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孝道?

作者&投稿:巢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孝道?~

  一、孝道的定义:奉养父母长辈的准则叫“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二、孝道的内容:孝道的内容主要包括:1、养亲与敬亲;2、顺亲与谏亲;3、传宗接代;4、丧亲与祭亲;5、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1、养亲与敬亲:(1)养亲是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衣服居住等基本的生活,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2)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传统孝观念中,敬亲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
   2、顺亲与谏亲:(1)顺亲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所以常看到孝顺连用。《论语·学而》说: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谏亲是在父母犯错的时候要委婉的提出建议,让父母能改正错误,这也是孝的一种内容。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要委婉谏议。《论语·里仁》说:“事父母几谏”,即委婉劝谏。《孟子·告子下》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3、传宗接代:传统封建的孝观念认为人在结婚之后必须生子,生子育孙能使家庭以至整个宗族得以稳固和延续,使先祖得以祭祀。完不成这一重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对祖先最大的不尊。《孝经·圣治章》也说:“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即使奉养父母锦衣玉食,但终无后人再续家门,让父母死不瞑目,古代孝子会感到无限遗撼,感到愧对父母。可见传宗接代观念在古代是报答、安慰父母的一种方式和情结。
   4、丧亲与祭亲: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中庸》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是孝的最高表现。《孟子·滕文公上》说:“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礼记·祭义》说:“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从以上可看出传统孝观念非常重视“事死”的。
   “事死”也就是古人说的丧亲。曾子将丧亲之孝概括为“慎终追远” 。慎终是父母死亡的丧葬行为,追远是父母死后的祭祀礼仪。可见,子女表达丧亲之孝的形式就是丧葬和祭祀,也就是说父母或长辈去世后要举行葬礼和祭礼。
   5、立身、立功,以显父母(1)立身:百善孝为先,因此,立身行道的一切几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须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体。《礼记·祭义》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孝经·开宗明义章》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遗留下来的,如果毁伤了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毁伤父母的遗体,就是不孝。(2)立功: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孝经·开宗明义章》说:“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子女们寒窗苦读,跻身仕途,求取功名,为的是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为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道兴旺,为父母、为家庭取得荣誉,延续父母、家庭及家族的生命。光宗耀祖,光大宗门,这是传统孝道对子女在家庭伦理范围内的最高要求。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

