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八识和阿摩罗识指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闵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法中的八识和阿摩罗识指的是什么?对生活有什么具体意义?~

阿摩罗识就是指不受外界的感染,保持着清净的心,寻找到了自己心灵的无垢心,就是佛性,开悟了。而八识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和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前五识就是人的表面,而意识就指思维;末那识是潜意识,在思维还反应不过来的时候,一般就用到末那识;最后的阿赖耶识简单来说就是储存记忆的地方。

庵摩罗识即第九识,是摄论宗所立名相.又称真如,佛性,妙明真心等.
而唯识宗祖师玄奘认为第八识中含有第九识,所以不立第九识,实际第八识和第九识不矛盾,第九识是第八识在佛位上的转变.
其本质是真如佛性,特点,清净无染,作用能生万法.

其本质特点作用可如下表达:
本质----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特点----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
作用----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实际其体相用非一非三,即一即三.

  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七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阿摩罗识”意译为“清净识”、“无垢识”,或称真如心、自性清净心、净菩提心(菩提即觉悟之意)、实相心、佛性等。梵语amala-vijn~a^na。即第九识。又作阿末罗识、庵摩罗识、唵摩罗识、庵摩罗识。意译无垢识、清净识、如来识。此识为真谛系之摄论宗所立。人心之本来面目乃远离迷惑而本自清净,故摄论宗认为转阿赖耶识之迷而回归觉悟之清净阶位,即阿摩罗识。

简单的说,阿摩罗识被称作第九识,意译为“清净识”、“无垢识”,就是如来本性,佛性。八识起于一念不觉,顿起无明,幻化万法。
佛经中讲阿摩罗识的比较少,唯识宗修行人对八识和阿摩罗识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加上唯识也很深,能学的人不多,也不用深入去讲,大概知道就行了。

第九意识,叫阿摩罗识、净识、白净无垢识。第九意识是干净的、没有任何肮脏污染的意识在深层的内心,实际上就是你的佛心和你的初始心。你的佛心在这里,这是一切众生的清净本源心地。一个人害了人之后良心发现,“我不该害他,我真的对不起他!”这是触碰到他内心的阿摩罗识的意识了。这个意识非常厉害, 它是“诸佛如来所证法身果德”,所证实的人的法身 (一个身体)累积的功德。当一个人有良心的时候,就不会像畜生。

老虎、狮子、狼这些动物,你对它再好, 它没有第九意识,最后它会咬你,把你吃掉;就算把它 养大,它到了最后哪一天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受到某种 刺激之后,会失去“人性”,拥有它的兽性,它什么都 会做,因为它没有第九意识。

“诸佛如来所证法身果德”,就是说我们的第九意识是菩萨给我们的,是我们累生累世修心积累的德,才会拥有今天这个第九意识。“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就算我们在圣人的境界中,也没有增加;就算我们在凡夫的境界,也不减。今天是菩萨心,让我在天上做菩萨,我也没有增加;让我到人间来受苦、来救人,我的本性良心也没有任何减掉。

“非生死之能羁”,“羁” 就是束缚、捆住,不是生死就能将第九意识去掉的,永久永生的。能够上天的第九意识,实际上修的就是本性 良心。小时候我们很有良心,“妈妈,这个弟弟怎么这么可怜的,没有手的”,“妈妈,隔壁邻居没有吃的” 小孩子的本性良心第九意识全部都存在的。“非涅槃之能寂”,你今天这个如来所证法身果德,就是阿摩罗识,就是初始心、本性良心,并不是你生死之后会变 化。

这就是佛陀所说的众生皆具佛性。“涅槃”不是说生死,是精神证得果位上天了,和肉身没关系,是精神的生死。一个是涅槃生死,是精神上的,还有一种讲的是肉体上的生死,精神上的生死是“涅槃”。

高境界的理念在于用心去理解感悟。师父讲的时 候,你们要用脑筋去想,这时候的想象,菩萨认为是很高级的。因为是从天上去想,想了之后会有感觉的,思维进入高尚境界,无我利他的意识,你身上会热,“为 什么我这么狭隘想不通?”“哦,生死涅槃……”

