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三篇

作者&投稿:诏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孙子兵法第三篇叫什么?~

孙子兵法-谋攻篇第三


谋攻篇第三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①;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②。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②,其次伐交④,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⑤。修橹轒辒⑥,具器械⑦,三月而后成,距闉⑧又三月而后己⑨。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⑩,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11)而非战也(12),拔人之城而非攻也(13),毁人之国(14)而非久也。必以全(15)争于天下,故兵不顿(16),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17),五则攻之(18),倍则分之(19),敌则能战之(20),少则能逃之(21),不若则能避之(22)。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23)。

夫将者,国(24)之辅(25)也,辅周则国必强(26),辅隙则国必弱(27)。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28):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渭之退,是谓縻军(29);不知三军(30)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31),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32)。

故知胜(33)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34);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35);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①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完整地使敌国降服是上策,经过交战击破敌国就次一等。全国,指使敌国整个地降服。破国,这里指攻破敌国。曹操注:“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廓。绝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②军、旅、卒、伍: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旧说12500人为军, 500人为旅, 100人为卒,5人为伍。春秋以后,各诸侯国发展情况不同,军队编制不完全一样。

③上兵伐谋:最好的用兵方法是以谋伐敌,即以计谋使敌屈服。上兵,优秀的军事家。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谋略战胜敌人。

④伐交:交,这里指外交。伐交,指通过外交途径,分化瓦解敌人的盟国,扩大、巩固自己的盟国,迫使敌人陷于孤立,最后不得不除服。

⑤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是说攻城的方法是不得己才用的。攻城,即以城堡为作战目标,《孙子兵法》认为这是下策。这就是谋攻的第四类方法。

⑥轒辒(fén wēn):古代攻城用的四轮车,用排木制作,外蒙牛皮,可容纳10人,用以运土填塞城壕。

⑦具器械:准备攻城用的器械。具,准备。

⑧距闉(yīn):用以攻城而堆积的土山,以便登城或观察情况。闉,通堙,土山。

⑨已:结束。

⑩蚁附之:指士兵像蚂蚁一般爬梯攻城。

(11)屈人之兵:降服敌人的军队。

(12)非战:指运用“伐谋”、“伐交”等办法迫使敌人降服,而不用交战的办法。

(13)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指夺取敌人的城堡不靠硬攻的办法。

(14)毁人之:汉简《孙子兵法》作“破人之国”。

(15)全:万全。这里指用万全的谋略。

(16)顿:通钝,这里指疲惫,受挫的意思。

(17)十则围之:有十倍于敌人的绝对优势的兵力,就要四面包围,迫敌降服。

(18)五则攻之:有五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就要进攻它。

(19)倍则分之: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以便在局部上造成更大的兵力优势。

(20)敌则能战之: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善于设法战胜敌人,如设伏诱敌等等。敌,这里指势均力敌。

(21)少则能逃之:兵力比敌人少,就要能摆脱敌人。逃,脱离、摆脱。

(22)不若则能避之:各种条件均不如敌人时,就要设法避免与敌交战。

(23)小敌之坚,大致之擒:力量弱小的军队,如只知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敌人的俘虏。

(24)国:指国君。

(25)辅:辅佐、辅助。这里引申为助手。

(26)周:周到,周全。

(27)隙:漏洞。缺陷。

(28)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此句有的版本作“军之所以患于君者三”。患;危害、贻害。

(29)縻军:束缚军队,使军队不能根据情况相机而动。磨(mí),羁縻、束缚。

(30)三军:军队的通称。周代,大的诸侯国设三军,有的为左、中、右三军,有的为上、中、下三军。

(31)同:共同,这里是参与、干涉的意思。

(32)乱军引胜: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的胜利。引,引导、导致。

(33)知胜:预知胜利。

(34)识众寡之用:善于根据敌对双方兵力对比的众寡情况,正确采用不同战法。“识”,汉简《孙子兵法》作“知”。

(3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殆,危险。知彼知己:指了解敌人各方面情况,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了解了敌情也了解了本军情况,有把握才打,没有把握就不打,所以说百战不殆,即每次作战都没有危险。《十家注》、《武经》各本均无“者”字。

[译文]

