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魏晋时期谢灵运的一篇山水游记,有原文,翻译,注释以及读后感受。

作者&投稿:祁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谢灵运的山水诗及翻译,五句就好~

《登池上楼》
年代: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竹林七贤

中国三国魏7位名士的合称,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7人常集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在政治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 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乱起,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嵇康(224—263)

三国时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夜。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与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崇尚自然、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倡「越名教而任自然」。与王戎、刘伶、向秀、山涛、阮咸、阮籍等人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后因与山涛志趣不同,山涛将去官,举以自代,遂作书与涛绝交;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於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杀害。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

阮籍(210-263)

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陈留尉氏(河南开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徵、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於散文和辞赋。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山涛(205—283)

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孤,家贫。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司马昭以钟会作乱於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向秀(约227-272)

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曾注『庄子』,“ 发明奇趣,振起玄风”,《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完而卒。后郭象“ 述而广之”,别为一书。向注早佚,现存《庄子注》,可视为向、郭二人之共同著作。他主张“ 名教”与“自然” 统一,合儒、道为一。认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 逍遥”,但“君臣上下” 亦皆出于“天理自然” ,故不能因要求“逍遥” 而违反“名教”。擅诗赋。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有名世。

刘伶

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魏末,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来访,他不穿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唯著〈酒德颂〉一篇。

阮咸

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竹林七贤” 之一。阮籍之侄, 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为人旷放,不拘礼法。善弹琵琶。

王戎(234—305)

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幼颖悟,神采秀彻。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惠帝时,官至司徒。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
戴 逵(约325~395) 字安道。东晋谯郡 (今濉溪县临涣)人。后居会稽剡县。博学多能,“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少时曾以白瓦屑和鸡蛋汁作郑玄碑,时称绝妙。曾就学于范宣。所画人物、山水、走兽“情韵连绵,风趣巧拔”,“荀勋、卫协之后,实为领袖”( 谢赫《古画品录》)。《历代名画记》著录其画作《阿谷处女图》、《孙绰高士像》、《胡人弄猿画》、《董威辇诗图》、《濠梁图》、《孔子弟子图》、《金人铭》、《三马伯乐图 》等。擅长雕刻及铸造佛象。首创干漆夹 雕塑法。曾塑“五世佛”,与顾恺之壁画“维摩诘象”和狮子国(今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并称“三绝”。毕生以艺术创造为乐,不趋荣华 ,远避权贵。太衬王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曰:“戴安道不为王门怜人。”孝武帝“ 束帛”聘为散骑常侍、国子博士,固辞不就,远去吴地避之。另著有《释疑论》、《竹林七 贤论》2卷(已佚)、《闲游赞》、《水赞》、《琴赞》、《高兴赋》、《流火赋》、《酒赞 》等。 何尚之(382~160) 字彦德。南朝宋庐江县(今霍山)人。少轻薄,及长,以操行见称 。与谢混相知。初为临津令,补刘裕府主簿。从征长安,以功赐爵都乡侯。宋文帝时任尚书 令。孝武帝时官至左光初,开府议同三司,元嘉二十二年(445)造玄武湖,劝阻文帝在湖中建方文、蓬莱、瀛州三山,以免劳民伤财。曾立宅建康南城外,聚生徒讲学,一时四方名士 纷纷慕名而来,谓之“南学”。著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王 蕃(227~266) 字元和。三国时吴国庐江郡(治今潜山)人。历任尚书郎、散骑中常侍等职。博览多闻,兼通术艺,在天文、数学领域多有成就。他根据张衡的浑天说和自己观察天象的经验,制作“浑仪”(即天球仪)。“浑仪”圆周为一太零九寸五分,灵巧而实用, 撰有《浑天仪图记》,分周天为365.25度,立黄道与赤道交角为24度(今测定为23.5度),为我国天文家作出重要贡献。在数学上,研究出圆周率为π=3.1555,为当时一项重要数学成 就。为人高尚耿直,名重一时。甘露二年(266)被吴主孙皓以“酒醉失礼”杀害。
左思
左思 (约公元250~305年)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时著名文学家。他家世业儒学。少时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后来由于父亲的激励,乃发愤勤学。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但辞藻壮丽,曾用一年时间写成《齐都赋》(全文已佚,若干佚文散见《水经注》及《太平御览》)。泰始八年(272)前后,因其妹左□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曾任秘书郎。元康年间,左思参与当时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游,并为贾谧讲《汉书》。元康末年,贾谧被诛,左思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后齐王□召为记室督,他辞疾不就。太安二年(303),河间王□部将张方纵暴洛阳,左思移居冀州,数年后病逝。

http://baike.baidu.com/view/31147.html


王羲之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他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二十岁时,有个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导家去选女婿。当时,人们讲究门第等级,门当户对。王导的儿子和侄儿听说太尉家将要来提亲,纷纷乔装打扮,希望被选中。只有王羲之,好像什么也没听到似的,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一手笔划着衣服。来人回去后,把看到的情况禀报给郗太尉。当他知道东榻上还靠着一个不动声色的王羲之时,不禁拍手赞叹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于是郗鉴便把女儿郗浚嫁给了王羲之。这故事便成了「东床」和「令坦」两个典故。