阿摩罗识很厉害,“染净俱泯”,没有什么污染不污染。这个孩子从小就这么善良纯洁,他不会受到别人的污染。“俱泯”,所有全部灭掉。“湛若太虚”,空旷无垠,浩瀚无垠,心大到“你骂我、打我,我什么都 能包容,什么都无所谓了,我对人间什么都能想通、想 开了”。这种人的心态,已经不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已经能够包容宇宙空间,他不会对人间一点事情想不通。对人间想不通就是小人。

小时候玩“过家家”的时候,“妈妈,他把我的积木拿走了,哇……”哭半天, 就是心小,小人的心。大的心就是,什么都无所谓了, 知道人间全是假的、空的,有什么呢?因为失去的也是 虚的。人不要把自己抬得太高,都是一瞬间,人生弹指 一挥间,有什么了不起?

“湛若太虚”。阿摩罗识叫无垢识,没有污垢的意识,干净啊。师父举个简单例子,不同的人看模特表演就带着不同的心理:有的人嫉妒,有的人色眯眯的,有 的人看这人身材真好,有的人看这衣服设计得这么漂 亮……每个人的审美观点、意识不一样,所以看出来的东西不一样。“无垢识,真如心”,我的心是真的,真实的,“如”就是真的,一点不假的。

自性清,洁净心,由自性、本性出来的才是非常干净的洁净心。还有 “净菩提心”,越来越高。刚刚讲的就是最后阿摩罗识的一层层的意识。“净菩提心”就是觉悟之心,根本不会去和人家吵,不会去和人家争,心永远不受轮回之 苦,由佛性做主。如果你们能修到阿摩罗识的话,能把这个心修干净了,绝对超脱六道到菩萨道去,因为已经 有佛做主了。

阿摩罗识,实际上是由阿赖耶识转化的。第八意识的分别意识把好的、善的,染和净分别之后,转到阿摩罗识。第一个转到阿摩罗识的时候是“大圆镜智”。 “大圆镜智”就是阿摩罗识的一个同等、平等的东西, 这个意识讲的是智慧。“大圆镜智”,就是阿摩罗识。 第七意识末那识是开始,由初意识转到第七意识的时候是“平等性智”,先用平等心来分别“染”和“净”, 干净之后智慧才会增长。

师父今天讲的,你们如果听不懂,还是在六识当中。很多人眼睛看了就不开心了,第一意识,很愚痴的。一听人家讲就瞋恨生气,第二意识。鼻子闻到, “好香啊!”——很多人为什么出事?饭还没吃,茅台 一开,一闻,就醉了,是第三意识。舌头碰到了,“这东西好吃”,第四意识。当你身体去做什么事情的时 候,是你的第五意识。当你用意识来做很多事情的时 候,已经是第六意识。所以叫眼耳鼻舌身意。

恭录 诸佛如来所证法身果德




识佛学八识
然而,有相唯识派和唯识宗则认为八识的性质各异,主张八识体别说,即每一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性。在同时转起的现象中,八个识被称为八识俱转。然而,小乘有部宗等宗派并不认同这种同时并起的观点,与上述理论有所差异。此外,摄论宗由真谛创立时,还提出了第九识阿摩罗识,也称为无垢识、真如识...

人的九层意识,怎样理解第6,7,8,9四层?最好用自己的话解释,通俗易懂
阿摩罗识,也被称作第九感,是众神的意识。在佛教中,它被视为清净无染的心,是真如心、自性清净心,或者称为净菩提心、实相心、佛性等。在人的意识结构中,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八层意识。第六意识,也就是意识层,具有详细分析和辨识各种境界的能力,如...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
【阿赖耶识】阿赖耶,梵语a^laya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

八识后话
在佛教文献中,阿赖耶识也被视为第九识——"阿摩罗识",它象征着清净无垢的本心,是诸佛如来证悟的法身果德,既非生死所能束缚,也非涅槃所能归寂,它是无垢的真空状态。总的来说,阿赖耶识在佛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理解和修行佛法的关键所在,它的性质既深远又微妙,是众生通往佛道的重要...

