义在赵普等人的安排下,拿出了当年赵匡胤跟老太后的约定,也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这上面清清楚楚地说明了一件事,赵匡胤在老太后临死前,决定将来要把皇位传给弟弟,而不是儿子。太祖即位,以帝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亲征泽、潞,帝以大内点检留镇,寻领泰宁军节度使。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征太原,改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序班宰相上。---《宋史》
其实这是早就窜通好的事情,不出意外赵匡胤也是被他弟弟给害死了。为了皇位的稳固,赵光义将哥哥昔日的部下们基本都打发出了朝廷,转而换上了自己的亲信。此外赵光义开科取士,这一年录取的人数比赵匡胤活着的时候翻了一番。目的只有一个,让天下人都知道,新上任的皇帝比过去那位要好。
当然了谁做皇帝,对其他人来说没什么关系,只要他们得到好处了就行。可怜的是赵匡胤的那些儿子们一个个相继死去,死得不明不白,瞎子都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了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宋太宗赵光义打算带兵南下,结果还没打,吴越、闽地的诸侯们就投降了,所以很多人就吹嘘宋太宗的军事能力很强,其实他们投降还不是因为宋太祖留下的北宋基业非常庞大么?
不过在潘美等大将的努力之下,倒是将北汉给灭了,这是宋太宗可以吹嘘一辈子的丰功伟绩。由此北宋在形式上完成了内部统一,这是宋太宗的功劳。

02雍熙北伐毫无胜算,宋太宗不敌辽国萧太后。这个时候辽国的皇帝刚刚死了,宋太宗觉得是时候北伐了。所以就不顾群臣的反对,一心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土地。自从儿皇帝石敬瑭把这块地盘送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到中原王朝的手里。所以赵光义想要完成这样的壮举。
当时辽国的皇帝刚死,小皇帝登基什么都不懂,执政的萧太后是个年轻的女人。他们娘俩刚上台,就遭遇了北宋北伐的危机。萧太后当然非常慌张,但是没有退却,而是勇敢地迎了上去。当时赵光义安排了20万大军,分为三路进军。其中主力大军惨遭重创,运粮的路线被敌人切断,最终死伤无数。
主力大军遭受惨败以后,其他两路人马自然是无法北伐成功,所以他们只好撤退。可惜在撤退的过程当中,著名的杨家将领袖杨业在途中被敌人俘虏,无奈之下选择绝食而死。朕昨者兴师选将,止令曹彬、米信等顿于雄、霸,裹粮坐甲以张军声。俟一两月间山后平定,潘美、田重进等会兵以进,直抵幽州,然后控扼险固,恢复旧疆,此朕之志也。奈何将帅等不遵成算,各骋所见,领十万甲士出塞远门斗,速取其郡县,更还师以援辎重,往复劳弊,为辽人所袭,此责在主将也。---赵光义
可悲的雍熙北伐,使得辽国坚定了对北宋的作战信心。不仅是萧太后变得更加坚强了,就连辽国的臣民们也认为北宋就是一只羊,没什么好害怕的。宋太宗北伐的志向的确是好的,可是他被灭亡北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以至于遭遇惨败。从此断送了北宋北伐的信心。后来北宋的局面就非常尴尬了,一直被大辽欺负。什么杨门女将其实就是在赤裸裸滴嘲讽北宋没有人能挡住大辽的进攻。一直等到寇准主政以后,他跟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这才为北宋换取了和平的年代,宋太宗简直一塌糊涂。

03不服输的宋太宗,还想着跟党项人对着干。宋太宗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他就是没有他哥哥厉害,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可以说就算没有宋太宗,赵匡胤照样可以灭了北汉,一统江山。甚至可以击败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雍熙北伐战败以后,宋太宗还是不知死,又跑去西边跟人家西夏党项人打仗。西夏那是个弹丸之地,可是宋太宗的军队过去,那是屡战屡败,压根就没有任何胜算。
这又是一次失败的战争教训,我想南方的吴越等国,在知道这些事情以后,一定非常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跟宋太宗打一仗,说不定中原就是他们的了。西夏不屈服,所以宋太宗就没办法大败西夏,同样大理、大辽也是一样。由此可见宋太宗的军事能力实在是太次了,他管管内政也还凑合,打仗是真的不行。
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续湘山野录》
历史上一直责怪北宋重文轻武,其实这是头号为宋太宗开脱的理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宋太宗时期,打算重用武将,可是他的那些武将亲信全都是酒囊饭袋。而宋太祖赵匡胤原来的那帮人,宋太宗打死了也不会用的。毕竟江山是抢的哥哥的,万一这帮人为了给哥哥报仇,那宋太宗反而是得不偿失。
所以宋太宗宁可用一些酒囊饭袋,也不重用有能力的将领。所以才会造成了北宋军事实力弱小的原因。这件事最初跟文人没有半毛钱关系,没必要往文人身上泼脏水。毕竟文人带兵,在很多时候,比武将还真的要出色一些。比如著名的北宋大臣范仲淹,那是敌人听了就会闻风丧胆的人物。

