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林徽因《九十九度中》的作品分析(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作者&投稿:纳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林徽因《九十九度中》的作品分析(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作者用电影语言蒙太奇手法如不相关人物位置上的接近、主题的相关、人物心理的联系等把各片断串在一起,中间不作任何过渡,由此作品以流动的方式向前叙事;从而引出了富裕、悠闲的上层社会和受剥削、下苦力的劳动阶层的比照,显示了社会不平等的主题。
正是上述一些在今天看来仍颇为现代的艺术技巧的纯熟运用及作者“对于人生看法的不同”,使这篇作品“有立意”,“达到一个甚高的造诣”,从而在现代小说史上常被提及。
用最快利的明净的镜头,摄来人生的一个断片,而且缩在这样短小的纸张(篇幅)上在我们过去短篇小说的制作中,尽有气质更伟大的,材料更事实的,最富有现代性。

扩展资料:
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是早期运用现代派手法的名篇。作者选取北京夏季炎热的一天,以挑夫流动的脚步,将貌似互不往来的社会各阶层不同的生活场景连缀在一起。
小说截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片段,且让这些片段带着生活本身的空间广延性与时间连续性,展示了1930年代中国都市生活的样态,以其相当的整体性具备了现代中篇小说的格局,同时处处体现出悲悯的情感和对底层的人道主义关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十九度中》