孙子说:指导战争的法则是使敌国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完整地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下策是攻城。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修造大盾和四轮车,准备攻城器械,3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上山,又要3个月才能竣工。将帅非常焦躁忿怒,驱使士卒像蚂蚁一般爬梯攻城。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还是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的灾害。所以善于指挥战争的人,使敌军屈服不用硬打,夺取敌人的城堡不用硬攻,灭亡敌人的国家不旷日持久,一定要用全胜的谋略争胜于天下。这样。军队就不至于疲惫受挫,而胜利可以完满地获得,这就是谋攻的法则。

所以用兵的法则,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四面包围,迫敌屈服;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善于设法战胜敌人;比敌人兵力少,就要善于摆脱敌人;各方面条件均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免与敌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得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助得有缺陷,国家就要衰弱。

国君可能贻害军队的有三种情况:不懂得军队不能前进而命令军队前进,不懂得军队不能后退而命令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内部的事务,而干涉军队的行政,军士就会迷惑不解;不知道用兵的权谋,而干涉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产生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列国诸侯乘机进攻的灾难就临头了,这就是所谓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的胜利。

有五种情况可以预见到胜利: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会胜利;懂得根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会胜利;上下齐心协力的,会胜利;以预先有准备对待没有准备的,会胜利;将帅指挥能力强而国君不牵制的,会胜利。这五条,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都有危险了。

[解说]

本篇主要论述“上兵伐谋”,运用谋略夺取全胜的重要性;指出知胜的条件和致败的原因;揭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规律。

(一)用智谋夺取全胜的重要性

“谋攻”,直译就是用谋略攻敌。换言之,就是在战略策略上战胜敌人。核心是一个“全”字。《孙子兵法》中的“全”,如同孔子哲学的核心“仁”,老子哲学的核心“道”,是我们研究孙子军事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13篇中,提到“全”的地方有十处之多,诸如“安国全军之道”(《火攻》),“自保而全世”(《形篇》)等等,但最主要的篇章则是本篇。“全”,《说文解字》告诉我们:“纯玉曰全。”由无瑕的纯玉引申力完整、完备、完美的意思。例如《列子?天瑞》:“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认为无论天地、万物、明君贤将都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的地步。孙子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全”的含义的。

孙子首先以强力强攻和以谋巧攻这两种取胜的方法进行了兮析,他说:”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车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全”就是使敌人全部屈服而自己又下受损失;“破”就是击破敌人而自己也难免受到一定的损失。从两种方式两种结果比较中,孙子认为,“全”为上,“破”次之。因此,孙子所谓全胜的计谋,就是本篇所说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名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里讲的”下战而屈人之兵”与“屈人之兵而非战也”中的“不战”、“非战”都是指不与敌人直接交战,而不是放弃武装,反对战争。不经过直接交战而使敌人屈服的“全胜”战略思想,是孙子对战争所希图达到的最理想境界。1962年占巴飞弹事件中,美国肯尼迪总统以强硬态度,迫使运送导弹到古巴的苏联船只折回,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实例。

孙子提出了一条取胜的总的指导思想,即:“必以全争于天下,故乒不顿,而利可全。”以既能自保,又能全胜为出发点,来确定“攻”的方式,是本篇的主旨。

孙子毕竟由于历史条件和阶级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全面地观察各种类型的战争,也不可能揭示战争的深刻的社会本质,因此,他的全胜思想只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于它,我们既不能苛求前人,但也应作出正确的解释。春秋时代的许多战争,由于其战争目的和战略企图简单、低级,因而常常只须炫耀一下武力,进行一番外交斗争,或者通过一般的战场较量就达到了政治目的,完成了战略企图,结束了一场战争。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孙子总结和提出了“全胜”思想。

我们对于孙子的全胜思想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仅仅是“伐谋”、“代交”、“不战而屈入之兵”,而应当把他在战争指挥上的“胜于易胜”(《形篇》)、“胜己败者”(《形篇》)等等用力至少而获胜至大的一系列主张,都看作是全胜的内容。这不是曲解《孙子兵法》,恰恰是全面地看待这一部兵学名著。我们知道,孙子在对待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二言的关系上是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的。如果孙于仅仅把谋略的胜利视为致胜的唯一条件,那么他岂不成了唯意志论者?然而,战争的胜利,必须依靠人和物很好结合才能取得。物质力量必须用物质去战胜,这是任何一个面对现实的战争指导者都懂得的。