总结:北宋军事一塌糊涂,宋太宗需要负主要责任。雍熙北伐失败以后,宋太宗并没有吸取教训,而是继续西征,他是想要把所有败仗都凑齐了才敢退位。因为宋太宗不懂军事,可他偏偏要在军事上有一番作为。这就是为什么北宋初期的军事实力就非常弱小的重要原因。他将优秀的将领全都撤职,换上那些没什么用处的亲信,这些人除了贪赃枉法,哪有什么能力去打仗呢?最后导致北宋军队上层一直都由这帮人把持着,很难有开拓进取的局面,所以不处于被动状态,那也是怪事了。
参考资料:《宋史》《续湘山野录》

是,他不太会打仗,乘着人家主少国疑,趁丧出兵。
986年(雍熙三年),为收复后晋石敬塘割让给辽的燕云十六州,宋太宗派遣二十万大军分兵四路伐辽。最初,四路大军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失地。但随着西北路军米信部新城会战失利及东路军曹彬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宋太宗急令宋军四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杨业一部孤军奋战,最后负伤被俘,绝食三日,壮烈牺牲。雍熙北伐是宋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此战的失利,使宋对辽的战略关系由进攻转为防御。

宋朝,从建立之初,就先天不足,由于石敬瑭的“贡献”,中原失去了燕云十六州这个屏障,没有河套、陇西等等最佳养马地,再加上周边的游牧民族相继崛起:打完辽国打金国,打完金国打蒙古,有时候想想,宋朝在这种局面下,能撑这么长时间,也实属不易。

而在宋辽的长期对峙中,有一名辽国大将曾经对宋军形成了相当大的威胁,以致于那时候小孩子一哭闹,大人就吓唬说:“于越来了,于越来了!”。

宋朝百姓口中的那个“于越”,就是辽国名将――耶律休哥。

在宋朝抵御外族入侵的过程中,有完颜宗翰那样令人不齿的所谓名将,也有如耶律休哥这样使人尊敬的对手。

耶律休哥,字逊宁,出身契丹皇族。据史书记载,耶律休哥小时候就很有韬略,长大之后,有乌古和室韦两个部落反叛,他跟随北府宰相萧干去征讨,就这样不断积累军功后,被封为惕隐。

辽景宗乾亨元年,宋辽交战,辽国的北院大王奚底、统军使萧讨古战败,导致南京(燕京)被围,辽景宗一看战事不利,想到了耶律休哥,命他取代奚底。

虽然此战是宋太宗亲征,但是他的指挥能力显然不如他的哥哥赵匡胤,于是大宋的军队在高粱河被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夹击,战死万余人。耶律休哥也就此成为宋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大阻碍,从高粱河之战到满城之战、瓦桥关之战,耶律休哥成为辽军对外征战的核心,职位也不断攀升,先被封北院大王,后又赐给辽国至高无上的“于越”官职。

辽乾亨四年,辽圣宗即位,萧太后称制,令耶律休哥总领南面军务。于是耶律休哥均戍兵、劝农桑、修武备,使得边境大治。而此时的宋朝,由于燕云十六州的长期沦陷,始终如鲠在喉,于情于理,收复之战也就势在必行。

这样的局势下,宋太宗再次出征辽国,史称“雍熙北伐”。这一次派上了北宋的全明星阵容:潘美、杨业、曹彬、米信等。从这份名单里,我们看到了第一代杨家将――杨业。

耶律休哥领命后,日夜以不同战术牵制宋军,并且设下了埋伏,断绝宋军粮道。我们都知道两军交战,后勤运作相当重要,曹彬等人眼见粮道被劫,赶紧退保白沟。虽然后面且打且退,但是士气已经大受影响,最终曹彬、米信各自带了数骑精锐逃跑。

值得一提的是,杨业在出兵前,曾与潘美约定,后者领兵埋伏于陈家谷口等待支援。然而当战争开始时,蔚州刺史王?昱扇说翘út望,一开始以为契丹兵败走了,便想争首功,于是率领军队离开了谷口,潘美竟阻止不了。走了约二十里,忽然闻报说杨业战败,顿时将当初支援的约定抛诸脑后,慌忙指挥军队掉头离开。

没了支援的杨业,力战至谷口,却见不到自己人的援军,悲愤无比、捶胸大哭,心知必然全军覆没。尽管如此,他仍然手刃敌军数十百人,最终由于马受了重伤,被契丹俘虏后绝食,三日而亡。

至此,雍熙北伐宣告失败,耶律休哥声名大振,而宋太宗赵光义也没能如愿收复燕云十六州,后来宋辽之间虽又历经了几次战役,却最终各自转向了防御,交战多年的双方获得了短暂的和平期。