她的文学创作具有着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三者的交织融合,作品的语言典雅、理智、
婉丽。她的诗篇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却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林徽因采用了现代建筑上“打散重构”的原理作为《九十九度中》的结构方式。“打散重构”是现代造型设计的艺术用语。它的含义是:先对原有形态进行科学分解谓之“打散”,然后又将分解而成的各元素按照新的美学构想重新排列、组合出与原型完全不同的新形态谓之重构。小说《九十九度中》包含五组人物画面:挑夫、卢二爷、张宅、车夫、阿淑。这五组画面是作品的原有形态,作者一开始就“五子登科”般将五组画面依次推出,每推出一个画面旋即又用分离的笔触将画面打散:
  “挑夫”被分解为“进城-讨赏—喝酸梅汤-暴病-死亡”
  “卢二爷”被分解为“找餐馆-闲聊-居家百无聊奈”
  “张宅”被分解成“备寿-白日庆诞-夜宴”
  “车夫”被分解成“讨债-打架-被捕-入狱”
  只有阿淑结婚的事件一气呵成,保持了时间上的连续。这个事件被作者的匠心安排在中心位置,犹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凌空的蜃楼,成为整齐统一中的一个变音。其它分解的四组画面事件在尔后的叙述中不是紧贴在一起、而是穿插在其它同样被分解的事件中进行。它们之间的交替出现在逻辑上似乎没有关联关系,这样就导致了读者对同一事件的思维间隔和视觉联想的中断,人们看到的只是即兴式的充满直觉和灵感的片断,从而感到扑朔迷离。
  打散以后再链接重构使得小说《九十九度中》有如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卷轴画《清明上河图》一样,你无法马上把一个事件看明白,只能相继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看。只是,已经中断的事件会在另一个事件的缝隙中透显出来,就象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透显出来一样明朗随意。这种在似乎没有联系的元素之间进行强制性联络的手法给人强烈的跳跃感和飘忽的美——作者之心未必然,但读者之心何必不然。将这些画面有机地链接在一起并激活窗口的轻灵一点是作者的情感鼠标。交错切换的画面展示了两类人迥然不同的两类生活图景:挑夫、车夫、丫环——劳动人民系列——他们的命运是病死、坐牢、挨饿;卢二爷、张老太太、阿淑——富贵人家系列——他们的生存状态是空虚无聊、挥霍无度、因循守旧。我们可以发现,所有漫散各处的事件元素都被一个内在的东西辖持在一个整体之中,达成一致,从而使你得出强烈的统一印象: 30年代的中国“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社会现实和主人公对攘攘众生的人文关怀。可以说,《九十九度中》没有完整地刻划一个人,却速写了那个时代的所有人;没有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却通过世态百相告诉了我们无数个故事。就作品而言,抽象的艺术与现实的内容呈现出近乎完美的融合趋势,其它的一切诸如客体原味的东西以及林徽因本人的理性直觉和天赋的才情都在艺术重构的层面上得以延伸和展开;从受众角度而言,艺术的打散重构手法使小说产生了极大的跳跃性和不稳定性,我们因此更能产生对30年代生活本身的不稳定性的真实感受。
  在打散重构的操作中,林徽因特别善于撷取一个画面唤起整个时空,这使得作品呈现高度浓缩的理趣。对此,我们从作品对30年代北京故都日常生活的扫描中可见一斑。
  为着六十九年前的今天。六十九年前的今天,江南一个富家里又添了一个绸缎金银裹托着的小生命。经过六十九个像今年这样流汗天气的夏天,又产生过另十一个同样需要绸缎金银裹托的生命以后,那个生命乃被称为长寿而又福气的妇人。(6)
  这是一段凝百年于一瞬的文字。这段话蕴含了绵长的历史信息。它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锦绣簪缨之家,这一天是张老太太的七十寿辰,天热酷不可挡。老太太因为曾经生育过十一个儿女,出色的完成了封建大家庭传种续嗣的任务,所以得以象《红楼梦》中的贾母一样享受着这个家庭至高无上的富贵……林徽因用诗一般凝炼含蓄的笔触在历史的章页里卷进了七十年的穿插,句式的回环复沓以及内涵的绵延缠绕更平添了音乐的整饬。
  除了时间的浓缩,小说中还有一段同样精彩的空间浓缩: 
  本来准备着对付赖帐的巴掌,立刻打到了王康的老脸上了。必须地扭打,由蓝布的小摊边开始,一直扩张到停洋车的地方……呼喊的声浪由扭打的两人出发,膨胀,膨胀到周围各种人的口里……(7)
  两个被生活吞噬了物质也吞噬了灵魂的人力车夫,一个出于讨帐,一个出于赖帐大打出手,打得人群蚁聚,交通阻塞,店铺关门,巡警脱岗,军队离席,打得“犁尖翻起草根的土壤”(8)、白炽的阳光飞溅成红色的火焰——这样一幅翻天覆地的打斗场面竟被林徽因轻轻一敛,便收缩成了诗的不盈一握、被她天马行空的灵感移写成了一曲“掌心里波涛汹涌”(9)的歌。于刹那间问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林徽因浓缩了空间,跨越了时间,大大扩展了对象的内涵和外延。
  笔者认为,《九十九度中》的打散重构的艺术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文化意义上,这种文化意义超出了其时将小说作为服务于社会的工具和人际交流作用的普泛意义而呈现出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林徽因怀抱新月派、京派、现代派的三弦,以出世的姿态,写入世的文字,她不仅仅把小说当作艺术的“手段”,也把小说视为了艺术的本身,这是使她在现代文坛脱颖而出且在文学史独占一席之地的重要原因。
