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拾椹供亲中的一题,选择并说明原因

作者&投稿:尉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拾椹供亲这篇古文的译文~

〔原文〕

蔡顺,字君仲,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曰:“何异乎?”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只赠之。

〔译文〕

蔡顺,字君仲,从小失去父亲,侍奉母亲非常孝顺,正逢王莽乱世,连年灾荒,食不果腹。为了糊口,蔡顺只得去山里拾桑椹用以充饥。拾桑椹时,他准备了两只不同的篮子来盛桑椹。有一次,蔡顺进山拾桑椹,被一赤眉军见到了,他们惊奇地问他:“为什么用两只不同的篮子来盛桑椹呢?”蔡顺回答说:“把成熟的黑桑椹留着专门给母亲吃,不成熟的红桑椹自己吃。”蔡顺的孝心感动了这群赤眉军,他们送给蔡顺三斗白米、一只牛蹄,让他带回家孝敬母亲。

孝 《拾椹供亲》 在汉朝,有个读书人叫蔡顺,他母亲喜欢吃桑椹。有一天,蔡顺出外去采桑椹,他拿了两个篮子,一个装黑色或紫色的,另外一个装比较红色的。为什么要分成两个篮子?因为比较熟的桑椹是黑色、紫色的,还不是很熟的是红色。蔡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强盗。

强盗们也很纳闷,把他抓起来,就问他:“你为什么采桑椹要分两边?”他说:“因为熟的比较甜,是留给我母亲吃的;这边不太熟的,是留给自己吃的。”

强盗们听了很受感动,就把他放了。强盗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为何会把他放了?因为蔡顺的孝心唤醒了他们的孝心。所以,我们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有好的德行,再恶的人也会被感化。我们面对恶人的时候,要不要去责骂他?不需要!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做好,来影响他,影响社会。

强盗们因为很感动,就把一些米和一些东西送给蔡顺,让他拿这些东西奉养母亲。然而,蔡顺并没有拿。假如他拿回去才放到家里,突然官府里的官员来了。进门一看:张三家的米为什么在你家?李四家的菜为什么在你家?此是人赃俱获,百口莫辩。

所以,要拿任何人的东西,一定要先思考物品的来路是否清楚!孔夫子说“君子有九思”,就是君子有九个方面要时时观照,时时反思。这九思当中就提到“见得思义”。我们要获得任何一样东西,首先就要考虑到它的来路是否符合道义。假如与道义相违背,就绝对不能动用。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我们跟孩子们每讲一个故事,其中都蕴含着很多道理。这个故事蕴含的第一个道理,是“亲所好,力为具”。第二个道理,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应该用德行去感化。第三个道理,是“见得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我们在跟学生讲故事时,假如不把这些道理开显,学生留下的印象,只是觉得听了一个故事。假如只是单纯讲道理,没有讲故事,一般人听久了道理很可能会昏沉。所以,理与事要融合在一起,要理事圆融来讲故事。如此,学生就会很容易吸收其中蕴含的道理。

A.(以)异器盛之 ; (以)自食 1、介词,用 2、结构助词,无实意。 错误

B.赤眉贼见而问(之); 以白米牛蹄赠(之) 代词,指代作用 正确答案

B.赤眉贼见而问(之); 以白米牛蹄赠(之)

D.赤眉贼见(而)问之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


桑果的文言文
多景楼中,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 细捻轻扰,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采桑子· 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3. 拾椹供亲这篇古文的译文 〔原文〕 蔡顺,字君仲,少孤,事母...

二十四孝分别是什么
以下是《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不同版本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1. 孝感动天 2. 戏彩衣祥娱亲 3. 鹿乳奉亲 4. 百里负米 5. 啮指痛心 6. 芦衣顺母 7. 亲尝汤药 8. 拾椹异器 9. 埋儿奉母 10. 卖身葬父 11. 刻木事亲 12. 涌泉跃鲤 13. 怀橘遗亲 14. 扇枕温衾 15. 行佣供母...

二十四孝有哪些,试举一两例?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为亲负米,啮指心痛,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椹供亲,为母埋儿,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行佣供母,有一少年丧父,与母亲住在一起,对母亲极为孝顺,不幸遭遇战乱,背着母亲逃难,多次遇到盗匪想劫持他入伙,他哭着哀求说有老母要奉养,盗匪见他孝顺,不...

拾椹供亲的椹怎么读,是zhen还是shen
拾椹供亲[shèn]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shèn] ,以异器盛之。翻译:年成不好,粮食不够的时候,他就每天出门摘拾桑椹,用不同的器皿盛桑椹。按解释应该读[shèn]椹 解释:[zhēn] 〔~质〕a.古代斩人时垫在下面的木板;b.射箭用的靶子 [shèn] 同“葚”,桑树的果实。如果满意,望...

顺日拾桑椹的日是什么意思
这个出自《后汉书》的蔡顺的典故‘拾椹供亲’。原文: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以异器盛之。翻译:年成不好,粮食不够的时候,蔡顺就每天出门摘拾桑椹,用不同的器皿盛桑椹。也就是‘每天’的意思

拾葚供亲类似文言文
依旧和从前一样的相处了。 2. 跟拾椹供亲有那么点关系···下列词语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B.赤眉贼见而问(之) 以白米牛蹄赠(之)【原文】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二十四孝故事
今天我先观看了《拾椹供亲》的故事,讲的是蔡顺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只剩下娘俩相依为命,一直在一起生活,但是蔡顺在一次摘完草回家的路上听到了别人说,有一个叫王莽的人专政害民,把人们都害苦了,蔡顺听到后便回了家,为了孝顺母亲,蔡顺上山给母亲采摘桑椹,但不料遇到了赤眉贼,在一番争斗后,赤眉贼看到了他...