孙子的全胜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许多著名的兵书和军事家都吸收了这一思想。《司马法》说:“上谋不斗,”司马穰苴在齐国明法审令,整饬军队,燕国和晋国闻风丧胆,不战而退。《尉缭子?战权》也说:“高之以廊庙之论。”(战略方针要高明)《吴子?图国》中说“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认为多次取胜而夺天下者,将会招致祸害,只有一次取得胜利的才能成就帝业。以上这些军事思想,都无疑师法于孙子的“全胜”观,并在战国时代加以发展和创新。

(二)用智谋取胜的方法

孙子提出了以智谋取肚的四种手段:“上兵伐谋,其次代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他认为,首先应争取以“伐谋”、“伐交”取胜,这是达到全胜的最好手段。

所谓“伐谋”,就是打破敌人的战略企图。杜牧在注释中举了两个史例,生动他说明了“伐谋”的运用。一种情况是敌人正谋划攻我,我则先伐其谋,制止敌人的进攻。他举例说,春秋时晋平公要攻打齐国,派范昭到齐国观察政情,齐相晏婴在樽俎之间挫败了范昭的挑衅,阻止了晋国的战争。另一种情况是我欲攻敌,敌己有防御打算,我则挫败其防御企图,使敌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这种情况,他以春秋时秦国伐晋的河曲之战力例。公元前615年,秦国发兵攻晋。晋国派将军赵盾卒兵抵御。赵盾来纳了上军副将臾骈”深垒固军以待之”的持久防御方针。秦国君主鉴于这一情况,间计于部将士会。士会献策说:晋将赵穿,是晋国国君的女婿,受到宠信,但他不懂军事,为人骄狂,可以派兵一部袭击赵穿所在的上军,诱其脱离筑垒地域,进行野战,士会这个计策实行后,果然奏效,打破了晋军持久防御的预定方针。

所谓“伐交”,就是在外交斗争上战胜敌人。例如,《左传》僖公四年(前656 年)载:齐楚召陵(今河南偃城东)结盟,就是由于楚军以实力为后盾,楚成王派屈完质问齐桓公,并且面对齐桓公的武力威胁作了有理有节,不卑不亢的外交斗争,从而使齐桓公所纠合的八国之军不敢蠢动,最后在召陵结盟修好的。

“伐谋”与“伐交”虽有区别,但又是彼此联系的。例如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在战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行动——争取齐,奏参战,拆散楚国与曹国、卫国的同盟,乃至扣留楚使宛春激怒楚将子玉等——都融汇了“伐谋”与“伐交”的斗争。孙子对于“伐谋”、“伐交”和“伐兵”的关系及其具体运用,在《九地》中有进一步的阐述:“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认为如果不了解诸侯的战略意图,就不能与他们结交。这句话可以看作是孙子对”谋”与“交”二者关系的阐发。他又说;”夫霸王之兵,代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这段话,是孙子对于谋略、外交以及诉诸武力诸关系的更深入、更明晰的表述。

其次是“伐兵”,在战场上如何争取“全胜”,孙子在以后几篇中分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在本篇,他强调根据敌我兵力对比,兵力的多寡,采取不同的方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就是讲在敌我力量对比的三种情况(即我处于优势、势均力敌、我居劣势)下、要临机应变,用智谋取胜。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以装甲雄师一举攻人波兰,靠的就是有数倍于波兰的强大军力。

孙子认为“其下攻城”,“攻城之法力不得已”。只有不得已才去攻打敌人的城寨,孙子把它列为下策。如蒙古于南宋末年攻打四川台川钓鱼台,以蒙古军之强,历十年且死亡数万人才成。再如希特勒知马其诺防线不易攻,遂取道比利时而下法国,此乃避免“下策”之高招。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认为,在战争指导上,重要的是知道敌我情况,否则就会产生极其危险的结果。孙子指出危害军队的三个“不知”:”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这三条都是君主对军队的瞎指挥。并且指出了这种瞎指挥的危害是,使军队既迷惑又疑虑,各诸侯国乘隙进攻的灾难就临头了,这就是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的胜利。反之,不搞瞎指挥,而是按照军事斗争的特点对将帅进行正确领导的,就是孙子所主张的明君。君与将的关系,孙子并不认为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而是认为二者的关系如问辅车相依——国君如同车轮,将帅如问车轮上的支柱——缺一下可。