  粹美宁静的诗
  与其说《九十九度中》是一篇小说,勿宁说它是一篇粹美宁静的散文诗。林徽因在匠心运营打散重构的“不和谐”的同时,又通过诗意的升华将精致绮丽的和谐照鉴其中,营造了“不和谐”中的和谐。诗的想象,诗的凝炼,诗的理趣乃至诗的节奏种种诗元素如同一架钢琴上的各个键子一样在她指下轻快地组合跳动,播下一串串精致的宁静,一丛丛繁复的粹美。
  《九十九度中》并无特别高深的思想却涵含着秀逸蕴藉的情感和精妙灵性的想象。作者的感情直接从心底的醴泉中流淌出来,走家串巷地与芸芸众生进行对话,其想象将炎炎烈日流动成生活的颤音,将抱不拢的人生燃成新鲜的颜色。林徽因凭着诗一样的性情、爱好和卓绝的美术素养结构着小说,通过熙熙攘攘的现实人生创造了有机的艺术人生。林徽因敏感而美丽的心灵“犹如一架大钢琴的复杂的琴弦,对于琴键的每一触,不论是高音还是低音、重击还是轻弹,它都会作出反应”(10)。小说写阿淑的对象是“庸俗的典型触碎她那一点脆弱的爱美的希望”,写慧石的伤感“像被电击一样,触到伯伯眼里蕴住的怜爱,一股心酸抓紧了她的嗓子”(11)。“希望”、“怜爱”是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心灵的活动不具备物质的可视性,他人无法以外显的方式厘测它,可是经过作者“触碎”“电击”“蕴住”“抓紧”的艺术修饰,不可见的东西就得以象一块强烈的色彩或一段凄婉的音乐一样骤然打入读者的心灵而无需再加以解释。小说的叙述语言是诗化的:“今天又是这么一个笑嘻嘻的小姐,穿着一身软”,一个“软”字,给我们留下美的无限空间;“圆一张,方一张,满壁动人的娇憨”的表达使墙上的照片不再没有生命;“刘太太的花油纸伞在日光中摇摇荡荡地迎着风”“门口的洋车像放大的蚂蚁一串,头尾衔接着放在街沿”(12)等,谁能分得清是属于小说还是属于诗歌亦或散文的话语?小说的语言常和着音乐的节奏:“脚与腿,腰与背,侧脸、眼和头发,全映入老卢的眼里”,“生育,病痛,兵乱,行旅,婚娶,没规则地纷纷在记忆下掀动”,“茶碗,茶缸,施茶的人家,碗,碟,果子杂乱地绕着大圆篓”(13)……参差变化的句式,短促鲜明的旋律,使作者的感情随着画面极富音乐感地流动起来。
  林徽因是一个富有情调的艺术家但不是一个浪漫主义艺术家,她的创作“一出手就表现出难得的艺术上的节制和宁静”(14),在《九十九度中》我们感觉不到她在高朋满座的生活中那种口若悬河、锋词辩语的气势,所见的只是“一个女性的细密而蕴藉的情感,一切在这里轻轻地弹起共鸣,却又和粼粼的水波一样轻轻地滑开”(15),虽不能让人一下解读作品的全部,却能凭借灵动、纤巧的语句牵引有心人走进画面,产生一种归马不如戎马逸的喜悦。 
  不少论者注意到了《九十九度中》所展示的画语色彩:“一个女人骑着自行车,由他左侧冲过去,快镜似的一瞥鲜艳的颜色,脚与腿,腰与背,侧脸、眼和头发”,但却忽略了紧接着的后一句“女人谁又不爱?难道你在街上真闭上眼不瞧那过路的漂亮的!”脱口而出的议论看似透明,却不无戏谑,更蕴含着一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女性情怀。林徽因的这种话中有话的表达即使在展示惨痛的人生时也不例外。小说的结尾作者就是用“他已想如何去捐募点钱,收殓他朋友的尸体。叫孝子挨家去磕头吧!”(16)传递了“挑夫死亡、无钱下葬、孝子乞讨、朋友帮忙”的宽泛信息。所有这些个体的情怀和客体的信息都只是包蕴在文字的内语境中,林徽因的感情是含蓄内敛的,哪怕在展示最自由的内心世界时也是如此。小说里的阿淑暗恋着表哥逸九,而逸九却暗恋另一个叫琼的女人。琼此时已死,阿淑正在他嫁。在情与理之间,理的绝对强大足以让情绝望,无论是活着的阿淑还是死去的琼,她们与逸九之间的爱情都已永远不可能变成现实,可是婚礼进行中的阿淑仍痴痴地幻想着逸九来救她:“临刑也好,被迫结婚也好,在电影里到了这种无可奈何的时候总有一个意料不到快慰人心的解脱……恋人骑着马星夜奔波地赶到……”(17),而被她巴望的逸九这时也在另一处酒楼思念着已故的心上人琼:“活泼、美丽、健硕,全幻灭在死的幕后,时间一样的向前,计量着死的实在……”(18)近在咫尺,远在天涯,一般苦,两样愁,二人惊人相似的怀旧心绪虽不似莱蒙托夫的爱情诗“冷落的殿堂总还是庙,推倒的圣像依然是神” (19)来得撼人心魄,但惟其如此,才生成了林徽因小说独特的宁静和节制。
  尼采宣称“上帝死了”。伏尔泰说:“如果上帝不存在,也应该把它创造出来”(20)。林徽因创造了一个自己的文学上帝。她的小说没有象社会的前卫们那样发出狂呼呐喊,没有象救世主一样开出拯世良方,但司空见惯的平凡事物却因为她诗化的表达而调整了原有的价值,变得新鲜,变得生动,变得精致,变成了生命的活体。在林徽因的身上汇聚了太多的知识和才能,厚积薄发的结果,《九十九度中》有言语所能照明的部分,更有言语所不能照明、无法用言语解说的部分。但无论如何,作者对现代文学的建树是卓越的:诗画交辉的艺术设计解构了《九十九度中》作为传统小说的独立意义;建筑重构的手法、诗歌照鉴的匠心又制造了美的距离,她在传统的写作中注入了现代性,为我们提供了小说艺术生成的有益尝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精读篇目)小说《九十九度中》
中国现代文学瑰宝:林徽因《九十九度中》精读解析 1934年的炎炎夏日,林徽因的力作《九十九度中》以独特视角,犹如一幅生动的炎凉画卷,揭示了北京某地人们在华氏99度高温下的生活百态。这部小说以全景式描绘,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新旧交替下社会的多元面貌,以及生活这复杂的有机体,虽无法逃避,却暗藏着贫...

