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节来历

作者&投稿:戚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鬼子节的来历~

中元节又称亡人节、月半。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称瓜节。佛教传说,目连(目连为佛教人物,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近代献瓜果、陈禾麻以祭先祖,固然有尝新的含义,也是盆祭的遗风。旧时,中元节为目连救母做盂兰盆会,后来逐渐演变为放河灯,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德州的中元河灯场面十分壮观。人们用瓜皮、面碗、纸张制成灯具,并以街巷为单位,制作特大纸船,纸扎目连站在船上,手持九环禅杖。中元之夜,人们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顿时灯火通明,摇曳摆动,如同天上点点繁星。胶东沿海地区,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德州运河两岸的百姓,纷纷拥到河堤观灯。滕州也有放河灯的习俗,形式与德州大体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灯前,摆香案,念佛经,佛师一边念经,一边朝台下撒小馍馍,小孩子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能消灾。长岛渔民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亲人,用木板秫秸制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点,有的甚至装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爱的生活用品,然后点燃蜡烛,由已经结婚的同辈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

中元节祭祖的习俗在山东较为普遍,一般都在午后带着祭品上坟祭祖。单县的祭品尤为丰盛,有竹子做的盂兰盆、纸做的衣帽和一桌素食等。淄川则把祖先请到家里祭祀,家家都在大门顶上插上五谷穗子,据说以五谷为马,祭祀完毕后,好让祖先跨着马回去。

中元节的饮食一般是包子、水饺、馒头,饭后吃苹果、梨等时令水果。唯独陵县例外地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吃粗茶淡饭。

明清以来,我国沿海一带都受到日本海盗的侵袭,当时就出了抗倭英雄戚继光,那时我国人民称日本海盗为“倭寇”,可是到了近代,我国人统称日本侵略者为“鬼子”。何时开始,“倭寇”变“鬼子”呢?据说出于一幅对联。
  甲午海战前,清庭一位大臣出使日本,谈判结束,双方举行联合记者会,日本人不但要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还想在文化上玷污清国。记者云集后,日方突然提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我们日本有上联对不出下联,只好求于汉字发源地的人了。”这真是新鲜事,日本人亮出白绢上书写的上联,联曰:“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日本人的上联意思是说:我大日本兵强马壮,驾驭的是奇异的千里马,张的是长弓:文的也不简单,光“大王”就有八个,他们都有雄才大略。示之以文德,陈之于武功,日本“单戈独战”可踏平中国。谁知,清臣也不示弱,先要日方准备砚台磨好墨,再铺好白绢,然后大笔一挥写下联:
  联曰:“倭人委,袭龙衣,魑(chi)魅(mei)魍(wang)魉(liang),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众多记者看了,个个叫好。下联的意思是:倭就是倭寇,来偷大清龙衣,“八大王”变成“四小鬼”,“琴瑟琵琶”变成“魑魅魍魉”,“并肩居头上”变成“屈膝跪身旁”,“单戈独战”变成“合手擒拿”。从此大家不再称日本侵略者为“倭寇”,改而称为“
鬼子”了。

问鬼节吧?
鬼节,顾名思义,即鬼过的节日。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四大鬼节,分别是清明节,三月三,七月十五(十四),十月初一。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泰国鬼节等,但最著名的是万圣节。此词条将详细介绍中外各个鬼节的起源文化等内容。
鬼节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

鬼节
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 
书上说古时候的这一天,人们会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

由此可见,“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国北方的人们仍然在这一天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祭祀方式简单,但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烧去的礼物也不同了,但永远捎不完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这个特殊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感受,因为,未来的节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思念到恐惧,从恐惧到坦然,想念过去人的时候,其实也在思考着自己今天活的经历、内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汉语中用“鬼”组成的词如“鬼雄、鬼魅、鬼才”之类举不胜举,民间关于鬼的传说更无法搜集穷尽。我国的鬼文化源远流长,达到几近完美的程度。