孙子又从战争指导上提出了争取“全胜”的五条原则:“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强调必须根据敌我情况,从实际出发决定自己的行动,才是“知胜之道”。

所以,本篇的结论是:“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战争指导规律,这是《孙子兵法》中的精华部分,也是贯穿13篇的一条重要线索。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轀 ,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 ,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兵法第三篇为谋略篇。

作者:孙武

朝代:春秋齐国

谋攻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

孙子说:凡用兵打仗的法则,使敌国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些;使敌人全军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它就差些;使敌人全旅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它就差差些;使敌人全卒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它就差些;使敌人全伍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它就差些。

因此,百战百胜,还不算是好中最好的;不战而使敌人自己屈服,这才算是好中最好的。

所以最好的作战方法是在总的智谋上战胜敌人,其次是在外交上战胜敌人,再次是使用武力进攻敌人的军队,最下策是攻击敌人的城邑。

攻城的办法是迫不得已的。

制造攻城的楼车和四轮车,制备攻城的各种军事器械,要经过三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三个月才能完工。

将领非常焦急愤怒,驱使他的军队象蚂蚁一般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兵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还是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的灾害。

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不用硬打就可以使敌军屈服;不用硬攻就可以夺取敌人的城邑;不用久战就可以灭亡敌国。

一定要用全胜的计谋,使敌人完全地降服,以此争胜于天下。

这样军队就不至于长时期地屯兵在外疲惫受挫,而可圆满地取得胜利,这就是用计谋攻取敌人的方法。

所以用兵打仗的法则是:有十倍于敌的绝对优势的兵力就要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就要进攻敌人;有一倍优势于敌人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善于设法战胜敌人;比敌人兵力少,就要善于摆脱敌人;各方面条件均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免与敌人决战。

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道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好比是国君的助手,他辅助得周密,国家就一定会强盛,辅助得有缺陷,国家就一定会衰弱。

所以,国君可能不利于军队作战的有三种情况: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前进,但是硬叫它前进;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后退,但是硬叫它后退,这就叫做牵制军队。

不懂得军队的内部情况,但是硬要干预军队的行政,将士就会迷惑不解。

不懂得军队的权谋,却干涉军队的指挥,这就使将士产生疑虑。

军队既迷惑又疑虑,各国诸侯就会乘机制造祸患,这就叫做扰乱了自己的军队而丧失取得胜利的机会。

所以,从以下五种情况,便可以预见到胜利:凡是能看清情况,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能够取胜。

懂得兵多该怎么打,兵少该怎么打的,能够取胜。

全国上下齐心协力,进取目标相一致的,能够取胜。

以有准备的军队对付没有准备的军队,能够取胜。

将领有指挥才能而国君不加以牵制的,能够取胜。

这五条,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失败的危险;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占一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都必打败仗。

扩展资料

后世影响

孙子兵法的传播《孙子兵法》在国外的流传,许多著述都认为以日本最早,朝鲜次之。

因为这两个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在历史上与中国文化交流频繁,而日本奈良时代多次派遣学生到中国学习,无疑为《孙子兵法》的东传搭建了便捷的桥梁。

据史书记载,在公元734年,也就是处于鼎盛时期的唐朝开元二十二年,在中国留学长达17年之久的日本学生吉备真备历尽艰辛回到自己的祖国。

这位兼修文武的饱学之士,在离开繁华的唐朝都城时并没有携带什么丝绸珍宝,而是用唐朝廷赏赐给他的钱来买书,将大批记载中国兵学阵法知识的书籍捆载而归,回到故乡后传授给日本的文士武将。

而据一部名叫《续日本纪》的日本古书所说,吉备回国后的第26年(公元760年),奈良王朝曾派授刀舍人春日部三关、中卫舍人土师宿弥关城等6人到太宰府跟随吉备学习《孙子·九地》、《诸葛亮八阵》以及结营向背等方面的知识。

这说明吉备所带回的这批典籍中确实包括被人们奉为“兵经”的《孙子兵法》。

如果这一记载准确无误的话,那么《孙子兵法》传入日本至少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孙武人物生平