古代名人不孝顺父母的有哪些
闵损,为亲负米,体现了他对父母的孝顺和照顾。仲由,以鹿乳奉亲,显示了他为了父母的健康不惜冒险。郯子,戏彩娱亲,通过各种方式给父母带来欢乐。老莱子,卖身葬父,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和牺牲精神。董永,为母埋儿,这是他孝顺母亲的一个故事。郭巨,涌泉跃鲤,以孝行为著称。姜诗,拾椹供亲...

孝德小故事
虞蔡顺拾椹供母 蔡顺,字君仲,汉代汝南人。少年丧父,对母极孝。时遇王莽之乱,年岁饥荒,粮食缺乏。蔡顺拾桑椹充饥,并以不同的容器分装。一队赤眉军经过,问他,他说:“黑甜的给母亲,青的给自己吃。”赤眉军称赞其孝顺,赠牛脚一条,白米二斗,让他带回家供养母亲。 黄香扇枕温席 黄香,字文强,汉代江夏人,...

_直张林园位置在哪里
假山,还有一片可容数百人的广场,每一间房内塑一个“孝”的场景人物,泥塑人物和真人大小相仿,穿丝绸彩衣,配置家具用品。“二十四孝”是指:“孝感动天、戏采娱亲、鹿乳奉亲、为亲负米、单衣顺母、咬指心痛、为母埋子、行佣供母、拾椹供亲、涌泉跃鲤、温衾扇枕、刻木事亲、卖身葬父、...

凌云县15381777175: 古文,拾椹供亲中的一题,选择并说明原因
邢袁黄师: B.赤眉贼见而问(之); 以白米牛蹄赠(之) 代词,指代作用 正确答案

凌云县15381777175: 古文,拾椹供亲中的一题,选择并说明原因 -
邢袁黄师: A.(以)异器盛之 ; (以)自食 1、介词,用 2、结构助词,无实意. 错误

凌云县15381777175: 在文言文《拾椹供亲》中,你觉得蔡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在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 -
邢袁黄师:[答案] 蔡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年成不好,粮食不够的时候,他就每天出门摘拾桑椹,用不同的器皿盛桑椹.农民起义军看见便问其原因,蔡顺说:''黑色的桑椹味道甜,是给母亲吃的;红色的桑椹味道酸,是给自己吃的.'',农民起义...

凌云县15381777175: 文言文《拾椹供亲》的启示 -
邢袁黄师: 孝 《拾椹供亲》 在汉朝,有个读书人叫蔡顺,他母亲喜欢吃桑椹.有一天,蔡顺出外去采桑椹,他拿了两个篮子,一个装黑色或紫色的,另外一个装比较红色的.为什么要分成两个篮子?因为比较熟的桑椹是黑色、紫色的,还不是很熟的是红...

凌云县15381777175: 拾桑葚,以异器盛之.的意思 -
邢袁黄师: 出门摘拾桑椹,用不同的器皿盛桑椹. 出自文言文《拾椹供亲》, 【原文】 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翻译】 蔡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年成不好,粮食不够的时候,他就每天出门摘拾桑椹,用不同的器皿盛桑椹.农民起义军看见便问其原因,蔡顺说:''黑色的桑椹味道甜,是给母亲吃的;红色的桑椹味道酸,是给自己吃的.'',农民起义军怜悯他的孝心,把白米和牛蹄送给了他.

凌云县15381777175: 中学文言文拓展阅读(7)答案《拾椹供亲》 《床头捉刀人》 《涓蜀梁疑鬼》 《铁杵磨针》《鹬蚌相争》 《穿井得一人》 《孟母戒子》 《王积薪闻棋》 《... -
邢袁黄师:[答案] 靠井水浇灌. 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种了一些旱地.因为他家的地里没有水井,浇起地来全靠马拉驴驮,从很远的河汊取水... 孟子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孟子回答说:“书中有...

凌云县15381777175: 拾椹供亲的翻译 拜托了! -
邢袁黄师: 西汉末年,有位年轻人叫蔡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王莽篡位造成天下大乱,到处闹饥荒,蔡顺常到野外觅食奉母.有一次,他出门摘拾桑椹,遇到赤眉贼,盗贼看到他将摘拾的桑椹分成...

凌云县15381777175: 拾椹供亲的翻译 -
邢袁黄师: 【原文】 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选自《后汉书》) 【古文今译】 西汉末年,有位年轻人叫蔡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年,年成不好,他就出门摘拾桑椹给母亲吃,遇到农民起义军,看到他将摘拾的桑椹分成两个篮子盛装,便好奇的问他原因.蔡顺说:''黑色的桑椹已经成熟了味道比较香甜,是给母亲吃的;红色的桑椹尚未成熟,还有酸味,是给自己吃的.''这些盗贼深受蔡顺孝思的感动,就送他三斗白米和一头牛,好让他回去奉养母亲.

凌云县15381777175: 古文出处 - 这句话正确的读音是什么?这句话的出处是哪?
邢袁黄师: 古文中的一句话: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1、这句话正确的读音是什么? shàng yé!wǒ yù yǔ jūn xiāng zhī,cháng mìng wú jué shuāi. 2、这句话的出处是...

凌云县15381777175: 2021年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
邢袁黄师: 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我们需要掌握的就是这些规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