  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一定的宗教形式。

  二、传宗接代。在周朝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

具体的演变过程太复杂了,请参见百度百科“孝道”。

  一、孝道的定义:奉养父母长辈的准则叫“孝道”。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二、孝道的内容:孝道的内容主要包括:1、养亲与敬亲;2、顺亲与谏亲;3、传宗接代;4、丧亲与祭亲;5、立身、立功,以显父母。
   1、养亲与敬亲:(1)养亲是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衣服居住等基本的生活,是子女对父母的最基本义务,是基于人的报恩观念而产生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又是因父母的精心照顾而长大成人,这种生命创造及养护的客观事实使人类产生了报恩意识,即在自己的父母年老之后要竭尽全力赡养父母,尽“反哺”义务。(2)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奉养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子女对父母有敬爱之心。孔子对“敬亲”特别重视,而且把能否敬爱父母作为人与畜、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传统孝观念中,敬亲是比养亲更高层次的孝。
   2、顺亲与谏亲:(1)顺亲是要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的意志办事,凡事以父母的标准为标准。不仅表现在态度上对父母长辈和悦,在行为上事之以礼,而且更为深层的是要顺从父母长辈的意志,唯命是从,所以常看到孝顺连用。《论语·学而》说: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谏亲是在父母犯错的时候要委婉的提出建议,让父母能改正错误,这也是孝的一种内容。当父母长辈有过错时,子女要委婉谏议。《论语·里仁》说:“事父母几谏”,即委婉劝谏。《孟子·告子下》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3、传宗接代:传统封建的孝观念认为人在结婚之后必须生子,生子育孙能使家庭以至整个宗族得以稳固和延续,使先祖得以祭祀。完不成这一重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对祖先最大的不尊。《孝经·圣治章》也说:“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即使奉养父母锦衣玉食,但终无后人再续家门,让父母死不瞑目,古代孝子会感到无限遗撼,感到愧对父母。可见传宗接代观念在古代是报答、安慰父母的一种方式和情结。
   4、丧亲与祭亲: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包括“事生”和“事死”两个层面,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延伸,它表达了子孙对逝去长辈的敬重和思念。“事死”是传统孝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中庸》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意思是,侍奉死者如同侍奉生者,侍奉已亡者如同侍奉现存者,这是孝的最高表现。《孟子·滕文公上》说:“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礼记·祭义》说:“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从以上可看出传统孝观念非常重视“事死”的。
   “事死”也就是古人说的丧亲。曾子将丧亲之孝概括为“慎终追远” 。慎终是父母死亡的丧葬行为,追远是父母死后的祭祀礼仪。可见,子女表达丧亲之孝的形式就是丧葬和祭祀,也就是说父母或长辈去世后要举行葬礼和祭礼。
   5、立身、立功,以显父母(1)立身:百善孝为先,因此,立身行道的一切几乎都被看作是孝。要立身必须首先存身,即保全自己的身体。《礼记·祭义》说:“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孝经·开宗明义章》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遗留下来的,如果毁伤了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毁伤父母的遗体,就是不孝。(2)立功:传统孝观念不仅要求子女立身,而且在立身的基础上要立德、立言、立功,《孝经·开宗明义章》说:“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子女们寒窗苦读,跻身仕途,求取功名,为的是秉承父志,善继善述,实现父母对子女的希望,《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为的是保持家风淳朴,维护家道兴旺,为父母、为家庭取得荣誉,延续父母、家庭及家族的生命。光宗耀祖,光大宗门,这是传统孝道对子女在家庭伦理范围内的最高要求。

有的下人的孝顺是做上人猫狗的孝顺,上人要下人多做出欢喜的言行即是对自己不利下人也顺从,他们不象他们的上人那样多为自己,以开心果心头肉为乐,这样的孝顺是愚孝奴孝,女的尤为多见。

准确的说,孝道是心,有心就有孝道.由于条件不同,有人的孝道以钱物兑现,有的人只是以亲情兑现.不管是那种形式.离开了心的孝道是不能称之为孝的.孝道同时也是尊重,也是理解,更是体贴.

尊老 养老 顺老 做好自己树立形象 您就是父母的镜子


何为孝道
何为孝道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历史上日本哪些首相被刺杀身亡?心理大师17 2022-07-22 · TA获得超过49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75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10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我们都知道孔子的学说里面,是很重视礼的。那么,这个礼有什么用,对谁有用,什么时候用...

孝道是什么?
3、孝顺,也许是一个吻,或者一个微笑,也许是一桌子的菜,或者下雨时及时出现的雨伞,甚至可以是温暖的拥抱,美好的祝福。4、作为孩子,我们必须知道父母的年龄。一方面,我们要庆幸,因为我们的父母还活着。另一方面,我要要担忧,因为他们正在慢慢变老。5、孝道不仅仅是为父母做事,为父母提供支持,更...

为什么要孝 探究孝道的重要性和意义?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意指对父母尊敬、关心、照顾,是一种文化传承和道德规范的体现。孝道的重要性和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 培养亲情:孝顺父母是家庭亲情的基础,能够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家庭和谐。2. 增强责任感:孝道教育能够培养人们的责任感,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为何古代以孝为道,,,
因佛法所说的孝道,不特不逊于中国儒家,甚至还有超过的地方。不说别的,单以成佛来说,一般以为佛的成佛,由修六度万行而来,殊不知孝养父母、才是成佛的主要原因,这在很多经中,佛都这样说过。如菩萨本业经说:‘孝事父母,当愿众生,一切护视,便成佛道'。报恩经也说:‘为孝养父母,知恩...