齐国贵族

孙武祖上有确切的世系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

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当周国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管理从事制陶的百工。

由于其管理有方,器用齐备,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阀父之子满,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建立陈国,周王并对满赐以妫姓。

满称为胡公,当了陈国的第一代君主。

从胡公满开始,经过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世袭传授,到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

陈厉公之子完,因内乱不得立,而奔往齐国,他是孙武的直系祖先。

陈完在齐国积极活动,至四世孙田桓子(田无宇)已官为“上大夫”。

田桓子(田无宇),生五子:田武子(田开)、田僖子(田乞)、陈昭子(田昭)、田书、子亶。

其中田书于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乐安,赐姓孙氏,孙书(田书)便是孙武的祖父,孙书生凭,凭生孙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武




孙子兵法第三篇 第三篇 谋 攻 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
fén wēn(古代攻城用的四轮兵车),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敌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译文
孙子说:凡用兵打仗的法则,使敌国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些;使敌人全军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它就差些;使敌人全旅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它就差差些;使敌人全卒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它就差些;使敌人全伍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它就差些。因此,百战百胜,还不算是好中最好的;不战而使敌人自己屈服,这才算是好中最好的。
所以最好的作战方法是在总的智谋上战胜敌人,其次是在外交上战胜敌人,再次是使用武力进攻敌人的军队,最下策是攻击敌人的城邑。攻城的办法是迫不得已的。制造攻城的楼车和四轮车,制备攻城的各种军事器械,要经过三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三个月才能完工。将领非常焦急愤怒,驱使他的军队象蚂蚁一般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兵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还是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的灾害。
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不用硬打就可以使敌军屈服;不用硬攻就可以夺取敌人的城邑;不用久战就可以灭亡敌国。一定要用全胜的计谋,使敌人完全地降服,以此争胜于天下。这样军队就不至于长时期地屯兵在外疲惫受挫,而可圆满地取得胜利,这就是用计谋攻取敌人的方法。
所以用兵打仗的法则是:有十倍于敌的绝对优势的兵力就要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就要进攻敌人;有一倍优势于敌人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善于设法战胜敌人;比敌人兵力少,就要善于摆脱敌人;各方面条件均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免与敌人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道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好比是国君的助手,他辅助得周密,国家就一定会强盛,辅助得有缺陷,国家就一定会衰弱。
所以,国君可能不利于军队作战的有三种情况: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前进,但是硬叫它前进;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后退,但是硬叫它后退,这就叫做牵制军队。不懂得军队的内部情况,但是硬要干预军队的行政,将士就会迷惑不解。不懂得军队的权谋,却干涉军队的指挥,这就使将士产生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各国诸侯就会乘机制造祸患,这就叫做扰乱了自己的军队而丧失取得胜利的机会。
所以,从以下五种情况,便可以预见到胜利:凡是能看清情况,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打,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能够取胜。懂得兵多该怎么打,兵少该怎么打的,能够取胜。全国上下齐心协力,进取目标相一致的,能够取胜。以有准备的军队对付没有准备的军队,能够取胜。将领有指挥才能而国君不加以牵制的,能够取胜。这五条,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失败的危险;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占一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都必打败仗

谋攻篇,作战原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人肉他同时广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孙子兵法中的什么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谋攻》,是春秋时期孙武著作《孙子兵法》的第三篇。主要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词语的意思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原句: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

孙子兵法第三篇
孙子兵法第三篇为谋略篇。作者:孙武 朝代:春秋齐国 谋攻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孙子兵法第三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典籍之一,被誉为“兵家圣书”。其中第三篇是关于“谋攻”战术的,主要讲述了如何在战争中制定正确的攻击策略。原文中,孙子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强调了对敌情的了解和对自己的认识的重要性。他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

孙子兵法 谋权篇,讲述了什么
孙子兵法第三篇是《谋攻篇》,不是《权谋篇》。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也就是以谋略取胜的方法。第一方面讲了“全胜”的思想,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二方面讲了战术原则,讲了根据战争双方的兵力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作战方法。第三方面讲了将帅的重大作用,负有重大责任。第四方面...