耶律休哥开始整治边境,轻赋税、抚恤孤寡,勒令士兵不得侵犯宋境,即使有马牛跑到北边,也会让人悉数奉还,颇有大将之风,更是“身更百战,未尝杀一无辜”,后于统和十六年去世。

本号文章,皆为成周子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失败的雍熙北伐,是如何影响到整个大宋历史的?
公元960年,身为后周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以军事政变的方式夺取了后周皇帝柴宗训的江山,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北宋帝国。在巩固了北宋根基之后,宋太宗于雍熙年间起大军北伐辽国,尝试夺回燕云十六州,是为雍熙北伐事件。可惜的是,这次北伐并未取得任何成果,最终以北宋的完败而告终。上图——割让燕云十六州的...

宋太宗时期雍熙北伐影响都有哪些,失败的原因都有哪些
至于战败的直接责任主要在于曹彬的过失,攻取涿州后无法保证宋军粮道,危难之时又无法约束诸将,浪费了宋军最后的撤退机会。更是在宋军溃败时骑马夜遁,导致宋军彻底的崩溃。雍熙北伐后宋朝失去了攻取幽云最好的机会,之后被迫转取战略防御。从而使在对辽关系上"终宋不振"。直到澶渊之盟的签订,宋...

为什么雍熙北伐之后,北宋转为对辽国实行全面防御?
奈何将帅等不遵成算,各骋所见,领十万甲士出塞远门斗,速取其郡县,更还师以援辎重,往复劳弊,为辽人所袭,此责在主将也。---赵光义 可悲的雍熙北伐,使得辽国坚定了对北宋的作战信心。不仅是萧太后变得更加坚强了,就连辽国的臣民们也认为北宋就是一只羊,没什么好害怕的。宋太宗北伐的志向的确...

杨延昭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为什么被称为杨六郎?
杨延昭在北宋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是在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决定北伐辽国,以收复丢失的北部屏障“燕云十六州”。在这次“雍熙北伐”中,宋军分为山西、河北两路进攻辽军,西路军主帅为潘美,杨业为副帅,28岁的杨延昭为先锋。宋军在杨家父子的率领下,在雁门关外进攻辽军,一路上收复了很多...

雍熙的简介、历程、历史意义和影响北伐
潘美:北伐失败后,因为杨业的妻子向唐太宗讨了个说法,又因为唐太宗对潘和王的争斗非常生气,王被贬为庶人,收拾行李回家了。潘美是开国功勋,也是老丈人。赵光义自然大发慈悲,只是被降职了。永北伐是宋初四大名将之首潘美的最后一战。不久死于雍熙四年,葬于太祖庙旁。055-7.9万,第17名,可见其评价之高。但潘美万万没...

久经沙场的北宋老将,曹彬最终结局如何?
986年,踌躇满志的宋太宗赵光义发起了“雍熙北伐”,派遣3路大军向辽国发起进攻,旨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一洗高梁河之战的耻辱。在3路大军中,东路由曹彬统领,西路由米信统领,中路由田重进统领。为了配合3路大军,宋太宗又命令潘美、杨业为正副统师,率领驻扎在云州、英州、朔州的宋军出雁门关作战。按照...

宋太宗“雍熙北伐”为何会失败?
这样的局势下,宋太宗再次出征辽国,史称“雍熙北伐”。这一次派上了北宋的全明星阵容:潘美、杨业、曹彬、米信等。从这份名单里,我们看到了第一代杨家将――杨业。耶律休哥领命后,日夜以不同战术牵制宋军,并且设下了埋伏,断绝宋军粮道。我们都知道两军交战,后勤运作相当重要,曹彬等人眼见粮道被...

请问历史上宋真宗的定州雍熙北伐是什么意思?
公元986年(宋太宗雍熙三年),大辽景宗去世后辽圣宗和萧太后孤儿寡母执政,同时辽军在后方正纠缠于和高丽及女真部落的战争,于是宋太宗感到第二次北伐时机成熟了,攻取燕云十六州的雄心再次萌发。雍熙北伐宋朝几乎动员了举国之兵,“在行之兵实二十万”兵分四路,山前山后(太行山脉东和西)各两路...

宋朝年代距今多少年宋朝时候有什么战役
宋朝时候有什么战役 1、北宋统一战争,北宋统一战争,是宋朝建立后,对五代十国剩余的割据政权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的统一战争。2、雍熙北伐,雍熙北伐是指北宋雍熙三年为收复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的燕云十六州,宋太宗派遣二十万大军分兵三路伐辽的历史事件。3、宋夏战争,宋夏战争...

