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对汉服演变发展的影响

作者&投稿:陆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丝绸之路对汉服演变发展的影响~

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相互了解的最早窗口之一。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织品在欧洲享有盛誉,特别是在罗马帝国,将中国的丝织品当作珍贵物品,称中国为“丝国”;当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中国丝袍成为罗马上层的社会风尚。中国的西汉和东汉时期,处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步繁荣阶段,早已创造出儒教、长城、秦始皇陵等至今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成就;当时的欧洲正是罗马帝国时代,处于奴隶制社会鼎盛阶段,历史上记载的是恺撒大帝和屋大维的故事、基督教的故事;中国文化影响了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罗马文化也影响了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当时东方和西方两大文明地区缺乏的就是相互了解、相互交往和相互吸收,所以通往中国的丝绸之路在世界文化交往的历史上是有非常的意义的事件,远比新航路开辟早1500年。其次,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西域少数民族接受先进文化、了解外部世界的通道。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传到西域,极大地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三,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中国古代的世界壮举有长城、秦始皇陵、大运河、敦煌莫高窟,举世公认,游客如梭;比较起来,丝绸之路完全可以列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壮举,因为它表现了中国人向世界开放的前瞻性。其次,欧洲与中国没有往来,古代的中国人也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即使到了后来的清朝,中国观念影响下的朝鲜有一幅《世界地图》,将中国作为中心占据全图,周围是一圈大海、再一圈堤坝,海洋中用不计其数的小长方条表示许多岛屿包括日本以及许多根本无法知道的“小人国”、“女人国”等,直到鸦片战争时,中国的皇帝还自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闹出了许多笑话。可是,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大约2000年的西汉,中国人就在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大量准备了。第四,丝绸之路是现代中国西部开发最需要了解的第一个故事。今天,加快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21世纪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从历史的角度看西部开发,首要任务之一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中心的西部有过的繁荣及其原因,了解远在2000年以前的丝绸之路的历史。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条东起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东岸的古丝道,有一半在新疆。因此,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的新疆,正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起点主要是广州,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到唐宋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当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国内运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药之路之称。明初郑和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郑和之后的明清两代,由于实施海禁政策,我国的航海业开始衰败,这条曾为东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渐消亡了。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实行一带一路是对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正确决策,同样也有利于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建设和完善,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在如今日渐增长的国际机遇和挑战中,实行一带一路战略是实现大国的和平崛起和迎接机遇和挑战的一个适时,适地,适国情的国家战略。历史上,从张骞开辟这条道路开始,中西方交流就有了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条路,中国古代的科研成果才能传播西方,促进全人类的发展。而中国也在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完善中使中国在古代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并在唐宋时期建立起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明圈。无论从历史还是当下世界潮流,一带一路的实行都符合中国利益。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各阶层就开始进行救亡图存的斗争。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可是在甲午战争的失败中让中国有识之士意识到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于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维新变法拉开了政治制度改革的序幕。但资产阶级的脆弱性和妥协性对中国社会并没有多大改变。尽管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可是中国依旧还是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社会性质并没有实质的改变。中国共产党自建立开始,不断致力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逐渐关注名声,关注革命中工人和农民的力量,从实际出发,在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下建立起属于人民的政府,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化社会的性质,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


丝绸之路对汉服演变发展的影响
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丝绸之路”对汉服演变发展的影响
这是自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换句话说,狭义的丝绸之路指的就是上述这条道路。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不断有一些新的道路被开通,也有一些道路的走向有所变化,甚至废弃。比如敦煌、罗布泊之间的白龙堆,是一片经常使行旅迷...

汉服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方式
汉服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方式包括:丝绸之路的商人、王公贵族的交往、文学艺术的传播。1、丝绸之路的商人: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药材等商品被运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同时也带去了中国的文化和传统。2、王公贵族的交往:丝绸之路也成为了不同文化和民族之间交流的平台。王...

什么是汉服?
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

汉服的文化蕴意是什么?汉服在未来何去何从?
于是,有了汉服运动。 1、汉服运动的复兴者顺应时代潮流,跟着“丝绸之路”的政策,提出了“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等口号。 他们坚持利用各大网络平台,进行汉服讲解与宣传,在现实中利用网络的影响,吸引志同道合的爱好者进行传统文化与历史学术的研究与学习,偶尔之时,还会举行华夏文明生活方式的尝试...

有谁可以告诉我各个朝代汉服的样式特征,每个部分的名称,怎样做以及怎 ...
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大袖衫裙样式为大袖、对襟,佩以长裙、披帛。以纱罗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饰中的一个特点,这和当时的思想开放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不着内衣,仅以轻纱蔽体的装束,更是创举,所谓“绮罗纤缕见肌肤”,就是对这种服装的概括。 隋唐时代也产生了汉服的一种...

3-小说创作之历代服饰资料参考(二)秦、汉服装(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制政权。汉代经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励精图治,达到了封建王朝的第一个鼎盛阶段。“丝绸之路”使中国丝绸远销四方,中华服饰文化开始走向世界。秦汉时期的服饰特点,不仅体现在服装材质和织造工艺上,也体现在服装面料的印染技术上。秦汉时期的服装不论形制还是颜色都受阴阳...

中国古代服装起源
中国服装历史悠久,服装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发掘出约 1.8万年前的骨针。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管状骨针等物出土。可以推断,这些骨针是当时缝制原始衣服用的。

汉服文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演变历程?
汉服前后具有对称性,对称性在中华文化中屡见不鲜,例如中国古代的建筑都以中轴线对称建成,包括建筑中的装饰用品也都是成双成对、对称分布的。 中国古代的汉服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出新的形式。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都会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随着朝代的更迭,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汉服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西汉...

中国古代服装的汉服
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服从...

城厢区15270901550: 丝绸之路对汉代服饰的深远形象? -
毛味雷公: 所谓丝绸之路,只是说是因为丝绸而发现的那条路,并不是说就只是运丝绸,而大多数不是运的丝绸!只是个名称而已!所以对汉代的服饰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城厢区15270901550: 丝绸之路对服饰的作用及影响 -
毛味雷公: 影响:可以促进服饰市场的扩大.作用:带来先进的技术,丰富国内市场.

城厢区15270901550: 丝绸之路对服装有何影响 -
毛味雷公: 阿拉伯风格的服装和印度风格服装传进了中国西北部,并产生影响 中国的丝绸产品,丝质衣服传到阿拉伯,欧洲,据说当时罗马的凯撒皇帝都以传中国丝衣为时尚

城厢区15270901550: 丝绸之路对中西方服饰的影响
毛味雷公: 胡服骑射

城厢区15270901550: 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 -
毛味雷公: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丝绸之路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此外,阿富汗...

城厢区15270901550: 丝绸之路对服饰的影响?从秦始皇陵兵马俑看军事服装? -
毛味雷公: 罗马铠甲的演化,冷兵器时代主要靠铁片来抵挡对方刀剑,铠甲的包盖的越来越全面,在着后期演化的防射箭服,就是一个一个铁环相扣的.(还是知之甚少)

城厢区15270901550: 丝绸之路,对汉代有什么影响
毛味雷公: 有利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 这条丝绸之路,至尽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 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 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城厢区15270901550: 丝绸之路,汉朝对外发展的条件及其影响 -
毛味雷公: 丝绸之路: 西汉以前,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滴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半岛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奇珍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