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哪些诗歌中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音乐之美?

作者&投稿:赤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白桦》这首诗歌表现一种什么之美?诗中的白桦具有哪两个特点?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正文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被选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编辑本段
  大意与情感

  《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第一段描写整体,第二段描写局部。诗中(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景物描写突出,赞美白桦纯洁、朦胧以及宁静的美,表现出一种高尚人格与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读这首诗,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

  谢尔盖·亚历山徳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的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只身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应征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
  生平
  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成分的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只身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
  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
  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1916年春应征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
  1919年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
  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1921)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
  1921年与邓肯结婚,第二年出游欧美各国,
  1923年返回苏联,并发表文章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
  1925年9月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托尔斯塔娅结婚,11月住院治疗精神病。12月26日用血写了绝命诗:“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亲爱的,你永远铭记我心间。/命中注定的分离,/预示着来世的重逢。//再见吧,我的朋友,不必话别无须握手,/别难过,莫悲戚——/这世间,死去并不新鲜/活下去,当然更不希罕。”28日拂晓前自缢于列宁格勒一家旅馆,时年三十岁,正是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 一年之后的冬天,他的坟头一声枪响,对他无限钟情而又被他一再错过的别妮斯拉夫斯卡娅为他殉情而死,据说叶赛宁绝命诗中“我的朋友”指的就是她。
  十月革命使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转变,他歌颂革命,赞扬工人阶级,但从根本上他并不理解革命和苏维埃制度。因而流露出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叶赛宁气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组诗《莫斯科酒馆之音》(1921——1923)。“叶赛宁气质”很容易让人想起浪漫主义时代包孕两面性的“浮士德精神”,特别是“拜伦式英雄”,它们大致可以看作同一个诗人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叶赛宁气质”其实是“乡村最后一个诗人”在时代变迁中发现自己站在时代发展的对立面的独特表现。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认为:“叶赛宁对待自己的生命如同对待一个童话,他像王子伊万骑着灰狼漂洋过海,一把抓住了伊莎多拉·邓肯,如同抓住了火鸟的尾巴。他的诗也是用童话的手法写成的,忽而像玩牌似的摆开文字阵,忽而用心中的血把它记录下来。他诗中最珍贵的东西是家乡的风光,那是俄罗斯中部地带,梁赞省,处处是森林,他像儿时那样,用使人眩晕的清新把它描绘了出来。” 叶夫图申科(1933—— )则把他称为“一个最纯粹的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诗歌是一种土生土长的现象。叶赛宁的音韵放射着俄罗斯土地结构中所特有的那种矿物的神奇光彩。叶赛宁的诗歌是俄罗斯大自然,俄罗斯语言(包括童话、歌谣、乡村民歌、谚语和俗语、远古时代部分流传下来的咒语、哀歌、仪式歌曲)所独有的产儿。” 他们对叶赛宁的把握无疑是极其精到的。“忽而像玩牌似的摆开文字阵,忽而用心中的血把它记录下来”正是“叶赛宁气质”在其诗歌创作的两种不同表现。而他之所以被称为“一个最纯粹的俄罗斯诗人”正是由于叶夫图申科从深层次上把握住了导致“叶赛宁气质”的成因:出于对俄罗斯乡村的执着眷恋而不能认同现代文明的强大推进及其对乡村的破坏。如果说普希金是一个走在时代前列、为争取民族自由鼓与呼的诗人,那么叶赛宁无疑在有意无意之中充当了一个时代的“反面角色”,他强烈渴望保留的是特定时代的地域文化,高尔基在分析他的死因时就认为他死于城乡文明的冲突,这个判断是相当深刻的。叶赛宁与白银时代的其他诗人不同的一点是,在十月革命之后他没有流亡国外,象吉皮乌斯等人那样发誓与十月革命势不两立。除了与邓肯出游的那两年,他一直固守在俄罗斯土地上。然而,现实的发展越来越让他感到痛心:“在蔚蓝色田野的小径上,/很快就会出现钢铁的客人。/朝霞浸染的燕麦,/只剩下一些干瘪的籽粒。//陌生的死气沉沉的打谷场,/给你唱的歌不会使你获得生命!/只有那些马匹和燕麦/将为年老的主人忧伤。”在《四旬祭》中,他直接用“铁马”(即火车)与活马竞赛的典型场景来体现这种冲突。和他生活在同时代并有交往的帕斯捷尔纳克对叶赛宁充满了理解的同情:“叶赛宁的风景诗的地位,在他的作品为现代大都市的迷宫取代了。一个当代人的孤独的灵魂在这个迷宫里迷失了方向,破坏了道德,他描绘的正是这种灵魂的激动的,非人的悲惨状态。”
  当然,如果把叶赛宁之死仅仅归结于城乡冲突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他的三次婚姻引人注目。第一次婚姻的破裂令诗人懊悔不已,如果说他以前的放荡是由于翻转了天地的风暴使他“不明白不祥的事变要把我引向哪里”造成的,那么,赖依赫和他分手后,他“继续往下堕落”就不能不说与婚姻破裂无关了。在他自杀的前一年,他还写了《给一个女人的信》向赖依赫倾诉衷肠。歌德说: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上升!那么,失去引领之后会怎么样呢?不能否认叶赛宁的堕落身死不是其中的一种结局。他与美国舞蹈家邓肯的那段闪电恋情不无浪漫又充满酸辛,他们以闪电般的速度走到一起,又以闪电般的速度各自走开。在众人羡慕而又不解的目光里抚摸爱情的创伤。他的第三次婚姻还不到半年,诗人就告别了尘世。
  这里撇开作品来谈诗人之死似乎有些言不及义。而我以为叶赛宁之死正是困扰现代人的根本难题,不管他是一个天生的文明人,还是一个经过转换之后而形成的文明人,也不管他是与时俱进还是梦回唐朝,他已经不可能躲过叶赛宁遇到的这些问题。叶赛宁之死是种种因素作用于诗人心灵以至郁结为精神危机的必然结果。在他之前,也有诗人自杀的情况,但是诗人自杀现象却是从他这儿开始的。时间永是流驶,岁月依旧循环,而自从叶赛宁宣称“我是乡村最后一个诗人”之后,纯粹的抒情诗已经达到了它的颠峰,同时也走到了它的尽头。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
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1) 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扩展资料1、《再别康桥》的意向及作用:
(1)意象: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作用: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
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2、创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音乐是一种古老的艺术,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音乐。在中国历史上,许多的诗词中都有对音乐的描写,我们能够从其中感受到音乐的美丽,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诗歌吧:

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李白《听蜀僧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刘长卿《听弹琴》: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常建《江上琴兴》: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杜甫《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我从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感受到了音乐的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歌词朗朗上口,曲调婉转多情,借着歌就已经将整首都背下来了。

我从蒹葭这个诗歌中能感觉到古代人的那种音乐之美,在河畔旁奏乐。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体现出琵琶的优雅,《长恨歌》中的“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都体现出音乐的华美。

叶芝的《当你老了》,这首诗歌被唱成了一首歌,非常动人,音乐很美。


你从哪些诗歌中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音乐之美?
白居易《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

有哪些古诗是作者曾阐发过心中的感慨的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5、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译文: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从诗歌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生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包含了无数的意义和价值。在诗歌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关于生命的表达和感悟。其中,一首叫做《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歌,用它独特的方式,表达了生命的意义。这首诗的名字叫做“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话是这首诗的开头,也是这首诗的核心。诗歌的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中哪些作品表达了思乡之情?
秋歌之韵 李白的子夜吴歌以长安的月光和捣衣声,勾勒出唐朝边塞诗人的思乡之情:“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过玉门关,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冬歌与乡愁 白居易的阴雨中,诗人感叹:“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李中在客中寒食里抒发:“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秋天诗歌中表达了哪些常见情感?
在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里,日暮江边,孤舟泊烟,月与人更近,秋意的落寞尽在其中<\/。杜甫的《登高》则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与深沉的人生感慨交织,秋风、落木与江水诉说着人生的沧桑<\/。苏轼与白居易的《中秋月》诗,月光如银,引发无尽的思乡之情,月圆人未圆,引人无限感慨<\/。范仲淹的《苏幕遮》与《...