孙子兵法有哪十三篇,每篇主要内容是什么
1、第一篇《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2、第二篇《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

谋攻篇在次序上属于孙子兵法一书第几篇
《谋攻篇》在次序上属于《孙子兵法》第三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兵书,共分为十三篇。其中,《谋攻篇》是第三篇,主要讲述如何在战争中制定战略和战术,如何进行攻守转换,以及如何利用敌人的弱点来取得胜利等内容。这一篇对于战争中的指挥决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被誉为兵书中的“金科玉律”...

孙子兵法的第三计是什么
是三十六计吧?孙子兵法是论篇的。第三篇是谋攻篇。三十六计的是借刀杀人

孙子谋攻篇提出的四大谋略原则是什么
孙子的谋略或者决策原则是:1、先知。每一篇几乎都会涉及到知和先知的问题。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知将,等等。2、胜利。胜利分全胜和有利。全胜就是指,不动手,就赢得胜利,就是孙子的初衷;如果非要动手,就追求速胜。有利就是指,所有的决策和行动,都是以对自己有利为出发点。“非利不动、非...

《孙子兵法》第一计是什么?最后一计是什么?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 第一篇:用计篇 第二篇:作战篇 第三篇:谋攻篇 第四篇:军形篇 第五篇:兵势篇 第六篇:虚实篇 第七篇:军争篇 第八篇:九变篇 第九篇:行军篇 第十篇:地形篇 第十一篇:九地篇 第十二篇:火攻篇 第十三篇:用间篇 以下是三十六计 第一计:满天过海 第二...

《孙子兵法》第一计是什么?最后一计是什么?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 第一篇:用计篇 第二篇:作战篇 第三篇:谋攻篇 第四篇:军形篇 第五篇:兵势篇 第六篇:虚实篇 第七篇:军争篇 第八篇:九变篇 第九篇:行军篇 第十篇:地形篇 第十一篇:九地篇 第十二篇:火攻篇 第十三篇:用间篇 以下是三十六计 第一计:满天过海 第二...

莘县17869706668: 《孙子兵法》第三章谋攻篇. -
袁齐德天: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轀 ,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 ,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莘县17869706668: 孙子兵法第三篇《形篇》的局限是 -
袁齐德天: 形篇的特点是求稳,要求立于不败之地,这样就必然保守,不敢冒险,这样就会丧失一些取胜机会.战争是高危险的领域,不冒险就会丧失良机.这就是形篇的局限性.

莘县17869706668: 《孙子兵法》最后一篇是什么?
袁齐德天: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第一篇:用计篇第二篇:作战篇第三篇:谋攻篇第四篇:军形篇第五篇:兵势篇第六篇:虚实篇第七篇:军争篇第八篇:九变篇第九篇:行军篇第十篇...

莘县17869706668: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的赏析? -
袁齐德天: “上下同欲者胜”出自春秋时期孙武著作《孙子兵法》的第三篇《谋攻》,“风雨同舟者兴”为后人所加.意思是: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就能获胜;一起与风雨搏斗,共同经历患难,就能兴盛.1、《孙子兵法·谋攻》原文为:故知胜有五...

莘县17869706668: 孙子兵法》大约的字数是多少 -
袁齐德天: 孙子兵法全文共有6111字(其中题目字数36字,正文字数6075).第一篇339字;第二篇345字;第三篇429字;第四篇309字;第五篇337字;第六篇605字;第七篇477字;第八篇248字;第九篇615字;第十篇548字;第十一篇1072字;第十二篇283字;第十三篇468.

莘县17869706668: 孙子兵法计谋篇 -
袁齐德天: 孙子兵法之三:计《孙子》对战略运用的论述最集中地体现在第一篇《计》中.“计”,《说文解字》云:“计,会也,算也.”计从言,从十,是会意字,本义是“计算”,“计议”、“谋划”等皆为引申义.《管子.七法》:“刚柔也、轻重...

莘县17869706668: 孙子兵法共有多少篇? -
袁齐德天: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目录,如下: 《计篇》第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 《作战篇》第二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 《谋攻篇》第三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形篇...

莘县17869706668: “上兵伐谋”出自哪里?
袁齐德天: 出自《孙子兵法*3.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

莘县17869706668: 《孙子兵法谋攻》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
袁齐德天: 一、 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的字词:1.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完整;破:形容词作使动词,使...残破) 2.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动词使动用法,使„„屈服) 3.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蚁: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