明清以来,我国沿海一带都受到日本海盗的侵袭,当时就出了抗倭英雄戚继光,那时我国人民称日本海盗为“倭寇”,可是到了近代,我国人统称日本侵略者为“鬼子”。何时开始,“倭寇”变“鬼子”呢?据说出于一幅对联。
  甲午海战前,清庭一位大臣出使日本,谈判结束,双方举行联合记者会,日本人不但要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还想在文化上玷污清国。记者云集后,日方突然提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我们日本有上联对不出下联,只好求于汉字发源地的人了。”这真是新鲜事,日本人亮出白绢上书写的上联,联曰:“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日本人的上联意思是说:我大日本兵强马壮,驾驭的是奇异的千里马,张的是长弓:文的也不简单,光“大王”就有八个,他们都有雄才大略。示之以文德,陈之于武功,日本“单戈独战”可踏平中国。谁知,清臣也不示弱,先要日方准备砚台磨好墨,再铺好白绢,然后大笔一挥写下联:
  联曰:“倭人委,袭龙衣,魑(chi)魅(mei)魍(wang)魉(liang),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众多记者看了,个个叫好。下联的意思是:倭就是倭寇,来偷大清龙衣,“八大王”变成“四小鬼”,“琴瑟琵琶”变成“魑魅魍魉”,“并肩居头上”变成“屈膝跪身旁”,“单戈独战”变成“合手擒拿”。从此大家不再称日本侵略者为“倭寇”,改而称为“ 鬼子”了。




端午节的起源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照这样一说端午节的真实来历跟这也有关系啊...

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纪念屈原屈原在楚国任大夫期间礼贤下士,待人亲和,因此颇受人民的...

包粽子的由来
说到粽子大家应该都知道,因为粽子就是我国每年都会过的一个节日必须要吃的一个东西,那就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的端午节,不知道是从什么开始民间有很多传说,都在传说端午节粽子的由来,但是最多的就是端午节的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说到屈原其实他是楚国当时的一个诗人,然而他的出生...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是什么?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几乎每一个节日来历和取名都是有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典故,例如端午,有人说是为了更好地纪念伍子胥或是司马迁而开设的,而清明时节则是晋文公为了更好地纪念介子推而开设的。和众多传统节日一样,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开设的身后也有着一个令人很悲痛的小故事,那便是在历史上有名...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是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节日的由来是相传战国时。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众说纷纭,从名人故事,再到时令传说,曾有过“屈原说”、“伍子胥说”、“夏至说”、“纪念曹娥说”等多个版本,你都知道吗?1、纪念屈原说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楚国大夫屈原在听到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的消息后,...

端午节的来历(关于屈原)
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是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节日的由来是相传战国时。

七夕节的来历是什么啊?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

粽子的来历到底是什么
粽的历史悠久,相传在战国时代,楚国三闾大夫及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百姓为了防止鱼类破坏屈原的尸体,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让鱼吃米饭而不去咬屈原的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变,人们过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了一种承袭传统的表现。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及神灵的,因为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

易门县15793169732: 鬼子节的来历 -
永茂硝苯: 中元节又称亡人节、月半.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

易门县15793169732: 七月十四点解俾叫为鬼子节
永茂硝苯: 第一种说法: 每年农历7月14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着叫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 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 ” ,“倒悬 ”指的的是释迦十大第子目莲的母亲死后后受饿鬼之苦,不...

易门县15793169732: 什么叫鬼仔节 -
永茂硝苯: 年农历7月14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着叫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 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 “倒悬 ” ,“倒悬 ”指的的是释迦十大第子目莲的母亲死后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后后...

易门县15793169732: 鬼仔节的来源 -
永茂硝苯: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

易门县15793169732: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鬼仔节? -
永茂硝苯: 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

易门县15793169732: 今年的鬼节是阳历的哪一天?要怎样庆祝哩? -
永茂硝苯: 今年8月14 第一种说法: 每年农历7月14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着叫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 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现在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 ” ,“倒悬 ”指的的是释迦十大第子目莲的母亲死后后受饿...

易门县15793169732: 万圣节俗称鬼节吗?来历?
永茂硝苯:因为是洋鬼子的节所以叫鬼节你的了解

易门县15793169732: 请问谁知道三八的来历? -
永茂硝苯: 1,“三八”的由来 “三八”和“半头生”,都是标准的台湾“省骂”. 所谓“三八”,据记者的了解,应该是专门用来骂女性的,意思是“这个女人举止轻浮,做事鲁莽、疯疯癫癫、不够庄重”. “...

易门县15793169732: 炸煎堆怎么做才能炸的又大又园 -
永茂硝苯: 糯米粉500g 澄粉 100g 豆沙馅300g 白芝麻100g 清水480ml 泡打粉2g 油600ml 白砂糖100g 炸煎堆的做法1糯米粉加入300毫升清水混合和成面团,备用.2澄粉加入烧开的剩余的清水和匀,再加入到糯米面团中,加入白砂糖和泡打粉和匀,分成小剂子,再分别包入豆沙馅揉圆,蘸水均匀地裹上白芝麻.3中火烧热锅中的油,待油温烧至七成热时,放入炸至金黄成熟捞出沥净油脂即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