月夜从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清辉:阮籍诗《咏怀》其十四:“明月耀清晖。”虚幌:透明的窗帷。幌...

在夏天的诗歌中,哪些主题和情感被反复探讨?
夏日的湖,如一幅静谧的画卷,湖水轻抚着湖畔,仿佛能听见会说话的鱼儿低语。湖草在夏天的滋养下茂盛,隐藏着欲望的陷阱,而湖水的妩媚,让女子们仿佛仙女下凡,夏日的美丽在此刻升华。在夏日原野上,我们的步伐如同散文诗,与风共舞,沉浸在这份宁静与幸福之中。爱情的默契,如同夏天的光影,照亮彼此的...

你从诗歌中获得了什么感悟?
从事各种的感悟就是这首诗歌很好听,然后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后就会发现这个作者的感情很细腻了,我自己也挺喜欢这个诗歌的,这个作者也发现了自己的感情。

李贺的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和情感?
野歌中,山桑弓箭<\/的决绝,麻衣晚歌的坚韧,男儿不穷心<\/的傲骨,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豪情与坚韧。罗浮山人的仙境描绘,风雨如啸<\/与洞堂湿冷,展现出神秘与诡异的结合。 无论是天上谣中天河银浦的浪漫,仙子采香<\/的仙气,还是神弦中巫酒纸钱的神秘,都揭示了李贺诗歌中的奇幻世界。秋来时桐风...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从诗歌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文:宋代: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写作背景: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

吴忠市13787122882: 《再别康桥》一诗中的“音乐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
羊康苯丙: 试析《再别康桥》的音乐美 音乐美是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就像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节奏舒缓流畅,和谐自然,伴随着诗人情感的起伏跳跃,旋律优美柔和,轻盈委婉而略带忧伤,拨动着广大读...

吴忠市13787122882: 如何体会诗词中的音乐美 -
羊康苯丙: 音乐美主要是从押韵上说的,因为从作曲的角度看,一个好的词作者对作曲家的帮助是很大的.所以我觉得应该从押韵的角度来看.

吴忠市13787122882: 诗歌再别康桥的音乐美体现在什么地方 -
羊康苯丙: 押韵,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

吴忠市13787122882: 四时田园杂兴一二这两首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 -
羊康苯丙: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简析】...

吴忠市13787122882: 雨巷这首诗的语言音乐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
羊康苯丙: 《雨巷》在语音层面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它所具有的强烈的音乐美.这种音乐美,主要是由词句的复沓和韵脚的有规律反复等手法的运用所造成的.词句的复沓,如:该诗的最后一节除了...

吴忠市13787122882: 诗歌与音乐 -
羊康苯丙: 现代词学家胡云翼首创“音乐的文学”概念,他说:中国文学的发达、变迁,并不是文学自身形成一个独立的关系,而与音乐有密接的关连.……中国文学的活动,以音乐为归依的那种文体的活动,只能活动于所依附 产生的那种音乐的时代,在...

吴忠市13787122882: 欣赏诗歌的方法有什么方法呢 -
羊康苯丙: 诗歌鉴赏方法 诗歌圣地是人类的精神后花园,聚焦了美景,凝结着美情.现代诗歌更具情理义,更富新美力.它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极富音乐节奏,能凝练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结合教学,我觉得,鉴赏现代诗歌要注意以...

吴忠市13787122882: 关于音乐的诗词名句 -
羊康苯丙: 1).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告戒人要诚信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

吴忠市13787122882: 诗歌配乐怎么选
羊康苯丙:音乐与诗,相伴而生.诗歌中必然有音乐,诗歌本身具有韵律节奏,以恰当的音乐为背景,能烘托和谐的诗意氛围、酝酿相应的情感、丰富诗歌的表现力,提升诗歌感染力.为诗歌配乐的要义在于和谐. 鉴赏诗歌可从多个方面入手,如理解诗...

吴忠市13787122882: 形容音乐激情四射的诗词,有激情,听着有感觉的音乐用什么诗词描述好 -
羊康苯丙: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