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哂之"这个"哂"为什么只能翻译成"笑"而不是"嘲笑"或"讥笑"?

作者&投稿:道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夫子哂之"这个"哂"为什么只能翻译成"笑"而不是"嘲笑"或"讥笑"?~

我个人认为,“哂”这个字确实是有那么一点点儿嘲笑,讥笑的意思,但是程度很浅。嘲笑,讥笑的意思与语气都太重了,还有那么的一点敌对的意味。“哂”则没有。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说错了话,你“嘲笑”他,他对你的表现肯定会有一点儿反感,但如果,你只是一“哂”,他就不会对这件事过于在意。可以说,“哂”这个词既有一点儿“嘲讽”的意味,还有一点儿宽容,谅解的意思。
但“哂”又绝对不等同于笑,它于笑相比又多了一点儿嘲讽的意味。可以说“哂”这个词是介于“笑”与“嘲笑”之间的。
所以,我认为对“哂”这个词,于“嘲笑”相比译作“笑”较好,但不能够把原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似乎也不太好。可以说是没有合适的词可以取代“哂”,不如不翻译,或者翻译成“不以为然的笑了一下”。
以上是在下一些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了。


之zhī 意思:代词,代指子路 。
"夫子哂之" 意思是:夫子嘲笑他 。这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边的一句
出处《论语》
全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注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小的赞礼人,那谁能去做大的赞礼人呢?”

我个人认为,“哂”这个字确实是有那么一点点儿嘲笑,讥笑的意思,但是程度很浅。嘲笑,讥笑的意思与语气都太重了,还有那么的一点敌对的意味。“哂”则没有。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说错了话,你“嘲笑”他,他对你的表现肯定会有一点儿反感,但如果,你只是一“哂”,他就不会对这件事过于在意。可以说,“哂”这个词既有一点儿“嘲讽”的意味,还有一点儿宽容,谅解的意思。
但“哂”又绝对不等同于笑,它于笑相比又多了一点儿嘲讽的意味。可以说“哂”这个词是介于“笑”与“嘲笑”之间的。
所以,我认为对“哂”这个词,于“嘲笑”相比译作“笑”较好,但不能够把原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似乎也不太好。可以说是没有合适的词可以取代“哂”,不如不翻译,或者翻译成“不以为然的笑了一下”。
以上是在下一些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了。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很开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不是有一句“亦各言其志也”,意思是说都是在畅谈自己的志向想法观点罢了。从这可以看出孔子是个真正大教育家,他对于学生是循循善诱,和蔼可亲并不批驳学生的观点。所以这个“哂”字,是褒义词,不应理解成嘲笑,讥笑,是微笑的意思。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的意思是什么?
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

曾点鼓瑟希的下句
出处:《论语•先进》原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翻译是什么?急!谢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无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

是故哂之的之用法
代词。是故哂之的之没有具体的意思,是代词,代指子路“夫子哂之”这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边的一句,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路的言论是不以为然的。

阅读《论语·先进》"侍坐"章,然后回答问题?
子路为人坦率,第一个发言,他说:一个中大型的国家,在几个大国的威摄包围之中,连年征战之后,财政空虚,饥荒频发。就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如果交给我子路去治理,只要三年就能使全国的老百姓勇敢地面对一切,重振家园,而且人人明白做人的方向和规矩。听了子路的话,“夫子哂之”。(哂是微微...

文言文《当仁,不让于师》字对字翻译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

第三期《共修论语》打卡记录12\/13\/14
夫子哂之。“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

古文字翻译?
出自先秦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论语《乐在其中》的原文翻译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

文言文中是故哂之的哂是什么意思
“是故哂之”中的“哂”的意思是:讥讽地微笑。原文: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通榆县18014024793: 夫子哂之 -
双和百为:[答案] 代词,代指子路 出自子路,曾悉,冉有,公西华侍坐

通榆县18014024793: "夫子哂之"这个"哂"为什么只能翻译成"笑"而不是"嘲笑"或"讥笑"?这是里边的一句. -
双和百为:[答案] 我个人认为,“哂”这个字确实是有那么一点点儿嘲笑,讥笑的意思,但是程度很浅.嘲笑,讥笑的意思与语气都太重了,还有那么的一点敌对的意味.“哂”则没有.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说错了话,你“嘲笑”他,他对你的表现肯定会有一点...

通榆县18014024793: 夫子哂之的之什么意思 -
双和百为: 代词,代指子路"夫子哂之"这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里边的一句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可以看出,孔子对子路的言论是不以为然的,翻译成讥笑或嘲笑,在逻辑上与上边这一句讲得更通.如果翻译成笑,不能表示出孔子的态度.那这...

通榆县18014024793: 翻译“夫子哂之” -
双和百为: 夫子嘲笑他 之可能是他说的话 无缘即随缘出品

通榆县18014024793: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 -
双和百为:[答案] (1)根据标志性词语“者”“也”“曰”断句;“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结构对称.最后在... 答案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2...

通榆县18014024793: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
双和百为:[答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除了曾皙,前面都已提到."侍坐",是弟子陪孔子坐,所有人都坐着.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生卒不详,但从曾参的年龄推断,应比孔子小20多岁.《论语》仅见于此.孟子...

通榆县18014024793: 文言文中"之"到底有几种意思? -
双和百为: 知道就好,没必要记住....文言文重在理解大意 ⑴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 ⑵的.例: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②小大之狱,虽不...

通榆县18014024793: "这是什么意思?
双和百为: 这是HTML语言中的表示引号(")的字符实体. 一、知简单介绍: quot.是一个缩略形式,有两种: 1、quotation 2,quoted 二、HTML语言 超文本标道记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 “超文本”就是指页面内可以回包含图片、链接,甚至音乐、程序等非文字元素. 超文本标记语言的结构包括“头”部分(英语:Head)、和“主体”部分(英语:Body),其中“头”部提供关于网页的答信息,“主体”部分提供网页的具体内容.

通榆县18014024793: 《醉翁亭记》中的 &quot;蔚然&quot; 是什么意思? -
双和百为: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