何为“孝道”?“不孝有三”请问是哪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

什么是孝顺
只是引导,让他自然的生长,发展.这样才会长的好.而不是你看见不好,你认为怎么好,想让它长个什么样就怎么摆弄它.那样出来的肯定不好.还不如野生的树木,他没有人引导,可是他也是自然生长,有自然环境在引导,他也会知道该往何处去.现在都是发展个性的时代,单方面的所谓孝道磨灭人的个性.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而上慈...

百善孝为先,到底什么是孝,如何做才算是孝?
其实所谓的孝也就是要孝敬父母,那至于说怎样做才算是孝呢?其实在这里面所提到的也就是要真真正正的作为父母好的事情,全心全意的为父母考虑,这样的话其实才算是孝道。其实提到孝的话,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考虑,那么到现在其实大家也经常会看到很多的社会新闻。比如说新闻之中就会出现一些孩子对于...

如何理解《论语》中的孝道?
由于《论语》一书当中包含的思想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广,而孝道是一种以血缘亲情作为纽带的一种敬老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文化当中重要的组成,承袭孝道对于后进样中华精神有重要的价值。在孔子的儒学精神当中孝道也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以“仁”为本的核心,是“礼”的重要的形式体现之一。故本文将着重对于孔子在《...

百善孝为先,怎么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孝道?
孝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传承,百善孝为先,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每一个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践行孝道都是必须做到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应有的道义、责任和标准都要遵守。中国对于“孝道”是最为尊崇的,像古代有孔子论孝、孟子论孝、曾子论孝、荀子轮孝,汉代著名经学家赵歧所做的《十三经...

什么叫孝道?何以为孝?
孝是宽容 宽容老人总也舍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烂”宽容老人的唠叨 宽容老人的口水和鼻涕 孝是报答 是母亲节的一束康乃馨 是父亲生日时的一瓶好酒 是久病床前的送汤喂药 孝是耐心 耐心听取老人的话 耐心向老人解释做工作 耐心说服老人 孝是善意的欺骗 百余元的衣服不妨告诉老人只花了几十元 孝是常...

南岔区13240937698: 孝道的含义是什么? -
苦侦丹郁: 我国主要传统美德之一,是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中心.“孝”在我国古代时期被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孝的含义主要有尊祖敬宗和传宗接代这两个方面.我国传统孝道也包括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

南岔区13240937698: 什么是孝道? -
苦侦丹郁:[答案] 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

南岔区13240937698: 孝道是什么意思 -
苦侦丹郁: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

南岔区13240937698: 什么是孝道?
苦侦丹郁: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南岔区13240937698: 何为孝道… -
苦侦丹郁: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1、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

南岔区13240937698: 孝道什么意思? -
苦侦丹郁: 应该是“孝顺”,“孝”为供养、补给、仿效、尊、敬的寓意.“顺”是随、从的意思.“孝顺”的含义:赡养和尊敬长辈,供给和顺从长辈的心愿.“孝顺”既是“孝道”.“孝顺”是华夏子孙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的范例比比皆是.老辈含辛...

南岔区13240937698: 孝道是什么……?
苦侦丹郁: 孝道就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力量,感恩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义务!诗经、尔雅中》说:“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意思就是说,要尽心赡养侍奉父母,尊敬爱护老人“顺”,就是要顺从,依老人的意愿行事...

南岔区13240937698: 何为孝道是怎么解释啊 -
苦侦丹郁: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一定的宗教形式.二、传宗接代.在周朝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具体的演变过程太复杂了,请参见百度百科“孝道”.

南岔区13240937698: 什么样的孝,才叫有孝道? -
苦侦丹郁: 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

南岔区13240937698: 什么是孝道?如何体现孝心? -
苦侦丹郁:[答案] 《孝经》上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事亲就是侍奉父母,分为四大方面:孝父母之身,使父母衣食无忧;孝父母之心,使父母心情愉快;孝父母之志,使父母愿望实现;孝父母之慧,使父母增长智慧.事君是立业,立身是立德.都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