求林徽因《九十九度中》的作品分析(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林徽因是一个富有情调的艺术家但不是一个浪漫主义艺术家,她的创作“一出手就表现出难得的艺术上的节制和宁静”(14),在《九十九度中》我们感觉不到她在高朋满座的生活中那种口若悬河、锋词辩语的气势,所见的只是“一个女性的细密而蕴藉的情感,一切在这里轻轻地弹起共鸣,却又和粼粼的水波一样轻轻地滑开”(15)...

试论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征。
试论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征。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小说采用全景的视角,描写了北京某地区的人们在酷暑中从白天到夜晚的日常生活。小说没有统一的故事,但满篇都是故事;小说没有主人公,但满篇都是人物。小说把不同人物的故事互相嵌入,在驳杂的画卷中展示了故事的延续:...

林徽因的经典作品
林徽因的经典作品包括《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九十九度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诗中,林徽因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爱情比作四月的春天,展现了其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深深向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

林徽因代表作及名句有哪些?
林徽因代表作有《九十九度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是早期运用现代派手法的名篇。作者选取北京夏季炎热的一天,以挑夫流动的脚步,将貌似互不往来的社会各阶层不同的生活场景连缀在一起。小说截取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片段,且让这些片段带着生活本身的空间广延性与时间连续性,...

请问林徽因的小说《九十九度中》标题的含义
林徽因采用了现代建筑上“打散重构”的原理作为《九十九度中》的结构方式。“打散重构”是现代造型设计的艺术用语。它的含义是:先对原有形态进行科学分解谓之“打散”,然后又将分解而成的各元素按照新的美学构想重新排列、组合出与原型完全不同的新形态谓之重构。小说《九十九度中》包含五组人物画面...

林徽因的诗歌
林徽因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你是人间四月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

林徽因:一个九十九度的女子
  林徽因,她写过一部名为《九十九度中》的中篇小说。而她,其实就是那个九十九度的女子,离沸点永远差一度。而这一度,恰恰就是她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收放自如的关键,不遗憾,不失落。差一分燃烧的热情,葆一分自由,留一份洒脱,续一段浪漫。  这一度,断 舍 离。  伦敦...

林徽因的代表作
《你是人间四月天》:该图书讲述了林徽因早年游学英伦,与诗人徐志摩恋情故事。这是林徽因的一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集,几乎收录了林徽因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九十九度中》:本书主要包括:悼志摩、惟其是脆嫩、山西通信、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窗子以外、蛛丝和梅花、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究竟怎么一...

林徽因代表作品有哪些
1.《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是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四月的美好与人间的真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林徽因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2.《九十九度中》:这篇小说展现了林徽因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通过挑夫的脚步,将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场景有机地...

龙亭区17610532337: 红叶里的信念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欧阳享减味: 林徽因文学创作起步于诗,在读者中也以诗最具影响.那些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以其真挚、优美赢得一批“林迷”.需指出,学术界研究林徽因诗歌,似过多地强调徐志摩对林徽因产生过的影响,因而阐述林诗内涵的丰富、深刻便受到局限....

龙亭区17610532337: 你是人间四月天赏析 -
欧阳享减味:[答案] 今天已经是四月的第二十五日了,四月的春天即将离我们而去,心中刹那升起一丝惆怅,春天是那样的短暂,马上就要进入葱郁的夏季了,让我们用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留住四月的美好吧.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

龙亭区17610532337: 林徽因的一本诗集 -
欧阳享减味: 在文学方面,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31年3月,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养病.先后发...

龙亭区17610532337: 林徽因关于爱情的作品 -
欧阳享减味: 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龙亭区17610532337: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九十九度中是两本书吗 -
欧阳享减味: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一首著名诗作,2012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林徽因散文集也以此为名.《九十九度中》是林徽因写的一部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一部林徽因小说选也以此为名.PS:除了上面说到的两本书外,还有一些林徽因的作品集也选用了上述两篇名之一为书名,所以这不仅仅是两本书的可能,甚至涉及多种版本的林徽因作品选.

龙亭区17610532337: 人间四月天作者是谁 -
欧阳享减味: 《人间四月天》作者是林徽因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代表作品,本书书名也源于此.本书收录了林徽因几乎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体裁包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此外,还精选了她谈建筑的三篇文章.在她的作品中,建筑学...

龙亭区17610532337: 作者为什么先写林徽因的文学才华,然后才详写他在建筑方面的贡献? -
欧阳享减味: 林徽因(1904.06.10----1955.04.01),女.汉族.出生于浙江杭州.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在人的认知里面,她首先是一代才女,其次才是专业的建筑学家.

龙亭区17610532337: 求,林徽因一生的散文、诗歌、小说.万分感激! -
欧阳享减味: 《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诗《那一晚》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一天》《激昂》《昼梦》《瞑想》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林徽因诗集》

龙亭区17610532337: 写林徽因的哪本书好看 -
欧阳享减味: 林徽因的小说、散文、诗歌,甚至文学评论和剧本都颇有成就.代表作有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散文《蛛丝与梅花》,但我最喜欢的是林徽因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等,都写得才情四溢,生动活泼,那才是真正用诗的心写出的美丽,冰心的《繁星 春水》相比之下黯然失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