佛教中的第九意识,阿摩罗识.每个人都有吗?
第九意识,阿摩罗识。就是众生本具的佛性,掌管人的一切。只是众生迷惑颠倒,无明妄想,障碍了佛性光辉,起贪嗔痴妄执,造杀盗淫恶业。随业受报,苦苦相循。第九识,是由第八识转化而来,如果不修行第九识就显露不出来。释迦摩尼佛证悟佛果的时候说“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

识的佛学八识
至第七末那识(即第七识,或单称七识),称为前七识(或单称七识)。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而缘各境转起,故称为七转识或转识。而前六识能清晰识别对象,故称为了别境识。第七末那识称思量识,第八阿赖耶识称异熟识。据护法之唯识说,八识中第六与第七识具有执着虚妄之对象为我或为法...

佛家十识是哪十识 具体是什么
即于八识(眼识心、耳识心、鼻识心、舌识心、身识心、意识心、末那识心、阿梨耶识心)外,加上多一识心(一切一心识)及一一识心(一心一心识),共为十识。十识有三种:1、真如门之十识。依释摩诃衍论卷二载,十识中,前九种心不缘真理,后一种心缘真理而为境界;此乃于生灭门立八识,...

佛教中的第九意识,阿摩罗识.每个人都有吗
第九识,是密宗的说法。通过修行转第八识为第九识。不修行则谈不上。

前五识六识七识八识来世间脱胎是有分开投胎的吗?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识,就是六个意识。末那识,第七意识,叫分别意识。阿赖耶识是第八识,是很深层的,在内心深处的,基本上这个意识只要进入第八意识就消不掉了。“我这辈子怎么都不会原谅他的。”就是进入深层意识的阿赖耶识中。第九意识阿摩罗识,是佛心和初始心,一切众生的清净本源心地。

人的九层意识,怎样理解第6,7,8,9四层?最好用自己的话解释,通俗易懂
阿摩罗识”意译为“清净识”、“无垢识”,或称真如心、自性清净心、净菩提心(菩提即觉悟之意)、实相心、佛性等。阿摩罗识又称第九感,众神的意识。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1),眼识:能见。(2),耳识:能闻。(3),鼻识:能嗅。(4),舌...

绍兴市15055268277: 佛教八识都是什么 -
代类复方: 阿赖耶识 阿赖耶,梵语a^laya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

绍兴市15055268277: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
代类复方: 佛教八识第八识阿赖耶识 佛家所说八识般包括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 香奥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识叫污染识;...

绍兴市15055268277: 佛教八识是哪八识? -
代类复方: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

绍兴市15055268277: 佛教八识是什么,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
代类复方: 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华译为藏识,藏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能藏是指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恶种子;所藏是指阿赖耶识为前七识熏习的杂染法所覆藏;执藏是指阿赖耶识恒为第七识所执,妄执实我、实法.

绍兴市15055268277: 佛教 八识是什么意识 -
代类复方: 每一个有情众生身上都有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以上合称五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 前五识 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鼻识了别香尘,舌识了别味尘,身识了别触尘 第六识...

绍兴市15055268277: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 -
代类复方: 第八识心体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本际、实际、真如、如、我……等无量名,是佛法的实相心,《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龙树菩萨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之八不中道,皆指如来...

绍兴市15055268277: 佛门九识是什么 -
代类复方: 南北朝时代由真谛三藏所开创的摄论宗的主要理论.九识是指(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7)阿陀那识,(8)阿赖耶识,(9)阿摩罗识.虽然目前仍未发现明确罗列此九识的经文,但'九识'...

绍兴市15055268277: 佛经里所说的人有八识分别是 -
代类复方: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是: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意识.前五...

绍兴市15055268277: 能讲讲佛学八识吗? -
代类复方: 【八识】﹝出宗镜录﹞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缘,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三、鼻识],谓鼻以香为...

绍兴市15055268277: 何为八识??? -
代类复方: 【八识】(名数)法相宗谓耳目鼻舌身意六识之外.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二者,末那之义为我执.谓执持我之见者.即此识也.阿赖耶者.即末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其义为藏.谓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识性灵,皆指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