宋太宗赵光义如何输掉宋辽之间的命运之战,从此宋朝被
难以从宋朝方面占得便宜。也就是说,谁也吃不掉谁。这一形势在太宗第二次北伐即雍熙北伐后发生变化。雍熙北伐失败之后,宋朝再也不敢北伐,什么“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宏伟愿望也不敢再提,宋朝开始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辽强宋弱的形势在这一战之后彻底奠定。

松岭区17061173763: 宋太宗赵光义如何输掉宋辽之间的命运之战,从此宋朝被 -
五胡琦玥: 北宋太宗赵光义的最后一次北伐决定了宋辽之间的强弱,史称“雍熙北伐”.应该说,在此之前,宋辽算得上是旗鼓相当,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一次伐辽虽然在高梁河之战大败,但辽国随后的几次南征也是败多胜少,难以从宋朝方面占得便宜.也就是说,谁也吃不掉谁.这一形势在太宗第二次北伐即雍熙北伐后发生变化.雍熙北伐失败之后,宋朝再也不敢北伐,什么“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宏伟愿望也不敢再提,宋朝开始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辽强宋弱的形势在这一战之后彻底奠定.

松岭区17061173763: 北宋伐辽为什么会失败 就个人认为 -
五胡琦玥: 太平兴国北伐失败原因 没有派兵阻援;轻敌;雍熙北伐失败原因 曹彬没能力节制自己的下属 其他原因可以看王立群读宋史宋太宗了解

松岭区17061173763: 宋太宗征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五胡琦玥: 宋朝战败的原因,首先在于宋太宗赵光义发动这次进攻依据了错误的敌情判断.战前,雄州知州贺令图与其父岳州刺史贺怀浦以及薛继昭、刘文裕、侯莫、陈利用等北宋的一些重要官员,相继向赵光义建议:认为辽主年幼,其母萧太后专权,韩...

松岭区17061173763: 宋军第二次伐辽的原因是什么 -
五胡琦玥: 第二次在雍熙年间:经过几年的军事准备,986年,宋太宗再次北进伐辽.图谋收复幽云.宋军兵分三路,进展神速,屡屡获胜.辽朝调兵遣将,组织反击,在涿州西南四十里的歧沟关,辽军大败北宋东路主力军.宋太宗得悉东路主力军惨败消息,急令全线撤军.在撤退过程中,宋军又惨败于飞狐口和狼牙村,先前收复之地得而复失.史称“雍熙北伐”的收复行动,又以宋军的溃败而告终.这是宋辽之间规模最大的也是北宋最后的一次伐辽复地军事行动.

松岭区17061173763: 雍熙北伐是怎么回事?
五胡琦玥: 雍熙三年( 986 )春,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并一雪高梁河一役之耻,宋太宗再次御驾亲征,率领二十万大军,兵分四路北上征辽,史称“雍熙北伐”.雍熙北伐一开始,宋军四路军皆有战功,收复 了不少失地.但随之而来的是西北路军米信部新城会 战失败,以及东路军曹彬部败走涿州,并在岐沟关不 (位于今河北涿州西南)大败于辽将耶律休哥的噩 耗.宋太宗见此,赶紧下令让四路大军撤退,同时下 令潘美和杨业率领军队护送百姓往南撤退.不料潘美 不守信,独自先行撤退,导致杨业孤军被困,最后伤 重被俘,三日不食,以身殉国.雍熙北伐遂告失败.

松岭区17061173763: 宋太宗为什么会兵败高粱河?
五胡琦玥: 主要是对前线主将军事指挥的权利限制太多了,宋太宗只想战争会按照他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下属没有稍大一点的决断权,可战场的战事瞬息万变,焉有不败.

松岭区17061173763: 宋朝为什么不能战胜游牧民族?
五胡琦玥: 自古以来,大部分的冲突发生在中原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而且从总的趋势来看... 而这些战略错误背后的根源就在于——宋朝自宋太宗收复幽云十六州失败以来,就失...

松岭区17061173763: 问一个问题:太宗雍熙北伐的东路军,骑兵多少,步兵多少?加分答案:
五胡琦玥: 杨业归宋七年后,宋太宗赵光义趁着辽国母寡子幼,集结兵力三十万,兵分三路,挥师北伐,杨业做为副帅参加了以潘美为主帅的西路北伐.然而,东路主帅曹彬违背既定策略,急功近利,孤军冒进,招致惨败,并最终影响到整个战局,赵光义被迫下令全线撤退,雍熙北伐宣告失败.

松岭区17061173763: 北宋为什么要对辽进行北伐
五胡琦玥: 据我所知,宋太宗组织的第二次伐辽遭遇惨败是由于选将不当,作为北伐的主力东路军,主将曹彬不能约束部下,而西路军的潘美,杨继业虽然善战,但是不和. 我有一个想法,假如北宋的东路军以呼延赞作为主将,西路军完全由杨继业带领,而中路由潘美带领,北宋会不会取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