在他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只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时候的作品。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

作完了诗,大家把诗搜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序】,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这时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今人所见,皆为《兰亭序》临摹本。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


谢安(320年 ~ 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 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谢安出生名门,喜爱读书,不愿做官。多次被朝廷征召,均被谢安拒绝。在公元360年,谢安终于担任司马一职,并在公元373年以自己的沉着冷静阻止了桓温篡权的阴谋。在公元383年,苻坚率领百万大军,意图吞灭东晋,谢安以征讨大都督的身分负责军事,最终击败苻坚,并由此诞生了“小儿辈遂已破贼”与“不觉屐齿之折”的故事。
http://baike.baidu.com/view/36074.htm

东晋大将恒温、刘裕简史
http://www.cqzg.cn/viewarticle.php?id=154698

陶渊明
http://baike.baidu.com/view/7622.html


刘勰

http://baike.baidu.com/view/6715.html

http://www.iyuwen.com/mr/wjnbc.htm

魏晋南北朝

[帝王将相士] 曹操 曹丕 曹植 郭嘉 荀彧 夏侯敦
刘备 关羽 张飞 诸葛亮 孙权 周瑜
袁绍 司马懿 董卓 张角张梁张宝 苻坚 谢尚 谢安
刘裕 拓跋珪 拓跋焘 萧衍 宇文泰 萧道成
高欢 陈霸先 羊祜 祖逖 花木兰 周处
[文人雅士] 陶渊明 谢灵运 鲍照 颜延之 谢眺 干宝
陈寿 范晔 嵇康 阮籍 孔融 陈琳
蔡邕 蔡琰(文姬) 陆机 陆云 左思 沈约 萧纲 萧绎
王羲之 王献之 顾恺之 锺繇 张衡

魏晋南北朝 人物大全
刘表 马腾 羊祜 鲁肃 吕蒙 陆逊
崔浩 檀道济 沈庆之 斛律光 韦孝宽 韦睿
萧摩诃 元英(拓跋英) 尔朱荣
裴宏 张华 张载 张协 郭璞 刘勰
向秀 刘伶 山涛 阮咸 王戎
王荣 徐干 阮璃 应锡 刘权
锺嵘 刘勰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翻译:
原诗: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一二句:诗人对日复一日的水行客宿已经厌倦,因为风潮变幻不定,莫可理究,凶险难测。
三四句:彭蠡水波涛奔流,时而遇到洲岛,立刻遽分两股,急转猛合,又冲撞到岸崖之上,崩起重重雪浪,更凝聚起来,奔流而下。
五六七八句:沿途,有时乘月夜游,湿露而行,聆听那哀怨的猿啼,赏玩那芳草的浓香;有时则晨起远眺,只见近处晚春秀野,碧绿无际,远处苍岩高峙,白云朵朵,似同屯聚在峰顶上一般。
九十句:诗人想凭借与寥夜清晨静景的对晤,来参透这“难具论”的冥冥之理。但是日日夜夜,朝朝昏昏,百思千索,依然只是个“难具论”。于是他感慨万千,再也不耐静思默想。
十一、十二句:他攀登悬崖,登上了浔阳城旁庐山之东的石镜山;牵萝扳叶,穿过四十里夹路青松,进入了湖中三百三十里的松门山顶。访异探秘,登高远望,企望灵踪仙迹能照彻他心中的疑难,东去江流能启迪他纷乱的理智。
十三至十八句:然而三江九派,先哲的记载,已都成难以追寻的故事;沧海桑田,何以有这千变万化的自然之理,更难以认真考究。郭景纯的《江赋》曾说长江“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魂”,又说江神所居“金精玉英填其里,瑶珠怪石琗其表”。然而现在,灵物异人固已惜其珍藏,秘其精魂;金膏仙药,温润水玉,更早已灭其明光,辍其流温。
十九、二十句:对于这颠颠倒倒,是非莫明的一切,诗人再也“倦”于寻究,于是他奏起了愤懑哀怨的《千里别鹤》古琴曲。“黄鹤一远别,千里顾徘徊”,是到了永作归隐决计的时侯了,但是心中的一点情愫又如何能够真正泯去?心潮催动着他紧拔快弹,企望让琴音来一洗烦襟。突然断弦一声,万籁俱寂,唯有那无尽愁思在江天回荡……


求魏晋时期谢灵运的一篇山水游记,有原文,翻译,注释以及读后感受。_百 ...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翻译:原诗: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
“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此言出自谢灵运。一石相当于十斗,曹植(子建)才高八斗,谢灵运自谦占一斗,余者共分一斗。谢灵运以夸张手法赞扬曹植,将文学之才比作容量单位,意在推崇曹植在魏晋时期的杰出才华。曹植不仅著有洛神赋等名篇,其文学造诣在当时堪称绝伦。...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什么...
意思: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成语:才高八斗 读音: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形容...

