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记录孔子言行的话有哪些?

作者&投稿:燕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里记录孔子言行的话有哪些~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知道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助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现在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大家都希望人与人的相处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己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可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一定要他人明白,一定要他人理解?其实,面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面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仅8字却从空间、时间两个方面,把孔子道德的至尊至崇说得无以复加。

先师功德垂青史
儒学精华照五洲

文圣吾祖,恩泽海宇
千古巨人,万事先师

德配天地
道贯古今

整本书都是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鲁襄公22年,周灵王21年),卒于前479年(鲁哀公16年,周敬王41年)。孔子早年丧父,“贫且贱”,但从小就显露出对礼的爱好和组织礼仪的能力。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而且他十五岁就“志于学”,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有一件事很能说明他的这种好学精神:他曾经与齐国的乐师谈论音乐,听到上古的《韶》乐,就去学,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其勤奋刻苦如此。这样就给他带来了“博学”的美誉,于是四方之士都来投奔他,跟随他学习礼仪。这种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文化向下层士人的普及。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原有的政治规则和伦理道德逐渐被颠覆,礼崩乐坏,诸侯割据,互相征伐,周王得不到重视。孔子对社会的动荡深感忧虑,希望借助周朝原有的礼仪,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秩序,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反对暴政,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所以他一方面教授各国弟子学习礼仪,一方面积极入世,希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真是踌躇满志。他最初做中都宰,一年之后,升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先是用外交手段,收回了被齐国占领的鲁国的城池,后又诛杀了乱臣少正卯。治理国家仅仅三个月,路不拾遗,四方之客都宾至如归。齐国害怕孔子执政,会使鲁国强大,威胁自己,所以送了一些美女给鲁君,鲁君于是耽于享乐,不理朝政。孔子见自己抱负难以施展,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宋、卫、陈、蔡、齐等国,开始了十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常遭困厄,但都不受重用。最后只得返回鲁国,专心修订诗书礼乐,教授弟子。鲁哀公16年(前479年),孔子卒。孔子的一生,总的来说,是郁郁不得志的。这是因为那个动荡的时代,诸侯崇尚武力,大国君主希望通过武力建立霸业,而一些弱小的国家要想自存,也不得不重视武力,这样诸侯之间的战争就在所难免了。而孔子提倡的“礼治”、“文教”,则未免太过温和了,他提倡大家遵守周礼,自己“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只能使人感觉很滑稽,不符合时代潮流。理想与现实这样格格不入,他的失败和挫折是难免的了。但是在文化上,孔子是一个胜利者,他创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周边地区的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此外,他还整理过许多重要的古代典籍,教授普通士人,对文化传承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论语简介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all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论是什么意思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思想的书,以记言为主,这里的“论”是论籑意思,“语”则是指话语,可以引申为经典言论或者箴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

《论语》是孔子写的吗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其中有的地方也记录了孔子弟子的言行。《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而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写的。《论语》大量照录了孔子的话,有些地方还记叙了孔子说话时的具体情况和神情语态,专门写了他的行动和生活习惯。这些不会是孔子自己撰写的。《论语》中有不少地方写了孔子和...

论语第十篇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十篇乡党篇 乡党篇 本篇主要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1.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孔子在家乡时,非常恭顺,好像不太会说话的样子。他在宗庙和朝廷里,说话明白而流畅,只是说得很谨慎。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是什么意思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一串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读音为“轮”,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汇编。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

《论语》中有记录的孔子弟子有哪些?
《论语》一书,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行事,其中孔子弟子言论行事的记录虽然只是全书的一小部分,一些言论也长期流传,很有影响,而且往往被误认为是孔子的言论。它们固然同是孔门言论,是孔子说的还是弟子们说的,我们还是应该分别。在《论语》中有记录的孔子弟子,有子贡(端木赐)、子张(颛孙师)、子...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一部什么著作...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典范作品:先秦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其中《论语》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往往在一两句话里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

孔子言行的著作是什么
典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思想内容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这本书最让你受益的是什么?_百 ...
《论语》当中有一句话说的是“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大体意思是说:子游向孔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回答,现在所谓的孝是只要能养活父母就可以了,对于犬马也能够得到良好的饲养,但是人们如果只养活父母而对于不...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什么这部著作是什么家经典,这是记录...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这部著作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这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著作,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经典著作之一,()体和()体为主,共...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书》《礼》《易》《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作为...

阿克陶县13668096168: 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写出其中两句精辟的语句 -
顾贪富马:[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阿克陶县13668096168: 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思想其中有许多耐心寻味的警句. -
顾贪富马:[答案]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阿克陶县13668096168: 论语中的孔子说了哪些言论 -
顾贪富马: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阿克陶县13668096168: 论语十则选自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语一书.成有:( ):( );( );( );( );( );( ); -
顾贪富马:[答案] 《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卫灵公》

阿克陶县13668096168: 论语中描写孔子的句子? -
顾贪富马:[答案] 整本都是 就是记录他的言行的书

阿克陶县13668096168: 《论语》里记录孔子言行的话有哪些? -
顾贪富马: “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仅8字却从空间、时间两个方面,把孔子道德的至尊至崇说得无以复加. 先师功德垂青史 儒学精华照五洲 文圣吾祖,恩泽海宇 千古巨人,万事先师 德配天地 道贯古今

阿克陶县13668096168: 巜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行多用语录体,其特点是什么? -
顾贪富马:[答案] 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观点很鲜明,但它只提论点,不提论据,不像《孟子》那样援例取譬,纵横议论,而是三言两语就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且立意很深刻.如第三则谈...

阿克陶县13668096168: 《论语》中孔子的语录有哪些? -
顾贪富马: 孔子语录 论语六则[原文译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温习所学的知识,不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吗?(即使)人家不了解我也不...

阿克陶县13668096168: 《论语》中这八则语录分别讲了什么道理 -
顾贪富马:[答案] 编辑本段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

阿克陶县13668096168: 论语中的语句《论语》是记录了孔子及弟子言论的书,其中有许多精辟的语句,请写一句 -
顾贪富马:[答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