在旅游过程中,山水诗歌的基本作用主要有哪些??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谢灵运是独辟蹊径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显示出从玄言诗向山水诗过渡这一特定阶段诗歌艺术演进的历史轨迹。尽管谢灵运的山水诗不如后代那样纯熟,但已更多地注意到诗歌的形象性,"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以追新"(1),意象鲜明,写景抒情,文辞注意创新,在一个新的主...

谢灵运的一生有多放荡不羁,李白为什么把他视为偶像?
许多人认为,李白正是受到谢灵运的影响才如此桀骜,毕竟谢灵运可是被人称为"作死大王"的狂士。东晋太元十年(385),谢灵运生于会稽郡始宁县,也就是今天浙江绍兴的上虞区一带。谢灵运的出身十分不凡,因为他的祖籍乃是陈郡阳夏县,也就是说,他是顶级门阀"陈郡谢氏"的族人。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最为...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东晋诗人()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
【答案】:B “山水诗”产生于魏晋时期,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385~433年),浙江会稽人。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山水诗”和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出现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

...脚著谢公屐<ji>,身登青云梯"中的"谢公屐"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出现在东晋时期 谢公屐,指谢灵运(385~433)登山时穿的一种木鞋。鞋底安有两个木齿,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便于走山路。《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列传》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僮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

关于度量衡的成语
关于度量衡的成语有: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如今主要用来比喻会比和退让,古时候,一舍为三十里,所以退避三舍相当于退了九十里。才高八斗:在魏晋时期,大才子谢灵运赞赏曹植:“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共得八斗。”一石相当于十斗,足以可见谢灵运对曹植的赞赏。钧一发:将千钧的重量...

谁知道谢灵运的《初去郡》的整首诗词阿?
初去郡 彭薛裁知耻。 贡公未遗荣。或可优贪竞。 岂足称达生。伊余秉微尚。 拙讷谢浮名。庐园当栖严。 卑位代躬耕。顾已虽自许。 心迹犹未并。无庸方周任。 有疾像长卿。毕娶类尚子。 薄游似邴生。恭承古人意。 促装返柴荆。牵丝及元兴。 解龟在景平。负心二十载。 于今废将迎。理...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是什么
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首先,魏晋时期是一个玄学昌盛的时候,山水诗的创作也都是在玄学的方式下进行的,山水就是诗人用来领略玄学趣味的道具,而且谢灵运本人在老庄、佛家等领域也有着不错的造诣,所以在诗歌之中往往会显现出佛老之语,因此可以说谢灵运的山水诗还是没有跳出时代的束缚,还有着深深的魏晋玄学...

巴楚县18694592752: 求魏晋时期谢灵运的一篇山水游记,有原文,翻译,注释以及读后感受. -
终单天麻:[答案]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翻译:原诗: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

巴楚县18694592752: 求魏晋时期谢灵运的一篇山水游记,有原文,翻译,注释以及读后感受. -
终单天麻: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翻译: 原诗: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

巴楚县18694592752: 东晋 谢灵运 -- 豫章行 短生旅长世. 恒觉白日欹. 览镜睨颓容. 华颜岂久期. 苟无回戈术. 坐观落崦嵫. -
终单天麻: 谢灵运,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诗特点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但有些诗字句过于雕琢,描写冗长,用典、排偶不够自然.其人年少时世袭康乐公,但于政一生不得志,故而寄情山水.我查不到这首诗的相关背景,就文本本身解读一下,对错与否,君自度之.短生旅长世,恒觉白日欹. 欹通攲,意为倾斜.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个永世的世间如旅行般度过一生,却一直觉得白日是倾斜的.后一句就是一语双关了,只不过更偏向隐意.白日倾斜,意为不公.是诗人自己人生遭遇的感叹.(断电了!明天回答你)

巴楚县18694592752: 谢灵运的代表作,名诗,名联,名句. -
终单天麻: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人称谢客,以字行于世.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出身陈郡谢氏,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瑍...

巴楚县18694592752: 慧远的个人贡献 -
终单天麻: 慧远并不是专门从事山水文化的发展者.但是,由于他的人生的灿烂,便使得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浓烈的人生色彩更具有基因上的稳固性. 东晋时代,是一个对自然山水觉醒的时代.《游记》最早诞生在此时.东晋隆安四年(400年)仲夏,慧...

巴楚县18694592752: 答谢中书书 翻译及文学常识 -
终单天麻: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

巴楚县18694592752: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要作者,朝代) -
终单天麻: 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晋朝 谢灵运《过始宁墅》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嶔.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晋朝 谢灵运《登池上楼》

巴楚县18694592752: 中国最早开创山水诗派的诗人是谁 -
终单天麻: 最早开创山水诗派的诗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汉族,浙江会稽人,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巴楚县18694592752: 答谢中书书的重要字词翻译 -
终单天麻: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一、重要字词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 俱:都2、晓雾将歇 歇:消散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颓:坠落. 竞跃:...

巴楚县18694592752: 通过谢灵运《登池上楼》和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比较他们写作风格的异同? -
终单天麻: 先说谢灵运吧,作为南朝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其主要成就是创作了一大批以山水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奠定了中国山水诗的写实的雏形.而且由此开始,山水诗正式成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谢灵运的山水诗有几大特点:1、创造了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